倍可親

樓主: 意浮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完整版:回首往事意難平(內含作者照片)

[複製鏈接]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01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12-10 07:10 | 只看該作者

(三十八)

(三十八)

抵達北京的那天正好是元旦。按慣例,我們在我姐的陪同下去探望五嬸,還到人民大學去向內子的姐夫拜年。回來的路上,路經崑崙飯店,一時興起就讓計程車臨時改道,到崑崙飯店頂層的旋轉餐廳去吃午飯。崑崙飯店裡冷冷清清,那旋轉餐廳里更是零零落落沒有幾張桌上有人。內子在上海嘗到過木瓜汁,甚為欣賞,一坐下就給每人叫了一杯。點了幾個小菜,一邊從窗戶遙望北京的黃土地,一邊享用。由於主要是用煤取暖,還有往來的眾多車輛,空氣中瀰漫了一層夾著細沙的黃色,再高點才漸漸淡化露出蘭天。難怪人們住在大城市的高樓都要儘可能地住得高一點,以求空氣清新點,也讓住戶有高高在上、俯瞰眾生、自我陶醉的感覺。

與我同歲的姑表妹是醫生,假日還要去醫院巡房和值班。下午,我們相約到「錢櫃」去唱卡拉OK。她說累了,不想去。我姐對著手機好說歹說,總算把她給勸來了。可是,錢櫃里擠滿了人,都是在等房間的。雖然我們早就訂了位,但到了那裡還得等。最令我受不了的就是還有些癮君子在室內照樣抽煙。從大廳的布置看,錢櫃也不怎麼吸引我。我終於忍無可忍,拉著剛剛下班趕來的表妹和大夥回家去也。當我們坐在計程車里,還在回家的路上,錢櫃打來了電話,我姐告訴他們,我們不唱了。後來,我們在住處的附近的小歌廳過了一回癮。看得出那是個龍蛇混雜之地,音響和設備都不怎麼樣。我和表妹先去看樣時,她還笑稱要帶酒精來消毒。我們在唱時,還有人從門上的小窗口往裡張望,大概是想我怎麼沒叫陪唱的,也想看看我是否在一龍戲三鳳呢。不過,三位女的倒是唱出癮來了。我們回美后,我姐和表妹還買了一台機器自個兒在家唱。不過,唱唱卡拉OK確實是可以舒展一下鬱悶的心情,我家裡就有一台。每逢心裡不痛快時,自顧自地哇啦哇啦喊上一段時間就感到舒暢多了。有一次在華美協會的春節聯歡會聯唱節目中唱了一段粵語的『上海灘』,還真迷倒了那批老廣,連叫夠味。哈,有點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了。

我們離京的前一天,姑父和姑姑請我們到他們家附近的餐館共進午餐。姑父年紀比我爸還大,身子骨仍然很硬朗,為人開朗、樂觀。我出國以後有一年,他下班回家,正驚訝單元的大門怎麼開了。從房裡卻突然衝出一小伙,手裡拿著根棍子,朝他這老人家沒頭沒腦地砸下來,然後逃之夭夭。這傢伙撬門偷竊,還怕老人阻攔報警,竟然對老人痛下毒手,真是世風日下啊。姑父現在看上去還挺好,只是背駝了,眼睛因傷耷拉著也無法復原了。當年我第一次到北京他還在下班路上買了幾個大西瓜扛回來,給我解暑呢。那時他們還住在前趙家樓的四合院里,每星期各家輪值打掃四合院的廁所。有一次,姑父拿到兩張晚上的連場電影票,讓我和表妹去看。那是在農展館放映的。一連三部電影都是日本的電影,『山本五十六』、『啊,海軍』。看完出來,公共汽車早就沒蹤影了。那時又沒有計程車。我倆就步行回家。在冷清的夜幕下,一邊走一邊談論劇情,感覺上沒多久就回到了姑姑家。姑姑、姑父還沒睡,擔心著我們呢。說實在的,那時的治安好多了。姑姑、姑父對我的影響教育還是挺大的。我剛回國時,他們還在江西的五、七幹校勞動。在高校恢復招生以前他們回到了北京。在我去北京探望他們時,他們就囑咐我要抓緊複習功課。在我因備考染上乙型腦炎的第二年表妹和未來內兄都上了大學。我康復后再到北京時,因為失去上大學的機會,心情不好,表妹還安慰過我。有一次,我和父親同到北京住在賓館。周末因為下雨,沒有如約去姑姑家,害得表妹特地從學校趕回來卻撲了個空。不過,那次臨離京前還是會面了。

從北京回到上海后就忙著準備回程。行李還是內兄給收拾妥當,只是這次零零碎碎的物件太多,隨身物品更多。別人托帶的兩部小提琴必須隨身提著。我倆到中醫院配來的兩罐冬令進補的膏方也必須隨身拿著。雖然是三九嚴寒天,但在上海浦東機場上機的那段路把我給折騰得一身是汗。好不容易上了機,東西卻又沒處放,幸好航空小姐幫忙給解決了。二樓的商務艙的位子不僅靠背可以調節,擱腳墊也可分開調。每人一個獨立顯示屏讓客人各自選看電影、新聞和表演。歐洲的空中巴士裝備就是比美國的波音好。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02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5-12-15 00:21 | 只看該作者

(三十九)

(三十九)

講起空中巴士的航班,就讓我想起我的馬來西亞之旅。那是我三十六年後重遊故地,正應驗了「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話。雖然那還不是我真正的故鄉,但已是離家鄉很近了,而且小時候,每年至少會去吉隆坡外婆家玩。(詳情請參閱本文第二章)。姨表妹嫁女兒,我料到親朋好友都會參加慶典,特別是星加坡的親戚也會赴吉隆坡,便挑了這時候去。其實,其他舅表妹的孩子也已成家,不過從我女兒到星馬一游拍的錄像上看,這位表妹的女兒卻是最漂亮的。所以,也帶有去看看真人兼美新娘的意思,而且順便捧捧表妹,漂亮母親生出漂亮女兒,連帶吃吃她豆腐, 要知道這位表妹就是會用腳趾夾人肉的那位,她是五姨的女兒。

話說回來,那趟跨太平洋就是坐的長榮航空的空巴。聽從了台灣友人的建議,加了兩百,升級到豪華經濟艙。座位間的距離是寬敞些了,我卻沒有趁機休息,因為我讓座位前每人一個的顯示屏吸引住了。我可以挑選自己要看的電影,娛樂節目或新聞。也可以玩遊戲,甚至可以和同機的乘客玩對抗。其中一項黑白棋互翻的遊戲,我就把身後普通經濟艙斜對面的那位乘客殺了個丟盔棄甲。因為是在台北轉機,同機有不少菲律賓人,到了台北就轉機去馬尼拉了。而我則換了去吉隆坡的航班。

就在我離開台北時,我妹妹和妹夫也開車載著爸爸、媽媽、七姨、七姨丈離星赴吉隆坡。記得小時候,七姨結婚時,因為她兄弟(我的舅舅們)都沒來參加婚禮,還是我作代表給來迎新娘的新郎官開婚禮車的車門的。海外華人的規矩和風俗習慣是很多的。國內因為破四舊,已經淡忘了。這倒不一定全是壞事,各人看法不一,見仁見智。五姨和我母親都有不少規矩,所以這次婚禮也讓我見識了一些。

結果,我比他們還早到。這一方面是因為老人不宜坐太長時間的車,需要經常停車,上上廁所或活動一下筋骨,另外還要停車吃飯等等。當我步出海關大廳時,第一個認出我的是八姨。我那表妹因為只記得我比她高,所以盡往高個子中去找,後來才發現我並沒有比她高出多少。到底是三十多年未見過面了。我離開時,八姨已是成人,變化就不大。而我和表妹才剛過十六歲,難怪變化太大,認不出來了。雖然,妹妹那一車人還未到,但有手機聯繫也不怕碰不上。而且,妹妹她們還未到過吉隆坡的國際機場,這麼大的建築物如果沒有手機聯繫恐怕就很難找到我們了。

總算在手機對答的指引下,看著妹妹從樓梯上走下來。我和妹妹是多年未見,我離開時,她還不過是個小丫頭。現在不僅比小時候還要好看,女兒都已經去英國上大學了。我和妹夫更是第一次見面。他是閩南人,不會講粵語,和我以前是同一所中學的,高我一級,所以也是受華文教育的。表妹是受英文教育,所以妹妹和她是講粵語,兩人就喜歡一起逛商店。因為是第一次到機場,就由表妹帶他們去逛了一下。由於吉隆坡的親戚都是用粵語交談,為了不讓妹夫覺得冷落,我大部份時間都陪著他用華語(普通話)聊天。接著三部車子就開回表妹家。我坐在表妹夫的車裡。我們是用粵語交談。表妹夫長得精幹。經常鍛煉的他渾身沒有贅肉,年紀比我大,照樣活躍在羽毛球場上。後來,我還去觀看了他們俱樂部羽毛球比賽最後的一場雙打決賽。他和同夥擊敗了對手,獲得年度的雙打冠軍。我遠非他的對手。

我們這部車雖然是最後一部離開機場,卻是第一部抵達表妹的家。原來,表妹平時不大開車去機場,要乘飛機都是坐地鐵,所以從機場開回來的路上錯過了高速路的出口,妹夫跟著她也就同樣多繞了點路。仍舊是通過手機的指引,表妹夫把她引回了正路。

第二天就要舉行婚禮了。大家便早早休息。熱帶的潮濕悶熱氣候我已不能適應,表妹家挺大。一幢樓共兩層,樓下是廳,酒吧,廚房和書房,還有浴室和廁所。二樓有主人房卧室和獨用浴廁。另外兩間卧室都有陽台,但共用一個浴廁。她的主人房好大,熱帶睡地板是常見的。她的主人房連大床和地鋪少說也可以睡十個人。每間卧室都有各自的冷氣機,這同國內的情況類似,不過他們是從不需要暖氣的。可是我又不喜歡睡著吹冷氣。後來,我還是回到樓下的大廳睡地板更舒服,因為晚上會涼快點,而且只要心靜下來,身體就會涼了,這也是從小就練就的。身底下墊藤席也可以在大熱天令人感到涼快。我小時候還習慣枕頭旁邊放條小手絹,想涼快點就用手捏捏手絹。以前家裡也從未裝過冷氣機。星島的晚上,因為海水和岸上的溫差,往往有微風徐徐穿堂而過,所以從未有象上海那種熱得睡不著覺的感覺。

新郎官的母親是葡萄牙人。他們家信奉天主教。所以,婚禮是在教堂舉行。同一天,該教堂還要主持其他婚禮。所以,我們只能在特定的時間裡抵達該教堂。新郎長得高大魁梧,我們只能用英語交談。我這個特地從美國趕來參加他們婚禮的親戚讓他感到很榮幸,在當晚的婚宴上還特地向賓客們宣布有我這麼一位貴賓。婚禮結束后就回到新娘家由新人給長輩們倒茶。表妹夫那一邊的親友在上周末一對新人就特地赴彭亨州那裡擺過宴和敬過茶了。今天則全是表妹這邊的親戚。先從五姨(新娘的外婆)開始,論資排輩。我也挨上一份,喝完敬茶當然要還回一封紅包。五姨和表妹兄弟的回贈自然相當貴重,如項鏈、手鐲等等。

晚上的婚宴上,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在吉隆坡的表兄弟姐妹幾乎都到齊了。在我妹夫的協助下,我同每一家都留了影。熱鬧過後,我們這些新加坡來的大部隊加上東馬來西亞的大表姐就移居到住在郊外的舅表弟家。表弟是一廠之主,有兩幢相鄰的平房,一幢租出去,我們住在他那幢里還綽綽有餘。第二天,妹夫、妹妹就和七姨、姨丈及父親開回新加坡去了,只留下媽媽陪我。原計劃表弟開車載我們到馬六甲玩,因為那裡的海產和沙龍(衣服)比較好。可是因為廠里的印尼工人晚上喝酒同警察發生了衝突,他要去處理這突發事件,馬六甲之行只好泡湯。表弟媳帶我們在村子里兜兜。好傢夥,她的幾位姐妹都住在附近。五姐妹只有一位在國外沒有見著,弟媳在當地真是活得如魚得水。到了馬來亞當然要吃榴連了,在表弟家痛痛快快地解了一回饞。

離開了表弟家就坐通勤火車回到市區的五姨家。她和另一外孫女同住在高層的排屋。房間不大,交通方便,四周有不少飲食店。吉隆坡有不少飲食夜市,各種美味的小販集中在一起任君選用。沙爹(肉串)、炒麵、咖喱雞、雞飯等等都是我喜愛的家鄉菜。馬來西亞的馬來人多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在美國中餐館里常見的所謂的星洲炒粉,我在時卻從未聽說過。其實我更喜歡粗粗的福建炒麵和廣東的寬寬的干炒牛肉河粉。

五姨讓她的外孫女,新娘的妹妹白天陪我逛盪。我們去了超市大樓,她想去看電影,我們便一起去看了一場好萊塢的大片。可是我忘了在那裡進電影院是要帶點寒衣的。瞧我一身T恤短褲的打扮,進了電影院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真把我給凍得夠嗆。在吃的方面,馬來亞比新加坡便宜。從匯率上講,馬幣比星幣小。簡單地說,美元兌星幣差不多是一比二,星幣兌馬幣也差不多是一比二,而馬幣兌人民幣也正好差不多是一比二。所以,一頓夜市都用不了兩元美金。臨行前,媽媽在素食館宴請眾親友。素食就比較貴了,而且我總覺得沒有吃飽,看來我是不可能去當和尚的了。不過,媽媽是信佛的,崇尚吃齋。我還懷念以前在外婆家,清晨在後街邊上,外婆和二舅母帶我們去買早點。那種街邊小販在小圓鍋里攤薄甜餅,快好時再敲入一個我們帶去的雞蛋,吃時的津津有味到現在還讓我遐思。可惜再也看不到了。還有蘿蔔糕也已經變味,變得簡單化了,還沒有夫人做的好吃。外婆和二舅母在我離開的這麼多年裡,也都相繼去世了。

上海的春卷都是包好后再放到油鍋里炸。新加坡的春卷就不是炸的,我想天氣那麼熱,老是吃油炸的東西豈不是熱上加熱, 更加上火?以前在朋友家吃春卷,就有點象吃北京烤鴨那樣,不過餡是炒好的菜而不是烤鴨肉。用薄餅而不是厚餅,搽點醬,包上餡,就這麼吃了。

從吉隆坡飛到台北,趕不上從台北飛美的班機,長榮就安排乘客留宿一夜。本來台灣友人告訴我,可以要求住在機場以外的規定旅館里,因為這樣就可以順便遊覽一下台北的夜市。豈知現在長榮航空改變了規則,非要我在機場內的長榮專用旅館里住一晚。我埋怨那接下來的時間怎麼打發,接待員才給了一張臨時貴賓卡讓我第二天到貴賓室里消磨時間。那貴賓室蠻大,有電玩室,電腦上網室,還有不間斷的中、西餐供應,全都免費。我特別欣賞中餐里的粥,既好吃(喝),又容易消化。飲料也是免費。不過等那麼十多個小時也實在令人覺得浪費時間。看著別的乘客走馬燈似地來了又走了,好不容易才熬到我上飛機的時候。我心裡琢磨,恐怕我不會再重複這樣的行程了吧。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03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3-9 03:19 | 只看該作者

(四十)

(四十)

按常規來說,我乾的這行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是很少有出差機會的。我們生產的儀器在硬體定型以後,功能的增添完善就是軟體在幕後的默默工作。然而在公司被加拿大的一個同類型的公司買下來后,母公司的經營習慣是盡量滿足顧客的要求。為了開拓德國的市場,我有了一個到德國去直接和代理商見面的機會,聽取他們對儀器功能的具體要求,可能的話還要在現場短短的五天時間裡更改我們的儀器軟體來實現這一功能。

由此可見,這次出差的任務並不輕鬆,不過這是我第一次到歐洲,所以仍然有所期盼。未動身前,先了解德國的交通,預訂汽車和旅館。目的地是漢諾威HANNOVER,時間恰逢當地一年一度的國際博覽會,所以旅館都爆滿,好不容易才讓接待單位訂到郊區但靠近他們單位的小旅館。大西洋是比太平洋小得多,從美國西岸的波特蘭直飛德國的富蘭克夫比從美國西岸飛到日本的東京花的時間還少。

德國的富蘭克夫機場是歐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候機樓之間有隧道相連,隧道里還裝有自動人行道。更讓我驚訝的是機場里免費提供小自行車,讓旅客騎著從這個登機門到另一個登機門轉機,用完了往牆角一擱就走人。當然是只有隨身行李很少的旅客才能享用。所以用的人不多。
[CENTER][B]圖39 富蘭克夫機場內的小自行車圖39 富蘭克夫機場內的小自行車
圖40 在富蘭克夫機場內騎自行車圖40 在富蘭克夫機場內騎自行車[/B][/CENTER]
美國的公共場所,如果是封閉式有空調的都禁止吸煙。在德國的富蘭克夫機場則規定吸煙者需集中在有排煙扇的小圓桌旁。然而二手煙味仍未能完全消除,令我在等候轉機時,很不自在。

在別的國家,開一輛德國造的BMW或者VOLVO是很令人自豪。然而在德國,滿街都是這些牌子的車。我和科長租的車就是BMW,車內有衛星導航地圖顯示,不過先要把它設定為講英語,我們才能聽得懂。德國的道路比較狹窄,路邊儘可能保持鄉間的自然面貌。城市裡路旁的人行道幾乎和同向的車道一樣寬。德國人做事一向認真嚴謹,並以其產品的優良質量而自豪。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有的時候就不免有點固執、古板了。

接待單位按排了職員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帶我到附近遊玩。星期六的職員是一位原英國於二次大戰後在德國的駐軍。後來在當地成了家。他的德語講得不錯。途中還在銀器店裡同女店員聊得興趣盎然。他帶我看了附近一座城市的博物館,周末集市等等。看到人們在市中廣場上悠閑地讀報,喝咖啡,聊天,很是愜意。還有在集市的小街咖啡室旁沿路邊排坐著的人們以觀賞路過的遊人為樂也是一景。
[CENTER][B]圖41 廣場上享受陽光的人們圖41 廣場上享受陽光的人們
圖42 排排坐,你看我,我看你圖42 排排坐,你看我,我看你[/B][/CENTER]
市內的公共廁所或餐廳的都只寫上德文,面有圖像分辨男女。就是在這家點心店,吃完午點,到店裡小解,我還差點走錯了。幸好服務員有心留意,追上來讓我臨崖勒馬,否則我懂得的那一兩個德語單詞,是解釋不清了。不過,在那裡,我的這副面孔卻正好表明我是他們的外國人,大概也比較容易得到諒解的吧。
[CENTER][B]圖43 公園旁小溪邊的點心店圖43 公園旁小溪邊的點心店
圖44 點心店裡的侍者圖44 點心店裡的侍者[/B][/CENTER]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04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3-16 03:18 | 只看該作者

(四十一)

(四十一)

星期天的導遊是德國人,會說一點英語。他帶我到漢諾威的市中心。因為他是本地人,所以對該市的歷史知之甚詳。我們先到達新的市政廳大樓。即使是星期天,大樓仍舊向公眾開放。進門的大廳里陳放了四座該市在四個歷史時期的立體空中鳥瞰模型,包括一百年前、二次世界大戰前、大戰後和現況。看到一個被戰爭夷為平地的城市,從滿目荒涼到今日的繁榮昌盛,德國人民確實付出了不少艱苦的勞動和代價。

市政廳的最高處必須乘坐一架沿弧形軌道升降的電梯才能抵達。站在圓弧屋頂上的小亭內,他指點著市內的建築,一一向我介紹:這是舊的市政大樓,現用作婚姻登記處了;那是古教堂,大火把屋頂燒毀了,只剩下殘垣斷壁的牆壁。其中一座新時代的玻璃建築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其懸掛在外的造型很是別緻。

[B][CENTER]圖45 舊市政廳
圖45 舊市政廳

圖46 新市政廳(正面)
圖46 新市政廳(正面)

圖47 新市政廳(側面)
圖47 新市政廳(側面)

圖48 俯瞰市政廳一翼
圖48 俯瞰市政廳一翼

圖49 俯瞰玻璃房
圖49 俯瞰玻璃房

圖50 從另一角度看玻璃房
圖50 從另一角度看玻璃房[/CENTER][/B]

市政廳的另一側面對一個大湖。我們就在湖上的餐廳里用午餐。湖上有供人遊樂的小艇,有划漿的,也有腳踏的。湖邊是一長條的林蔭人行大道比更旁邊的車行公路還寬。不少市民就在林蔭道上散步,跑步,溜旱冰,不少還帶著小孩。如果是在國內,就有不少退休老人在此鍛煉身體。可是,這裡就看不到打太極拳、舞刀弄劍或練氣功的人。

[B][CENTER]圖51 湖邊林蔭人行大道
圖51 湖邊林蔭人行大道

圖52 漢諾威大學
圖52 漢諾威大學[/CENTER][/B]

離開市中心,我們經過漢諾威大學,到其附近的一所皇家花園。其停車場沒有收費員,而是由人們自覺到自動收費處按所停車位的號碼和時間交費。這所花園現在是對公眾開放。園內有不少雕塑、石膏像。種了不少花草,有人工噴泉,露天劇場,沒屋頂的小亭等等。園裡還專門設有一間展示漢諾威的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作品有點抽象派的味道。原來不受市民歡迎。但後來的新生代市議會卻接受了,用來裝飾市內的不少公共場所,市民們也漸漸以此為豪。

[B][CENTER]圖53 通勤火車
圖53 通勤火車

圖54 自覺付停車費
圖54 自覺付停車費

圖55 園內雕塑
圖55 園內雕塑

圖56 高大噴泉
圖56 高大噴泉

圖57 露天劇場
圖57 露天劇場[/CENTER][/B]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105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3-24 06:31 | 只看該作者

(四十二)

(四十二)

據說歐洲的旅館都供應免費早餐。接待單位為我們訂的旅館雖然看上去是民房改裝的,但也仍然有早餐供應。早餐挺不錯,有橙汁、牛奶、咖啡、熟雞蛋、酸奶、麵包、牛油、果醬、乳酪、肉片、肉腸、泡牛奶的干麥片、還有新鮮水果如香蕉、葡萄和萍果等等。
[CENTER][B]圖58 早餐餐車
圖58 早餐餐車

圖59 早餐品種(一)
圖59 早餐品種(一)

圖60 早餐品種(二)
圖60 早餐品種(二)

圖61 早餐水果
圖61 早餐水果

圖62 我的專用餐桌
圖62 我的專用餐桌[/B][/CENTER]

我們抵達的那天是晚上。由於時差關係,第二天我一早就起來了。洗漱完畢就到街上逛逛。小鎮的清晨寧靜清新。旅館所在街道也算是小鎮的主要商業街了。沿街就有幾家銀行、郵局、超市、小賣店、教堂和其他商店。商店裡清掃地板還是用機械的呢。路邊的公共汽車站和電話亭都是用透明塑料建成。所以公共汽車駕駛員就能看到是否有人在等車。

[B][CENTER]圖63 小鎮的清晨
圖63 小鎮的清晨

圖64 專給行人過馬路的紅綠燈
圖64 專給行人過馬路的紅綠燈

圖65 寬人行道,窄馬路
圖65 寬人行道,窄馬路

圖66 女店員在清掃地板
圖66 女店員在清掃地板

圖67 公共汽車站
圖67 公共汽車站

圖68 公用電話亭
圖68 公用電話亭[/CENTER][/B]電話亭旁邊箱子上的水瓶是我在路上喝著,在拍照時臨時擱上去的,沒想到也被拍入了照片中。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