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li2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州一小學禁止學生講粵語 致祖孫言語不通

[複製鏈接]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81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07:06 | 只看該作者
你說一下要問的原因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82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07:10 | 只看該作者
你說一下要問的原因吧!
li28 發表於 2010-8-10 07:06


我再貼一下我的原話:
哦~~~那你的異議在於學校規定了課間學生用語,並由此得出,學生會因此喪失方言的能力。。。這樣理解對嗎?。。呵呵~~~


問的原因很簡單啊,讓我搞清楚你想表達的觀點。。。你難道不想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83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10 07:22 | 只看該作者
"ZJD713位居指鹿為馬榜眼,豈是浪得虛名."

你的意思是說在美加的自然全說英文,和在廣東是被迫全說普通話是一碼事咯! ...
li28 發表於 2010-8-10 06:12


你自已的話就是我的回答:   

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說中文或英文,但在廣州的學校里只能說普通話!
li28 發表於 2010-8-10 06:18


另外,在美加的唐人街,完全可以只說普通話,哈,好象粵語也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84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07:26 | 只看該作者
你自已的話就是我的回答:   



另外,在美加的唐人街,完全可以只說普通話,哈,好象粵語也行.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10 07:22


呵呵,你來幫他解圍啦,那也好啊。。。。也就是說你反對的是校方的這種強製做法本身而非學生會不會說粵語是嗎?這樣理解沒錯吧。。。。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85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10 07: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5# zjd713

引用: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說中文或英文,
這就是貴黨宣稱的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我贊!
引用:但在廣州的學校里只能說普通話!
這也是貴黨宣稱的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我不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86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07: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8-10 08:01 編輯
回復  zjd713

引用: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說中文或英文,
這就是貴黨宣稱的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我贊!
...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10 07:51


不知所云,請問小學生和「貴黨」,方言和「宗教自由」有和聯繫??請幫助解釋一下。。。至少你也得說明白提升這個高度的邏輯關係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87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09: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i28 於 2010-8-9 20:25 編輯

看了你們這麼多回帖,真有點「雲深不知處,只緣此山中」,只能苦笑和搖頭嘆息,叫你們慢慢看,你們就只看尾不看頭,說你不動腦筋,又問題多多,還學人家自問自答。

學校範圍內強制使用普通話,後果不就在新聞報道里嗼?你們不信,就看看我的新帖「 各地保護方言事件的文章匯總 」,各地文章里都異口同聲在說一個問題:「學校不能強制全範圍內地講普通話」。

至於唐人街云云,恕我孤陋寡聞,不曾聽過,也不曾想過會有什麼語言規定。
本文由秦皇主世撰寫,本人樂見君子文筆論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88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10: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8-10 10:43 編輯
看了你們這麼多回帖,真有點「雲深不知處,只緣此山中」,只能苦笑和搖頭嘆息,叫你們慢慢看,你們就只看尾 ...
li28 發表於 2010-8-10 09:23


不管你採用何種笑法(苦笑、傻笑、,痴笑。。。等)在我面前基本沒用,呵呵~~~學別人寫文章對事物進行褒貶本身沒啥問題,但是至少也應該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做到能自圓其說。。。否則還有什麼價值???最後一句「國內各媒體這麼說所以我也這麼說」,這叫什麼話??明顯底氣不足啊。。。望將來加強這方面的鍛煉。。。。期待你的經得起推敲的佳作。。。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89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1:52 | 只看該作者
你現在只不過是玩弄文字而已,並非以事論事。在你面前有沒有用,我並不在乎。就好像有位仁兄在面對百分百純金的製品面前,偏要說它是18K,那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要不說他不識貨,要不就是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本文由秦皇主世撰寫,本人樂見君子文筆論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90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11: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8-10 11:56 編輯
你現在只不過是玩弄文字而已,並非以事論事。在你面前有沒有用,我並不在乎。就好像有位仁兄在面對百分百純 ...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1:52



說道以事論事,那是我最喜歡的討論方式啊,要麼我們可以繼續。。。。我看起點可以從你用一句話歸納一下你的中心議題說起。。。。。因為你前面東躲西藏,前後矛盾地,搞得不知道你想說什麼。。。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91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2:14 | 只看該作者
沒有東躲西藏,前後矛盾地,而是你的問題指東話西,令人費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92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12: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8-10 12:20 編輯

回復 92# li28


這就是你歸納出來的中心議題???呵呵~~~~有趣。。。我直指你的中心議題何來指東打西一說??難道你說話是沒有主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93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2:53 | 只看該作者
《生長在廣州 不會說粵語》


       ---2008.12.07 /  羊城晚報 記者 張演欽

   「我兒子在廣州出生、成長快十年了,竟然還不會說粵語!」昨天,讀者崔先生向羊城晚報記者訴苦。


  爸媽老師同學都不講粵語

  崔先生的孩子在廣州出生、長大,「十歲了幾乎一句也不會粵語,也聽不懂,同時也不愛看粵語電視節目。」1998年來到廣州的崔先生為此挺苦惱。他想了好久,琢磨出幾個原因。首先是來自河南的崔先生夫婦倆都是外地人,夫婦兩人都不會說粵語;其次,居住的小區駿景花園裡,房主大多數是三四十歲的外地人,小區幼兒園裡也沒教粵語,大部分小朋友不講粵語;兒子上的小學也是如此,老師講普通話,同學以新客家第二代為主,基本都不講粵語,「我認為小孩不會說粵語,是環境問題」。

  「在廣東生長的小孩不會說粵語,父母也很著急!」崔先生說,在廣東生活,要了解和適應嶺南文化,語言十分重要;粵語是重要工具,學好粵語,能夠更好更快地融入當地生活。崔先生表示,有機會要把兒子送到粵語培訓班去學習。


  老廣州買菜只能用普通話

  崔先生同時講了一位朋友李女士的故事。李女士是廣州人,她丈夫是梅州人,小孩上了小學,全是普通話上課,但她規定,「孩子在家裡一定要講粵語」,她認為「現在的小孩講普通話肯定沒問題了,但如果講不好粵語,那真的說不過去」。李女士的母親去買菜,想不到現在老廣州買菜也要用普通話了,因為賣菜的人基本上是講普通話的。

  崔先生說:「廣州本地人對普通話的接受程度之高和速度之快令人感慨,但外地來的新客家對粵語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還遠遠不夠。」他擔心長此以往粵語會不會式微,因為這意味著廣東傳統文化的式微。


  粵語會否漸漸式微起爭論

  粵語專家、全國閱讀鑒賞研究會副會長關湘贊同「可能式微」。他認為因素有二:大的語言環境是普通話越來越普遍;其次,大量的外來移民使得粵語的語言環境萎縮了。

  為什麼本地人努力學習普通話而新移民不太熱衷學習粵語?關湘認為,這和外來移民的意識有關,覺得學好普通話就足夠了;其次,是粵語相對難學。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語言學家林倫倫教授則對「式微說」持否定態度。他認為,「粵語一兩百年內不會在廣州消失,但廣州粵語會產生非常大的變化,尤其是辭彙系統。其書面功能將會逐漸退化乃至消失,但其口頭交際功能,將會相當長時間內保留」。林倫倫說,原來是閩語區或者客家話區的許多年輕人又學會了粵語,這部分人口,絕對比現在不會粵語的孩子的人口要多,因此,粵語在廣東的「勢力」是越來越大。

  「把未來的廣州變成一個雙語(雙方言)甚至多語(加上英語)能夠和平共處的國際化城市,我認為是最理想的。至少在目前還是不用擔心孩子。」林倫倫說。
本文由秦皇主世撰寫,本人樂見君子文筆論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94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12: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8-10 12:58 編輯
《生長在廣州 不會說粵語》


       ---2008.12.07 /  羊城晚報 記者 張演欽

   「我兒子在廣州出生 ...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2:53


「我兒子在廣州出生、成長快十年了,竟然還不會說粵語!」。。。。請問這位小朋友上學前說何種語言???回家后說何種語言??還是說是個啞巴???這位先生本人不說粵語,平時估計也是吧孩子關在家裡,孩子怎麼學習說廣東話??再說了,要是孩子會說廣東話了,但是不會說河南話,又是誰之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95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2: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i28 於 2010-8-10 00:07 編輯

廣州小孩不會說粵語是因為基礎教育只用普通話

    (Fri Jun 11 14:34:48 CST 2010)發表於南方網-廣東新聞   編輯:馬菁璟

  人物介紹

  裴鈺,知名文化學者,作家。2009年提出「方言是母語」的觀點,倡議在推廣普通話周之外,設立「方言母語日」。

  關於粵語的報道引起強烈反響。遠在北京的文化學者裴鈺致信表示關注。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裴鈺。

  廣州話和普通話

  在香港和諧并行

  羊城晚報:推廣普通話和保留方言可以同時實現嗎?是否零和遊戲?

  裴鈺:方言是我們的母語,普通話是交流語言;方言是文化語言,是地域文化的傳承載體之一。兩者完全可以共存。

  舉一個例子: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簡要結果。據統計,廣州話是香港家庭最常用的語言,大約91%的五歲以上人口在家中以廣州話交談。大約40%的人口報稱以普通話為最常用的語言或能說這種語言。91%的五歲以上人口在家中以廣州話交談,這體現了方言作為生活語言的屬性;而大約40%的人口「最常用」或者「能說」普通話,這體現了普通話作為交際語言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使用方言,在交際中使用普通話,兩者彼此和諧的相處模式,通過這兩組數據,可以一目了然。

  香港是一個標準的普通話推廣的典範,它正確推廣了普通話,把普通話當做交際語言來對待,生活語言還是廣州話。香港的例子說明,我們的方言教育,和普通話教育是可以保持平衡的狀態,和諧并行的。注重母語保護,也能保障普通話的推廣。

  羊城晚報:有人說,在社會語言交際的層面,的確非騰出一些「地盤」來給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不可。您怎麼看?

  裴鈺:推廣普通話,是語言文字法的規定,需要毫不動搖地執行。但不適宜用騰地盤的說法,而應該在充分尊重民意和輿論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方式,不要破壞既有的方式,需要用柔性的方式解決,不能搞生硬的運動和行政命令。

  我們說方言,用方言交流,欣賞地方戲曲,都是在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推廣普通話和方言保護絕不矛盾,在廣州通行普通話,並不意味著消滅粵語,老百姓還是可以在生活中使用廣州話,這一點需要格外加以說明。

  方言教育不保證

  就不是優質教育

  羊城晚報:有人反映說,廣州越來越多的小孩不會說粵語了。您怎麼看?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裴鈺:這是因為在基礎教育中存在「扼殺」方言的現象。聯合國的相關條約有一條規定:「每個人都有權接受充分尊重其文化特性的優質教育和培訓。」

  我們的教育和培訓,必須尊重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中小學教育中推廣普通話沒有錯,沒有問題,但實事求是地說,對方言的尊重並沒有做到位,語文教學片面注重工具語言的教授,只加強了「文化共性」,而大大忽視了「文化特性」,教導孩子們說普通話,這是正確的,但沒有教導孩子們要熱愛家鄉話,要尊重家鄉話,明確引導孩子們既使用普通話,又可以使用方言。本來,國家和政府只是把普通話當做一門交際性的語言來做推廣,而少數教育工作者卻把普通話歪曲地理解為「生活語言」,引導孩子們超越了交流的範疇,在日常生活里不說方言,而說普通話。這種把方言扼殺,把普通話變為「生活語言」的教育,不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倡導的「優質教育」,這是讓我們極端憂慮的。方言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我們要保持目前語言領域的多樣性,我們必須予以承認。我們應該鼓勵基礎教育的教師,用普通話和方言教學,既可以說普通話,也可以說方言,語文教育要突出表明「文化多樣性」的原則,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標準,幼兒園語文教育中,如果不保證方言教育,那麼就不是「優質」教育。

  普通話需推廣

  方言需不壓制

  羊城晚報:詹伯慧先生說,「現在越來越多廣州人懂得普通話了,如果適當增加普通話的廣播,一方面讓廣州人有更多機會接觸普通話,學好普通話;一方面也照顧到許多外來的人。」該如何看待詹伯慧先生的這一說法?

  裴鈺:第一,要明確方言具有區域內的交流功能,粵語在華人世界使用範圍很廣,所以,不能認為方言就沒有交流功能;第二,人際的流動,實際上都是從一個文化區域遷移到另一個文化區域,還是要以尊重目的地的文化傳統為先,粵語是南粵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方言對民族戲曲、文化典籍的傳承作用很大,尊重地方文化,就要首先學習方言。看報紙雜誌上網,都可以了解信息,不能把所有的傳播任務都壓給廣電。

  羊城晚報:應以什麼樣的思維去看待此次粵語之爭?

  裴鈺:應明確方言是母語的原則,方言是不同地域內使用的漢語。普通話需要推廣。方言無需推廣,而是需要不壓制、不歧視、不遏制,要「放任」方言的存在和發展,保持文化的多樣性。推廣普通話是正確的,但同時,我們需要切實地加強方言教育和文化建設,千萬不能忽視方言的文化作用。

  
本文由秦皇主世撰寫,本人樂見君子文筆論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96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1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6# li28


呵呵,看來你除了轉帖文章,沒有自己的觀點。。。。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97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3:01 | 只看該作者
當廣州人不會說廣州話時
     作者:小勞 發表於 2009-5-11 23:55 本文來源自羊城網

    借五一假期,終於有時間看了勇奪金馬獎六個獎項的電影《海角七號》,儘管這還只是一部不大成熟的作品,但其濃濃的台灣本土風情和唯美的拍攝風格還是令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不過,也有不少批評者認為該片在宣揚台獨意識,罪狀之一就是全片對白多是閩南語,國語對白竟比日語對白多不了多少。持這種觀點的人實在是比較可笑,藝術本就源自於生活,一部以台南小鎮生活為背景的電影,如果全場使用國語對白反倒更令人彆扭呢。況且閩南語本就是中國語言之一,如果說閩南語就是宣揚台獨,豈非要將說閩南語的福建和台灣排除出中國領土以外?

    其實不惟閩南語,粵語作為在廣東、廣西及港澳廣為使用的方言,也常蒙受有色眼鏡視之,儘管說輪不上粵獨的罪狀,但也常常批評為地方主義的表現。

    多年來,在與國際接軌和推廣普通話這兩面旗幟下,除了粵劇被當作文物般供奉起來之外,不少官員對於推廣普通話的理解就是與之和消滅粵語等同起來的。正如我們可以看到廣州的小學要求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只能使用普通話,我們可以看到廣州的地鐵和公交開始削減甚至取消粵語報站,甚至廣州舉辦2010年亞運會,官方網站上申請擔任亞運義工的表格中,母語一列三十八個選項,有客家話、有閩南話等等,卻偏偏會沒有粵語,這豈非咄咄怪事?由此可見,粵語在很多官員的眼中地位亦不過如是。

    但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大量外來人口湧進廣州,粵語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上個月,就有網友在本地網站羊城網發了一個帖子,說起在老城區光顧味千拉麵店,竟然找不到一個能聽得懂粵語的服務員,反倒是服務員堅持要顧客說普通話,甚至去到另一家味千拉麵的分店,亦是如此。他質疑,在廣州地頭開店,為何卻連粵語服務都提供不了?這個短短不足兩百字的帖子馬上引來了幾十個的回復,不少網友說出了同樣的經歷——在服務行業之中,土生土長的廣州人越來越少,而外來從業者既沒有經過粵語培訓也不願自學粵語,結果是被服務者反倒被迫遷就服務者的語言習慣了。

    無論是在官方環境還是民間生活之中,粵語的生存空間正日顯狹小,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令許多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都對粵語的命運感到由衷地恐懼——是否有一天所有廣州人都不再會說廣州話呢?

    或許也會有人說,就算廣州人都不會說廣州話又有什麼所謂?只要溝通順暢,用什麼語言又有什麼所謂?

    是的,語言是溝通的工具,但卻絕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

    語言代表著自我身份的認知。我的母語是廣州話,代表我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由此才可產生對廣州這片鄉土的歸屬感。如果語言只是為了方便溝通,中國人為何不幹脆放棄中文,而通通使用英文?這豈不是更好與國際接軌么?

    語言亦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正如很多古詩詞如果用普通話來吟誦則不合格律,但用粵語吟誦就變得鏗鏘可誦;正如小瀋陽的二人轉在內地大熱,但廣州人卻只喜歡黃子華的棟篤笑……這些,就是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但當粵語消失之後,很多古詩詞就只有普通話不押韻的讀法,廣東人也只好去看二人轉了。

    羅素說,參差多態本乃幸福之本源。如果終有有一天,當所有粵語已經成為了歷史名詞供奉在博物館內,當廣州人都只會說普通話時,這不僅僅是廣州人的悲哀,亦將是全體中國人的悲哀——一種語言的消失,實際就是一種文化的死亡。
本文由秦皇主世撰寫,本人樂見君子文筆論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98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3:03 | 只看該作者
我的觀點是贊同文章的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99
zjd713 發表於 2010-8-10 13:03 | 只看該作者
無言以對,又開始轉帖攻勢了,真是無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2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100
 樓主| li28 發表於 2010-8-10 13:11 | 只看該作者
陳揚:萬眾一心撐粵語 齊齊要講廣州話

    ----------2010.07.16

     與文化相比,力量更大的是利益。但利益越大,風險越大。

  前段時間政協推出一個網上調查,撐粵語的反應之熱烈大大出乎我的預料,因為廣州人一向不問政治。後來有人出來澄清,網上熱浪才告稍退。沒想到昨日這個話題風雲再起,而且熱度超過橙色高溫預警信號。紙媒、網站、論壇、微博,群情激動,真是萬眾一心撐粵語,齊齊要講廣州話。

  廣州民眾的表述從來沒有這樣激昂,更不要說對粵語文化保育的共識如此一致。更令人感動的是,很多表示撐粵語的人士,點明自己不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這充分說明了文化多樣化已是各階層共識,而文化生態危機的確不是危言聳聽。

  看到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對廣州電視台興普廢粵提議的論據,作為一個在廣播電視行當里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電視人,我不禁啞然失笑。廣州又不是在南極洲,要走出去難道只有電視上星一條路嗎?須知星好上,地難落,上星電視頻道經營難於上青天,這是電視行業裡面眾所周知的事。不知道紀可光副主任知不知道:全國那麼多上星電視頻道,活得好的有幾個?有多少上星頻道成了電視台的負擔?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要緊,就怕芝麻西瓜一塊丟,那就真是丟人丟到太平洋去了。

  此外,電視台的采編播團隊不是電腦,按一下滑鼠就說廣州話,再按一下滑鼠就說普通話。按紀可光的設計,廣州電視台必須先要辭退大批說粵語的采編播人員,然後再聘請大批講普通話的采編播人員。拔掉本地文化的針頭,本地文化的血液如何輸入普通話電視媒體?當然你可以說,讓說粵語的采編播人員說普通話啊。對不起,你說不咸不淡的廣州話,廣州觀眾包容你,但是如果你說不咸不淡的普通話,你看看普通話觀眾包不包容?遙控器在觀眾手裡,0.3秒就可以轉一個台。

  紀可光認為,為追求收視率而用粵語是「因噎廢食」。這使我驚心動魄地想起了一句很老很臭的話: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上世紀80年代,廣東珠江經濟台的改革拉開了整個中國廣播電視改革的序幕,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確立收視率收聽率的節目評價體系。毫無疑問,的確有為了追求收視率而粗製濫造的低俗節目,但這與粵語節目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就算這樣,你該否定的是低俗而不是收視率評價體系啊。這是基本邏輯。我很有興趣跟紀可光探討一個問題:假如當年馬克思的書一本都賣不出去,世界會變得怎麼樣?

  解放以來,廣州街坊與大量南下大軍轉業幹部和他們的家屬和諧相處,改革開放以來,老廣州人與數量更為龐大的南下大軍和諧相處。見了不會聽廣州話的人,廣州人會第一時間轉CHANNEL改口說普通話。什麼叫大度?什麼叫與人為善?什麼叫和諧?這就是!廣州之包容不是浪得虛名。說實話,就算把廣州電視台的節目全部改成普通話,廣州話也滅不了。因為這是我們的母語。之所以群情激奮萬眾一心,是出於對廣州的熱愛,而有人調戲了我們的文化尊嚴。

  我深深知道,與文化相比,力量更大的是利益。但利益越大,風險越大。我相信,這次粵語風波決不是空穴來風,只是鬼拍后尾枕,操作急了點又裝了點。我且不作漠視民意一意孤行這樣的評論——— 這樣的話網上大把,我也不想說什麼文化多樣性——— 因為我怕人家聽不懂。我只想說,請大家一同承擔起廣州族群和諧融合的社會責任,不要再生什麼是非了!
本文由秦皇主世撰寫,本人樂見君子文筆論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3: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