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1283
293
貝殼網友二級
12# 自由之靈 1,對於宗教,不同學派、不同社會、不同哲學家都有不同解釋。什麼是宗教?至今仍是一個熱烈爭論而沒有一致答案的問題,任何一個宗教學家的回答都難以取得學界的共識。所以許多宗教學論著乾脆把這個問題拋開,僅僅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撰寫。由於多數宗教學著作描述的對象都是已被公認的宗教,所以這些著作的合理性一般不會遭到責難。 kylelong 發表於 2009-5-28 12:04
使用道具 舉報
16# 自由之靈 「有神論"和「無神論"的所謂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或「創造世界"、創造人類的大梵天、濕婆、上帝之類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毀和人類苦樂命運的神。佛教不承認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和創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張業力創世,因此,佛教的基本精神屬於無神論。「業"指行為活動,指人類的各種活動。但「業"是有意識的活動,即意識支配下的活動。眾生共同的環境器世界是共同的業力形成的,個體的五蘊之身是各自的業力形成的,欲界、、無「三界"的環境和生命均屬業力的造化,故說「三界唯識"。「三界唯識"的「識"是指眾生的「意識",因為造業離不開意識,所以,只說業的主體意識,不說業力----這是中觀家對「三界唯識"這句話的解說,唯識宗對「三界唯識"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但若過分誇大意識的作用,就會滑向外道的「 神我觀"和「絕對精神"的錯誤深淵。佛教這有無數的佛菩薩和諸佛菩薩化身,也有眾多欲界、、天人、阿修羅、無天、餓鬼道眾生、葯叉、世間眾神、幽靈等等。有的可見,有的肉眼不可見。這類生靈構成了非人類的隱形生靈世界,其中除佛菩薩的化身外,都是眾生。 kylelong 發表於 2009-5-28 21:03
312
5824
3981
一級貝殼核心
21# Claude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有它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宇宙本身也是遵循這一自然規律過程的實體。 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這種信仰和感情相適應的宗教儀式和宗教組織,都是社會的歷史的產物。宗教觀念的最初產生,反映了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情況下,原始人對自然現象的神秘感。 進到階級社會以後,宗教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最深刻的社會根源,就在於人們受這種社會的盲目的異己力量的支配而無法擺脫,在於勞動者對於剝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難的恐懼和絕望,在於剝削階級需要利用宗教作為麻醉和控制群眾的重要精神手段。 在現階段,由於人們意識的發展總是落後於社會存在,「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舊」思想、「舊」習慣不可能在短期內徹底消除;由於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以及教育、文化、科學、技術的高度發達,還需要長久的奮鬥過程;由於某些嚴重的天災人禍所帶來的種種困苦,還不可能在短期內徹底擺脫;由於還存在著一定範圍的派別鬥爭和複雜的人文環境;由於取代並解釋宗教的超自然力從而解放大眾思想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因而宗教在一部分人中的影響,也就不可避免地還會長期存在。 在人類歷史上,宗教終究是要消亡的,長期發展在一切客觀條件具備的時候,才會自然消亡。宗教在其消亡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相當長時間內的統一宗教。那種認為隨著經濟文化的一定程度的發展,宗教就會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現實的;那種認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強制手段,可以一舉消滅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kylelong 發表於 2009-5-29 00:48
迷兄,夠了。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6-2 10:47
10
443
107
貝殼網友一級
3417
1012
一星貝殼精英
76# kylelong 龍老師認個錯吧,不管多大多小的事,認個錯又不少什麼。我覺得,起碼在別人問起時該表明不是自己寫的或不是自己剛寫的。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9-6-2 08:52
968
2萬
1萬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龍就是龍嗎,它幹嗎要那樣?你問它就必須答?你的問,如果被他感覺是侮辱性質的,它幹嗎要答?它不能擺擺酷瞪瞪眼嗎?無聲也是一種人類的一種反抗形式,龍它不可以活學活用嗎?(你的口頭禪不是「別把人想的那麼壞 ... 翡翠 發表於 2009-6-2 14:03
4607
4萬
貝殼至尊領袖
嫉妒像一支有毒的箭矢,儘管有時殺傷力很大,但它的射程卻很短。 我們可以感覺到,嫉妒常常發生在單位同事或親戚朋友之間,有時甚至就局限在一個辦公室內或兄弟姊妹鄰里之間。 有人嫉妒你,可能僅僅因為你比他每個月多拿了幾塊錢津貼,但是,他決不會嫉妒比爾·蓋茨的財富。在辦公室,大家說起你的時候,他鼻子哼一聲,露出不屑一顧的表情;談到比爾時,他的臉上就剩下無限的羨慕和嚮往了。 嫉妒的殺傷力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嫉妒者自身,一是對嫉妒的對象。 嫉妒者的心理,時常處於壓抑和焦慮狀態。他們視對手如眼中釘,看到影子心裡就不舒服,聽到聲音渾身就不自在。他們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對對手做出不屑一顧的姿態,那姿態的潛台詞是:我太在乎你了!如果真的不在意,嫉妒也就不會產生了。這種「身心」分離的狀態,讓嫉妒者心裡很難受。這就是嫉妒對自身的傷害。 被嫉妒者受到的傷害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暗的,即遭到誹謗和中傷;一種是明的,就是跟嫉妒者較真。 善妒者多是身無長物的平庸無聊之輩。他們也想把日子過得有點色彩,有點滋味,但因為無從著力或者努力不夠,就只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阻止別人比自己活得更好上。 為了實現大家「平等」,嫉妒者最拿手的把戲,就是造謠、譏諷和含沙射影。在一個圈子裡,當人們的修養不足以抵禦嫉妒病菌的侵襲時,很容易有意無意地成為個別嫉妒者的幫凶。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雖然嫉妒像一團陰鬱的火,不會燃成熊熊的烈焰,但它是一堆濕柴上冒出的煙,不炙人卻熏人。如果你跟嫉妒者較真,就正中下懷。他希望你把時間和精力,耗在無聊的扯淡中,這樣你就「秀」不起來了。因為你的「秀」,是一種無聲的比較,會使他顯得卑瑣、委頓和醜陋。 嫉妒不分性別,但同性之間更容易滋生。 女人間的嫉妒,像沼澤地里的氣泡,會時不時無緣由地冒出來,只是來得快消失得也快。它們多表現為背後嘀嘀咕咕的怨言。假如一個女人嫉妒上一個男人,其妒意會歷久不衰。只有把他們分開,嫉妒之心才會消失。 男人的嫉妒對象往往是同性。嫉妒者一般不會輕易表露出來,他會在團體里尋覓幾個氣味相投的朋黨,孤立對手,並抓住機會,適時地給對手使個絆子。男人要是嫉妒上某個女人,要麼說對方的優勢是靠身體獲取的,要麼直接就去征服對方的身體。 地位、榮譽、金錢、容貌和才學,都可能成為嫉妒的緣由。 但是,當這些東西在雙方之間落差太大時,嫉妒也就不容易產生了。一隻雞,可能會嫉妒另一雞比自己多啄了一顆稻穀,但它不會嫉妒主人擁有整個糧倉。 持續的嫉妒,其實是一種病態的心理。 因為常見,我們很少意識到嫉妒是一種心理疾患,這就像我們很少把近視看作眼疾一個道理。 嫉妒的病根是自卑心理。 正確認識自我,培養自信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優點,是治療嫉妒的良方。 kylelong 發表於 2009-6-3 11:51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