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Servant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啊,你往何處去?--第二部 解決方法

[複製鏈接]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81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2-29 0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0 長白山 的帖子

選擇是個隨機過程。。。暫時同意吧。。。

所謂選擇,其實,只有兩項(按照聖經),生命樹(永生,聖潔),智慧樹(不聖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82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2-29 03:47 | 只看該作者
單個樣本的隨機值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重要的是大規模樣本的隨機變數的分佈規律,是不是?

電腦也能模擬隨機過程的,我知道的是」蒙特卡諾「法(Monté Carlo)

比如需要模擬大量電子在氣體中的碰撞情況,需要用隨機數發生器來決定某個電子是否與某個粒子碰撞,然後可能用另一個隨機數發生器來決定如何碰撞,然後還可能需要決定碰撞后又如何。每個隨機數發生器都是按照某個分佈規律來產生隨機數的。這個過程將適合於所有的電子。

人的」罪「的問題也同樣。一個人對」罪「的選擇是隨機的,很多很多人的選擇就可能接近分佈曲線了。

真正的問題是,在諾亞時代,除諾亞一家以外,世界上沒有義人,你應該能夠明白,這正說明了」自由意志「在」罪「的問題上的分佈曲線。

這個曲線是誰決定的?上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83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2-29 04: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2 長白山 的帖子

那我們可能在看不同的時間點。。。

聖經所講的「罪進入世界」,是在始祖(只有他們兩個人,準確說,只算亞當)吃果果的那一刻。。。

或者,我可能沒有明白你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84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2-29 04: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8-2-28 13:25 發表
1.神,沒有造撒旦。。。神造了有自由意志的天使長;天使長自己選擇墮落,成為了撒旦。。。

2。神給了人(有自由意志的人),選擇的機會,可以選擇生,也可以選擇死。。。


ok
1 神造了天使長,天使長自己選擇墮落,那麼誰創造的墮落?為什麼墮落就是變壞?又是誰創造了「壞」?
2 基本一樣的問題,神給了人選擇的機會,也就是給人創造了選擇死的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85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2-29 04: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8-2-29 04:04 發表
那我們可能在看不同的時間點。。。

聖經所講的「罪進入世界」,是在始祖(只有他們兩個人,準確說,只算亞當)吃果果的那一刻。。。

或者,我可能沒有明白你的問題。


是,我暫時沒說」進入「問題,我說的是」罪「的問題。他們倆的後人無「自由意志「可言,因為隨機分佈曲線決定了他們只有」犯罪「的可能。

然後,你能說亞當他們倆所謂的」自由意志「就不遵循同樣的規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86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2-29 04: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長白山 於 2008-2-29 04:15 發表


是,我暫時沒說」進入「問題,我說的是」罪「的問題。他們倆的後人無「自由意志「可言,因為隨機分佈曲線決定了他們只有」犯罪「的可能。

然後,你能說亞當他們倆所謂的」自由意志「就不遵循同樣的 ...



還有去天國的那些人的自由意志該遵循什麼分佈?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87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2-29 0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5 長白山 的帖子

我可能知道你的問題了。

他們倆的後人無」自由意志「可言。。。。我可以阿門你。。。

這,又進入到基督教的另外一個」悖論「,神的預定和自由意志的「矛盾」;

這,又是一個講不清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問題。

如果一切都是神的預定,那麽,我們是否信主,就沒有責任。。。

如果一切都是神的預定,那麽,」自由意志「又有什麽意義呢?

這個問題,我可能說不好。。。可能要請木頭和永生來回答。。。

[ 本帖最後由 Servant 於 2008-2-29 04:3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88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2-29 04: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8-2-29 04:30 發表
我可能知道你的問題了。

他們倆的後人無」自由意志「可言。。。。我可以阿門你。。。

這,又進入到基督教的另外一個」悖論「,神的預定和自由意志的「矛盾」;

這,又是一個講不清的,只可意會,不可言 ...


大S,你不能否認大樣本的隨機結果反映了隨機分佈曲線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89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2-29 04:49 | 只看該作者
罪的終極來源不可知。

可知的就是每一個人都是有罪的。自己看怎麼解決罪吧!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0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2-29 12: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長白山 於 2008-2-29 04:42 發表


大S,你不能否認大樣本的隨機結果反映了隨機分佈曲線吧?


抱歉,剛才有事去了。。。不否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1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2-29 1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到上主之路

    既然條條路都不通,那末,人該怎麼辦呢?第一步應該怎麼走呢?回到天父那裡的路在什麼地方呢?

    回到上主面前的路只有一條。耶穌說:「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太十八3)。耶穌沒有叫小孩子迴轉變成他門徒的樣式,而是要他的門徒變成小孩子的樣式。這是十分發人深省的話。信心若能象小孩子那樣,大愚與大智,賢與不肖,人人都有進天國的機會。耶穌所要求於人的是「迴轉」,迴轉是這條到達上主那裡的道路起點。你一定得迴轉,也就是徹底改變過來。

    許多人把迴轉與遵守律法(舊約所載要求人遵守的行為準則,例如十誡。---譯者)混為一談。舊約所載摩西的律法十分具體,其作用也說得很清楚。律法不是用來救治罪惡世界的靈丹,而是世人罪惡的診斷與分析;指出人間苦難之理,但並非治病之方。「我們曉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對律法之下的人說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羅三19);律法將人的不法不義揭露出來,所以聖經又說:「凡有血氣的(凡是人)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羅三20)。單憑遵守律法無法迴轉。聖經說:「律法只是叫人知罪。」律法好象一面道德的鏡子,一支測量尺,看看人墮落到什麼程度。律法定人的罪,但不能改變人;律法指出人有罪,但不能給人恩典。律法裡頭沒有生命,只有死,因為律法所宣告的是死亡的刑罰。律法這把直尺一擺,人心的歪曲便無所遁形。

    也有不少人說「登山寶訓」(看馬太福音五至七章)是他們的信仰。遵守耶穌所宣布的在天父大家庭中生活的原則,便可以回到上主那裡。這世上到今天還找不到一個人能做到「登山寶訓」里的教訓所要求的。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遠不配)神的榮耀」(羅三23)。這種屬天的尊貴身份和地位、本為人所有,但因罪而失去,不再配得。

    要是你認為自己無可指摘,生活正直,根本毋須回頭,重新做人;不妨撫心自問,把你的心思,你的動機,你內心所想的好好檢討一下,檢驗一下,大著膽誠誠實實地做。你會發現他人固然需要改變,你也同樣需要,無法例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2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 04:37 | 只看該作者

人人都會問的問題


    有次我在電影之都好萊塢(一譯荷里活)佈道,一大群電影工作者要我講信仰歷程。我講過後,繼以討論。他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迴轉是什麼?」

    後來不久,我又有機會向華府政界人物講道,他們提出來討論的第一個問題也是:「迴轉是什麼?」

    差不多在每一次大學校園的討論會中,都有人問我:「你講重生。重生是什麼意思?」我曾在《重生》這本書中說明重生的過程:

    這種新生的經驗,出現的方式可說千千萬萬。有的頃刻之間得著,有的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各人作抉擇所經的道路,有的十分快捷,有的迂迴曲折。不問時間長短,或道路曲直,都能在終點看見基督,他在歡迎我們。這種與基督相遇,重得生命的經驗,是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他的全新道路的開始,從此生命有了顯著的改變,婚姻生活有無比的改進,整個社會也開始朝好的方向走去。這一切都由於無數的個人誠樸地尋求迴轉,得享新生命后得結果。

    現代經濟生活中,我們聽到有人用「重生」來描寫新出產的汽車,新生意和時裝。這與我們講的重生風馬牛不相及。「重生」最簡單的說明可以是重新在上主的大家庭里出生。

    對重生來說,答案的不同很可能比任何其它信仰問題的解答還要大。什麼叫做重生?牽涉範圍有多大?怎樣才能達到?有些什麼影響?為什麼必須重生才能進天國?

    其實轉變或改變這個觀念,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裡並不罕見。做推銷員的都知道要人家接受一件商品或者一種新服務,必須令他的對象產生態度上的改變。廣告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叫消費大眾轉換所用的商品的牌,例如從甲牌子的汽水改喝另一牌子。政治上的人物放棄原來的政治思想,改變道路,採取新的立場。二次大戰時,為了作戰的需要,把許多和平時期的工業轉變為生產作戰物資,許多家庭的火爐本來用油作燃料,現在改為用煤,到了今天又改用煤氣。我們也常常把一種貨幣轉換成另一種貨幣。

    「迴轉」這個詞的意思就是「一百八十度大回頭」,「心向的改變」,「調過頭來」。用在信仰上,我們指的有「悔改」、「新造」、「接受基督」、「蒙恩得救」等等。

    記得有個飲酒上了癮的人來聽我的佈道大會。他對我說:「葛先生,我不知道你說的話到底有多真,但是我願意給你介紹的基督一個機會,要是真象你說的那麼行,只要有那麼一丁點兒靈,我會回來,把一生都交給他。」

    幾個星期後,他來看我;說他雖不明白所以然,但每想拿起酒瓶,就有一種力量,彷彿有一個人在那裡,把他拉住。他靠著基督的能力克服了嗜酒的痼疾。他有了新的家庭生活,現在活著是為了基督。換句話說,他的生命有了完全的改變。一百八十度的大迴轉,思想的方式改變了方向。他已迴轉,重新做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3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 13:42 | 只看該作者
迴轉的性質

    「迴轉」或者「重生」有許多種形式,究竟依那種形式來達到,因人的情況而異,例如氣質、情緒、環境、以及未重生前的生活與生命的光景。有的須經大難,以前看重的人世價值全付流水;有的是在經歷極大灰心失望之後;有的則在追求物質的時候盡失所有;或心有所愛卻得不到,頓感生命空虛。一個本來把一切寄望在金錢、財利和社會地位的人,或者一心一意傾情於某一人,本來以為人生意義盡在於此,誰知卻一無所得,痛感失敗。

    一個人經歷諸如此類的慘痛時刻,權勢喪失殆盡,友朋疏離;又或所愛的人死去,回天乏術,呼喚不應,此時此景,頓感生命孤單。就在此刻,聖靈使他被縛的心眼脫去裹纏,面前一片明亮,看清上主乃唯一真正力量的源頭,為世間唯一永不改變的愛與友誼的泉源。

    迴轉有時發生在人生最得意時刻,名利都臻極峰,上主豐富的思典就在此際臨到他;他的無限慈愛令人頓悟——手中所有全為天父所賜,因而認罪悔改。

    象這樣的轉變,其突而其來,意想不到,會和使徒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所體驗的一樣(看使徒行傳九章1--19)。

    不是每個人的悔改迴轉都象保羅那樣突然:眼前強光照耀,心靈領悟前非。這種改變產生自危機,在危難里得到迴轉的機會。許多迴轉都須經歷個人內心長期艱苦的掙扎,才能得到。有的過程緩慢,須逐漸看出自己的真正需要,尋找拯救的面貌,然後到達悔改重生的高潮。因為過程久,所以能自覺自發地接受基督作他個人救主,把一生交託給他。

    著名英國劍橋大學教授C,S,劉易士在他的自傳《喜樂驟來》一書中,描寫他迴轉的經驗:

    你必須看看我在劍橋莫林學院那間房裡的光景。我一個人呆在那裡,每天晚上,只要我的心離開工作一?那,就會感到那位我的確不想見他面的天父,一點也不放鬆地越走越近。我極其害怕的事終於臨到我:一九二九年復活節的那一天,我放棄抵抗,承認上主做我的主,跪下、禱告。我很可能是另一晚全英國心情最怨劣、最不願接受基督卻悔改重生了的人。我那時還未見到今天所見到的無比燦爛而且明明白白的事——上主的謙卑,竟肯在那樣的條件下接受一個人歸信。聖經所記的那個小浪子,至少還是自己情願尋路回家;可是我這小浪子卻萬分不願意,手打腳踢,拚命掙脫,心存怨恨,眼睛四處張望,希望逃走,可是上主的大愛居然敞開大門,讓這浪子進去。這種愛豈是口舌能宣,怎能感謝得盡。基督說:「勉強人進來」(路十四23)。基督說的這句話為惡人所曲解、所妄用,既說勉強便盡量避開不進去。誰知這句活正說明天父愛人之深,用心良苦,巴不得人迴轉。真的,上主最艱難的條件比人最容易的要求還慈愛得多。上主的勉強成了我們的自由。

    因此,迴轉或重生可以是頃刻間來,在危機來臨的頃刻,當事人得到上主慈愛的清楚啟迪。但也可以是一次緩慢的逐淅顯明的過程,直到高潮時刻,當事人跨過了黑暗與光明,死與永生間的界限。

    不是所有的迴轉都照此公式。比方說,我的妻子魯思就難說出究竟在何時何刻成為基督徒。但的確知道,在她生命中有此一寶貴的時刻,在此頃刻她跨過了那道線,那道界限。許多在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的人,從小就接觸基督信仰,並不自覺究竟是什麼時候將自己的生命交託。有人說得好:雖然我們不知道太陽東升的準確時刻,但太陽既出來我們都知道。有的人記得很清楚,是在什麼時候公開承認歸主。新約聖經所記的許多歸信的事迹,大都屬「危機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4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2 10:47 | 只看該作者
心理學怎樣看迴轉

    心理學者有好些年沒有把信仰上的迴轉經驗拿來研究。不過,近五十年來,他們把個人歸信的過程很下了一番工夫去探討。他們指出,迴轉不只發生在基督信仰中,也出現在其它宗教里,而且也不一定全屬宗教信仰現象,在非宗教的領域中也出現。

    研究心理現象的專家大都同意,迴轉須經三個步驟第一,內心苦惱不安;第二,這情況到達頂峰出現轉機;第三,情緒平定下來,得到內心的安舒和喜樂。

    美國〈〈紐約時報〉〉在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刊出一篇文章,題為〈壞的好處〉。文章里說:「人的錯失感,也就是遠遠達不到自己所定的標準而出現的痛苦,其實可以領人走向善。童年時代良知的發展,以及反社會行為的防阻,都必須有此錯失感。」文章接著解釋稅:「人在童年時代,良好行為的養成主要因為害怕犯錯誤,害怕違反行為的規範受到責罰。等到兒童長大,那個父型的「理想自我」在內心成形,成為正確行為的模式。……到了成人時期,我們若違反這模式,就會責備自己。蓋林博士認為今天的年輕人做了反社會的錯事卻越來越無罪感,是因為社會上缺乏適當的模式或父型標準,不知道自己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人因為有罪感,才形成改善自己的需求。這,只有從與基督建立起正確的關係中才可找到。

    心理學家說,迴轉有兩種,一種出現時伴以強烈的犯罪感,一種則伴以不完全感,掙扎追求更豐美的生活,渴望得到心靈的光照。

    心理學關於迴轉的研究,其貢獻一直為人低估。我們不可以把它們推在一旁不理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的確有不少可供我們借鏡,但大多數的心理學者不願意接受聖經所教導的,不相信迴轉是一種超自然的經驗。

    聖經教導的迴轉或歸信,也經歷三個階段:其中兩個是積極且主動的,一個是被動且消極的。在積極的歸信經驗中,有悔改與相信。悔改是歸信的起點,從舊的生活迴轉過來;相信是悔改的目的,轉向上主。第三是被動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新生命或新造,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重生」,重新在上主的家庭里出生。

    耶穌說,要進人天國,必須迴轉。這是主耶穌說的,不是我說的!這不是人的意見,而是上主的意旨!耶穌說:「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太十八 3)。

    真正的迴轉是心靈、感情與意志上的迴轉。許多人的歸信只在理智上。他們相信全本聖經,相信所記有關耶穌的一切,但卻沒有衷心的歸信。聖經說:「魔鬼也信,卻是戰驚」(雅二1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5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3 11:16 | 只看該作者
頭腦相信和真正歸信的不同

    《約翰福音》記有耶穌早期傳道時,成百成千的人跟隨他——「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就信了他的名。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約二23-24)。耶穌為什麼不信任他們?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是用頭腦來相信,用的不是他們的心。憑理智來相信和靈魂得救所需要的整個改變之間,不同甚大。真的迴轉要求思想的改變,要求勿憑頭腦來接受基督。

    的確有許許多多的人,在感情上起過一點變化,把這誤當成迴轉;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歸向基督。基督要求我們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要是你的生活方式不能跟著感情上的改變而改變,證明連你感情上的那種改變感覺也有問題。不錯,一個人來到基督面前,感情裡頭的因素一定會起變化,例如愛與恨。你會開始憎恨罪,轉而喜愛公義,你的喜愛會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你對基督的愛和奉獻會如長江大河般涌流,非言語所能形容。

    可是,只是頭腦上的接受,和感情上對基督的喜愛,仍舊不夠;一定得加上意志的迴轉,必須能立下決心順眼基督並且跟隨他;要能謙卑順從天父的旨意;要把自己釘死在十字架上。有位年輕的女士寫信給我,談到她的這種經驗:「要把自己掛上十字架可不容易。」我們都有同感。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要徹底回歸必須改變我們的心志,願意凡事得天父的歡喜。迴轉是全人的交託。

    迴轉是你站在十字架前,藉聖靈的感動,你明白並且認識到自己是個罪人,相信基督為你而死;你敞開心扉,讓他進去。就在這頃刻,借著聖靈,你得到奇妙的重生,成為在道德上、在心靈上新造的人。屬天的性情種植在你裡頭,你開始享有上主自己的生命。耶穌基督借著聖靈住進你的心裡。

    迴轉其實是十分簡單的事,連小孩子都可以辦到;但也十分深奧,歷代多少神學家一直在思索其意義。上主所賜的救人方法十分平易,「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至失迷」(賽三五8)。誰也不會因了解能力不足而被拒於天國大門外。無論貧、富、智、愚,都可以因信而得救。

    一句話:迴轉就是「改變你自己」。一個迴轉了的人,可能會繼續愛過去所愛的,但愛的理由有了改變。一個迴轉了的人可能會拋棄舊日所貪戀的,甚至連往日的朋友也遠離開,不是因為不喜歡他們(其中一定有不少可以跟他相處得來),而是有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基督徒,吸引著他結為人生道路上的良伴。

    歸信更新了的人會喜愛本來恨惡的良善,憎厭本來歡喜的罪;連整個內心也有了改變。過去他對上主也許毫不在乎,整天生活在恐懼、害怕和與上主敵對的狀態中。現在上主是他的天父,他尊敬他,完全相信、順服他,專一的敬愛他。他的內心充滿了對天父的敬畏,感謝和信靠,忠心事奉他。沒有回歸前,也許沉緬於肉慾的歡娛,認為人生首要為追求知識或者名與利。現在,公義、內心的聖潔、度基督般的生活才是人生首要,遠遠超逾一切。得基督的喜悅成為生命中唯一真正重要的目標。

    一句話:迴轉就是一個人的生命完完全全的改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6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4 23:30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實例

    我清楚記得一位在紐約工作的年輕女郎,她來到美國西岸的洛杉磯城準備結婚。她和未婚夫都是紐約一家大廣告公司的職員,因同事而認識,繼而雙雙出入夜總會和各種雞尾酒會,墮入情網,終於決定結為夫婦。男方雄心萬丈,事業正平步青雲,設法從紐約調往加州在洛杉磯的分公司工作。二人商量妥,女方半年內辭職前來,然後舉行婚禮。

    女郎抵達洛杉磯一周,滿心期盼幸福婚後生活,卻發現男方已私戀一位小影星,但無勇氣將此事及時函告她。

    現在,女郎已依約前來,身處大城,孤單一人;一切美好計劃悉成泡影。顏面喪盡,瞻望前路,荒涼空寂;她的家人也不原諒她。在此極需安慰、鼓勵與幫扶的時刻,無人可以助她。

    她躑躅大都市街頭,希望消除精神所受的打擊和羞辱。剛好葛培理佈道大會在有「帆篷大禮拜堂」之稱的帳篷中舉行。(葛氏五O年代在美國舉行的佈道會,多仿當年韋斯利的方法,覓空地支搭起如馬戲班的帳篷,以容納一般禮拜堂無法容納的成萬聽眾。——譯者)她後來說,自己也不知道是股什麼力量促使她走進佈道會,象膠著一樣從頭聽到尾,如此一連數晚,直到她深陷其中的苦痛與不幸全消,清楚聽到上主的慈聲呼喚。她在佈道會最後一天,站起來走到講台前,承認需要基督的拯救。

    憑著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心頭重擔盡除,頓悟所喪失的人間之愛短暫如風如影,讓她有機會認識到天父對她偉大且豐富難比的真愛。原本使她不欲回紐約舊城的羞慚之心盡去,生命不但未走到盡頭,她回到原來的公司工作,精神重振,快樂無比。但她的生活有了改變,不再把自己的智能與組織才能浪費在永無窮盡的社交應酬茶會酒會中,她成了教會中事奉天父十分活躍的姐妹。

    她的創作天才,過去用以取悅廣告客戶,現在轉而發揮在聖經故事的創作,讓青少年可以閱讀。她過去受的籌款訓練,現在把這本領用在主基督身上。她禮拜堂的牧師說,因她的建議,參加教會主日崇拜的人數大增。她沒有被拋棄,更非無用廢物,教會同工同道時時找她幫忙,成了甚受歡迎的人物。

    不過,最重要的是,她已不再感到孤單,因為主耶穌將永遠與她同在,隨時安慰、幫扶、保護她。

    她之有今天完全是迴轉的結果,從冷寞、空虛和世俗的道路上轉回,從苦境里走出來,來到她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那裡。她在那裡與上主和好如初,成為擁有人的真地位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7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5 10:32 | 只看該作者
十、論 悔 改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路加福音十五章七行

    我們已經知道,耶穌要求人迴轉。我們也已知道,迴轉包含三個要素:悔改、相信和更新。迴轉究竟依什麼次序雖難明說,但一般都同意,很可能三者同時發生。不問你是否清楚感覺到——在迴轉的關鍵時刻,三者一齊出現。

    要是容許我用最筒單的幾個字來描寫悔改,我會說悔改就是「回頭」。你會問:從什麼地方回頭?答案只有一個字:。我們知道,聖經指出罪就是偏離正路,違背上主的法則罪是否定上主的權柄,拒不接受人應盡的一切本份。罪是亞當與夏娃被誘惑墮落時進入伊甸園的那惡源。自從伊甸園的悲劇發生后,那邪惡的毒素便侵蝕到一切的人,因此「人人都犯了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罪破壞了我們與上主的關係,從而也打亂了人與人,甚至人與自己的關係。

    假若不能把這種上主「所厭惡的可憎之事」去除,我們既不能與上主恢復和好,世界上人與人間也不會有和平。我們的內心也得不到平安。上主不單隻要我們遠離罪,還得與一切的罪割絕——不為世上邪惡的力量所影響、不陷在肉慾的罪中、不給魔鬼留餘地。換句話說:面對罪,決無商量或付價還價的可能,絕不讓步,決不妥協。基督要求我們百分之百的忠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8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0 02:23 | 只看該作者
悔改與信心

    叫我們對基督盡忠的是由於愛。要是我們全心全意寶愛耶穌基督,便不去做他憎厭的事,會自動與生活中所有的罪斷絕來往,憑信心把自己託付給他。因此悔改和信念是攜手同行,二者缺一不可。沒有了靠基督得救的信心,便不能有真正的悔改;沒有真正的悔改,也不會有得救的信心。

    今天的教會講壇上很少並悔改,悔改成了很不受歡迎的字眼。須知主耶穌出來傳道時,他的第一篇講章就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四17)。這是上主借著他的兒子所傳的信息。耶穌來到世間,心裡滿了慈愛和憐憫;但他毫不遲疑,立即一針見血,指出人的過犯與人的罪惡,呼籲人類承認他們的罪,從不義的道路上迴轉。他要人明白,人須先悔改,才能接受他的慈愛、恩典和憐恤。他決不肯忽略、也不能輕看人的罪孽。他要求人審察自己,從偏行的道路上作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回過頭來。他要人有新生的祥式,全新的恣度,才能得到上主的大愛。

    有一天,有些人來見耶穌,說羅馬總督彼拉多手下的士兵平息猶太人的某次亂事時,曾把所殺的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猶太人的祭物中。他們又告訴耶穌,西羅亞地方的—座大樓倒塌時,死了許多人。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么?我告坼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2—3)。耶穌的意思是說,人不問死於橫禍、意外或自然死去,若不悔改,回歸上主,都難逃滅亡的命運。因此若不先悔改,信心絕不可能出現。上主的恩典無限,非人所能限制;但人的悔改讓上主的恩典可以進來。悔改是人必須做到的第一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99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0 23:56 | 只看該作者
悔改與上主的思典

    人的得救完全靠上主的恩典。聖經說得很清楚,人不能靠行律法稱義;又說:「義人必因信得生」(羅一17)。人的得救與稱義完全靠基督的救贖大功。不過,要讓基督在十字架的犧牲收效,產生作用,人,不問老幼,必須先承認自己的罪,同時憑信心接受基督。

    先知喬納向古亞述的首邑尼尼微城傳悔改的信息,全城的人悔改,未遭傾覆之禍(約拿書第二章)。先知以西結傳悔改的信息時說:「以色列家阿,我必按你們各人所行的審判你們;你們當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這樣,罪孽必不使你們敗亡」(結十八30)。

    悔改也是施洗約翰所傳偉大的信息,他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三 2)。

    新約全書裡頭提到「悔改」不下七十次。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使徒彼得在五旬節那一天所傳的信息是:「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徒二38)。使徒保羅也傳講悔改,他「對猶太人和希利尼人,證明當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徒二21)。聖經說,上主要人悔改,「世人矇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徒十七30)。悔改是上主的命令,是必須的。上主說:「若不悔改,只有滅亡!」你悔改了沒有?你真的悔改了嗎 ?

    聖經上記載有許多假悔改的例子。以色列人要求離開埃及、脫離奴役,前往應許美地迦南時,埃及王法老告訴他們:「我犯了罪了,……」(出九27),這不是悔改,只是後悔不該那麼做,算不得是真的認罪。舊約塞繆爾記上十五章和二十六章記有掃羅王的認罪,也不屬真悔改。但戴維告訴先知喬納說「我得罪耶和華了」(撒下十二13;二四10、17),卻是真正悔罪(看詩篇五十一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0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3-11 08:26 | 只看該作者
耶穌給悔改下的定義

    主耶穌說的悔改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全本聖經一再提到這件事呢?打開英文字典,查repent(悔改)這個字解釋是「後悔,從心底里感到難過」。但耶穌用的「悔改」這個字的原文,意思比這要深刻得多,不只是為犯罪而難過和後悔。聖經上的「悔改」的意思是「改變」或「迴轉」,包含行動和衝力,是個人完全十足的轉向,回過頭來。聖經叫我們認罪和悔改,是叫我們遠離罪的道路,走上與罪相反的方向,和罪及與罪有關的一切完全割斷關係。

    耶穌講過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來生動地說明海改的真義。浪子悔改不是消極地坐著不動,心裡為罪難過。他不是留在豬群里不動;他起來,他離開,他朝相反的方向走,回到父親的家裡,在父親面前謙卑認罪。結果,他得到赦免。

    今天,太多基督徒講悔改時大大離開了聖經的教導,他們以為悔改只是對著已犯的罪搖搖頭說:「糟糕,我做了這種事,真抱歉!」然後繼續生活如故,好象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真正的悔改是「改變,轉過頭來,朝新的方向走去。」只是感到抱歉,離悔改仍有一大段路。曾經跟從過耶穌後來出賣了他的加略人猶大,心裡十分後悔,以致自縊而亡。他的行動說明他已認錯,但是一種未真正悔改的認錯,就連改過也未達真正悔改的要求。無論你怎祥苦待己身,怎祥用患難操練你的心志,都不能取悅全能的上主。我們的罪不能靠己力來救贖,只有也必須靠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大功,因他在那裡為我們的罪受苦、擔去了我們應受的死的刑罰。人所能忍受的任何苦痛都不能令我們真正悔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