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NYLASH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周一書] 唐詩三百首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11:18 | 只看該作者
《哀江頭》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註解】:
1、江頭宮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宮殿。」後來毀壞了,所
??以到唐文宗時,讀了杜甫這首詩,「乃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宮台殿,百司
??署,思復昇平故事,故為樓殿以壯之。」(《舊唐書·文宗紀》)
2、霓旌:皇帝儀仗中一種旌旗,綴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南苑,即芙蓉苑,因
??在曲江東南,故名。
3、昭陽殿:漢成帝時宮殿,趙飛燕姊妹所居,唐人詩中多以趙飛燕喻楊貴妃。
4、第一人:最得寵的人。
5、嚙:咬,銜。
6、勒:馬銜的嚼口。
7、清渭兩句:馬嵬南濱渭水,是楊貴妃死處,劍閣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經。借喻二
??人一生一死,了無消息。劍閣,注見卷三《長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
??楊貴妃,意即死生。

【韻譯】:
少陵老人忍氣吞聲地抽泣不停,
春日裡偷偷地到曲江深處漫行。
江頭宜春苑芙蓉苑都緊鎖宮門,
楊柳輕柔菰蒲嬌嫩蒼綠為誰生?
想當年鑾駕遊獵來到了芙蓉苑,
苑中的花樹似乎煥發異樣光彩。
昭陽殿楊太真是最受皇寵的人,
與皇上同車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車前矯捷女官人人背帶弓箭,
白馬嘴裡銜嚼全部是黃金做成。
有個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
一箭發射出去墜落了兩隻飛禽。
明眸皓齒的楊貴妃而今在何處?
滿臉污血的遊魂不能回歸宮廷。
清清渭水向東流劍閣崢嶸林深,
君去妃留生死間彼此消息不靈。
人生有情死別有誰不淚落沾襟?
江水流呵江花飄悲傷豈有終境?
黃昏時塵埃滿天胡騎又來劫城,
想往南逃卻往北方向無法辨清!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祿山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
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虜至長安。次年寫此詩。詩旨在哀悼貴妃之死。因
不敢直言,故借當年行幸江頭以為題。
??詩的開首先寫作者潛行曲江,憶昔日此地的繁華,而今卻蕭條零落,進而追憶貴
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再轉入敘述貴妃歸天,玄宗上蜀,生離死別的悲慘情景。
??全詩以「哀」字為核心。開篇第一句「吞聲哭」,就創造出強烈的藝術氛圍,接
著寫春日潛行是哀,睹物傷懷還是哀,最後,不辨南北更是極度哀傷的表現。「哀」
字為題,以「哀」統領全面,籠罩全篇,沉鬱頓挫,意境深遠。
??全詩的這種「哀」情,是複雜的,深沉的。詩人在表達出真誠的愛國激情的同
時,也流露了對蒙難君王的傷悼。因此,我們說全詩是對國破家亡的深切巨慟、是李
唐盛世的輓歌,也是國勢衰微的悲歌。
??詩的結構波折跌宕,紆曲有致。以「哀」起寫,事事是哀。哀極生樂,寫李、楊
極度佚樂生活;又樂極生悲,寫人死國亡,把哀慟推向高潮。這種由眼前到回憶,由
回憶到現實的過程描述,給人造成一種波瀾起伏,紆曲難伸,愁腸百結的感覺,情深
情長,凄切哀憫,含隱無窮,讀之令人肝腸寸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11:19 | 只看該作者
《哀王孫》
作者:杜甫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
腰下寶?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竊聞天子已傳位,聖德北服南單於。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


【註解】:
1、延秋門:唐宮苑西門;出此門,即由便橋渡渭水,自咸陽大道往馬嵬。
2、九馬兩句:指玄宗快馬打鞭,急於出奔,丟下李家骨肉而去。
3、豺狼在邑:指安祿山在洛陽稱帝;
4、龍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
5、朔方兩句:指哥舒翰守潼關的河隴、朔方軍二十萬,為安祿山大敗事。
6、聖德句:後漢光武帝時,匈奴兩分為南北,南單於(南匈奴王)遣使稱臣。這裡
??指肅宗即位后,回紇曾遣使結好,願助唐平亂。
7、花門:花門山堡在居延海(在今甘肅)北三百里,是回紇騎兵駐地,故藉以指回
??紇。
8、?面:即「梨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誠哀痛。
9、慎勿句:錢謙益云:「當時降賊之臣必有為賊耳目,搜捕皇孫妃主以獻奉者。」
??所以這裡這樣說。狙:獼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會暗中偵視。
10、五陵:長安有漢五陵,即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
??陵。恰好玄宗以前的唐室也有五陵,即高祖獻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
??陵,睿宗橋陵,施鴻保《讀杜詩說》,以為「此就唐五陵言,非借漢為比,亦非
??惜用字面。」
11、佳氣:指陵墓間鬱鬱蔥蔥之氣,原是舊時堪輿家的風水之說。
12、無時無:意謂隨時都有中興的希望。

【韻譯】:
長安城頭,佇立著一隻白頭烏鴉,
夜暮了,還飛進延秋門上叫哇哇。
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個不停,
嚇得達官們,為避胡人逃離了家。
玄宗出奔,折斷金鞭又累死九馬,
皇親國戚,來不及和他一同驅駕。
有個少年,腰間佩帶玉塊和珊瑚,
可憐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啞。
千問萬問,總不肯說出自己姓名,
只說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奴伢!
已經有一百多天,逃竄荊棘叢下,
身上無完膚,遍體是裂痕和傷疤。
凡是高帝子孫,大都是鼻樑高直,
龍種與布衣相比,自然來得高雅。
豺狼在城稱帝,龍種卻流落荒野,
王孫呵,你一定要珍重自己身架。
在十字路口,不敢與你長時交談,
只能站立片刻,交代你重要的話。
昨天夜裡,東風吹來陣陣血腥味,
長安東邊,來了很多駱駝和車馬。
北方軍隊,一貫是交戰的好身手,
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
私下聽說,皇上已把皇位傳太子,
南單於派使拜服,聖德安定天下。
他們個個割面,請求雪恥上前線,
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緝拿。
多可憐呵王孫,你萬萬不要疏忽,
五陵之氣蔥鬱,大唐中興有望呀!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僅攜貴妃姊
妹幾人,其餘妃嬪、皇孫、公主皆不及逃走。七月安祿山部將孫孝哲攻陷長安,先後
殺戮霍長公主以下百餘人。詩中所指王孫,應是大難中的倖存者。
??詩先追憶安史禍亂髮生前的徵兆;接著寫明皇委棄王孫匆促出奔,王孫流落的痛
苦;最後密告王孫內外的形勢,叮嚀王孫自珍,等待河山光復。
??全詩寫景寫情,皆詩人所目睹耳聞,親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盪人胸懷,敘事
明凈利索,語氣真實親切。寫同情處見其神,寫對話處見其情,寫議論處見其真,寫
希望處見其切。杜詩之所以稱「詩史」者,蓋在於此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26 | 只看該作者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作者:唐玄宗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註解】:
1、棲棲:忙碌不安,指孔子周遊列國。
2、?: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孔子父叔梁紇為?邑大夫,孔子出生於
??此,后遷曲阜。?氏邑,?人地。
3、宅即句:相傳漢魯共(恭)王劉余(景帝子)曾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及升堂,聞
??金石絲竹之音,乃不敢壞。
4、嘆鳳句:《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說鳳至
??象徵聖人出而受瑞,今鳳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親見聖之嘆。否,不通暢。
5、今看兩句:《禮記·檀弓上》,記孔子曾語子貢云:「予疇昔之夜,坐奠於兩楹
??之間。……予殆將死也。」殷制,人死後,靈柩停於兩楹之間,孔子為殷人之後,
??故從夢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兩楹奠喻祭祀的莊嚴隆重。兩楹:指殿堂的中間。
??楹:堂前直柱。奠:致祭。

【韻譯】:
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
忙忙碌碌周遊列國,疾惡鄙陋世俗,
先聖誕生於鄒氏邑,後來遷居曲阜;
這宅院魯王原想毀它,而擴建宮府。
孔子曾經嘆息:鳳凰不至生不逢時; 
見麒麟他傷心哭說,我已窮途末路!
而今到此,瞻仰兩楹間對他的祭奠;
與他當年夢見坐享其間,並無不殊。

【評析】: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玄宗親祭孔子而作此詩。詩意在「感嘆」孔子的際
遇。孔子一生生活複雜坎坷,詩只選擇他的棲遑不遇的一面,簡單幾言,就概括了孔
子生活複雜坎坷,詩只選擇他的棲遑不遇的一面,簡單幾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
事。首兩句是嘆惜,三、四句是嘆美,五、六句是再嘆惜,后兩句再嘆美。處處用
典,句句切題,整齊有序,一絲不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28 | 只看該作者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一輪皎潔的明月,從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遠在天涯的伊。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長夜之難挨;孤身徹夜不成眠,輾轉反側起相思。滅燭欣賞明月呵,清光淡淡瀉滿地;起身披衣去閑散,忽覺露珠侵人肌。月光雖美難採擷,送它給遠方親人;不如還家睡覺,或可夢見相會佳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2 | 只看該作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註解】:
1、城闕:指唐代都城長安。
2、輔:護衛。
3、三秦:現在陝西省一帶;輔三秦即以三秦為輔。
4、五津:四川境內長江的五個渡口。

【韻譯】: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評析】:
??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
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
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
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爽
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2 | 只看該作者
《在獄詠蟬·並序》
作者: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
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
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
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
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
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
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
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
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
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
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
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
感而綴詩,貽諸知己。
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
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
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註解】:
1、雖生意兩句:東晉殷仲文,見大司馬桓溫府中老槐樹,嘆曰:「此樹婆娑,無復
??生意。」藉此自嘆其不得志。這裡即用其事。
2、而聽訟兩句:傳說周代召伯巡行,聽民間之訟而不煩勞百姓,就在甘棠(即棠
??梨)下斷案,後人因相戒不要損傷這樹。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國始祖,名?,
??因封邑在召(今陝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3、曩時:前時。
4、將:抑或。
5、徽?:捆綁罪犯的繩索,這裡是被囚禁的意思。
6、綴詩:成詩。
7、西陸:指秋天。
8、南冠:楚冠,這裡是囚徒的意思。用《左傳·成公九年》,楚鍾儀戴著南冠被囚
??於晉國軍府事。
9、玄鬢:指蟬的黑色翅膀,這裡比喻自己正當盛年。
10、白頭吟:樂府曲名,《樂府詩集》解題說是鮑照、張正見、虞世南諸作,皆自
??傷清直卻遭誣謗。兩句意謂,自己正當玄鬢之年,卻來默誦《白頭吟》那樣哀怨
??的詩句。

【韻譯】: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牆外,
是受案聽訟的公堂,
那裡有數株古槐樹。
雖然能看出它們的勃勃生機,
與東晉殷仲文所見到的槐樹一樣;
但聽訟公堂在此,
象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樹下斷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陽光傾斜,
秋蟬鳴唱,
發出輕幽的聲息,
凄切悲涼超過先前所聞。
難道是心情不同往昔?
抑或是蟲響比以前聽到的更悲?
唉呀,蟬聲足以感動人,
蟬的德行足以象徵賢能。
所以,它的清廉儉信,
可說是稟承君子達人的崇高品德,
它蛻皮之後,
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時令而來,
遵循自然規律;
適應季節變化,
洞察隱居和活動的時機。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
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視;
有翼能高飛卻自甘澹泊,
不因世俗渾濁而改變自己本質。
在高樹上臨風吟唱,
那姿態聲韻真是天賜之美,
飲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
潔身自好深怕為人所知。
我的處境困憂,
遭難被囚,
即使不哀傷,也時時自怨,
象樹葉未曾凋零已經衰敗。
聽到蟬鳴的聲音,
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經上報;
但看到螳螂欲捕鳴蟬的影子,
我又擔心自身危險尚未解除。
觸景生情,感受很深,寫成一詩,
贈送給各位知己。
希望我的情景能應鳴蟬徵兆,
同情我象微小秋蟬般飄零境遇,
說出來讓大家知道,
憐憫我最後悲鳴的寂寞心情。
這不算為正式文章,
只不過聊以解憂而已。
??
深秋季節西牆外寒蟬不停地鳴唱,
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
怎堪忍受正當玄鬢盛年的好時光,
獨自吟誦白頭吟這麼哀怨的詩行。
露重翅薄欲飛不能世態多麼炎涼,
風多風大聲響易沉難保自身芬芳。
無人知道我象秋蟬般的清廉高潔,
有誰能為我表白冰晶玉潔的心腸?

【評析】: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詩人遷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怒武后,被誣下
獄,詩作於此時。
??詩人以蟬的高潔、喻己的清廉。首聯借蟬聲起興,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題。
頷聯以「不堪」和「來對」的流水對,闡發物我之關係,揭露朝政的醜惡和自我的凄
傷。頸聯運用比喻,以「露重」、「風多」喻世道污濁環境惡劣。「飛難進」喻宦海
浮沉難進。「響易沉」喻言論受壓。尾聯以蟬的高潔,喻己的品性,結句以設問點出
冤獄未雪之恨。
??這是一首很好的詠物詩,借詠物寓抒情,滿腔忠憤,溢於言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3 | 只看該作者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
作者: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註解】:
1、和:指用詩應答。
2、晉陵:現江蘇省常州市。
3、淑氣:和暖的天氣。
4、古調:指陸丞寫的詩,即題目中的《早春遊望》。

【韻譯】:
只有遠離故裡外出做官之人,
特別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
海上雲霞燦爛旭日即將東升,
江南梅紅柳綠江北卻才回春。
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
晴朗的陽光下綠蘋顏色轉深。
忽然聽到你歌吟古樸的曲調,
勾起歸思情懷令人落淚沾襟。

【評析】:
??因物感興,即景生情。詩人寫自己宦遊他鄉,春光滿地不能歸省的傷情。詩一開
頭就發出感慨,說明離鄉宦遊,對異土之「物候」才有「驚新」之意。中間二聯具體
寫「驚新」,寫江南新春景色,詩人懷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聯點明思歸和道出自己
傷春的本意。
??詩採用擬人手法,寫江南早春,歷歷如畫。對仗工整,結構細密,字字錘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3 | 只看該作者
《雜詩》
作者:沈?期
聞道黃龍戌,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註解】:
1、聞道:聽說。
2、解兵:撤兵。
3、良人:古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4、龍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現在蒙古境內。這裡指敵人的首要地區。

【韻譯】:
聽說黃龍岡駐邊的防地,
連年打仗一直未曾罷兵。
這團?可愛的閨中明月,
如今卻常照漢家的軍營。
少婦今夜思夫春心蜜意。
良人也在回想別離柔情。
誰能夠帶領一支好軍隊,
一舉攻取龍城結束戰爭!

【評析】:
??這首詩極寫閨中少婦與塞上徵人的兩地相憶。起句先說衛戌黃龍岡邊土,年年不
休。接著寫一對情人各自東西,同披月光:閨中營中,清輝共照,柔情相憶,彼此黯
然傷神。共同的願望是有個名將能率領軍隊,一舉破敵,結束戰爭,使天下親人團
聚。
??全詩抒發厭惡戰爭,渴望和平的心緒。情調凄愴,但不消極。語淺意深,耐人尋
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4 | 只看該作者
《題大庾嶺北驛》
作者: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註解】:
1、陽月:陰曆十月。
2、瘴: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致病之氣。
3、隴頭梅:其地氣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見梅,舊時紅白梅夾道,故有梅嶺之稱。隴
??頭:即為「嶺頭」。

【韻譯】:
陰曆十月的時候,大雁就開始南飛,
據說飛到大庾嶺,它們就全部折回。
鳥兒不進,我卻行程未止遠涉嶺南,
真不知何日何時,我才能遇赦歸來?
潮水退落了,江面靜靜地泛著漣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氣濃重散不開。
來日我登上高山頂,向北遙望故鄉,
抑或能看到:那山頭上初放的紅梅。

【評析】:
??大庚嶺為五嶺之一,古人以此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飛至此不過嶺南之傳說。詩
是作者流放欽州途經大庚嶺時所作。
??全詩寫貶謫嶺南的傷感,於旅途中抒發情懷。開頭以比興入手,寫望雁思鄉,再
寫嶺南境惡,更襯懷鄉情切。最後兩句由寫景轉為抒情,暗祈能見到紅梅采寄親眷,
以表衷情。
??詩旨在寫「愁」,卻未著「愁」字,情致凄婉,愁緒滿懷,以情布景,以景托
情,情真意切,柔婉動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5 | 只看該作者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註解】:
1、次:停留。
2、殘夜:天快亮時。
3、江春句:還沒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訊。
4、歸雁句:古時傳說雁能帶信,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歸的大雁能將家信帶到故鄉洛
??陽。

【韻譯】:
遊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
船兒泛著湛藍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漲兩岸江面更寬闊,
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紅日衝破殘夜從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風拂面。
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
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評析】:
??這首詩寫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鄉愁。開頭以對偶句發端,寫神
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懷。次聯寫「潮平」、「風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闊大。
三聯寫拂曉行船的情景,對仗隱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級向上的
藝術魅力。尾聯見雁思親,與首聯呼應。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不失詩苑奇葩,艷麗千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6 | 只看該作者
《破山寺后禪院》
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註解】:
1、破山寺:即興福寺,今江蘇省常熟市北。
2、萬籟:一切聲響。
3、磬:和尚念經時敲的一種樂器。

【韻譯】:
清晨我信步來到破山寺,
朝陽映照著高高的樹林。
曲折山道通向幽靜處所,
禪房深藏之處花卉繽紛。
山光秀麗怡悅群鳥性情,
碧潭映影凈化人的心靈。
自然界的聲音全然消失,
只聽到院里的鐘磬聲音……

【評析】:
??詩旨在讚美后禪院景色之幽靜,抒發寄情山水之胸懷。詩人清晨登常熟縣的破
山,入破山寺(即興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禮讚佛宇之情。
然後走到幽靜的後院,面對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賞,寄託自己遁世情懷。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靜凈。起句對偶,頷聯反而對得不工
整,雖屬五律,卻有古體詩的風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6 | 只看該作者
《寄左省杜拾遺》
作者:岑參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註解】:
1、趨: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時的敬意。
2、丹陛:宮殿前塗紅漆的台階。
3、分曹句:時岑參為右補闕,屬中書省,在殿廡之右,稱右省,也稱紫徽省。紫
??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狀,故取象以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
??限:界限。
4、闕:通「缺」。補闕和拾遺都是諫官,意思就是以諷諫彌補皇帝的缺失。

【韻譯】:
我們並排走向朝廷的紅色台階,
然後分別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隊。
拂曉隨著宮廷儀仗隊進去朝拜,
黃昏時渾身沾滿御爐香氣回歸。
滿頭白髮力不從心為落花流淚,
羨慕別人如鳥入青雲展翅高飛。
賢明的朝廷沒有什麼闕事遺漏,
自己覺得諫議的奏書越來越稀。

【評析】: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詩人由杜甫的推薦而任右補闕。次年寫此詩。詩是
投贈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寫諫議官左拾遺的官場生活。然後自傷遲暮,無法儘力,規
勸別人繼續進取。筆法隱晦,曲折地抒發內心之憂憤。詞藻艷麗,雍容華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7 | 只看該作者
《贈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註解】:
1、紅顏:指年青的時候。
2、軒冕:指官職,軒:車子;冕:高官戴的禮帽。
3、卧松云:隱居。
4、中聖: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

【韻譯】: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莊重瀟灑,
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
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
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
明月夜常常飲酒醉得非梵谷雅,
他不事君王迷戀花草胸懷豁達。
高山似的品格怎麼能仰望著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華!

【評析】:
??全詩推崇孟浩然風雅瀟灑的品格。首聯點題,抒發了對孟浩然的欽慕之情;二、
三兩聯描繪了孟浩然摒棄官職,白首歸隱,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聯直
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詩採用抒情──描寫──抒情的方式,以一種舒展唱嘆的語調,表達詩人的敬慕
之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8 | 只看該作者
《渡荊門送別》
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註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評析】: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
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
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是不確的。這首詩雖意在
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送別」之意猶在,足見椽筆功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可比功
力。或認為李是行舟流覽,杜則停舟細看。此說頗是在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39 | 只看該作者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註解】:
1、郭:城牆外的牆,指城外。
2、蓬:草名,枯后隨風飄蕩,這裡喻友人。
3、茲:現在。
4、班:分別。

【韻譯】:
青山橫卧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環繞著東城。
在此我們一道握手言別,
你象蓬草飄泊萬里遠征。
遊子心思恰似天上浮雲,
夕陽餘暉可比難捨友情。
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
馬兒也為惜別聲聲嘶鳴……

【評析】:
??這是首送別詩,充滿詩情畫意。首聯工對,寫得別開生面。先寫作別處的山水:
青山橫亘外城之北,白水環繞東城潺流。此兩句以「青山」對「白水」,「北郭」對
「東城」。「青」、「白」相間,色彩明麗。「橫」字刻出山之靜態,「繞」字畫出
水之動態。如此描摹,揮灑自如,秀麗清新。中間二聯切題,寫分手時的離情別緒。
前兩句寫對朋友飄泊生涯的關切,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暢自然。后兩句寫依依惜別的
心情,巧妙地以「浮雲」、「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寫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尾聯更進一層,抒發難捨難分的情緒。化用:《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
句,嵌入「班」字,寫出馬猶不願離群,何況人乎?烘出繾綣情誼,真是鬼斧神工。
??詩寫得新穎別緻,丰采殊異。色彩鮮艷,語言流暢,情意宛轉含蓄,自然美與人
情美水乳交融,別是一番風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0 | 只看該作者
《聽蜀僧浚彈琴》
作者: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註解】:
1、綠綺:琴名。晉傅玄《琴賦序》:「司馬相如有綠綺。」相如是蜀人,彈者是蜀
??僧,故以綠綺切之。
2、一:加強語氣的助詞。
3、揮手:指彈琴。
4、流水:相傳春秋時鐘子期能聽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時而是志在高山,時而是志在
??流水,伯牙乃許為知音。見《列子·湯問篇》。這句是說,客中的情懷,聽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為之一洗。
5、霜鍾:指鐘聲,《山海經》:豐山「有九種焉,是知霜鳴」。郭璞註:「霜降則
??鐘鳴,故言知也。」入霜鍾:餘音與鐘聲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韻譯】:
四川僧人抱彈名琴綠綺,
他是來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
好象聽到萬壑松濤雄風。
高山流水音調一洗情懷,
裊裊餘音融入秋天霜鍾。
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評析】:
??此詩是寫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極寫琴聲之入神。開頭兩句,寫他來自故鄉四
川,表達對他的傾慕。頷聯寫彈琴,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濤聲作比,令人感到琴聲之不
凡。頸聯寫琴聲蕩滌胸懷,使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尾聯寫聚精會神聽琴,而不知
時日將盡,反襯彈琴之高妙誘人。全詩一氣呵成,勢如行雲流水,明快暢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0 | 只看該作者
《夜泊牛渚懷古》
作者: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註解】: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一段中。
2、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西將軍,鎮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
??月,適袁宏在運租船中涌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讚賞,邀其前來,
??談到天明。

【韻譯】: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藍湛藍沒有一絲游雲。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一個善於吟唱的高手,
但識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
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去,
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評析】:
??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首聯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
聯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略到對於文學的愛好和對才
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的。頸聯是由懷古回到現實,發出感慨,抒發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涼寂寞。
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而不忸怩作態。
??詩為五律,卻無對偶。有人認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
顧及對偶。此說自有其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1 | 只看該作者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佔領。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髮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
頭髮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1 | 只看該作者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註解】:
1、?州:現陝西省富縣。
2、雲鬟:婦女的鬢髮。
3、清輝:指月光。
4、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
5、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

【韻譯】:
今晚圓圓的秋月多麼皎潔美好,
你在?州閨中卻只能一人獨看。
我遙想那些可愛的小兒幼女們,
還不理解你望月懷人思念長安!
夜深露重你烏雲似的頭髮濕了?
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時能依偎共賞輕紗般的月華?
讓月華照干我倆滿是淚痕的臉!

【評析】:
??這首詩作於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攜家逃難?州,自己投奔靈武
的肅宗行在,被叛軍擄至長安。詩是秋天月夜的懷妻之作。
??望月懷思,自古皆然。但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
以兒女(因為年幼)「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之「孤獨」凄然,進而盼望聚
首相倚,雙照團圓。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寫離情
別緒,感人肺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12:42 | 只看該作者
《春宿左省》
作者: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註解】:
1、掖垣:因門下省、中書省地處左右兩邊,像人的兩掖,門下省為左掖。
2、金鑰;指開宮門的鎖鑰聲。
3、珂:馬鈴。
4、封事: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故稱。

【韻譯】:
左偏殿矮牆遮隱花叢,日已將暮,
投宿的鳥兒,一群群鳴叫著飛過。 
星臨宮中,千門萬戶似乎在閃爍,
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應該更多。
夜不敢寢,聽到宮門開啟的鑰鎖,
晚風颯颯,想起上朝馬鈴的音波。
明晨上朝,還有重要的大事要做,
心裡不安,多次地探問夜漏幾何?

【評析】:
??詩作於左拾遺任上,記敘了誠敬值宿,夜不敢寐的實況。反映了這時詩人不過是
個小心謹慎的官吏罷了,字裡行間也流露詩人的忠愛之情。
??詩開頭兩聯寫景,后兩聯寫情。自幕至夜,再自夜至曉,自曉至明,結構嚴謹而
又靈活,敘述詳明而有變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1: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