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追求永生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觀 - 問題峰巔

[複製鏈接]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1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6-24 07:5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2 19:30 發表


謝謝大師言簡意賅的闡述,真是一字千金。

我想先請教大師一個簡單問題:既然「萬事萬物,因緣合和,既生又死,非生非死」概括了宇宙和人,那麼,因緣離散的作用和位置在同樣的範圍內如何呢?

預先感謝 ...


不太明白你所說的含義,能再通俗點說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8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4 08:3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6-24 07:55 發表


不太明白你所說的含義,能再通俗點說嗎?



對不起,我沒有說清楚。

我是從大師的回帖中看出因緣和合的重要性。我同時也知道另一個相關的觀點是因緣離散。我想了解一下因緣離散和因緣和合二者的關係以及因緣離散在宇宙和人事中的位置和作用。比如說,是否有因緣和合就意味著有因緣離散?

不知這樣是否比以前清楚一些。謝謝大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12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83
135 發表於 2007-6-24 08: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0 追求永生 的帖子

人信不同答案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8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4 08: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135 於 2007-6-24 08:33 發表
人信不同答案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這些差別可以說都是不可調和的觀點。當然最本質的差別是只有一個世界觀是正確的,是通往永生之路。雖然每個答案都有各自可以說得通的道理。這個討論的意義就是識別那些看似有道理的,並不見得是對的世界觀。所謂對不對就是看能不能到達正確的人生終極目標。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4 08:4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5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6-24 09:03 | 只看該作者
因緣合和,因緣離散,要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啊,沒有什麼區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12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86
135 發表於 2007-6-24 09: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4 追求永生 的帖子

你意思是說﹐ 如果信了那個唯一正確的世界觀﹐就能達到正確的人生終極目標﹔ 否則﹐就完蛋了﹖  

我們先看看自然科學﹐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斷的發展﹐對已有的知識﹐我們不時發現它的不足﹐於是知識變得越來越準確精細。但我們不是全盤否認已有的知識﹐而且自然科學的知識從總體上往往是一致的。

回頭看看你所說的世界觀﹐這個對人顯然很重要﹐如果有個絕對正確的世界觀﹐為什麼人類對世界觀的認識沒有趨於一致呢﹖而且有趣的是﹐人人都以為自己的世界觀是真理。
AS IT 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8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4 09: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6-24 09:03 發表
因緣合和,因緣離散,要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啊,沒有什麼區別


謝謝大師,一句話澄清了我對這一佛學原理的誤解。

因為我看到的是「因緣和合生,因緣離散滅」,就認為二者是對立的了,因為生和死是對立的。

從大師的答覆看,本來生和死,有和滅就沒有區別,所以因緣的離散和合合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8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4 10: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135 於 2007-6-24 09:18 發表

你意思是說﹐ 如果信了那個唯一正確的世界觀﹐就能達到正確的人生終極目標﹔ 否則﹐就完蛋了﹖  

我們先看看自然科學﹐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斷的發展﹐對已有的知識﹐我們不時發現它的不足﹐於是知識變得越來越準確精細。但我們不是全盤否認已有的知識﹐而且自然科學的知識從總體上往往是一致的。

回頭看看你所說的世界觀﹐這個對人顯然很重要﹐如果有個絕對正確的世界觀﹐為什麼人類對世界觀的認識沒有趨於一致呢﹖而且有趣的是﹐人人都以為自己的世界觀是真理。


因為世界觀代表人們對存在的認識,因此也就成了他的生命的指南。所以說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指引人走向正確的人生目標。我就是這個意思。

自然科學當然是如朋友所說,我完全同意。不同的是我要強調,自然規律並不是等到我們發現了才存在的,而是早就存在於那裡等著我們去發現。我們的所有調整都是以那個實際存在為準。

世界觀也一樣,是源於對整體現實存在。這個整體現實存在也不是等我們發現了才有的,而是早就有了等著我們去認識。我們的世界觀討論實際也是達到這個目的的一個環節。

所以我說只有一個世界觀正確,這個正確的世界觀就是正確地理解那個整體存在。只有正確地理解了它,並按照它的規律行事,才能與它和恰存在。

而誰對這個整體存在最清楚,從而有可能告訴我們真理或真相?不言而喻,只有這個整體存在的主人。他是誰?我不說朋友也知道我要說的是誰。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4 10:0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8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4 10: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135 於 2007-6-24 09:18 發表回頭看看你所說的世界觀﹐這個對人顯然很重要﹐如果有個絕對正確的世界觀﹐為什麼人類對世界觀的認識沒有趨於一致呢﹖而且有趣的是﹐人人都以為自己的世界觀是真理。


這個現象是比較有趣,而且是實際情況。但是如果結局截然不同,就不是那麼有趣了。

人人都認為自己的世界觀是真理,而實際的真理只有一個。比較殘酷的是本質不同的不可能都是,而且都不是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這就更說明了我們討論世界觀的重要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12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90
135 發表於 2007-6-24 10: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4 10:05 發表


因為世界觀代表人們對存在的認識,因此也就成了他的生命的指南。所以說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指引人走向正確的人生目標。我就是這個意思。


那你能否說說﹐你列出的其他四個答案任何就讓人走向了錯誤的人生目標﹖ 如果說四個太麻煩﹐是否可以挑其中一個具體說說。
AS IT 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4 11: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135 於 2007-6-24 10:53 發表


那你能否說說﹐你列出的其他四個答案任何就讓人走向了錯誤的人生目標﹖ 如果說四個太麻煩﹐是否可以挑其中一個具體說說。


本來我想等到七個基本問題都介紹討論完以後,再逐一評論的,既然朋友提起,我就簡單評論一下第二個世界觀吧。這個世界觀英語是"animalism",翻成中文可以是萬牲主義,或動物主義,認為所有萬物都有生命,不分高底貴賤。也就是大家都是神。石頭是神,樹木是神,人死成神,處處皆神。持這種世界觀,當然也就沒必要分好壞,有目標了。一切都偶然,沒有方向。

這當然不對,人顯然就和動物和非動物不一樣。更別說萬物的主宰了。持這種世界觀的人連生命的主宰是誰都不知道,就更不要說和他建立起生命的聯繫了。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4 11:1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12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92
135 發表於 2007-6-24 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1 追求永生 的帖子

這麼說﹐ 除了基督徒﹐沒人與神建立了生命的聯繫﹐而真正的基督徒都與神有了生命的聯繫﹖
AS IT I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4 12: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135 於 2007-6-24 11:54 發表
這麼說﹐ 除了基督徒﹐沒人與神建立了生命的聯繫﹐而真正的基督徒都與神有了生命的聯繫﹖


從我91樓的介紹還不能直接跳到這個結論上。如果歸根結底地說,耶穌是唯一的道路使人能得到生命。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4 12:1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5 14:36 | 只看該作者
人的一生,最不可避免的恐怕是兩件事:生和死。生作為生命的起點和進入這個存在開始生命旅程的開端,肯定最重要。但所幸的事,不用我們去面對。因為我們自己來到這個世上,完全不用我們自己參與決策和操作。死就有點不同了,按常識,有生必有死。甚至有人更悲觀,人的出生就是死亡的開始。別管怎麼說,我們從懂事的時候開始,就不得不面對死亡了。下面我們看一看主要的五種世界觀是如何解釋死亡的。

第四個基本問題:人死後會有什麼發生?

第一個選擇答案:當死亡發生時,個體的生命存在徹底消失。沒有精靈界存在,沒有死後的生命。

第二個選擇答案:物質生命一旦死亡,每一個生命個體都將變為相應的靈屆生命並在那裡繼續存在下去。

第三個選擇答案:一旦死亡發生,就是一個生命個體的終結,但這不是他的物質實體消失。一個人死後,他的生命將進入另一個循環,以另一種形式展開,繼續在通往獨一存在的通道上前進。

第四個選擇答案:死亡不是生命的滅絕,而是轉化成了另一種形式,通往物質形式之外的永恆存在。這種永恆存在分別是天堂和地獄。

第五個選擇答案: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通往永恆的一種形式轉化。永恆的存在分別在天堂和地獄。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5 14:5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7 14:09 | 只看該作者
知識什麼?看下面五家的不同回答。看官的回答是其中一種呢,還是第六種?

第五個基本問題:人為什麼會認知任何事情?

第一個選擇答案:人的認知能力不過是自然進化過程中的一次偶發事件。

第二個選擇答案:知識不過是一種假設的存在。人生在世,觀測世界的運行,然後根據自己的觀測結果生活。

第三個選擇答案:知識不過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概念。但一個個體實現了與宇宙的合一以後,他們就把知識拋到腦後。處在終極現實領域的時候,那些我們似乎知道的東西並不像他們顯現的那樣真實存在。我們不可能確切知道事情的真實存在,而我們一旦理解我們不知道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更高水平的理解和經歷。

第四個選擇答案:人類可以了解這個世界和永恆現實,因為神在創造人類的時候賦予了人類這個能力。為了加強人類的自然能力,神還保持和人類的交通把知識追加給人類。這種交通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啟示實現的,包括創造和經典。

第五個選擇答案:人類有能力知道這個世界是因為神把學習和認知的能力植入他所創造的人類。除了我們能夠在我們居住的這個物質世界獲得知識以外,我們還能夠知道神的相關知識,因為神與我們有個人的關係和互動,把相關知識讓人類知曉。這種人神之間的交通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啟示完成的,包括通過創造的普遍啟示,聖經的特殊啟示,以及耶穌化成肉身的最高啟示。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8 16:1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8 16:19 | 只看該作者
對上貼註明一下,所謂第六種答案,不是在基本的五種中個選取一部分,形成一種混合觀點,現實生活中基本都是此類的世界觀,只不過是一其中一個為主而已。一般斷定一個人的世界觀,應該以這種為主的部分為準。

第六種應該是和所列五種基本世界觀有根本區別的世界觀。

可能沒有一個人的真實世界觀是純粹屬於一種的。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8 16:3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29 09:42 | 只看該作者
人的倫理道德觀從何而來?請看下面五種基本世界觀的不同回答。


第六個基本問題:我們怎樣知道一事是對還是錯?


第一個選擇答案:人們根據自己利益確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沒有在這個物質世界以外的基礎來確定道德標準。

第二個選擇答案:好壞的觀念取決於自己的經歷。如果有壞事發生,就會認為是冒犯了神靈,因而必須加以糾正。

第三個選擇答案:好壞的標準是看離那個獨一是近還是遠。因為個體是在循環中不斷接近獨一,其目的是上到接近獨一的更高一個台階。

第四個選擇答案:因為有神的啟示,人們有很強烈的倫理道德觀念。

第五個選擇答案:人們對倫理道德的認知是神的啟示的一部分。神在創造的時候,把倫理道德作為良知安置在人的心中。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29 09:5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30 08:4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性善惡的討論開展得比較早,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應該是三家。其中以孟子的「性本善」論最為有名。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一句,不但表示出了對人善惡本性的認識,而且指出了人性的初始道德狀態。不過這個初始不是人類的初始,而是一個具體個人的初始。

既然一個人起初是善的,那麼後來如果變壞肯定就是受環境影響了。這也算是孟子版本的環境決定論吧。

但是孟子的人性環境決定並不絕對導致一定的結果,因為環境並不固定。孟母三遷,求的不是改變環境,而是儘可能地選擇有利環境,以期使人的道德倫理觀念的變化符合自己的願望。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30 09:0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9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30 10:26 | 只看該作者
另一個觀點就是荀子的「性本惡」論了。其實荀子並非完全主張性惡,而是說:「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他對性的定義在於「自然和本能」,而性惡如何產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

這就是說孟子的性惡實際上是人的自然本性沒有加以控制的一種結果,而不是生來就有的。這當然和性善論不同,但確實也算不上正宗的性本惡論。把「利」等同於「惡」有很深的時代烙印。

不管怎麼說,惡也好,利也好,總是一家之言,肯定是與孟子的觀點有別了。

第三種觀點就是公孫龍子說「性無善惡」,人一生下來,就像一塊白布,任憑圖染。這和告子的觀點一致,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

此外,揚雄則認為「人性善惡混」;劉向則是「性不獨善,情不獨惡」;而王陽明的解釋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用」。

老子觀點則近似孟子的觀點,他認為,「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而防患於未然的方法則是,「,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6-30 10:2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10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7-6-30 11:30 | 只看該作者
一點討論:

從前引中國古代幾位著名思想家的觀點看,人的善惡不是生來具有的,就是環境造成的。而堅持認為生來就有的,卻沒有尋根究底,到底是從長輩那裡遺傳的呢,還是自己本身發展出來的。而環境決定說,也不能說明為什麼即使在同一個環境內,道德水準也會有較大不同。

因此結果就是道德標準和道德標準的來源都不清楚,難一致,只能是各持己見,最後由強者根據自己的利益確定道德標準然後強制別人遵行。

無疑,這些思想家都是偉大的智者,對生命生活有嚴肅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也提出了在當時條件下最好的解說。但是同樣也是毫無疑問,受自身思想的狹隘性限制,他們的對人性的理解遠遠不夠深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