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新鮮人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最高境界:遏止台海戰爭

[複製鏈接]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81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1-19 18: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qiujianning 於 2007-1-19 02:19 發表
現有的WS-2射擊精度為600米左右,對於火箭彈而言,這是相當高的了。


600米精度打點目標雖然粗了點,但用於攻擊高雄,台北,台南等城市面目標可是一打一個準,一打一堆肉。看你是成為台獨的第一批犧牲品,還 ...





你這各傻笨笨, 火箭砲射程不過200公里, 台海直線距離最短的新竹是130KM, 住台北市這各破爛火箭彈就打不到了, 你還夢想打台南? 高雄? 傻子, 再回去唸幾年書吧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82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1-19 18:53 | 只看該作者

西安以東, 哈哈哈

原帖由 luckyice2 於 2007-1-19 04:21 發表
台獨的禮花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83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1-19 22:47 | 只看該作者

核條件下的方面軍登陸戰役

登陸作戰是一種類型特殊,受制因素廣泛,組織復雜的進攻作戰樣式。核條件下登陸作戰,除具有一般進攻作戰和兩棲作戰的特點之外,還具有核戰爭的特點。與常規條件下的登陸作戰相比,核條件下登陸戰的危險性增加了,有些因素復雜化了,但是常規條件下登陸戰原有的許多難點也迎刃而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使進行常規條件下登陸作戰,登陸方也必須充分作好防護核襲擊的准備。從這個意義上說,登陸方只有主動進行核突擊與被動防禦核襲擊的區別。

  常規條件下登陸戰通常由最高統帥部負責戰略指導,由戰略方向指揮部協調和指揮各方面軍進行登陸戰役。核條件下,方面軍登陸戰役應在最高統帥部的直接指揮下進行。

  常規條件下登陸戰通常會遇到三大難點:(1)抗擊敵「先制行動」;(2)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和制電磁權;(3)突擊上陸和鞏固登陸場。在核條件下,由於大量使用戰役、戰術核武器,上述三點已經不是問題了。作戰的難點是抗擊敵核反擊,保障航渡安全,以及突擊上陸后的縱深作戰問題上。

  常規登陸戰通常分為空中戰役和海戰、預先火力准備、裝載、上船、航渡、突擊上陸、鞏固和擴大登陸場等幾個階段。在核條件下,由於戰役戰術核武器使用的突然性和強大的破壞性,作戰節奏加快,縱深加大,所以應分為第一次打擊、第二次打擊和航渡、突擊上陸和縱深作戰、核反擊四個階段。

  常規條件下登陸戰,登陸方通常採取避實擊虛的策略,盡量選擇敵軍防守薄弱的海岸作為主要突擊方向,以便迅速以較小的代價,在陸上站穩腳根,然後再進行后續作戰。核條件下敵方的防禦體系將沒有強點和弱點的區分,而是分成已經受到核突擊的區域及暫時未受到核突擊的區域。因此主要突擊方向的選擇,應著眼於縱深作戰的需要。

  常規條件下登陸戰需要裝備有大量性能先進作戰飛機的航空兵負責奪取制空權,需要強大的海軍奪取制海權,需要大量專門設計建造的登陸艦艇,需要相當數量的重裝海軍陸戰隊作為突擊上陸的主力,陸軍應主要負責縱深作戰。核條件下,則主要依靠戰略導彈部隊奪取制空權、制海權、以裝甲機械化部隊和大量空降兵作為縱深戰斗主力,少量的輕裝海軍陸戰隊只能作為登陸的先頭部隊,在核條件下輕裝步兵的生存能力是很差的。核條件下,性能較差但數量龐大的老式海空軍裝備也可以發揮作用。

  常規條件下登陸戰對氣象、水文條件的要求是首先考慮登陸戰的需要。核條件下登陸戰則需要首先考慮核突擊的需要。特別是要考慮盛行風向對目標區放射性沉降影響,避免危害我方地區,同時還要考慮導彈發射區的氣象條件。

  第一次打擊


氣象保障應首先考慮核突擊的需要(點擊下載清晰大圖)

  第一次打擊是核條件下登陸戰役最重要的階段。第一次打擊的效果將關繫到登陸作戰的成敗。第一次打擊的主要行動特點是突然和猛烈。

  第一次打擊的首要任務是消滅敵大規模殺傷武器,必須堅決地消滅這些目標。第2個任務是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制電磁權。第3個任務是削弱敵重兵集團。第4個任務是破壞敵指揮系統。主要目標是敵方指揮中心、導彈基地、機場、防空系統、軍港、主力部隊的軍營。

  第一次打擊的任務由戰略導彈部隊獨立完成。戰略導彈部隊打擊范圍大,戰備程度高,依託既設陣地作戰效果最好,所以只有戰略導彈部隊能夠勝任隱蔽、突然的第一次打擊任務。方面軍登陸戰役中的第一次打擊任務由裝備戰役、戰術導彈的導彈集團軍擔任。第一次打擊的導彈部隊完成任務后將轉移陣地,有些准備執行第二次打擊任務,有些准備執行核反擊任務。

  突然性是戰役勝利的基礎,歷史上多次戰爭的經驗証明,進攻中突然襲擊造成的效果甚至比兵器、兵力方面的優勢更重要。在核突擊中突然性的重要性更大。由於戰役、戰術導彈飛行時間極短,敵方預警系統發現導彈來襲,也來不及採取措施,很多時候甚至來不及發出警報。達成突然性的前提是嚴格的保密工作,在敵方擁有大量先進偵察手段,和大范圍情報網路的情況下,大規模常規部隊的行動是難以隱蔽的,只有戰略導彈部隊有條件發起突然襲擊。

  第一次打擊是使用大量戰役、戰術核導彈進行的密集核突擊,只有貫徹「首戰即決戰」的思想,消滅敵方軍隊的主力,破壞敵方指揮和動員,在短時間改變敵我力量對比,為后續作戰掃清主要障礙。猛烈的核突擊造成的心理震撼效果也很強。核武器特別適合殺傷那些集中的、無防護的目標,步兵與裝甲兵相比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差異很大,但是在軍營里的生存能力是相同的,因此應爭取把敵軍主力消滅在軍營里。技術水平越高的軍兵種對保障工作的依賴性就越大,即使部分敵機可以在堅固的機堡中生存下來,但飛行員、地勤和機場搶修分隊也無法在核突擊下生存,而且遭到核突擊的機場是難以修復的。第一次打擊的效果越好,第二次打擊的壓力就越小。

  核武器不是萬能的,核突擊之後,仍然會有少量殘存的敵機、敵艦干擾后續的登陸行動,但其數量和持續作戰能力都很有限。有些堅固的地下目標會在核突擊下生存下來,這些目標登陸方都可以用優勢的常規力量解決之。

  第二次打擊和航渡


核突擊后大量老式裝備也可充分發揮威力(點擊下載清晰大圖)

  登陸戰與陸上進攻戰不同的是需要一個長時間的裝載和航渡的過程。而核條件下,又需要進攻部隊盡可能利用核突擊的效果。解決這個時間差的辦法就是第二次打擊。即在登陸部隊裝載和航渡過程中再次進行核突擊。

  第二次打擊可能在第一次打擊之後的數小時或數天內進行,在此期間應進行大量空中偵察,除偵察機和無人機外,還應大量使用殲擊機和轟炸機進行威力偵察,以評估第一次打擊的效果,監視敵軍的調動和部署。

  第二次打擊主要目標為:(1)補充攻擊第一次打擊的剩餘目標;(2)堅固的灘頭陣地和海防導彈系統;(3)對縱深作戰中難以繞過的支撐點;(4)敵縱深機動部隊,海上編隊。

  第二次打擊主要由航空兵和部分戰術導彈部隊共同實施,由於第一次打擊嚴重削弱了敵防空力量,航空兵可以發揮偵察能力強和使用靈活的特長,特別適合執行打擊臨時發現的機動目標,如艦艇編隊、裝甲部隊等。第二次打擊中核火力、常規火力打擊應與心理戰相結合。其中常規火力打擊所佔比例很大,因為灘頭陣地上的永備工事用普通的核彈頭是難以摧毀的。但是核突擊可以孤立堅固設防的灘頭陣地,使登陸方可以從容地進行空、炮火力准備,為登陸部隊開路。猛烈的核突擊之後,殘存的敵軍陷入恐懼、失望和極度混亂的狀態,及時利用核突擊效果開展高強度的心理戰有利於從精神上摧毀敵軍的抵抗意志,減小后續作戰的損失。

  核條件下,對登陸部隊裝載的要求與常規條件基本相同。如:常規條件下也要求兩個登船點不能被一顆萬噸級核彈殺傷。

  登陸部隊需要採取分散航渡的方法,艦艇間距離加大,編隊要小,各艦艇編隊在寬大的正面上採取疏開隊形前進。這樣必然會延長航渡時間,還必然分散護航力量,因此只能採取區域封鎖,重點護航的辦法。但是在核條下,敵方陸、海、空兵力已經受到嚴重削弱,因此,敵可能出現的核反擊是航渡過程中的主要威脅。

 突擊上陸和縱深攻擊


登陸后應首先偵察沾染區的范圍(點擊下載清晰大圖)

  核條件下登陸戰中,由於雙方火力空前猛烈,登陸方應採取多點登陸,多路縱深攻擊的戰法。高集中兵力於一兩個主要登陸場遭到敵方核反擊的損失太大。

  多點登陸的優點是:(1)使敵方難以判斷我軍主攻方向,難以集中兵力火力進行有效反擊。(2)可以增加突擊上陸速度,首次上陸的兵力多,可以加強突擊力量,並迅速割裂殘存敵軍各部分的聯系,以便各個擊破,並癱瘓敵方的指揮、後勤和動員能力。多點登陸的缺點是:(1)隱蔽性差;(2)海空掩護難度大;(3)對登陸地區要求自然地理環境要求高;(4)排雷破障任務重;(5)指揮協同更加復雜。前兩個問題需要依靠第一次打擊來解決。後面的問題需要做更多的物資和工程准備。

  常規條件下那種大量輕裝步兵持輕型反坦克武器在海灘上等待敵方裝甲部隊反擊的戰法在核條件下是不可取的。核條件下,只有裝甲機械化部隊才能有效地利用核突擊的效果,穿過受染區,消滅殘余的敵人。在核條件下,在地面戰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坦克裝甲車輛的質量(因為M1A2在核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和T55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重要的是數量。只有大量使用裝甲部隊,才能實現寬正面、高速度、大縱深進攻。方面軍登陸戰役中,各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應該由加強有自行火炮和機械化步兵的坦克部隊擔任,后續部隊中坦克的比例也應增加。

  縱深攻擊中經常發生遭遇戰,坦克機械化部隊在進攻中應盡量從行進間發起攻擊,摩托化步兵應盡量乘車沖擊。對堅固設防的支撐點應盡量繞過,或利用核突擊的效果直接沖擊。

  核條件下進攻部隊難以避免遇到受染區,條件允許時應盡量繞過受染區,必要時也可以穿越受染區。人員受到照射的程度,與通過受染區的方法和及時的洗消工作有很大關系,因此只要仔細偵察,周密部署,並做好充分准備,機械化部隊是可以穿越受染區作戰的。主要有兩種方法:(1)不待輻射級下降,從行進間通過受染區;(2)待高輻射級下降后通過受染區。當然,也可以綜合使用這兩種方法。為減少人員受照射劑量,在高輻射區作戰應主要使用坦克部隊。穿越受染區時所有人員都應穿防護服,離開受染區后應盡快進行局部洗消工作。

  空降兵可以遠距離快速機動,並不受海岸防禦和其他地形條件限制,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核突擊的效果。對空降作戰威脅最大的是敵防空系統和配置在縱深的敵裝甲部隊。上述目標在第一、二次打擊中已經基本解決,因此有條件大量使用空降兵。在方面軍登陸戰役中,空降兵的任務非常重要,主要有消滅敵大規模殺傷武器、指揮機關、後勤部門,奪取機場、橋梁、渡口等重要目標,為裝甲機械化部隊的行動創造條件。主要空降行動有空降師規模的戰役空降,還有營連規模的戰術空降和特種空降。

  核反擊


空降兵能夠最大限度利用核突擊後效(點擊下載清晰大圖)

  核反擊是進行核條件下方面軍登陸戰役勝利的根本保障。第一次打擊之後,登陸戰役可能隨時轉入核反擊階段,戰略導彈部隊應作好隨時還擊准備。即使常規條件下登陸戰役,也需要做好核反擊准備。在聯盟戰爭中,第一次打擊的對象和核反擊的對象可能不是一個敵人。

  核反擊的主要任務是對敵方重要戰略、戰役目標實施核突擊,癱瘓其指揮系統,削弱其戰爭潛力,挫敗其戰略企圖,動搖其戰爭意志,遏制核戰爭升級。

  核反擊目標和規模,由最高統帥部根據敵方核襲擊的目標和規模而定。原則上應首先選擇那些戰略價值高,對全局影響大,並易於打擊的目標,量敵用兵,科學計划導彈核火力。參戰兵力可能達到戰略導彈集團軍群規模。

  由於戰略導彈部隊是敵方核襲擊的主要目標,因此,擔任核反擊的部隊應做好充分的偽裝和防護工作。核反擊部隊的生存本身就是勝利。

  由於核反擊部隊陣地高度分散,遭到核襲擊后的通信保障任務也非常艱巨,除正常的指揮控制系統外,還應准備好特殊控制手段,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自動執行全部或部分核反擊計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84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1-19 22:49 | 只看該作者

對台作戰最適用核蛋-中子彈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因素,相對減弱衝擊波和光輻射效應的一種特殊的小當量戰術核武器。由於中子彈和氫彈都是利用熱核反應的原理,所以,我們可以把中子彈看成是一種經過改進的加強輻射的小型氫彈。

  中子彈的結構與氫彈相似,但它不是一種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而是作為戰術核武器設計的。雖然它對建築物和軍事設施的破壞很有限,但能夠對人造成致命的傷害。 一顆1000噸級的中子彈在120米高空爆炸,離爆心2公里範圍內的人員即使不會當即死亡,也會在一天到一個月後死於放射病。

  與原子彈和氫彈等核武器相比,中子彈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早期核輻射效應強。原子彈和氫彈會毀滅對方,但對使用者本身也沒有太多的實際利益。中子彈卻能夠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點,它爆炸時早期核輻射的能量則高達40%。這樣,同樣當量的原子彈與中子彈相比,中子彈對人員的殺傷半徑要比原子彈大得多。

  二是爆炸釋放的能量低。當核武器的當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衝擊波、光輻射的破壞半徑就必定會大於核輻射的殺傷半徑。所以,中子彈的當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正是因為中子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較低,它只能是作為戰術核武器應用於戰場支援作戰中。也正因為如此,中子彈這個神秘的殺手才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才比其它核武器具有更多的實用價值。

  三是放射性沾染輕,持續時間短。由於引爆中子彈的裂變當量很小,所以,中子彈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沾染也很輕。據報道,中子炮彈和中子彈頭,其聚變當量約佔50%到75%,所以,中子彈爆炸時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通常情況下,經過數小時到一天,中子彈爆炸中心地區的放射性就已經大量消散,武裝人員即可進入並佔領遭受中子彈襲擊的地區。

[ 本帖最後由 luckyice2 於 2007-1-19 22:5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85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1-19 22:52 | 只看該作者

最適宜台灣人閱讀的文章

看著taiwanfirst一家在核爆里痛苦的死去,讓人賞心悅目,不易樂乎!


核子彈爆炸時,會產生一團閃亮無比的光芒,其亮度遠超過正午的太陽。爆炸的百萬分之一秒內,便產生一千度以上的高溫隨即放出極大的能量,於是形成一個溫度極高的白熱化氣團,我們稱為『火球』。當火球在大氣層向上騰升到一定高度時,其外型便由球狀變成蕈狀,此即我們常說的『蕈狀雲』。

     核彈的爆炸威力會隨著天候、高度、地形特性而會有所不同,傷害方式可分為五種:

閃光:核彈爆炸所產生的閃光會使160公里內的人產生暫時性眼瞎,夜間會更加

嚴重。

高熱:核彈爆炸會產生如太陽中心般的高溫,火球形成的初期,此高溫會以每秒300000公里的速度向外擴散,中心4.8公里內的所有物質幾乎完全氧化。13公里以內的物質,都會在火團中自行燃燒,20公里內的生物,都會遭受嚴重的灼傷,即使是40公里遠的生物,也有相當程度的傷害。

爆震:核彈爆炸時會產生龐大超高壓震波,而這也是核彈的主要摧毀威力。中心6公里內的建築物都完全被摧毀,其時速1200公里的強風,可將任何殘骸雜物及人類都拋到空中,加重爆震傷害。如果爆炸點較高,震波到達地面之後,會以『迴聲』方式反射(mach效應),如此兩種震動波同時到達,則其震壓強度將增加一千倍。

落塵:爆炸會產生固體粒狀輻射塵,較大、較重的會在數小時內降落地面,而其他極微粒子所組成的落塵,則可能經過數週或數月後才落下地面,並隨著氣流飄向遠方,造成更大的傷害。而此落塵約有200種不同型態的輻射線,某些放射線將導致細胞變質而癌化,但其可怕之處在於其放出放射線的時間會持續達數千年之久。

電磁脈波:核彈爆炸所產生的電磁脈波,會對現代文明的電話通訊、電器、雷達、電腦和供電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害。

[ 本帖最後由 luckyice2 於 2007-1-19 22:5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3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86
qiujianning 發表於 2007-1-20 04: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1 Taiwanfirst 的帖子

說你傻,你還真傻。200公里只是5年以前就能達到的射程。這種武器設計的目的就是代替原子彈,對台灣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其最大射程超過300公里,覆蓋全台灣。你就躲在高雄等著看超級禮花吧。保證你們天天像過年一樣熱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87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1-20 11:27 | 只看該作者

我說你還不是普通的笨

原帖由 qiujianning 於 2007-1-20 04:16 發表
說你傻,你還真傻。200公里只是5年以前就能達到的射程。這種武器設計的目的就是代替原子彈,對台灣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其最大射程超過300公里,覆蓋全台灣。你就躲在高雄等著看超級禮花吧。保證你們天天像過 ...


http://army.news.tom.com/1271/1394/2004/11/1-31401.html

「衛士二號(WS-2)」主要戰術技術性能
彈長7150毫米,彈徑400毫米,戰鬥部質量200千克,設計精度(CEP)小於等於600米,起飛質量1275千克,最大飛行速度M=5.6,最小射程為70公里,
最大射程為200公里,發射方式為車載箱式傾斜發射。

兩年前還是200公里最大射程, 被你說成五年前, 而且一項產品設計本來就有架構的限制,
你說全台灣在射程範圍你就拿出證據, 不然你就是各說謊的憤青,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說謊! 說謊! 說謊! 說謊!

哈哈哈, 把你噱倒在地了吧, 真爽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3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88
qiujianning 發表於 2007-1-20 1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7 Taiwanfirst 的帖子

你可真笨到家。這是一系列的火箭炮,編號從WS-1開始,如果不能覆蓋全台,開發它們做什麼?動動腦子吧,蠢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3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89
qiujianning 發表於 2007-1-20 12:23 | 只看該作者
論壇里貼出來的不過是官方已公開的資料。我的意思是5年前我就已經知道了射程200公里的火箭炮的存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3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90
qiujianning 發表於 2007-1-20 13:08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願意賭5年時間,工程師們都不能把射程再提高100公里,那就趕緊宣布獨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91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1-20 18: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qiujianning 於 2007-1-20 04:16 發表
說你傻,你還真傻。200公里只是5年以前就能達到的射程。這種武器設計的目的就是代替原子彈,對台灣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其最大射程超過300公里,覆蓋全台灣。你就躲在高雄等著看超級禮花吧。保證你們天天像過 ...


你說射程覆蓋全台灣? 證據拿出來, 不然改名邱說謊,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主題

3212

帖子

998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98
92
classical 發表於 2007-1-20 21:31 | 只看該作者
六年前美國介紹過中國的火箭炮已經覆蓋全台灣。因不需要飛彈而大幅度降低戰爭成本。WS-1B 的射程是360公里。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 ... 20000920_50977.html

Analysts say the new model's 360-kilometre range, coinciding with the average width of the Taiwan Strait of 200 kilometers plus the widest part of Taiwan Island at 160 kilometers, could prove to be a powerful weapon to thwart the elements in the island who want to seperate it from the motherland.
酷愛經典的鋼琴小提琴及交響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主題

3212

帖子

998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98
93
classical 發表於 2007-1-20 21:43 | 只看該作者
http://www.diic.com.tw/comment/20020125-5.htm

  據《香港商報》報導﹐這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遠的火箭砲﹐最遠射程達360公里。有關專家指出﹐若該火箭砲在福建沿海部署台灣大部份地區均在其射程範圍之內。
  該種火箭砲直徑406毫米﹐是在一種射程180公里的火箭砲的基礎上改良而成﹐數月前北方工業公司才向中東市場推銷此產品﹐由於其射程達到180公里的短程地─地飛彈限制條約而倍受國際關注。
  據悉這種最新型火箭砲是專為攻擊台灣而設計的﹐可裝在從M-11飛彈運載車底盤改良後的一種運載車上﹐每輛車可載6枚﹐每枚火箭用密封箱裝﹐運載車並裝有自動裝填系統以提高裝填速度。
  該火箭砲將以連為單位裝備﹐每6輛車組成一連﹐並有指揮車﹑通訊車﹑彈道校正雷達組成。該火箭砲的彈徑也是世界之最﹐裝備威力強大的高爆彈﹑燃燒彈﹑鑽地彈﹑子母彈或反裝甲彈等戰鬥部﹐末端將採用全球衛星定位﹐電視﹐紅外線或激光作彈道修正﹐可大大提高精度。每枚彈的毀傷半徑在450米以上
  有關專家稱﹐台灣海峽的平均海岸距離約為200公里﹐而台灣島本身最寬處約160公里。該型超遠程火箭砲的射程可達360公里﹐台灣全島由南至北﹐均在其射程範圍之內﹐且其價格要比彈道導彈便宜得多﹐可大量裝備部隊﹐故將對台灣構成重大威脅。


http://www.worldnetdaily.com/news/article.asp?ARTICLE_ID=20650

[ 本帖最後由 classical 於 2007-1-20 21:47 編輯 ]
酷愛經典的鋼琴小提琴及交響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主題

3212

帖子

998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98
94
classical 發表於 2007-1-20 21: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aiwanfirst 於 2007-1-19 18:53 發表




您貼的照片看得出這是在海島上爆炸的。
酷愛經典的鋼琴小提琴及交響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95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1-21 00:17 | 只看該作者

http://www.redfox88.com/v589.htm

  香港媒體報道的解放軍406mm火箭炮為主攻武器,的確很嚇人!不過實際上卻不嚇人,因為這種武器根本不存在。根據熟悉軍武事務的人士指稱,這種宣傳中的武器存在許多疑點,頗值得懷疑:

  1.先談談電視末端導航,一般電視末端導航的飛彈飛行速度不超過1馬赫,這種火箭的落地速度通常高達3馬赫,影像變化率過快,難以操控。

  2.根據國外的陸軍技術網站(army technology)資料,射程比這種406mm火箭還短的WS1B火箭,可達到5馬赫的高速,在此種速度下,因為摩擦生熱可產生高達1200K以上的高溫,而目標的熱信號通常小於500K(230C),而且在長距下(10~50KM),能傳達到尋標器的目標熱信號大為衰減,而尋標器的視窗卻有高達1200K以上的溫度,高溫對尋標器視窗將產生熱變形,而造成熱影像的偏差,也對尋標器性能產生不良影響,加上其產生的噪訊背景,將使紅外尋標器無法有效工作。

  3.激光彈道修正,理論上是可行,但是得派特工人員至目標附近進行標定。

  4.全球衛星定位,這是最合理的末端導航方式,其CEP可達100公尺(在最佳的情況下),但先決條件必需使用與M族同等級的精密慣導系統,且採用GPS信號的水平誤差得小於50米,而且其彈道必需類似M族的彈道模式,即飛離大氣層后再重返大氣層,以避免飛彈大部份的時間在大氣層內飛行,因而持續高速產生持續高熱。

  在如此的設計下,該種火箭可視為小號M11,但根據WS1B的資料及其406mm的口徑(而M11的口徑為800mm),在加裝GPS與慣導的情況下,能否達到150公斤的酬載,實在非常不樂觀!

  即使達到150公斤的酬載,相較M11的投射量,需要4枚才能達到,在成本上,所投入的儀電設備卻是M11的4倍,所需推進劑肯定多於M11,由此觀之,其能提供的打擊成本高於M11。

  可能會有人以美國MRLS加裝GPS導引來證明其可行性,MRLS說加裝GPS終端導引系統是包含GPS及簡易的慣性量測單元(IMU),這種慣性量測單元(IMU)的特性是價廉,但是精度不高,所以通常用在近距的投射武器如GMRLS(加裝GPS導引的增程MRLS火箭,射程70KM),JDAM,ERGM(發展中,最大射程110KM) 。

  再者,中國無法取得如同美國P碼的高精度GPS信號(台灣可以,詳情請見中科院網站),近日發射的雙星系統無法對彈道飛彈進行導航,甚至在GPS信號被干擾甚至被切斷的情況下,若只依賴這種簡易的慣性量測單元(IMU)導引,以GMLRS的3/1000的準度觀之,其CEP將高達1080米,加上其有限的載彈量,效果非常有限﹗

  5.據說每枚彈的毀傷半徑在450米以上:

  若以中國自己的302mm的WS1B來分析,其單枚彈頭重150KG,配466枚SZB-1型次彈頭,1枚WS1B帶SZB-1型次彈頭火箭可撒布次彈頭散布面積約2.8萬平方米﹗次彈頭散布密度是每60平方米1枚SZB-1型次彈頭。

  以406mm火箭的「號稱」殺傷半徑450米,其次彈頭散布面積為63萬平方米﹗以與WS1B相同的次彈頭散布密度,則需要10485枚SZB-1型次彈頭,則該406mm火箭的彈頭重為3.375噸。

  而且一輛車配4枚406mm火箭,則至少有13.5噸的重量,若考慮彈頭佔全火箭的21.2%重,則4枚共有63.6噸的重量。

  若殺傷半徑450米是指4枚406mm火箭的破壞範圍,則該406mm火箭的彈頭重為3.375噸,若考慮彈頭佔全火箭的21.2%重,則4枚共有15.9噸的重量。

  比2枚M9飛彈重,比4枚M11飛彈(射程300KM)重。

  此外,若考慮高爆彈頭,根據國外的陸軍技術網站(army technolgy)資料,以WS1B為例,ZDB2B型150KG的彈頭內含70KG的炸藥可達成至少70米的殺傷半徑,按照炸藥爆炸威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要達成450米的殺傷半徑,則需要2892KG的炸藥,這僅是炸藥重量不含破片及外殼重量,參照WS1B之ZDB2B型模式,則彈重高達6194KG,已與M9的全重量相當!再怎麼算,光是重量上實在不可思議。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3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96
qiujianning 發表於 2007-1-21 0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5 Taiwanfirst 的帖子

看來,還得給你這個非專業人員補補課。
對於電視制導和熱尋敵方式,本人不太熟悉,不予置評。
激光制導,派遣特工應該沒有大的問題。因為,攻擊城市面目標,並不需要太精確。而且,一座上百萬人的城市,混入幾個特工並不困難。
對於慣導和GPS組合導航,GPS接收機成本並不高。慣性導航器件是決定成本的關鍵因素。就拿我工作的實驗室而言,有上百萬美元量級的慣導器件,也有幾萬美元的便宜貨。這都是在美國採購的價格。價格對器件的制導精度非常敏感。之所以用火箭彈代替M族導彈,原因就在與此。你再好好看看原貼,火箭精度為600米,不是100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3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97
qiujianning 發表於 2007-1-21 0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5 Taiwanfirst 的帖子

再補充一點。美國在設計GPS時,確實故意使民用碼的精度明顯低于軍碼。但是由於差分GPS技術的使用,接收民碼的GPS接收機也能把精度提高到50米以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98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1-21 01:52 | 只看該作者

邱/丘說謊你還在強辯, 看看證據

http://www.scaic.com.cn/index.asp?modelname=062_cpzxin00_nr_ws1b

WS-1B
  系統反應時間     20 min
  發射方式      車載斜發射(單射或齊射)
  發動機       固體火箭發動機
  最大射程       180 km
  最小射程       60 km

http://www.scaic.com.cn/index.asp?modelname=062_cpzxin00_nr_ws2
WS-2
  彈徑        400 mm
  總長        7302 mm
  起飛質量      1285 kg
  戰鬥部質量     200 kg
  最大飛行速度    M=5.6
  最大射程      200 km
  最小射程      70 km

趕快找出你中國射程涵蓋全台的火箭砲, 以洗刷你邱/丘說謊的臭名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主題

2275

帖子

73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0
99
Taiwanfirst 發表於 2007-1-21 01:56 | 只看該作者
>>對於慣導和GPS組合導航,GPS接收機成本並不高。慣性導航器件是決定成本的關鍵因素。就拿我工作的實驗室而言,有上百萬美元量級的慣導器件,也有幾萬美元的便宜貨。這都是在美國採購的價格。

原來中國的火箭彈打算使用美國發射的GPS衛星訊號呀? 哈哈哈, 你腦子進水了
台灣正在獨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100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1-21 02:42 | 只看該作者
台巴子將頭埋在沙里,大叫你打不到我.對這隻顧頭不顧腚的鴕鳥要做的是在屁股上狠踢一腳.


導彈列車發射洲際核蛋

這個能打到台灣嗎?正中你家屋脊,碎屍萬段,雞犬不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