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快樂仙子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樓夢]全集及人物介紹

[複製鏈接]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81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0 13:26 | 只看該作者




[B][C]經典片段二十六――「今兒貴腳踏賤地」 [/C]



      ……
說話之間,賈璉已走至堂屋門,口內喚平兒。平兒答應著才迎出去,賈璉已找至這間房內來。至門前,忽見鴛鴦坐在炕上,便煞住腳,笑道:「鴛鴦姐姐,今兒貴腳踏賤地。」
鴛鴦只坐著,笑道:「來請爺奶奶的安,偏又不在家的不在家,睡覺的睡覺。」
……
賈璉笑道:「好姐姐,兄弟有事相求。」說著便罵小丫頭:「怎麼不沏好茶來!快拿乾淨蓋碗,把昨兒進上的新茶沏一碗來。」說著向鴛鴦道:「這兩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幾千兩銀子都使了。幾處房租地稅通在九月才得,這會子竟接不上。明兒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禮,又要預備娘娘的重陽節禮,還有幾家紅白大禮,至少還得三二千兩銀子用,一時難去支借。俗語說,『求人不如求己』。說不得,姐姐擔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傢伙偷著運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兩銀子支騰過去。不上半年的光景,銀子來了,我就贖了交還,斷不能叫姐姐落不是。」
鴛鴦聽了,笑道:「你倒會變法兒,虧你怎麼想來。」
賈璉笑道:「不是我扯謊,若論除了姐姐,也還有人手裡管的起千數兩銀子的,只是他們為人都不如你明白有膽量。我若和他們一說,反嚇住了他們。所以我『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
……
賈璉見他去了,只得回來瞧鳳姐,鳳姐因問道:「他可應准了?」
賈璉笑道:「雖然未應准,卻有幾分成手,須得你晚上再和他一說,就十成了。」
鳳姐笑道:「我不管這事。倘或說准了,這會子說得好聽,到有了錢的時節,你就丟在脖子後頭, 誰去和你打飢荒去。倘或老太太知道了,倒把我這幾年的臉面都丟了。」
賈璉笑道:「好人,你若說定了,我謝你如何?」
鳳姐笑道:「你說,謝我什麼?」
賈璉笑道:「 你說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平兒一旁笑道:「奶奶倒不要謝的。昨兒正說,要作一件什麼事,恰少一二百銀子使,不如借了來,奶奶拿一二百銀子,豈不兩全其美。」
鳳姐笑道:「幸虧提起我來,就是這樣也罷。」
賈璉笑道:「你們太也狠了。你們這會子別說一千兩的當頭,就是現銀子要三五千,只怕也難不倒。我不和你們借就罷了。這會子煩你說一句話,還要個利錢,真真了不得。」
鳳姐聽了,翻身起來說:「我有三千五萬,不是賺的你的。 如今里裡外外上上下下背著我嚼說我的不少,就差你來說了,可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我們王家可那裡來的錢,都是你們賈家賺的。別叫我噁心了。你們看著你家什麼石崇鄧通。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你們過一輩子呢。說出來的話也不怕臊!現有對證: 把太太和我的嫁妝細看看,比一比你們的,那一樣是配不上你們的。」
賈璉笑道:「說句頑話就急了。這有什麼這樣的,要使一二百兩銀子值什麼,多的沒有,這還有,先拿進來,你使了再說,如何?」
鳳姐道:「我又不等著銜口墊背,忙了什麼。」
賈璉道:「何苦來,不犯著這樣肝火盛。」
鳳姐聽了,又自笑起來,「不是我著急,你說的話戳人的心。我因為我想著後日是尤二姐的周年,我們好了一場,雖不能別的,到底給他上個墳燒張紙, 也是姊妹一場。他雖沒留下個男女,也要『前人撒土迷了後人的眼』才是。」
一語倒把賈璉說沒了話,低頭打算了半晌,方道:「難為你想的周全,我竟忘了。既是後日才用,若明日得了這個,你隨便使多少就是了。」
    ……




[/B]

[/COLOR]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82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0 13:54 | 只看該作者

[名家解讀]《紅樓夢》的「仕途經濟」與知識經濟

[C]《紅樓夢》的「仕途經濟」與知識經濟之比較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唐世貴 [/C]


  我國已經加入了WTO,向世界經濟一體化邁出了一大步,同時也為我國的《紅樓夢》研究開拓了新的天地。《紅樓夢》問世以來,其研究著述應是其原文本的數千倍了,但真正有價值、影響的不外乎「索隱派」、「新紅學」、「馬克思主義紅學」的著述,就這麼三派,而大量的研究不過是重複前人的老路,並無新意,由於受環境限制也不可能有新的東西。如今,我們趁知識經濟的東風,紅學研究也應該捲入「知識紅學」、「紅學經濟」的創新浪潮了。

  18世紀中國古典白話小說《紅樓夢》中就提出了「仕途經濟」這一概念,這一概念在當時就是一種創新。「經濟」的含義是「經世濟人」,而不是後世所說的「經濟」是「社會生產關係之總和;社會政治與意識形態上層建築的基礎」。不管怎樣曹雪芹300年前提出的「仕途經濟」為我們今天研究知識經濟仍然提供了參照系。

  曹雪芹是一個仕途經濟走不通的人物,他寫作《紅樓夢》的本意並非馬克思主義紅學派所總結的,而是為了挽救沒落的封建社會,他之所以能把他的畢身心血「披閱十載,纂成篇章」--奉獻於《紅樓夢》那部巨著,因為在那個時代,一匹被社會遺棄的黑馬,無論如何總比一個破產農民(劉姥姥類似的人)還殷實得多,所以,曹雪芹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尚能完成他的巨著。也正因為他有家族從興旺繁華到衰敗破落的經濟(經歷),所以,自我就顯得自相矛盾,對過去既有一種虛幻的懷舊情調,同時對未來又存一種朦朧的、碎片似的憧憬,所以,賈政就成了他的代言人,而賈寶玉又是他的叛逆性格的化身。他的生活環境是凄苦的(著書難為稻米謀),精神上是壓抑的(人生短暫、光陰長存),社會的黑暗,人情的冷暖,他多麼希望「從那墳墓里,跳出來一個精靈,照亮我們這風雨飄搖的時代」(雪萊詩),當然這個精靈就是賈寶玉--就是自我的表徵!

  書中作為仕途經濟的代表人物賈政,他也曾經過發奮讀書,通過科舉考試,而最終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官半職,守住了家族遺風。他在官場上能否「經世濟民」,作家沒有直接告訴讀者,但讀者的想象空間,必然會聯想到「無官不貪;無商不奸」,但他畢竟不是貪官賈雨村,因為,曹雪芹的懷舊情緒就結在賈政身上的。「國家安危,匹夫有責」,賈政身為貴族,又是官場中人物,他必須承擔起「經世」的職責--挽救封建社會的沒落。可當下的頹風,他個人的力量算得了什麼?所以,他也只得一邊玩味著昔日繁華,又一邊哀傷著眼前的破敗。「仕途」他達到了頂峰,「經濟」他也只能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樣他不得不把期待寄托在他的兒子賈寶玉身上。因此,他強迫賈寶玉讀書,將來經過科舉,金榜題名,獲得一官半職,光宗耀祖,再現賈府當年的雄風,以此達到「經世」的目的, 這便是賈政的仕途經濟。然而,賈寶玉卻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仕途經濟並非他的人生價值選擇。

  當賈寶玉在女兒堆中浪跡時, 賈政便用孔孟之道來開導他、教育他,企圖把他拉上仕途經濟的正道上。當這種希望破滅、絕望之時,賈政便露出了封建統治者「濟民」的暴力手段。「望子成龍」,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本無可厚非。要成為封建社會的「龍」,就必須讀書,通過科舉去仕途當官,否則就只能變蛇鑽草。可賈寶玉沒有變蛇,卻去做了和尚,也是他歷經種種磨難后大徹大悟的最終人生價值取向。這種結局也是曹雪芹沒有選擇的選擇。

  結合《紅樓夢》中對仕途經濟的敘述,我們也可以看到,它與今天的知識經濟的共性,那就是讀書,讀書--表露的卻是一種人才經濟,追求知識的自我完善。封建時代所說的人生最大的樂趣「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時」,其實,也是富有人情味的,並不是賈政式的血腥氣。科舉應試,本是知識分子的晉身之階,沒有科舉,就很難得實現自己--特別是貧寒之士的人生價值,同時,也會造成社會動蕩不安。所以,近代思想家魏源稱科舉最大特點就是「公」;改良派思想家梁啟超認為「科舉,法之最善者也」、「科舉為昇平世之政」。這是在科舉制度廢卻之後的中肯評價。科舉也好,如今的高考也好,不都是從政(仕途)、從商、從工、從農……的必經之道,一個沒有知識(人才經濟)的社會,就會由社會的動蕩,接踵而至的引發經濟的衰退,又從何來談經世濟民呢?但兩者其價值取向不同之處就在於,科舉是仕途經濟,而高考卻是知識經濟。仕途經濟賦有人情味,而知識經濟更具有人性化,知識本來就是人類共有的,它產生以來就具有共享性。就知識的角度講:仕途經濟讀書學習的目的為了自我,賈政強迫賈寶玉走仕途經濟的道路,他本身就帶著懷舊情緒向後看,看到的只是個人的「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而知識經濟,高考(教育)的目的卻是培養高科技專門人才,它又是一種人才經濟,它的本質上是為社會的,因而具有前瞻性,它所指向的是創新。所謂創新--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中國的一部科學史、文學史,創新就是貫穿其間的靈魂。仕途經濟、知識經濟二者之所以具有人性,它們共同為普通人群提供了一個能夠實現其人生價值的主要的通途,舍此其誰?很明顯:二者都屬於「經濟」的範疇,因此,它們最終的共同趨向仍然是金錢。儒家學派所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發奮讀書--仕途經濟。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萬萬不能!賈府衰敗了,喪失了金錢,也只能是樹倒猢猻散。知識經濟的創新同樣包括了個人對社會的奉獻后,應該向社會索取的物質利益--金錢與榮譽。

  仕途經濟產生於18世紀,與工業經濟同一時間問世,都是農業經濟的產兒。但仕途經濟是要維護農業經濟體制,而工業經濟卻是要破壞農業經濟自給自足性的。21世紀的知識經濟在工業經濟基礎上將要最徹底地改變農業經濟的體制狀況,使其最終與知識經濟一同走上創新的道路。抑或這也就是仕途經濟與知識經濟的本質區別所在。

  賈政早已死了,賈寶玉也回到了青梗峰下,重新做起他的神瑛侍者去了。仕途經濟也不復存在了,而農業經濟仍然是工業經濟、知識經濟的基礎還沒有完全消除--也不可能清除。因此,我們把《紅樓夢》的仕途經濟與知識經濟作一比較研究,其目的不過是為紅學研究注入一點創新意味。當紅學一但成為「紅學經濟」時,也許就會出現《紅樓夢》中所體現的哲理:「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83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0 14:00 | 只看該作者

[名家解讀《紅樓夢》]化 雪 襲 人?

[C]化 雪 襲 人?

――周小舟  


一[/C]

  賈府中有兩個"沒王法"的,一個是鼎鼎大名的焦大,恨不得當著千二百人的面,"胡沁"主子的不正當男女關係。還有一個是賈鏈的心腹小廝興兒,在尤二姐、尤三姐面前借著酒勁兒把賈府的姐兒、妹兒、奶奶一通解讀,於是好。"大菩薩"、"二木頭"、"玫瑰花"、"風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氣暖了吹化姓薛的"……興兒的話可以說是對"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繼續、補充、發展,興兒的話也比冷子興有"民間味",聽來讓人噴飯。
  "還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兒,姓薛名什麼寶釵,竟是從雪堆里出來的。"
  興兒雖是賈鏈的心腹小廝,群芳爭研的大觀園內幃卻還是他的禁地,所以提起寶釵他只能說"姓薛名什麼寶釵"。比不得對他的主子奶奶王熙鳳那樣知里知外,大概鳳姐肚子里有幾根蛔蟲他都能謅它一謅。這樣看,寶釵冰肌玉骨的雪身是擺在臉上,讓人一目了然。 《紅樓夢》中寶釵的意象便是雪。
  她住的蘅蕪苑"雪洞一般",石兄懷她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及至"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一回,六首詠海棠的詩幾乎首首里都有以冰雪為意象暗寫寶釵的詩句。"雪為肌骨易消魂","出浴太真冰為影","秋陰捧出何方雪"…… 簡直雪崩了,滿眼都是雪。
  借"雪"看寶釵,切中肯綮也。

                        [C]二[/C]

  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中最先衰敗的是薛家,"薛公子幼年喪父",薛家便只剩下一對孤兒加一個寡母。雖還有"百萬之富",也是等著薛蟠坐吃山空。
  在那個時代,光有錢還沒能萬能,有錢是"不著急,也沒辦法"。薛蟠兩次人命案都不得不仰仗賈家和王家的勢力來消禍。夏金桂說得好"誰還不知道你薛家有錢,行動拿錢墊人,又有好親戚挾制著別人"。可是一點都沒落。
  對於"雪"來說,"化"即意味著死亡,為了阻止這"化勢",薛家合家老小踏上了北上的征途。
  賈家的希望在賈寶玉身上,薛家的希望則在薛寶釵身上。
  不知薛姨媽是不是狠了一下心,也要送女兒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以攀個皇親國戚噹噹。說得好聽"近因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官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其實要把"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的薛寶釵怎麼折騰 ,還難說。
  就是不知怎麼搞的,大美人、大才女薛寶釵落選了,一落落到了大觀園,寶兒爺成了薛家的一根救命稻草。
  金鴛鴦說:"我這一輩子莫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
  薛寶釵正好相反,沒嫁成"寶皇帝"便想著嫁"寶玉",也不算下嫁就是的了。

[C]三 [/C]

  且說石兄"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正巧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云游至此,石兄千求萬要,想兩仙人攜他到紅塵瀟灑走一回。仙人答應了,於是好"一段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故事"由此而來。
  即答應了石兄給他一個紅塵經歷,茫茫、渺渺便不能開空頭支票。言及賈寶玉"銜玉而生"時,脂批雲"石兄有了著落",兩仙人果真把石兄送到了"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這還不算,賈寶玉和薛寶釵比通靈,鶯兒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癩頭和尚?不是茫茫大士還會是誰?原來寶玉和寶釵的"金石良緣"是他個老禿做的好事。
  就此看,寶釵落選是必然,首先一個,"寶皇帝"沒有銜玉而生,她不是很聽命"金玉良緣"嗎?人家沒有玉,你有什麼辦法。其次,即使"寶皇帝"有玉,只要皇帝看不上她,她吃了豹子膽,再借個膽子給她,她也不敢死揪著"金玉良緣"不放!
  "金玉良緣"其實就是這樣的不堪一擊 。
  借住梨香院后不久,薛姨媽就放出風來"我們家寶釵是有金的"。這話如同是一粒孕育著寶釵將成為寶二奶奶之事實的種子,借著一塊"金玉良緣"的沃土深深紮根到賈府上上下下的人心中。

  依照薛寶釵的性子,她對自己娘那一干人等極力肯定的"金玉良緣"是絕對的服從,雖然鶯兒欲泄露癩頭和尚的話時,她嗔她多事;雖然薛姨媽在賈母面前提"金玉良緣"時她總是無趣地走開,雖然賈寶玉打著夢的幌子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她--"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她還是咬定寶玉不放鬆,"嫁"就一個字。
  客觀點兒說,寶玉對寶釵不是無動於衷,寶釵對寶玉也很有心有肺。在黛玉和寶釵之間,寶玉有一個徘徊選擇的過程。寶釵對寶玉感情的逐漸滾熱也使"金玉良緣"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理論,畢竟有一方在"愛"。
  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紅樓夢》中有好幾對可以拿來與寶玉寶釵的婚姻做比較。迎春之於孫紹祖是一場純粹的金錢交易。"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准折賣給我的!"這樣的婚姻悲劇,只能使我悲而不能讓我嘆,總之,痛苦,迎春一個人承當。她直了喉嚨一嗓子:"我不信我的命就這麼不好!"說"不信"只是言語中發狠,到頭來她賈迎春不相信命運誰相信?
  另一對是薛蟠和夏金桂,無巧不巧一對這樣的活寶聚了頭。一個一門心思聲色犬馬;另一個千方百計尊榮養富,還要"炸焦骨頭下酒"--我真是開眼界了!薛蟠又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三不知地把陪房丫頭給摸上了";夏金桂連香菱都容不得,生出"宋太祖滅南唐之意",非除之而後快……薛蟠和夏金桂配成了夫妻簡直就是用兩個原本分置的鬧劇舞台拼成了一張顛鸞倒鳳的喜床--更加齷齪不堪,讓人一看就要擔心著下一個不幸的將是誰,以及這兩個活寶什麼時候能歇一歇。
  寶玉與寶釵的婚姻的韻味卻大大超過了以上兩者,寶釵與寶玉之間有一個相當漫長以至充分的情感糾纏階段。
  要說迎春、孫紹詛,薛蟠、夏金桂之間的婚姻如何單調乏味,那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健康婚姻所應具有的內在感情因素。要說寶釵寶玉之間這段近乎反動的"金玉良緣"如何演繹得這樣耐人尋味,那便是寶釵對寶玉有了感情--"宿孽總因情"也。
  寶釵對寶玉可以說是日久生情,在一起那麼長時間,寶釵得以接觸的異性又極有限,到了相應的年齡,不痴情也懷春。寶玉的外表、才氣也足以打動芳心。他雖有點兒痴,卻是情痴而非智痴,這種人還是討人愛的。賈赦老說得好:"自古嫦娥愛少年……多半是看上寶玉了。"
  大觀園中對寶玉存愛慕之心的豈止黛釵?晴雯、鴛鴦、以至尼姑妙玉……
  "金玉良緣"獲得 "情"的支援,真真應了那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倘若寶釵寶玉之間沒有感情的糾葛,而是要赤裸裸地趕鴨子上架,強配鴛鴦,那麼"木石前緣"勝"金玉良緣"勝得都不壯觀,那麼《紅樓夢》失色肯定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C]四[/C]

  既然寶釵對寶玉有愛那就讓我們來耐心看看。"化雪襲人"的奧義也由此可知。
  寶玉挨了老子的毒打,脂胭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批了一段話:"嚴酷其刑以教子,不情之中十分用情……"
  這話可以說是脂胭齋老頭點評《紅樓夢》的情感落腳點。脂胭齋是《紅樓夢》中"寶釵式愛"的書外呼應。也只有他這樣的人才對"不如趁今日一發勒死了,以絕將來之患"的嚴父之愛還點一下認同、讚許的頭。
  "寶釵式愛"是什麼?說白了是將生活上的關心和對生命的關懷簡單地且帶點兒自負地劃一個等號;以自身的價值標準(落後的,反動的)要求別人,從而將只能產生在自己價值體系中的幸福感也幻想到價值站位完全不同的那人身上。
  薛寶釵一直勸寶玉讀四書五經,因為什麼?因為她愛寶玉,她希望寶玉金榜提名、長安觀花。有了功名下半輩子的吃穿用度不愁自不必說,賈府也將因此而繼續發揚光大。至於她嘛?寶二奶奶的位置也坐得更貨真價實、風光無限些。
  及至寶玉身邊"寶釵式愛"的始作俑者、集大成者花襲人,"寶釵式愛"便被演繹得更淋漓盡致。
  有襲人在,寶玉肯定不會凍著、餓著,甚至不會飯後存著食。王夫人誇得好:"你們哪知道襲人那孩子的好處?比我的寶玉強十倍!寶玉果然有造化的能夠得她長長遠遠的伏侍一輩子也就罷了!"
  正是因為有了花襲人,怡紅院這處理想國最終才會被裡應外合地攻破。死了晴雯,出家了耶律雄奴,四兒也慘,"她家的叫來,領出去配人"。賈母說王夫人"老實",其實她害起人來一點都不含糊。
  怡紅院被一通掃蕩,大觀園被查抄,花襲人不用再擔心寶玉會有"不才之事"了--她早跟寶玉"不才"過!奸喊捉姦,妙!
  寶玉被鞭笞后,寶釵和襲人各說了句近乎一模一樣的話。"但凡聽我一句話。"(襲人),"聽人一句話。"(寶釵)。是啊,早點兒聽她們兩位大賢大德之人的話……退一步講,早點兒沒聽,只要以後聽了,寶玉豈止不會被老子毒打,連"正果"都修成了。
  誰修成了正果?甄寶玉!

[C]五[/C]

  憑最簡單的物理知識我們就會知道,雪化是要吸取外部的熱量的,所以化雪的天比降雪的天冷好多。
  薛寶釵是封建禮教的碩果兼殉葬品,對現實的絕對服從、聽命以至固步自封決定了她這雪必然要化掉。可問題沒這麼簡單,臨死的總要找個墊背的。賈寶玉便是她為自己尋找的以提供"化"--死亡--的熱量的對象。
  她還打著"愛"的大旗,更讓寶玉防不勝防,賈寶玉可不是被她吸去了大半條命!羅蘭夫人曾說: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我套用一下:愛!愛!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在和平安全的環境中賈寶玉不需要擔心什麼大刀、長矛,他絕對不會有生命安全的問題,他的生活也無須為任何物資操心。然而另一方面的威脅卻也因此而生。對於叛逆,最難突圍的一重羅網也是最具殺傷力的一鐧便是"寶釵式愛"。
  "行屍走肉"在存在層次上還算有口氣,但在意義層次上卻怎麼看也不見活氣!熟悉中國傳統的人都應知道我們對精魂傲骨之畏遠遠超過了對行屍走肉的憂,賈政發了狠要把寶玉這個叛逆的種子給勒死給打死;賈母、王夫人、薛寶釵、襲人一心想著把寶玉回爐重造,以成正果……
  這是我們的悲哀。

[C]六[/C]

  有人經常開這樣的玩笑:找情人要找黛玉那種,討老婆要討薛寶釵式的。這我懂!林妹妹有情調,只是身子弱了點兒,當情人真真適合,保准浪漫、激情雙豐收。薛寶釵看來是有幫夫運,枕邊風也肯定吹得醍醐灌頂,往往能挽成功男人們於失足邊緣,壯實豐滿的身體也"可持續利用"。
  可情人黛玉、老婆寶釵的前提是你必須和寶釵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放到《紅樓夢》中,你只能是賈政、賈雨村、賈蘭(我可是盡量選好的)式的人物,而萬萬不能像寶玉一樣骨子裡有叛逆情結,不然你就做好被你的"薛寶釵夫人"給"吸"涼了,"吸"幹了的準備吧!

[C]七 [/C]

  看寶釵真是不得不捉住她豐美的身體多看上幾眼。
  《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在情和欲方面的分工是很明確的。林妹妹神仙妃子下凡,脫俗得一星子塵灰都不沾,質本潔來還潔去。而寶釵?渾身埋滿了"欲誘餌",誰稍不留神,就會上鉤。她的釣法且大有姜太公直鉤垂釣之風,願者上鉤--她總是那樣的坦然,似乎一點兒都不知道自己在釣別人,境界恍然比太公還高。
  責備女人不守婦道,常常會用一個詞:水性楊花。看得出來曹雪芹在寫薛寶釵這個正統榜樣人物時有意在這方面做了文章。薛寶釵做為榜樣肯定不"水性"非"楊花"。
  為了保持她正統的汁味,又不露聲色地順手一擊,曹雪芹為她這個女人選擇了特殊的存在樣式--雪。 雪依舊還是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再怎麼說也還是"水性"。
  女人不是非要像多姑娘兒那樣"美貌異常,輕浮無比"且"天生的奇趣,一經男子挨身,便覺遍身筋骨癱軟,使男子如卧綿上"才能成為"誘惑中的誘惑"。冰美人薛寶釵"珍重芳姿晝掩門"--多尊重--卻"淡極始知花更艷"。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薛寶釵是大賢大德……
  薛寶釵腦子裡究竟想的什麼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迷,她一直把"不能夠移了性情"掛在嘴邊上倒是真的。這不得不讓人要考察考察她的"性情",謹防口不應心。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一回,薛寶釵不僅用金蟬脫殼陷無辜的黛玉於不仁不義之地。那段心理活動更有點兒"泄露天機"的味道。小紅和墜兒的談話怎麼也聽不出"姦淫狗盜"來,偏偏她那麼認為了,若不是她的心裡有某種預備。恐怕她反應出"姦淫狗盜"來的速度不會有那麼快!
  "好個千金小姐!好個不出閨的女孩兒!滿嘴說的是什麼?" 她可是這樣責備黛玉來著,黛玉不過是幾句詩:"良晨美景奈何天","紗窗沒有紅娘報"。她卻對"從古至今的那些姦淫狗盜"的人那樣痛心疾首,那樣"心有靈犀"--小紅和賈芸傳了塊帕子,她便知道人家姦淫狗盜。事實上賈芸和小紅並不是什麼姦淫狗盜,人家是一見鍾情,是自由戀愛。
  在賈府里寶釵處處顯露其大度能容,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但她的骨子裡卻是刻薄不讓黛玉,"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她一反風格地來了一首諷刺詩:"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眾人看畢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這些小題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諷刺世人太毒了些。"
  我不是認為薛寶釵沒有權利刻薄別人,我只是認為按照薛寶釵一貫的風格她這麼"毒"地諷刺未免有些滑稽,不是把她平時那些給別人的恩惠的老底、真面目全給交代了?
  薛寶釵的內心都被扭曲成麻花了。

[C]八[/C]

  薛寶釵只剩下那豐美的身子"可愛",她也是被害成這樣的就是的了。賈元春出來省親說的第一句梯己的話便是"當日既送我到那見不得人的去處……"若不是實在被折騰得吃不消了恐怕元春是不會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元春和寶釵在某中程度上是一類人,我總在想倘若薛寶釵當日也被選中,遭了罪后,她是不是也能像元春一樣有這麼一丁點兒覺悟,還是"胳膊只折在袖子里",牙被打掉了,往肚子里咽……

  我總在想……

二千年牧月十一日
寫於姑蘇城外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84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0 14:08 | 只看該作者

[名家解讀]《紅樓夢》提綱

[B][C]《紅樓夢》提綱

    ――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助讀 [/C][/B]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也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驕傲。

    《紅樓夢》故事被作者曹雪芹隱去的時代,其實就是他祖輩、父輩和他自己生活的時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這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的鼎盛時期。然而,在國力強大、物質豐富的「太平盛世」的表象背後,階級鬥爭和政治鬥爭在加劇,各種隱伏著的社會矛盾和深刻危機,正在逐漸顯露出來。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已日益腐朽。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敗壞,政治風雲的動蕩、變幻,統治階層內部各政治集團、家族及其成員間興衰榮辱的迅速轉遞,以及人們對現存秩序的深刻懷疑、失望等等,都說明封建主義的上層建築也在發生動搖,正逐漸趨向崩潰。這些都是具有典型性的時代徵兆。作為文學家的曹雪芹是偉大的,他以無可比擬的傳神文筆,給我們留下了一幅封建末世社會有重要時代特徵的、極其生動而真實的歷史畫卷。

    曹雪芹(1724―1764),名,他的字型大小有雪芹、芹圃、芹溪、夢阮等。他的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遼寧省,有人以為在鐵嶺西南郊腰堡、大沉河村一帶;在努爾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時,淪為滿州貴族旗下的奴隸,並扈從人關。清開國時,曹氏歸屬正白旗,為內務府包衣(意即皇室之家奴),漸與皇家建立特殊親近的關係。曾祖曹璽之妻孫氏,當過康熙保母,后被康熙封為一品太夫人;祖父曹寅文學修養很高,是康熙的親信;父輩曹頤、曹\相繼任襲父職,三代四人前後共做了58年的江寧(今南京市)織造。康熙每南巡,都以江寧織造署為行宮,曹寅曾親自主持接駕四次。所以曹家在江南是個地位十分顯赫的封建官僚大家庭。雍正即位后,曹家遭冷落,曹\時受斥責。雍正五年末、六年(1728)初,因「織造差員勒索驛站」及虧空公款,下旨抄家,曹頰被「枷號」,曹寅遺孀與小輩等家口遷回北京,靠發還崇文門外蒜市口少量房屋度日。曹家從此敗落。其時,曹雪芹尚在幼年。

    此後,在他成長的歲月中,家人親友定會常繪聲繪色地講述曹家昔日的盛況,不時激起他無比活躍的想象力,令他時時抻游秦淮河畔老家已失去了的樂園。此外,當時統治集團由玉堂金馬到陋室蓬窗的升沉變遷,曹雪芹所見所聞一定也多,「辛苦才人用意搜」,他把廣泛搜羅所得的素材,結合自家榮枯的深切感受,加以醞釀,便產生了強烈的創作衝動,一部描繪風月繁華的官僚大家庭到頭來恰似一場幻夢般破滅的長篇小說構思就逐漸形成了。

    《紅樓夢》創作開始時,雪芹年未二十,他前後化了十年時間,經五次增刪修改,在他三十歲之前,全書除有少數章回未分定,因而個別回目也須重擬確定,以及有幾處尚缺詩待補外,正文部分已基本草成(末回叫「警幻情榜」),書稿匆匆交付其親友脂硯齋等人加批謄清。最後有十年左右時間,雪芹是在北京西郊某山村度過的。不知是交通不便,還是另有原因,他似乎與脂硯齋等人極少接觸,也沒有再去做書稿的掃尾工作,甚至沒有跡象表明他審讀、校正過已謄抄出來的那部分書稿。也許是迫於生計只好暫時輟筆先作「稻粱謀」吧。其友人敦誠曾寫詩對他規勸,希望他雖僻居山村,仍能繼續像從前那樣寫書:「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寄懷曹雪芹》)

    不幸的事發生了:《紅樓夢》書稿在加批並陸續謄清過程中,有一些親友爭相借閱,先睹為快,結果八十回後有「衛若蘭射圃」、「獄神廟慰寶玉」、「花襲人有始有終」、「懸崖撒手」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這五、六稿據脂批提到的內容看,並非連著的,有的較早,有的很遲,其中也有是緊接八十回的(當是「衛若蘭射圃」文字)。這樣,能謄抄出來的就只能止於八十回了。「迷失」不同於焚毀,它是一個難以確定的、逐漸失去找回可能性的漫長過程。也許在很長時間內,脂硯齋等人並未明確告訴雪芹這一情況,即使他後來知道,也會抱著很可能失而復得的僥倖心理,否則他在余年內又何難補作。光陰倏爾,禍福無常,窮居西山的雪芹的唯一愛子不幸痘殤,「因感傷成疾」,「一病無醫」,綿延「數月」,才「四十年華」的偉大天才,竟於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春(1764年2月2日後)與世長辭。《紅樓夢》遂成殘稿。尚未抄出的八十回后殘留手稿,原應保存於另一位親友畸笏叟之手,但個人收藏又哪能經受得起歷史長河的無情淘汰,終於也隨這位未明身份的老人一起消失了。曹雪芹死後不到三十年,程偉元、高鶚整理、補足並刊刻付印了由不知名者續寫了后四十回的《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本。從此,小說才得以「完整」面目呈現於世。

    《紅樓夢》版本,也就因此分為兩大類:一是至多存八十回、大都帶有脂評的抄本,簡稱脂本;一是一百二十回、經程、高整理過的刻本,簡稱程高本或程本。我們見到影印出版的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戚蓼生序本石頭記》等均屬脂本;排印出版的如《三家評本紅樓夢》、《八家評批紅樓夢》等均屬程本;近人校注的《紅樓夢》,選脂擇程作為底本的都有。與程本相比較,脂本的優點在於被後人改動處相對少些,較接近原作面貌,所帶脂評有不少是了解《紅樓夢》和曹雪芹的重要原始資料;欠缺是只有八十回,有的僅殘存幾回、十幾回,有明顯抄錯或語言文白不一或所述前後未一致的地方,特別是與后四十回續書合在一起,有較明顯的矛盾抵觸。程本的好處是全書有始有終,前後文字已較少矛盾抵觸,語言也流暢些,便於一般讀者閱讀;缺點是改動原作較大,有的是任意妄改,有的則為適應續書情節而改變了作者的原意。

    《紅樓夢》得以普及,將續作合在一起的程本功勞不少,但也因此對讀者起了影響極大的誤導作用。續書讓黛玉死去、寶玉出家,能保持小說的悲劇結局是相當難得的;但悲劇被縮小了,減輕了,性質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曹雪芹原來寫的是一個富貴榮華的大家庭,因獲罪被抄家,終至一敗塗地,子孫流散,繁華成空的大悲劇。組成這大悲劇的還有眾多人物各自的悲劇,而寶黛悲劇只是其中之一,雖則是極重要的。整個故事結局就像第五回《紅樓夢曲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85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0 15:37 | 只看該作者

脂硯齋評批[紅樓夢](上、下)---感謝蝸牛老師提供~

找得我暈頭轉向~~哪位能幫忙啊~~~~~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86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0 15:42 | 只看該作者

[紅樓夢]動人的石頭故事

[C]動人的石頭故事
--------------------------------------------------------------------------------
  來源:  紫藤文學園 [/C]


   最動人的還是石頭的故事,竅以為《石頭記》的名稱比《紅樓夢》好,《紅樓夢》這個題名起得多少費了點勁,不像《石頭記》那樣自然樸素,「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至於《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云云,就透出俗氣來了。

  太虛幻境的故事,一僧一道的故事,秦可卿死前向王熙鳳託夢的故事等等,俱無甚奇處。太虛幻境的價值在於它帥情所生之境,不像玉皇大帝、陰曹地府是人間政治統治之延伸,又不像西天、極樂世界是宗教幻想的「無差別境界」。但即使如此,與石頭的故事相比,也是太差太差矣!

  本是補天之石,其使命感、其先天的選擇的可能性亦大矣,卻落了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得入選,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的下場!嗚呼,懷才不遇,失意文人,用現代話叫充滿了「失落感」,真是中國千古文人的悲劇!雖說是「自怨自愧」,實際並不服輸,因為來歷來凡,抱負不凡,「身手不凡」。又失落又自負,又是「靈物」又「沒有實在好處」,這真是中國千古文人的悲劇心態!

  石頭是物,是自然,叫作「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渾渾噩噩,不由自主,落寞孤獨而又平靜安寧,悠長永遠。偏偏這樣一個無生命的石頭通了靈性,被攜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里「雲走一遭」。這樣,石頭就成了人,就有了感覺,有了情義,有了靈魂。享受了人間的諸種美妙,也吃盡了人間的種種痛苦。人來自物,倒有點唯物的味道。人成了人以後便脫離了物,在大自然面前感到了疏離和孤獨。這是一種靈性的孤獨,情感的孤獨,靈魂的孤獨,與原始的荒漠的孤獨不一樣,不是因荒漠而孤獨,而是國脫離了荒漠,要求著不荒漠---如繁榮、文明、友誼---而孤獨。不但孤獨,而且脆弱,最終還要變成石頭,還要回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是一個圓環,無始無終。這不但是賈寶玉的「歷史」,而且很近乎宇宙與人類的歷史。經過一個循環,或叫一個輪迴、一番夢幻、翻過一回筋頭,以後,畢竟又與未曾經歷過不一樣,留下了記載,留下了辛酸荒唐,留下了消愁破悶』噴飯供酒的材料,嗚呼,這不就是人生么?這不就是文學么?這不就是小說么?

  石頭是普通的,因石而成玉是石頭的升格乃至「異化」了。所以,「木石前盟」比「金玉良緣」動人的多。因為木石比金玉更具有原生性,更本真也更樸素。《紅樓夢》中關於石頭的故事非常精彩,顯示了曹雪芹的高度的藝術想象力,也顯示了他的悲哀、不平、迷惘和自我解脫。但《紅樓夢》中關於玉---即那塊寶玉---的描寫可就大不如石了。銜之而生也罷,兩行小字也罷,丟了又找回來也罷,特別是又出來個銜玉而生的甄寶玉也罷,除見林黛玉時摔玉一節以外,其餘有關這塊玉的具體描寫都脫不開俗氣、太實、羅嗦、外加遊離,甚至有畫蛇添足之感。當然,整個說來還是有深意的。

  《紅樓夢》里的另一個精彩的幻化故事便是「神瑛侍者」給「絳珠草」灌溉,絳珠草投生為女人,願把一生的淚水還給愛自己的神瑛侍者的故事。著實是另致的很,古今中外,只此一家,任憑結構主義的大博士們怎麼研究,難得找出一個什麼原型什麼模式來!而這個故事是這樣優美,這樣纏綿,這樣至情,這樣哀婉,與小說內容相比又是這樣貼切,真是千古絕唱了!而這樣的故事,不是來自初民的民間傳說,不是出自神話時代的巫神宗教,而是來自后神話時代的文人創造,就更加令人讚歎了。

  作為裝點也罷,有這樣的裝點和沒有這樣的裝點是不同的,有這樣的幻化與沒有這樣的幻化是不同的。《紅樓夢》中的寫實描寫像鐵一樣沉重,金一樣珍貴,而《紅樓夢》里裝點穿插的這些幻化故事,用獨特形色的煙霞襯托打扮起我們的鐵與金來;沒有藝術想象力的文學當然是破足的文學,沒有藝術想象力的作家,當然最多是門檻外的作家!
有時一個人會常常在不經意之間想起另外一個人,
就像秋風偶爾吹落一兩片葉子那樣隨心和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87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4-4-10 17:46 | 只看該作者
看來口味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4
88
hkxy 發表於 2004-4-10 23:26 | 只看該作者
堅決同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7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1

積分
18
89
開心每一天 發表於 2004-4-11 02:03 | 只看該作者
石頭是物,是自然,叫作「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渾渾噩噩,不由自主,落寞孤獨而又平靜安寧,悠長永遠。偏偏這樣一個無生命的石頭通了靈性,被攜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里「雲走一遭」。這樣,石頭就成了人,就有了感覺,有了情義,有了靈魂。享受了人間的諸種美妙,也吃盡了人間的種種痛苦。


寫得好,頂!!!
讓世界充滿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7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1

積分
18
90
開心每一天 發表於 2004-4-11 02:05 | 只看該作者
《紅樓夢》故事被作者曹雪芹隱去的時代,其實就是他祖輩、父輩和他自己生活的時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這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的鼎盛時期。

現在看來全是真的.
讓世界充滿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47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1

積分
18
91
開心每一天 發表於 2004-4-11 02:07 | 只看該作者
好!好!好! 我全部複製收藏了!!!

真是太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4-11 10:18 | 只看該作者
老師真的是辛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3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4-11 10:25 | 只看該作者
寫的真好,好久沒看這麼痛快的文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4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4-11 10:27 | 只看該作者
老師,是這個嗎?
[C]
******點擊進入閱讀******[/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95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1 11:02 | 只看該作者
是啊,蝸牛.就是它! 太感謝你了!!!

請不要介意我給它編輯了下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

主題

736

帖子

289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身會員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96
女教師 發表於 2004-4-11 11:34 | 只看該作者
是啊,入木三分!!!~~~~寶釵呀,我最服她的是個「忍」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4-11 22:09 | 只看該作者
多謝老師,我原本只是想幫你忙噯,看這樣,弄得蝸牛有點不好意思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0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45
98
 樓主| 快樂仙子 發表於 2004-4-12 02:2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老師和蝸牛姐姐了!

仙子收藏了!

以後要留著慢慢品讀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0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45
99
 樓主| 快樂仙子 發表於 2004-4-12 02:34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呀!!!  說得真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0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45
100
 樓主| 快樂仙子 發表於 2004-4-12 02:35 | 只看該作者
的確很好啊。謝謝老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