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Unknow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廣倆禮拜-革命, 歷史, 山水, 吃喝

[複製鏈接]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0 21: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2 21:08 編輯




寶積橋-寶積山下, 西清湖與鐵佛塘交匯處.
























宋城-遺址/新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2 16:47 | 只看該作者

鎮海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3 04:50 編輯
















黃釉胡人俑, 唐
經海陸入境, 從商, 宗教, 藝術, 宮庭/豪門奴僕.







2003年南漢德陵出土文物, 青瓷罐和釉陶罐272件
廣州蕃禺新造鎮北亭村.




南漢陶象生水果
2003年廣州市番禺小谷圍島南漢康陵地宮出土, 香蕉, 雞心柿, 菠蘿, 桃, 荸薺, 木瓜, 茨菇. 中國出土最早的象生水果模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3 04: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4 03:45 編輯
















































廣州屠城殺人最多者, 漢奸尚可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3 19: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4 19:05 編輯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dynasty&f=false    廣東貿易: 1700-1845/香港大學出版社
1690-1845數百艘洋船入港, 船長航行記錄, 商家盤點/交易流水, 公司書信報告, 歐美博物館收藏林林總總. 鴉片貿易英荷當先, 葡萄牙不甘落後, 澳門地利與人脈佔盡先機.

http://www.hongmerchant.net/06YSZL/VideoContent/562.aspx   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國家檔案館
洋船爭出是官商,
十字門開向三洋,
五絲八絲廣段好,
銀錢堆滿十三行.      
                                         -廣州竹枝詞/清初詩人屈大均

十三行是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 清政府外貿壟斷機構, 又叫「洋行」或「洋貨行」. 明清時期, 廣州對外貿易全屬官營, 以牙行經紀, 多半獲厚利, 賺大洋. 康熙二十四年(1685), 清廷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設立海關. 粵海關名義上專管外貿和徵收關稅, 實際上稅收營生由十三行出面主持, 承接包攬項目, 包括代辦報關納稅, 商品同購銷買賣等業務. 粵海關設立通商當年, 廣州商人經營華洋貿易二者不分, 開放海禁之處並沒有設置專營外貿商行. 次年四月間, 兩廣總督吳興祚、廣東巡撫李士禎和粵海關監督宜爾格圖共同商議, 將國內商稅和海關貿易貨稅分為住稅和行稅兩類. 住稅徵收對象是本省內陸交易一切落地貨物, 由稅課司徵收; 行稅徵收對象是外洋販來貨物及出海貿易貨物, 由粵海關徵收, 為此建立相應兩類商行以分別經理貿易稅餉. 前者稱金絲行, 後者稱洋貨行即十三行. 名義上雖稱「十三」, 其實並無定數.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一道聖旨, 廣州成為全國唯一海上外貿口岸, 史稱「一口通商」, 經十三行進出口貿易額節節增長, 逐漸享有壟斷特權, 這些買辦中又以商家潘、盧、伍、葉四族豪門獲利最多, 成為廣州四家最大買辦, 而廣州也成為清代外貿中心. 據清宮檔案記載, 1754年洋船到港27艘, 稅銀僅52萬兩. 1790年, 洋船增至83艘, 稅銀達110萬兩. 到鴉片戰爭前洋船多達年200艘, 稅銀突破180萬兩. 十三行被稱作清政府財源滾滾的「天子南庫」. 1850年廣州在世界城市經濟中名列第四, 1875仍列第七.
-視頻相當不錯, 補一段近代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4 01: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4 18:43 編輯


清代紫檀嵌琺琅雕塑人物樓船























套人物廣彩餐具, 18世紀瑞典家庭訂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4 18: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4 23:24 編輯














七政儀
鄒伯奇(1819-1869), 廣東南海人, 晚清科學家/發明家

http://suixi.gd-info.gov.cn/shtm ... 1/06/20/48191.shtml   廣東地方志/省情資料庫
http://suixi.gd-info.gov.cn/shtm ... 4/03/10/94147.shtml     容閎


天體儀, 鄒伯奇












進口繃帶


酸枝落地大本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4 22: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5 01:52 編輯








廣州聖心大教堂模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5 01:59 | 只看該作者

桂林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5 19:02 編輯
















































沿街亂照迷失方向, 在市中心老火車站(桂林南站)花14塊計程車回旅館與當家的共進午餐. 已經兩點半了, 如果有點時間在中心區岸上轉轉就好了.


桂林石鍋魚, 其它幾張都丟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8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5 17: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6 00:31 編輯


桂林北站, 早晨近八點. 嘗了餛飩和包子, 照片也丟了. 特區和馬理蘭長樂(福州周邊諸縣)陳氏等族人開的快餐館很多, 大多來自紐約. 胼胝手足, 守望相助, 豐衣足食(如台山客家海外傳奇). 研究了一下, 福州和廈門可以轉2-3周.



赴粵動車基本全滿



果園和苗圃









2015廣西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相當於廣東(10,000美元)約32%, 俺出來時國人均280.












本來和連鎖店談妥從廣西回來亦享6折, 但另一家部隊旅館計高一籌. 一位率眾在車站內截客, 站內免費上車且保證低於原定旅館價. 這位長官估計連營級, 身體力行, 親自提箱200多米下樓梯. 旅館內有一批長住非洲人.


味道不錯, 就是油大點兒. 雖說出身不好無緣入伍, 可部隊飯沒少吃, 從野戰醫院臉盆肉/蛋, 總醫院等工作餐到海軍牛肉罐頭, 就是差了腐敗大餐.







當家的沒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5 22:39 | 只看該作者

鎮海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6 03:30 編輯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佔領越秀山四方炮台並炮擊廣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6 03: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6 05:03 編輯
























































實在沒勁兒了, 只好下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6 05: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7 18:19 編輯






從越秀公園門口走了15分鐘, 問了地鐵站警官和旅館僱員.





































南越王墓所處的象崗山主體屬陸海碎屑沉積岩, 與墓室建築所用的紅砂岩不同. 說明建墓並未就地取材. 經地質部門鑒定, 建墓用的750塊紅砂岩石材是從距廣州20海里的蓮花山水路運來. 墓門和頂蓋石的石料與廣州北部的飛鵝嶺極為相似.
http://www.gznywmuseum.org/index_20.aspx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網站內容簡明扼要, 涇渭分明. 但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亦不夠成色-館藏極品基本不能搜索, 照片為小幅中清. 不過達到大英/大都會水準的亦鳳毛麟角: 編目天一無縫, 文史登峰造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6 18: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7 00:46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7 00: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7 18:17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7 05: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8 01:02 編輯


南越王趙眜墓是我國1980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墓中出土各類隨葬品一萬餘件, 墓主「絲縷玉衣」為我國考古首次發現. 青玉角杯、十一套組玉配飾、五十八件玉劍飾等都是漢玉中的重大發現. 銅器中刻有「蕃禺」銘文的鼎、刻戰船紋的提筒和刻有「文帝九年」銘文的句鑃都至為重要. 還有古波斯銀盒、藍色平板玻璃牌飾等大批珍品. 出於墓主身上的龍鈕「文帝行璽」金印和「趙昩」玉印, 確證墓主為第二代南越王. 墓室內外還發現十五個殉人. 本展覽分為五個單元: 文帝金印、主室瑰寶、墓中殉人、御庫藏珍、鐘鳴鼎食.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6.aspx?itemid=105    挖掘視頻
http://www.gznywmuseum.org/Boutique.aspx    主要出土文物







F/3.5, 1/8-1/10秒, ISO1600, 太暗, 黔驢技窮.













諸侯印信模型, 按規制個頭兒太小, 放大數倍便民.


文帝行璽金印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22.aspx?itemid=678&pcid=2   
出土於墓主胸部位置. 印面邊長3.1厘米,寬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98%. 印面陰刻「文帝行璽」四個字, 應是南越文王官印. 印鈕是一條游龍, 盤曲成「S」形, 龍頭伸向一角, 龍身鱗片和爪鑄成后鑿刻, 龍腰隆起可以用來穿印綬. 出土時印面溝槽及印台四壁都有使用和碰撞痕迹, 顯然是墓主生前實用物. 主要特點以龍為鈕, 黃金鑄成, 僭稱帝璽, 打破秦漢時期天子用璽以白玉為材料, 螭虎為印鈕規制. 「文帝行璽」金印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大西漢金印, 也是唯一漢代龍鈕帝璽. 它與先前發現的「皇后玉璽」玉印和「皇帝信璽」封泥共同印證了史書記載秦漢實行的印璽制, 此外還是墓主身份最可靠物證, 具有珍貴歷史和文物價值.








帝印玉印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22.aspx?itemid=681&pcid=2
墓主腰腹位置出土九枚印章之一. 原三個一組用小漆木盒盛放, 后盒子朽爛. 陰刻篆書「帝印」兩字, 因墓室進水及年代久遠, 玉印被浸蝕成黃白色. 印鈕雕成螭虎狀, 雲紋飾. 據史記/漢書記載, 南越國第一/二代王均曾僭越稱帝. 「帝印」玉印及封泥的出土是有力證據.



趙眜玉印-姓名章, 覆斗式印鈕, 陰刻篆書.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22.aspx?itemid=675&pcid=2


無字覆斗鈕印-玉, 瑪瑙, 水晶, 綠松石
共7枚無字印, 或許朱墨文字水浸消失/備用印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CYKHTC5BB0Q_AUIBygC


右夫人璽金印-四個夫人中唯一黃金印璽, 應是諸妃之首
泰子玉印-書寫風格和秦代刻石"嶧山刻石"相似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22.aspx?itemid=677&pcid=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8 00: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8 17:35 編輯


























































槨上玉壁
四角各一, 紋飾相近, 分為兩或三區.  後者罕見, 南越王墓出土達五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8 17: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8 21:07 編輯


在海內外網瞄了一眼, 拍博物館片的主兒不少但行家大多精選, 一勺兒燴的不太多. 西漢南越王兩代僭越, 隨葬文物各色, 故牽個段子, 這位有些俺照糊的片子.
https://www.baidu.com/s?wd=%E5%B ... _hldp01010_6r0gix1f    不讓連, 還得再迂迴一下兒-第一條




















「右夫人璽」金印
重65克
南越王墓中出土3枚金印中尺寸最小的, 但為四個夫人中唯一黃金印璽, 以龜為鈕. 按漢禮制, 夫人是皇帝和諸侯王妃/妾的稱號. 右夫人隨葬品數量多, 品質精. 漢代以右為尊, 她應是諸妃之首.

趙藍象牙印, 右夫人名章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22.aspx?itemid=677&pcid=2



左夫人印, 泰夫人印,  部夫人印-均為銅鎏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8 23: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9 04:46 編輯


這部分大多糊了, 博物館網有主要器型.
http://www.gznywmuseum.org/list_22.aspx?pcid=3


玉盒
玉盒由青玉雕成, 蓋與盆身有子母口扣合. 蓋面的紋飾分為三區, 上面橋形小鈕里所套的玉環可以活動. 盒身有三圈紋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9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9 04: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30 22:37 編輯






漢墓長鐵劍
山東巨野土山/徐州北洞山/河北滿城/廣州南越王










銅戈
「張儀」戈
戈矛戟是古代常見兵器. 戈鉤殺, 矛衝刺, 而戟合二而一. 南越王墓出土的這三種兵器基本保留戰國兵器特點, 東耳室出土了一件有銘文的戈, 上面有「張儀」等刻字, 說明是秦惠王四年由秦相張儀督造, 由於秦統一百越而到達嶺南地區, 隨後成為南越國的王室文物/儀仗之器. 是一件秦平嶺南重要歷史物證.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22.aspx?itemid=841&pcid=4









重9.7公斤, 由709塊鐵片組成.
http://www.gdmuseum.com/research ... =262&classidA=1    南越王墓考古重大發現
出土鐵器的保護
鐵器化學性質活潑. 最易被腐蝕. 南越王墓出土的鐵器氧化嚴重, 部分文物鱗片分離, 碎裂. 通過檢測腐蝕物質類別和測定器物的磁性, 掌握受損情況並確定保護方案. 部分鐵器受埋藏環境中各種腐蝕物及含磷化合物等物質影響, 表面已經形成一層緻密氧化膜-性質穩定, 不易腐蝕, 對文物能起保護作用. 這類鐵器經用純水和倍半碳酸鈉溶液浸泡清洗除去有害物, 緩蝕處理和藥物加固后, 器物便繼續維持穩定狀態. 另一部分鐵器產生的鐵鏽酥散脆裂, 對器物沒有保護性, 必須將其去除. 除銹分別採用了電解還原, 局部電化學還原和機械除銹等方法.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43.aspx?itemid=667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保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10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6-12-29 16: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6-12-29 23:51 編輯












鏨金圓桶形衡木飾/圓箍形鐵鐧
鏨金-發明於戰國時期, 金汞齊(合金)塗, 加熱使水銀蒸發.
http://www.gznywmuseum.org/info_43.aspx?itemid=660    傳統鎏金工藝






























泡釘



車飾-鐵銜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9: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