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vantiga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哈伊信仰簡介及北美地區各城市巴哈伊社區聯繫辦法

[複製鏈接]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1
·八戒· 發表於 2012-10-16 23:22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2:40
二師兄關於「愛、淡、樂」的分享讓人想起克里希那穆提。

粗粗的看了一下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些講演,看來俺和他的見解還真有些相通之處呢 當然,人家是「大師」,俺不過是粗淺悟出一點道理而已。

總的來說,「愛」世界的一切事物是「淡」和「樂」的基礎,而愛是一種不求任何回報的付出,人類之迷茫就在於人太「功利」,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要以某種「回報」為目的,這便失去了人生的真實意義。花錢祈求神靈給自己快樂,給自己愛,這本身就是一種「交換」,神收受你的香火、你的奉獻、你的讚美、你的跪拜,自己顯出「榮耀」來,然後再「回報」你,給你賜福、消災等等,這些本身不正是「交換」的具體體現么?神靈也和人一樣這麼勢利么?

人應該返璞歸真,當你不求回報的付出了,你就會感到自然的美,自然的回饋,你就會樂在其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2
·八戒· 發表於 2012-10-16 23:23 | 只看該作者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0-9 23:53
google一下不難。他曾經是被選出來作為救世主培養的。你讀他一兩本書,會讓你的爭辯更有意義。 ...

確實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83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0-16 23:51 | 只看該作者
較真的人是真想買東西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84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18 12:05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16 23:22
粗粗的看了一下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些講演,看來俺和他的見解還真有些相通之處呢  當然,人家是「大師」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85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27 05:51 | 只看該作者
很喜歡二師兄談到的「愛」「淡」「樂」這些令人愉悅的妙境。

話說回來,有沒有可能二師兄談到的這些勝境正是各種信徒談到的那聖美的境地?大概受歷史上傳統宗教的印象影響,我們往往會對各種宗教有一種刻板的固定的見解,其實,就算是那些傳統的宗教,它們也一直處在不同的變化和適應中,這樣的變化,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是一個陰謀,或者說是那些神學論者為了蠱惑世人而不斷做出的改進(與時俱進)。我倒寧願相信這樣的變化一直伴隨著人類心靈的演化歷程。

從某種意義上說,神靈也好,佛祖也好,真主也好,天道也好,抑或那現時過於驕傲的科學,都是人類探索的一種途徑,或者說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去反觀自身。

信仰神靈者,他亦可若雄鷹翱翔於天宇俯瞰塵世,以上蒼之愛來一觀天下;信仰天道者,悟出萬物演變之一理,以一見百,以此見彼;儒者的天下情懷,自不必說。。。。凡此種種,均可邁向那淡定平和,仁愛快樂的妙境。

二師兄的這妙境,不知何處得來,西天取經還是天然自成?若是自然天成,則不得不稱你「驚為天人」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6
·八戒· 發表於 2012-10-31 20:51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27 05:51
很喜歡二師兄談到的「愛」「淡」「樂」這些令人愉悅的妙境。

話說回來,有沒有可能二師兄談到的這些勝境正 ...

世界所有宗教確實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大家編出各種故事,無非就是把這個道理庸俗化,簡單化,讓人們易於理解罷了。真正的核心,仍然離不開這幾個字。各個宗教的誡命,也是想通過某種訓練讓人達到這個境界,比如佛教齋戒,就是要不殺生,體現在愛自然的一切;基督教的博愛也是要人愛世界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敵人。當愛達到很高的境界,你就會體會到樂,原來「付出」比「索取」的樂趣更高。人索取會永遠不滿足,你到了億萬富翁仍然還要索取,而且索取更多,儘管你十輩子都花不完那錢,用不完那享受,可你還是繼續的索取,累不累呢?

而付出則正相反,你只要有,除了你生活必需的,你都付出了,自己沒有任何負擔,因為無論你付出了多少,你已經盡你的可能了,你就毫無遺憾,作了大善人,你不樂還能有什麼呢?別人不能進一步要求你付出更多了,因為你已經盡你所有了,你當然就沒有被逼債的負擔。

動物們之所以快樂,就因為它們不會過多地所取,只夠自己生活足矣,它們也沒有財產的負擔,不用擔心丟失。高等動物,比如猴子,有了稱王稱霸的慾念,那就要隨時防備別的猴子的「奪權」,很累啊。

俺說這些,也只是感悟,但俺還做不到這些,還是有慾望,還是有索取之心的,正在磨練中... 真到了這個境界,便是聖人。釋迦牟尼能看淡王位,耶穌看淡生命,便是境界高人之體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87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1-10 08:35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31 20:51
世界所有宗教確實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大家編出各種故事,無非就是把這個道理庸俗化,簡單化,讓人們 ...



賞心悅目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8
·八戒· 發表於 2012-11-13 21:37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1-10 08:35
賞心悅目啊!

你也接著寫點啊。別讓這裡太冷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89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1-14 05:53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1-13 21:37
你也接著寫點啊。別讓這裡太冷清。

餘音繞梁,三月不絕。。。。
還在回味。。。。赫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90
溫和寶 發表於 2012-11-15 13:13 | 只看該作者
人,為什麼非要信點什麼不可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91
·八戒· 發表於 2012-11-15 20:51 | 只看該作者
溫和寶 發表於 2012-11-15 13:13
人,為什麼非要信點什麼不可呢?

信心是人與生俱來的的本能,多些信心並沒有不好。比如,人們要相信從超市買來的食物是沒毒的,有益健康的,你不可能從種蔬菜開始直到買回家都監督吧,所以這個過程是「信」,信得多,你擔憂的事情就少,心情就快樂。相反,整天懷疑蔬菜有毒,懷疑雞蛋造假,那你活著就很不快樂。

信,是建立在對自己有益的基礎上,而不是對「神」有益的基礎上。對自己有益,多信有好處。對虛無的「神」信,雖然對自己也有好處,但卻要浪費很多錢財和精力。

所以,現在很多人去教堂就是一種社交,一種快樂,有「信」方有共同話題,而心裡未必在乎到底人是如何造的,管他處女是不是能生孩子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92
溫和寶 發表於 2012-11-16 00:38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1-15 07:51
信心是人與生俱來的的本能,多些信心並沒有不好。比如,人們要相信從超市買來的食物是沒毒的,有益健康的 ...

呵呵!此信非彼信! 信任的「信」和信仰的「信」還是有不少區別的。更多的時候,人們所說的「信」是信仰某某宗教。
我在教會就經常會被問到:
---你不信基督那你信什麼?
---我什麼都不信!
---什麼都不信你信什麼?
---什麼都不信就是什麼都不信!
---那你總要信點什麼吧?
---沒有什麼,我就是什麼都不信!
---那就是你信你自己了?
---我說了,我什麼都不信嘛,當然也包括我自己了。
---你怎麼能什麼都不信呢???(問話的人一臉困惑。。。。)

他們這裡所說的信實際上是指宗教信仰,他們始終認為人是必須要信某種宗教的,即便你不是某實際宗教的的教徒,也應該是某種無形的宗教形象的信徒。如果不信,那是不正常。
其實,我覺得他們才是不正常呢。

我信!我相信我的家人,我相信我的朋友。我信任他們,但我不信仰他們。我信仰某個道理,某個信念,我相信按照這個信念走下去會最終得到益處,但我信仰的不是宣揚這個道理的組織,不是宗教。

信,信仰,宗教信仰。
上面這三個詞,信是信任相信,信仰是極度相信,宗教信仰則是有組織的極度相信。一個比一個極端。走到極端之後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
人,有了信仰可以讓精神生活更豐富,更有目標更有意義。但這個信仰不一定是宗教。有了宗教的約束,人們失去了對自己信仰的修正能力,讓本來可以帶來益處的信仰方式,變成了危險的盲從。

這個帖子所介紹的什麼「巴哈伊」信仰,實際上不也是某種極端宗教么?信仰了這個就走入了歧途。似乎是說什麼集所有宗教之大成,居然還有什麼心中默念XXX95遍之類的荒誕玩意兒。人信了這個就變傻了,沒有人會問:我念94遍不行嗎,96遍又怎樣?信了這種極端宗教和那些基督教伊斯蘭沒什麼兩樣,會變傻的。而這種傻,是和我們信仰宗教的初衷是相違背的。可悲的是,某些人不以為傻,反而認為是信仰堅定的象徵。

我就是想表達這樣一個意思-----在當今的時代,信仰,有必要必須以宗教的形式來表達嗎?
反過來說,以宗教形式表達出來的信仰,能是什麼好信仰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93
·八戒· 發表於 2012-11-16 03:55 | 只看該作者
溫和寶 發表於 2012-11-16 00:38
呵呵!此信非彼信! 信任的「信」和信仰的「信」還是有不少區別的。更多的時候,人們所說的「信」是信仰 ...

是的,信仰是更抽象的一種「信」,信仰從一般的信任開始,逐漸升級、抽象化。牧師們也是從日常生活的「信」開始入門引導你信他的學說,進而成為信徒。包括耶穌,也是要用一些魔術等方式讓你看了稀奇,然後才信他的學說。

人們日常需要「信」,這個信當然是具體的、低級的信。高級一些的就是比如「朋友」、「愛」之類的,信任度更高,更抽象。更進一步,被宗教家進一步抽象了的「信」就是宗教,它是靠反覆不斷的宗教儀式、見證、治病、解決困難等讓你信那些無法用語言說出來的感受。當人進入宗教狀態,你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如同抽大麻般的快感,這些快感使得你進一步的信這個感覺是來自這個宗教的「故事」里的「神」。

你在教會被問的那些仍然是初級的「信」,也就是你相信、信任他說的話。

俺所說的快樂則並不需要信和學說,並不需要有一連串的「出處」,而是自己根據實踐改變自己的心理和生活方式,怎麼快樂怎麼改,沒有定式,沒有任何「經」。

這是與所有宗教信仰都不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94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1-17 00:38 | 只看該作者
溫和寶 發表於 2012-11-16 00:38
呵呵!此信非彼信! 信任的「信」和信仰的「信」還是有不少區別的。更多的時候,人們所說的「信」是信仰 ...

「念95遍」是啥?沒看明白。。。

可否明示在哪看到的這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95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1-17 00: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tigao 於 2012-11-17 00:51 編輯
溫和寶 發表於 2012-11-16 00:38
呵呵!此信非彼信! 信任的「信」和信仰的「信」還是有不少區別的。更多的時候,人們所說的「信」是信仰 ...


從對巴哈伊信仰的描述來看,您對巴哈伊信仰有一些不了解的地方,可能是我上邊沒有介紹好(抱歉),給你留下各種誤解,也可能是我們對宗教的固有印象產生了這些偏差。

不管怎麼樣,無意去說服你信什麼還是不信什麼,信仰這種事情,誠如巴哈伊信奉的「獨立探求真理」,是很個人的事情,也要看緣分。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每個人都只能獨立面對。巴哈伊信徒會以行動來展示自己所信仰的,但絕不會將自己的信仰強加於他人,巴哈伊信徒願意擁有這樣的開放胸懷。

無論信什麼,或者堅決不信什麼,都祝福您過得愉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96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1-17 01:07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河蟹爬到貝殼村來了?

對不起!您發布的內容中可能含有廣告、不安全的代碼、其它網站鏈接、或有可能引起爭議的內容,可清理后再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97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1-17 01: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rryvan 於 2012-11-17 01:12 編輯

     關於巴哈伊念「上蒼最偉大「95遍。一般這是在需要靜心的時候。95遍或者 94遍或者 99遍都不要緊,為了給」不自信「的人們一個答案,不妨95。宗教講究重複,這一點每個宗教都一樣。一樣的東西重複了,易於出效果--對心的效果。以一個中國人的眼光,愚見認為,95或99不是關鍵;關鍵是你知道這是1,這是2,......,這是95或99。
宗教徒和非宗教徒的本質區別,我認為就是對判斷力和執行力的不自信和自信。是自信有理還是不自信有理,這是每個人自己的作業。
宗教家不一定說的對,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真正理解別人。基於自己的不自信,我還是需要宗教服務。世界在發展,對作為一個整體的宇宙作的理解也在發展。世界沒有那麼多對立,對立來源於無知。我們是生活進行者,不是生活的旁觀者,建設性地看問題,永遠有益處。

發這一部分試試。
對不起!您發布的內容中可能含有廣告、不安全的代碼、其它網站鏈接、或有可能引起爭議的內容,可清理后再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98
·八戒· 發表於 2012-11-17 02:05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1-17 00:46
從對巴哈伊信仰的描述來看,您對巴哈伊信仰有一些不了解的地方,可能是我上邊沒有介紹好(抱歉),給你留 ...

巴哈伊也罷,基督教也罷,其它任何宗教也罷,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從道理顯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道理只是某個理論的總結,故事也沒有意義,因為那是過去發生或者根本沒發生過的事。信什麼,還是以益己益人為要,只要你信某個東西能使你快樂,別人也快樂,那就信好了,既沒必要「鑽研」,也沒必要「為了」某個虛擬的「神」去做任何「奉獻」。

就好比相信某種食物有益健康,吃就是了,既沒必要像吃藥一樣定量,也沒必要研究,當然,也不能過量,要適可而止。

巴哈伊的問題在於仍然擺脫不了「上帝」這個虛擬概念,仍然有一定的組織、經典、儀式,儘管你可以綜合各家神的特長,比較「開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99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1-17 04:57 | 只看該作者
不信,其實就是信。信什麼?信自己的判斷力和執行力。哪些出入教堂或是清真寺的人,他們沒這麼自信,於是依賴這樣的統一製造。這種自信或不自信,到底那個聰明呢?答案是你處於什麼境地。一次,我與一個牧師嗆聲,因為這位顛倒中國文化,對佛教等其它宗教採取流氓態度。後來,他帶的信徒一個個做見證,其中一個女信徒哭著說,當遇到大的天災人禍是,就知道信的好處了,他是她媽媽去世不久「信」的。信上帝使她克服了那段感情危機。我在這裡其它帖子也介紹過,有的信「邪教」的人,他的生活質量比同等條件的周圍的人要高。水至清則無魚,其實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相當一部分叫做灰分。對待宗教,站在評判者的地位是無益的;要問,我感悟到了什麼,因為,那些書寫宗教經典的人,那些專研神學的人,都有不平常的腦袋.
同是上帝,你我他的理解可能很不一樣。不一樣的理解有不同的心理投射。再說,從佛教的看法來說,在根本上人就是活在二師兄說的虛擬中。從根本來說,所謂的真實和虛擬都是顛倒幻想,只是程度不同。學過物理學的,都知道沒有實在的東西。談什麼真不真實,不如談談什麼對什麼起作用來的合理。無論宗教或者哲學,我們評價它的首要標準是是否能有益心理。宗教來自上帝,也來自人;來自人,也來自上帝。世界是神創的,也是緣起的;緣起的,也是神創的。遠離顛倒幻想,洗洗睡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100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1-17 04:58 | 只看該作者
原來不能發是因為"那些書寫宗教經典的人,那些專研神學的人,都有不平常的腦袋--包括LHZ」.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6 2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