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問?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信心之旅(4):WHY ME?

[複製鏈接]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1
·八戒· 發表於 2012-4-19 22:53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4-19 21:11
甭給我解釋,拿經文出來。

天天讀原文,不能信口開河。

已經給你了啊。光明和黑暗這兩個詞,善惡這兩個詞,出現在哪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2
82
sousuo 發表於 2012-4-19 23:01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4-19 09:53
已經給你了啊。光明和黑暗這兩個詞,善惡這兩個詞,出現在哪裡?

我要的是,你所說的,聖經也承認「這些詞必須成對出現」,的聖經出處。

而不是,這些詞是否在聖經中成對出現過。

要的是聖經在哪裡說過「這些詞必須成對出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3
·八戒· 發表於 2012-4-19 23:04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4-19 23:01
我要的是,你所說的,聖經也承認「這些詞必須成對出現」,的聖經出處。

而不是,這些詞是否在聖經中成對 ...

因為這些詞一出現就是成對的啊。神「造」不出來單個的,你讓俺咋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2
84
sousuo 發表於 2012-4-19 23:05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4-19 10:04
因為這些詞一出現就是成對的啊。神「造」不出來單個的,你讓俺咋辦? ...

我要的是,你所說的,聖經也承認「這些詞必須成對出現」,的聖經出處。

而不是,這些詞是否在聖經中成對出現過。

要的是聖經在哪裡說過「這些詞必須成對出現」。

看不懂問題?不能直接回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1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4
85
蒙恩 發表於 2012-4-19 23:06 | 只看該作者
問等佛教界朋友:

     爭論了這麼多,其實我當年也是佛學傳統文化愛好者,堪稱同好。作為基督徒,
更該有愛心,所以如果若有愛心不到言辭尖刻之處還望包涵。

    另外,信仰並非理論。爭論最終恐也說服不了誰。信什麼教,一方面各人機遇
所致,也是神的揀選。既然你們也信有神,不如直接向宇宙至高的神禱告,求他自
己啟示,到底基教佛教的神誰是真,耶穌救恩是否必須。誠心尋求,可能他會回答
你。曾經有位朋友就是這樣開始信主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6
·八戒· 發表於 2012-4-19 23:07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4-19 23:05
我要的是,你所說的,聖經也承認「這些詞必須成對出現」,的聖經出處。

而不是,這些詞是否在聖經中成對 ...

回答過你無數次了,因為神自己也無法讓它單獨出現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2
87
sousuo 發表於 2012-4-19 23:09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4-19 10:07
回答過你無數次了,因為神自己也無法讓它單獨出現啊。

真的嗎?

說說看,怎麼才算單獨出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88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2-4-20 07:03 | 只看該作者
蒙恩 發表於 2012-4-19 23:06
問等佛教界朋友:

     爭論了這麼多,其實我當年也是佛學傳統文化愛好者,堪稱同好。作為基督徒,

這跟態度沒關係。我不怕說話尖刻,只要你說的有理有據,刻薄是不怕的。關鍵是你端上來的就是一鍋糨糊,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2
89
sousuo 發表於 2012-4-20 07:35 | 只看該作者
問? 發表於 2012-4-19 18:03
這跟態度沒關係。我不怕說話尖刻,只要你說的有理有據,刻薄是不怕的。關鍵是你端上來的就是一鍋糨糊,這 ...

問兄,接著來哈。

人成佛,又是什麼概念?

成佛,和神又是什麼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9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2-4-20 08:04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4-20 07:35
問兄,接著來哈。

人成佛,又是什麼概念?

這個我也已經講了,雖然簡練,但意思還是完整的。請仔細看第三條最後幾句話!

問:佛經是神啟嗎?

    答:佛經是神啟,是佛陀從真如領受的啟示。

        有些基督徒認為佛經不是神啟。因為佛經沒有象舊約一樣,強調神的臨到(come unto somebody)。這是教義差別造成的誤解。在基督教中,耶和華的臨到是暫態。神臨到那一刻,人替神說話,就是神啟。神離開了,這人所說的不再是神啟。但在佛教中,真如的臨到是恆態。真如對每個人都永恆的臨到,它永遠與我們同在。但因為我們內心煩惱太重,遮蓋了神的臨到。好比烏雲蓋日。

        佛陀開悟,就是在內心發現神的臨到,好比撥雲見日。從開悟那一刻,佛陀的每句話甚至每個動作都是神啟。所以開悟又叫成道(be Word of Lord)。



    問:佛陀是神嗎?他跟神什麼關係?

    答:佛陀是神的兒子。不單佛陀,我們每個人都是神的兒子。神平等的臨到每個人,永遠與我們同在。但因為我們內心煩惱太重,無法察覺神的臨到。學佛的目標,就是幫助我們破除煩惱,發現內心的真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1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4
91
蒙恩 發表於 2012-4-20 11:47 | 只看該作者
找到這個網址,好像和問兄的貼一樣。對佛家理論 闡述很詳盡:

http://tieba.baidu.com/p/1245165998

不過,這正好證明我對佛家的分析是正確的。本來不想搞那麼深入,不過既然有了問兄的貼,就借題發揮,講講清楚吧。

首先,佛家的源,就是「關係」,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IMAGE....   總之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又稱為相。

而所謂的性,就是物體自身。任何物體都有兩面:自身的存在(性),互相的作用和·影響(相)。好像物體自身是一個點,這個點就是性。兩點之間有連接,連成一條線,這個線就是相。

又好比這網站上舉的例子,水分子由兩個氫一個氧通過化學鍵組成。這化學鍵就是相,而有了它就組成水分子。沒有它,就是孤立的原子。如果你在把原子也這麼分下去,他是由質子,中子,等等組成。再分下去,他就是一種能量,或者存在。 佛教的理論就是,有一個「真如」,它是一切存在的本體。這真如是最基本的,萬物都是真如的一種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相互作用,就產生萬物。所以萬物有生有滅,因為「緣」在不斷的變化。

實際上,萬物的存在-「性」和「相」是所有存在的特性。按照基督教的觀點這兩個都是好的。神這樣創造萬物是為了萬物能夠既有內在的價值,又能相互作用,建立關係。舉例說,光的波粒二相性可能就是為這個原因。 並不能說性就是好的,永恆的,相就是不好的,是煩惱的源泉。性和相的區分,跟神與被造物的區分,完全是兩回事。  比如人,既有人性,又有人相。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但人的自性(姑且這麼說,其實就是人的位格或靈),就能跟神畫等號嗎?  完全沒這回事。 而神,不管是神性或者是他的真相,那總是神。

所以,不能把一個存在的性(內涵)和相(外顯)割裂開來。就算割裂開來,也不能因此從人便成了神。這完全就是偷換概念。就如不能把人的靈魂體區分開,硬說靈好肉身壞類似。當然佛教更SUBTLE,但是把萬物的內涵(自我存在)區別於外部的相互作用而直接「神化」的手法也並不新鮮。

佛教的一個副作用就是,最求「真如」的同時想脫離「相」。 而這是最要命的。 因為人的被造地位,決定了他的生命必須通過與造物的神的關係 - 「相」 來獲得。與神的真相-耶穌建立關係,生命就從神到人,人才有永生。而拒絕了相,斷絕了這個橋樑,註定只能孤立於自己 - 真如也罷,佛性也罷,只有一死。  此外, 人與人關係, 也受到影響。  本質上說, 基督教鼓勵「緣」-尤其是正面的愛。  而佛教高尚的表象下, (不說了)

總之,真如絕不是神, 只不過是把房子拆了以後只剩下的磚。或者是真空, 或者能量。 而且,它不具智慧和生命。所謂的「不生不滅」, 最大可能是孤立狀態下的「永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92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2-4-20 11:51 | 只看該作者
蒙恩 發表於 2012-4-20 11:47
找到這個網址,好像和問兄的貼一樣。對佛家理論 闡述很詳盡:

http://tieba.baidu.com/p/1245165998

別瞎猜了,ok?

我認為,您最該乾的事,就是一年啥書都別讀,只讀聖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1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4
93
蒙恩 發表於 2012-4-20 12:00 | 只看該作者
OK I WIL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94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2-4-20 12:04 | 只看該作者
蒙恩 發表於 2012-4-20 12:00
OK I WILL

Thanks!說實在的,我一看你寫字就暈,腦子亂得象毛線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95
·八戒· 發表於 2012-4-20 20:16 | 只看該作者
問? 發表於 2012-4-20 08:04
這個我也已經講了,雖然簡練,但意思還是完整的。請仔細看第三條最後幾句話!

問:佛經是神啟嗎?

恐怕此神非彼神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2
96
sousuo 發表於 2012-4-20 21:21 | 只看該作者
問? 發表於 2012-4-19 19:04
這個我也已經講了,雖然簡練,但意思還是完整的。請仔細看第三條最後幾句話!

問:佛經是神啟嗎?

問一個可操作的問題,開悟,是個什麼過程呢?

依問兄所言,開悟猶如撥雲見日,那雲是怎麼撥開的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97
·八戒· 發表於 2012-4-20 21:26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4-20 21:21
問一個可操作的問題,開悟,是個什麼過程呢?

依問兄所言,開悟猶如撥雲見日,那雲是怎麼撥開的呢? ...

用基督教的說法,聖靈降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98
一說 發表於 2012-4-20 23:09 | 只看該作者
蒙恩 發表於 2012-4-19 23:06
問等佛教界朋友:

     爭論了這麼多,其實我當年也是佛學傳統文化愛好者,堪稱同好。作為基督徒,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君子坦蕩蕩的根本。
看了你的幾個貼,你對佛教的宗旨和大綱不明白,且不說信,連最起碼的解都不對,卻敢於妄下斷論。揣摩,討論,理解錯了是難免的,但是不明白就心裡存一點謙卑,曉得自己的有限。

按理說基督徒蒙恩了是應該有一點「神明」照耀,有一點聖靈內駐的。可是這裡又看見了一個沒有「知也」的例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99
一說 發表於 2012-4-20 23:19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4-20 21:21
問一個可操作的問題,開悟,是個什麼過程呢?

依問兄所言,開悟猶如撥雲見日,那雲是怎麼撥開的呢? ...

開悟有頓悟與漸悟之分。籠統地說就是一個是量變一個是質變。撥雲見日是一個比方,如果一定要追究,那麼「撥雲」其實沒有撥,而是上升到了雲層之上,真實地見到了日。如同在一個陰雲密布的城市,坐飛機刺破雲天之後,沐浴在一片燦然陽關中。往下看,雲層依然在。所以另有一個比方是說青山不礙白雲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2
100
sousuo 發表於 2012-4-20 23:33 | 只看該作者
一說 發表於 2012-4-20 10:19
開悟有頓悟與漸悟之分。籠統地說就是一個是量變一個是質變。撥雲見日是一個比方,如果一定要追究,那麼「 ...

still need to ask ho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0: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