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MapleTre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信仰與佛教的對比-因果觀2

[複製鏈接]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61
研究 發表於 2010-6-10 01:10 | 只看該作者
你的意思是說,猶太教不認同新約也有道理。
chico 發表於 2010-6-9 23:28


基督教所講的聖經都是神默示的,都出於同一位神。而佛教的佛經可不都是出於釋迦牟尼。不是出於釋迦牟尼的,自然是出於其他人。基督教對聖經的看法與其他解經書的看法是有很大區別的。不知《金剛經》是否就是佛教里的解經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2
chico 發表於 2010-6-10 01: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6-10 01:25 編輯

回復 61# 研究

佛經有個標準,三法印。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說,不符合的就是魔說。
《金剛經》是佛經。你說《金剛經》那裡不符合三法印了

另外一個問題,既然是「神「的默示,為什麼猶太教不認可新約。新約在集成的時候,根據什麼取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63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1:37 | 只看該作者
張三李四的差別佛教並非沒有注意到,更非一定搞到神定因果論才能解釋。
張三家五點做飯,六點開飯。李 ...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10-6-10 00:52

你們才是典型的機械思維,只知道你們的今生因果不是完全的因果,不承認別人的因果也有大小之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匿名  發表於 2010-6-10 01:49
因為那個例子中發生了兩個因果的「碰撞」,而你只能看到一個「小因果」,沒有看到「大因果」。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9 20:41


請問有沒有「中因果」?或「不大不小因果」?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65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4# Guest from 165.230.129.x
有中因果,因為大中小都是相對的概念。比如說從個人(小)到民族(中)到神(大)就是一個漸大的次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66
研究 發表於 2010-6-10 0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2# chico

chico 兄理論上也可以寫一些佛經啦。只要符合三法印?聖經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寫,且作者只有一位,就是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67
問? 發表於 2010-6-10 02: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
你既然知道佛教的今生因果不完整,怎麽就不知道基督徒自己的禱告也不是完整的因果呢?你咋這樣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9 21:26


那就麻煩楓樹解釋一下基督教的因果是怎麼個完整法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68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7# 問?
都在《基督信仰與佛教的對比-因果觀》的圖2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6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0 0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
你既然知道佛教的今生因果不完整,怎麽就不知道基督徒自己的禱告也不是完整的因果呢?你咋這樣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9 21:26


千方百計往佛教上靠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0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9# 信仰平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你們這些人看佛經看多了,別的啥也不明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7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0 0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當代人有沒有人有這樣的能力?能不能舉幾個例子?因為這個標準好像很高,首先禪定修為在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9 21:28


又在滿嘴跑火車!
宣化上人禪定中知道自己的美國徒弟去了哪裡,做了什麼事情.他的徒弟聽了他的質詢后,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7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0 03:01 | 只看該作者
原始佛教里根本就沒有什麼如來,是後來人們根據需要創造的。比較接近原始佛教的小乘佛教根本不承認什麼 ...
研究 發表於 2010-6-9 21:59


錯誤.佛陀說涅磐就是絕對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7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0 0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indovertree
你又撈了兩分。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0:48


你又嫉妒別人得分了? 都給你!我們都不要. 好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74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0 03:10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所講的聖經都是神默示的,都出於同一位神。而佛教的佛經可不都是出於釋迦牟尼。不是出於釋迦牟尼 ...
研究 發表於 2010-6-10 01:10


猶太教和伊斯蘭不承認新約是神默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7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0 0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你們這些人看佛經看多了,別的啥也不明白了。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2:54



別的基督徒聖經看多了,怎麼也不理解你千方百計往佛教上靠的作法. 大異端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6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1# 信仰平等
看看是誰跑火車? 我只是向pala詢問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希望他舉證,你憑啥說我跑火車?是你自己在跑,結果以為我在跑,相對運動,你忘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7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3# 信仰平等
你真行,撈兩分還不夠,這一回又撈兩分,四分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8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5# 信仰平等
跑到你這端來,當然變異端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79
問? 發表於 2010-6-10 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你們這些人看佛經看多了,別的啥也不明白了。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2:54


這個雙方大概都不能避免。不過呢,就算靠也該靠點譜吧?比如兩個人祈禱,一個靈一個不靈,就算你加上來世,你怎麼把這個因果解釋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80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0 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9# 問?
這個太簡單了,我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孩子祈禱晴天,因為他要出去玩;一個農夫祈禱下雨,因為對他的莊稼有利。排除其它因素,如果是基本風調雨順的,可能孩子的祈禱會被應允;如果已經有乾旱跡象,農夫的祈禱更可能被垂聽。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祈禱-應驗本身可能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因果關係,還需要看其他的因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0: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