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追求永生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論行為之約 王志勇牧師譯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0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另外,還有驚恐的良知。天起了涼風,上帝向他們顯現,這涼風是在日出的時候吹起的,是為了降溫的緣故,特別是在世上許多炎熱的國家,常常如此。有可能上帝常常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向他們顯現,這是亞當從他個人的經歷早已知道的。也有可能某種超乎尋常的事情發生了,亞當因而曉得了上帝的蒞臨。無論如何,亞當和夏娃現在曉得他們犯了罪;所以,他們就害怕因罪而受到懲罰。上帝的臨在,以前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樂,而現在則使他們感到懼怕,所以他們就逃跑了,把自己藏在附近的樹叢中(創3: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0 | 只看該作者
第四,在亞當身上表現出一種罪惡的自戀,他想方設法推託自己的責任,指責自己的妻子夏娃毫無愛心(創3:12)。約伯曾經談及這種感受。「我若像亞當遮掩我的過犯,將罪孽藏在懷中」(伯31:33)。夏娃也是推託責任,她說自己只不過是上當受騙而已,把責任推在那蛇的身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0 | 只看該作者
第五,接下來是:1)對蛇的審判,蛇被魔鬼使用。「你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創3:14);2)對撒但的審判,牠是試探的肇因,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創3:15)。這一審判已經由基督成就了(來2:1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1 | 只看該作者
第六,上帝向亞當和夏娃宣布了恩典之約,證實女人的後裔(不是男人的後裔),也就是基督,祂要來「除滅魔鬼的作為」(約壹3:8),祂是馬利亞「懷的胎」(路1:42),並「為女子所生」(加 4:4)。此後,主的旨意就是讓人永遠對罪保持警醒。因此,主向亞當宣布了對他的責罰,就是各樣的痛苦,這些痛苦會一直在他的身上;那些不悔改歸信的人,將受罰至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1 | 只看該作者
(1)女性所承受的特別痛苦就是:「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創3:16)。

      (2)上帝對男性所施加的特別懲罰是:「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3:17-19)。

      (3)男人和女人一同承受的刑罰就是死亡:「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1 | 只看該作者
有人或許會想:此處並沒有一個字提及永罰;看來此處並沒有發出這樣的警告,人也不當受這樣的懲罰。我的回答是:首先,我們在上面已經證明,對於犯罪是有永罰的警告的。以後我們會證明所有的犯罪都當受永罰,死亡就是不悔改歸信的人當得的份。其次,此處之所以沒有提及永罰,原因就在於恩典之約的宣布(創3:15),是在向亞當夏娃宣布他們將受的苦楚之前(創3:16-19)。因此,亞當和夏娃已經從永罰之中得救了,加在他們身上的苦楚不過是上帝的責罰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2 | 只看該作者
異議:並沒有證據顯明亞當和夏娃被基督拯救了。在《希伯來書》11章4節中所顯明的恰恰相反,亞伯是第一個信主的人,同時,在《馬太福音》23章35節中,也說亞伯是第一個義人。

      回答:首先,在這些經文中確實提到了亞伯,但並不是作為第一個義人提到的,也不是作為第一個信徒提及的。所以,當聖經上這樣說的時候,並沒有把亞當和夏娃排除在外。聖經上說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這並不是說就把在他之前的所有信徒都排除在外了。其次,在這些經文里,是把亞伯與不義的人對比的,因為經文中說他的獻祭比該隱所獻的更美,而且他是第一個殉道的人。第三,亞當相信應許之子,這是我們已經證明了的。

      (1)從已經確立的恩典之約來看,亞當和夏娃必定是因基督而得救的。假如他們與恩典之約無份,這約就不會存在。假如亞當與恩典之約無份,到亞伯和賽特為止,就沒有一個人參與這約了,而賽特是在亞當被造130年之後出生的。難道上帝設立恩典之約,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卻把亞當和夏娃排除在這約之外嗎?難道這約多年都不生效,沒有一個參與者嗎?難道上帝向亞當和夏娃宣布恩典之約,卻把他們排除在外嗎?

      (2)在人與蛇彼此為敵這件事上,很顯然亞當與夏娃也在恩典之約內,因為與魔鬼為敵,就是與上帝和睦。

(3)夏娃在生了該隱之後,立即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上帝的應許上,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創4:1)。

(4)另外,亞當敬虔、忠心地養育、教導子女,使亞伯因此也有信心,這更加顯明亞當和夏娃是與恩典之約有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3 | 只看該作者
7.行為之約和恩典之約(The Covenant of Works and the Covenant of Grace)

      主與亞當和夏娃立了恩典之約,並用各樣的試煉、今生的苦難和暫時的死亡來責罰他們,然後就用比無花果樹葉編織的裙子更好的衣服給他們穿上,那就是用皮子做成的衣服。在墮落之前,亞當並沒有殺死任何動物。上帝所賜給亞當的食物並不是肉食,而是各樣結種子的菜蔬,並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我無法告訴你這些皮子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在聖經中並沒有讀到它們是來自獻祭用的動物,而且知道這個也沒有什麼益處。是上帝為它們作的皮衣,給它們穿上蔽體保暖。然而,祂在做這些的時候,嚴厲地責備他們違背行為之約,並責備他們試圖通過背約而達到的目的,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創3:2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6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3 | 只看該作者
鑒於行為之約以被違背,變得軟弱不堪,無法再靠這約得到永生,對信徒而言,恩典之約取代了這行為之約,上帝並不希望亞當懷念那行為之約,也不要追想此約的標記--生命樹,因為這一行為之約不再行之有效了。上帝希望他們轉離此約,把他們的一切盼望都寄托在所應許的女人的後裔身上,並從中得各樣的安慰。因此,「耶和華上帝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舌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創3:23-24,2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7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3 | 只看該作者
正如我們已經說明的那樣,生命樹本身並沒有永遠保存人生命的果效。行為之約已被毀壞,靠此約不再能夠得到永生的應許。因此,生命樹也不再作為行為之約的標記而發揮作用了。為什麼前往生命樹的道路被攔阻,使亞當不得接近,吃那樹上的果子呢?很有可能,關於這一生命樹,魔鬼給夏娃造成了一個錯誤的影響,或者此後魔鬼使人相信只要能吃生命樹上的果子,他就不會死――魔鬼這樣做是使人轉離恩典之約,重新把人帶進行為之約,作為尋求永生的道路。也有可能是亞當自己有這樣的傾向,目標錯誤,觀點錯誤。上帝不想讓亞當這樣,所以不僅禁止他吃生命樹上的果子,還攔阻他,不讓他接近這棵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7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3 | 只看該作者
因此,行為之約已經遭到破壞,上帝的子女要把目光轉離此約,這是與他們自身有益的。然而,人們對行為之約的懷念之情是何等地大啊!人們沉淪在犯罪之中,拒不信主,彷彿罪已經使所有的應許都歸於無效了,又好像在來就基督之前,必須在自己身上發現什麼。我們在暗中倚靠自己的工作,當事情進展順利的時候就倍感鼓舞。此中所表明的不信,都顯明我們對行為之約的留戀。所以,在恩典之約中,我們一定要使基督為一切安息與安慰的根基,從祂尋求聖潔,以此為我們得救的主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7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8-6 08:24 | 只看該作者
--------------------------------------------------------------------------------

[1]在英文中是if thou wilt enter into life,在生命前沒有「永」字,在中文翻譯中為了忠實原文,翻譯為「永生」,下同。――譯者注

[2]在英文欽定本中,翻譯為「人」,在中文和合本中翻譯為「亞當」。-中譯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