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lue Iv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和尚講故事:戒嗔的白粥館(精彩章節)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1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5 02:13 | 只看該作者

第37個 茅山的雪

  淼鎮附近的居民,自古就有一個保護環境的優良傳統,很少有人在山上亂砍濫伐,所以茅山上的植物特別多,野花野樹,鬱鬱蔥蔥,山上有不少棵很有些年頭的大樹。戒痴和戒塵兩個小和尚,有時候溜出寺去,把粗大的麻繩拴在粗壯的枝幹上盪鞦韆。

  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寺里的師父們都在發愁,這麼大的雪要是再下上幾天,下山採購糧食都會困難了。這種天氣,依然有人高興,戒痴和戒塵在寺門前面亂跑,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樂乎。孩子畢竟就是孩子。

  雪繼續下著,絲毫沒有要停的跡象。師父讓我和戒傲去鎮上買些糧食回來,千叮萬囑著,路上要小心路滑,另外叫我們不要買得太多,省得不好拿,只有要挨過了下雪的日子,再去多些採購也不遲。

  我們在山路上慢慢前進,這個時節並沒有上山的人,腳踩入鬆軟的積雪上,也不太滑,整個茅山已經一片銀白,從遠處望去,能看見的只有幾棵頂著白雪的大樹,其他矮小的事物,都被白雪所覆蓋。平日在山麓間亂竄的小兔早不見了蹤影,偶有鳥雀飛落尋食。

  買了些糧食,米店的老闆也像師父般叮囑著,要我們小心路滑,合十道謝,笑著告辭,回到寺里,不再下山,終日躲在房間里等待雪融化的那天,也沒有人上山。這樣的日子,真的是與外界隔絕了,佛堂的屋頂也在雪中湮沒,整個世界的一切彷彿都在雪中。

  然而,多冷酷的寒冬都會過去,雪終於不再下了,陽光照耀在院落中,房頂的灰瓦漸漸露出本來面目,處處有流水的聲音。

  師父帶著我們一起在寺前掃雪,沿著山路一直往下掃去,因為再過幾日,便會有香客要上山來了。

  雪依然在融化,茅山逐漸掙脫這白色,有些灰綠色開始與這蒼白爭艷,一切都在還原中。

  前幾日,在雪中挺立的大樹,有好幾棵在積雪中的重壓下倒下了,短折的樹枝,孤零零地歪在山上,等雪全然融化以後,便會有山下的居民把它們拾走。沒有變的卻是那些曾經被積雪完全吞埋的矮小草木,一片片在日光中還原了本來面目。

  世間的事,皆無定勢,強者也會有強者的缺點,弱者也有著弱者的優點。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5 02:16 | 只看該作者

第38個 會打井的施主

  早晨起床后,照例去自來水龍頭處洗漱,卻看見戒傲居然比我先到,他俯在水龍頭上喝生水。師父們曾經說過戒傲不少次,叫他不要喝生水,只是這個傢伙總是不聽。

  輕手輕腳走到他身後,大喝一聲,戒傲被我嚇了嗆了幾口水。戒嗔壞壞地笑,戒傲彎著腰咳嗽,我伸手幫他拍背,他卻越咳越厲害,慢慢地把頭湊到水龍頭邊,忽然伸出手,接著水往我身上潑,原來戒傲剛才一直在假裝。

  身後幾聲乾咳,是智緣師父的聲音,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已到了我們身後。

  智緣師父說,你們又在浪費水了,現在水泵可以泵水上來,若是以前,那就要多費不少力氣了。

  沒有自來水的日子彷彿已經不可以想象了。其實寺里用水泵抽水使用,還是這幾年的事,在此之前,寺里的用水,都必須自己去山裡抬山泉水。

  淼鎮的氣候特別好,算得上魚米之鄉了,但是在年頭不好的時候,也會有些自然災害。記得有一年夏天,一連幾個月,雨水都非常少,淼鎮附近幾個鄉鎮都特別乾旱。

  茅山上也一樣,終年流水不斷的幾處泉眼都沒有了水,有水的泉眼也變得非常小,幸好居住在山上的人家也少,每天早早地去山泉處接水,也勉強夠用。

  山上的生活還算過得去,而淼鎮的居民就慘了,從山裡流下幾個的水源幾乎全部乾涸了,

  平湖的水位,雖然也降低不少,但多少還有一些,只是平湖離鎮里還有段距離,取水實在是不方便。

  水的來源大多就依賴鎮上的幾口井了。

  天氣越來越熱了,雨水始終沒有落下來,淼鎮的鎮民們相約一起多打幾口井。

  很多事情,只有事到臨頭,大家才會去想解決辦法。

  鎮上忽然掀起打井熱潮,幾乎每家每戶都在打井,有些人家甚至同時打上幾口,只是最後真正能打出水的只有幾口而已。

  有位施主替自己和朋友們一共打了三口井,每一口都出了水,那些沒有出水的施主們便向他取經。施主說,其實我沒有什麼訣竅,我只是把每口井都挖得比較深而已。

  那些打了幾米后,不出水就變換地方的施主,打來打去卻總是不出水。而真正打出出水井的人,是一直深挖下去的人。

  好像修行和打井的道理也很類似,每個人的精力都非常有限,每一處都想涉獵一些的人,很可能是浪費了力氣,最後往往什麼都獲取不到。

  只有那些把所有的力道集中在一起,對準一點挖下去的,最後反而有了豐厚的收穫。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5 02:20 | 只看該作者

第39個 小木人

  戒嗔小的時候也有玩具,山裡孩子的玩具很簡單,是一個木雕的小人,那是戒嗔小的時候父親做的。戒嗔的父親並不是木匠,所以做出的玩具其實很拙劣,如果不告訴別人這個是什麼,估計他們要猜上很久。

  孩子的眼裡沒有貴賤之分,當然也不會在意玩具的質量好壞。戒嗔很喜歡這個不像小人的小人,整天拿在手中。

  那時候最大的玩樂就是跑到父親面前,舉著小人問,這是什麼?

  父親照例要假裝猜上很久,最後還是猜不出。

  戒嗔會大笑著說,這是個小人呀。

  戒嗔是個小小的戲迷,從小就會把自己置身在假得不能再假的場景中,一次次演繹,一次次騙自己,一次次哈哈大笑。

  戒嗔五歲時,也可能是六歲,可能是戒嗔長大的緣故,忽然不再喜歡它了。

  有時候喜歡一件事物,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會喜歡,思來想去,才發現喜歡是沒道理的。

  不喜歡彷彿也是沒有道理的。小木人丟在屋子的拐角,久久不再問津。

  那年進寺里的時候,戒嗔什麼東西都沒有帶,只帶上了它,依然不知道為什麼獨獨選中它。

  很多人走進寺門的那一剎那,都以為自己從此和塵世隔絕了,然而即便是蓮藕內心真空之所,也有根根柔絲穿過。

  戒嗔進寺時已經十二歲,算是一個大孩子了,不再是喜歡玩玩具的年齡,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又重新喜歡上這個小木人。

  是因為這是唯一的塵緣嗎?戒嗔也不知道。

  還記得把那個小木人放在枕邊的情景,只是不記得,是哪一刻它掉到了床下。

  從來沒有想過要找尋,或許是這份塵緣對戒嗔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過了很久,有次掃除,夾雜在戒嗔床下書堆里的小木人忽然掉了出來。洗去沉積在小木人上厚厚的一層灰塵,這個小木人依然不像個小木人,一切彷彿不曾變過。只是對戒嗔來說,對它的感覺,已經不再是一種喜愛了,變成一種奇怪的感覺,有種追憶,有種思念,腦中不再是兒時終日不離手把玩的情景,記憶彷彿更遠,有幅畫面從心裡走過,是父親把它交給戒嗔的那瞬間。

  戒嗔曾經以為自己離開過,卻不知自己一直在這塵世間。

  它沒有變過,可是戒嗔變了。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5 0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3 Blue Ivy 的帖子

即便是蓮藕內心真空之所,也有根根柔絲穿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5 02:24 | 只看該作者

第40個 厭惡洗碗的李施主

  淼鎮上有不少家飯店,但是戒嗔熟悉的只有益家飯店一家而已,一來是因為他們的素食做得很獨到,二來是因為戒言是他們老闆送給我們的。

  每次經過益家飯店的時候,經常看到飯店的老闆娘李施主搬著一個大木盆坐在飯店的外面水池邊洗碗。李施主也是信佛之人,她看到我便會招呼我進去坐,如果我在飯店裡吃飯,他們收的價錢也很便宜。

  李施主挺胖的,不過她從不忌諱別人說她胖,甚至還經常把自己胖的事情拿出來說,每次還會向別人解釋,其實她以前還是很瘦的,只是開了飯店之後才變得胖起來了。她常常邊搖頭邊嘆氣地對著客人們說,誰叫我們家飯店的廚師做菜的水平太高呢,菜做得太好吃,才把我養得這麼胖。

  有些缺點,如果你自己並不在意,它便不是缺點,還可能是優點了。

  這條街上飯店有好幾家,生意並沒有因為競爭而變差,反而使美食街的名頭越叫越響亮。幾家店鋪的老闆關係也不錯,經常互相串門,當然串門的時候,順便也不忘記探探別家的新動向。

  有次李施主在客人面前,又一次用自己的體形獻身說法做廣告,來證明自己家廚師做菜的水平。隔壁飯店老闆劉施主正好在場,忍不住插了句嘴說,如果李施主到我們飯店,可能長得會更胖,因為我們飯店的廚師手藝更好。

  那次李施主笑著做嗔怪狀輕輕地拍了一下劉施主,輕重概念也是因人而異的,劉施主的手當場脫臼了,在家裡休息了好幾天才緩過勁來。

  李施主為人熱情,有次她在門前洗碗的時候,見到了戒嗔,便拉著戒嗔說閑話。不知道怎麼說到最討厭的事情這個話題上了,李施主說她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洗碗。

  開飯店的人,一年四季不知道要洗多少個碗,每天來來往往的客人很多,洗碗也洗煩了。

  戒嗔想笑,如果有一天,如果有一天客人少了,要洗的碗少了,李施主會因為不需要洗碗而高興嗎?我想應該不會吧。

  我們的思想就像始終找不到支點的不倒翁一樣,搖擺不定,在左邊的時候,希望可以回到右邊,在右邊的時候,又希望返回左邊。

  戒嗔可不敢把心中的結論告訴李施主,因為戒嗔的體格比劉施主還是要差些的,若被李施主拍上一下,很可能會骨折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66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8-2-27 02:08 | 只看該作者
有時候喜歡一件事物,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會喜歡,思來想去,才發現喜歡是沒道理的。


但是喜歡一個事物是不需要理由的...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02 | 只看該作者

《戒嗔的白粥館》第三部分

  為手機充上電,電話開始不斷地打進來。手機的主人可能是某企業的負責人,每次聽電話,對方都稱呼戒嗔為王總,他們態度各異,有謙卑,有惱怒,有嬌媚,有平和,大多是找王總辦事的,只是沒有一個是手機主人打過來的。

  緊接著幾天,戒嗔被手機的事情困擾著,因為電話實在是太多。和寺里的師父說,他們也覺得奇怪,看來手機對於他的主人來說,相當的重要,可是為什麼不見他來聯繫我們呢。

  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幾天,戒嗔忍受不住,開始翻查手機通訊錄里的地址,有一個聯繫人寫著「老婆」,戒嗔趕快拿著電話給這個「老婆」打了電話過去。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06 | 只看該作者

第41個 另一扇門

  有次寺里來了一個年輕的施主,個頭不高,樣子比較瘦小,走起路來彷彿有些不方便,一瘸一瘸的。他的口才極好,和寺里的幾位師父談論經文,說得及其精彩,交談的時候,把我和戒傲也吸引了,專心地在旁邊聽講。

  戒嗔忍不住插了幾句嘴,這位姓張的施主也注意到了戒嗔,便找了幾個問題和戒嗔討論。張施主的觀點很特別,但是每一句都合情合理。戒嗔問施主,是否是在家的居士?

  張施主搖頭否定,他告訴戒嗔,其實他對佛門有所了解只有一年時間而已。

  在旁邊聽講的人都很意外,一年之間居然可以對佛法有這樣的了解,領悟力可不一般呀。

  張施主說他可不是什麼天才,讀書的時候學語文,成績也只是中庸而已。

  原來張施主一直在城裡的一個國有單位上班,從事的工作是對飯店之類的企業進行檢查和監督。

  去年的這個時候,政府要求他們對一些大型飯店的廚房進行一次衛生檢查。那天,他們抽中了一家規模很大的飯店,檢查前先打了一個電話打了過去,通知對方馬上要來檢查。

  那家飯店雖然規模不小,但是廚房後堂的衛生卻不是很好,聽說他們要來檢查,嚇得急忙組織了很多職工,突擊打掃衛生。他們效率很高,短短的幾十分鐘就把廚房後堂的衛生打掃得很乾凈,地上也是光滑閃亮的。

  張施主一行來到了飯店的廚房,由於剛剛打掃過,地上很滑,張施主重重地摔了一跤,大腿骨折了,在醫院住了很久,慢慢的康復了,只是很久了依然不能下床活動。張施主的一位朋友來看望他,怕他寂寞,帶了幾本佛學的書給他看。張施主開始只是有些興趣,反正也不能做其他事情,索性研究起佛學了,結果越看越入迷,越看越有心得。

  一年之後,張施主已經可以活動了,佛學的知識也積累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可能正常狀態下的張施主未必有時間和精力靜心研究佛學,可是意外的事故反而讓他有了這個機會。

  曾經有殘疾的施主問過戒嗔,應該如何面對自己的狀況。那麼戒嗔也想回答他,也許你所做的事情會比常人要少一些,可是卻因此有機會把其他事情做得更好。

  生活是公平的,每關上一扇門,就會有另一扇門打開。

  有所短就有所長,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長處。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8 Blue Ivy 的帖子

生活是公平的,每關上一扇門,就會有另一扇門打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08 | 只看該作者

第42個 元宵燈謎

  每年的元宵節,鎮政府都會辦一個小型的燈會,每盞燈下都會有一則謎題,猜出答案的人可以得到獎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很多謎題是出自師父之手。

  智緣師父是一個猜謎高手,有時候我們認為很難解的謎語他可以脫口而出答案。師父的這項本領在鎮上也很有名,所以為鎮政府組織活動的陳施主在活動開始前定會上山向師父求助,師父便隨手在紙上寫上二三十個謎題交給他。

  我們知道燈會很熱鬧。鎮政府的人在鎮邊小清溪旁拉上長長的彩繩,掛滿各樣的燈籠,鎮上的居民更會穿著最漂亮的衣服來參加燈會,很多人都會在小盤子里點上一盞小蠟燭,在小清溪中順流而飄,也有人在小盤子中放上寄語,送予有緣之人。

  寺里最愛熱鬧的是戒傲,每年元宵節的時候,便忍不住躁動,想著下山去參加燈會。師父堅決不許,因為元宵節燈會同時也是姻緣之會,如果我們去參與,實在不妥。

  戒傲有些失落。師父看出他有些不快,便對戒傲說,打算給我們單獨出一道題,如果在元宵節前,你們解得出,我便允許你們下山,如果解不出,那就乖乖待在寺里。過完節后,我再告訴你們謎底。

  師父給我們每人一張紙,紙上都寫著八個字:月夜靜思,過猶不及。

  我們面面相覷。師父說,這道謎題一直想給組織燈會的陳施主,只是想到可能無人能猜到這題的答案,便沒有給他。這道題謎底就是我們寺中常用的一件事物,你們幾個猜出答案后告訴我吧。

  戒嗔拿著紙張細細思索,想不出這是個什麼事物。戒障和戒傲則在寺里轉悠,挨個尋找排除寺里的東西,也沒有找出答案。

  時間一天天過去,謎底一直都沒有想出來,我們心中所盼望的已經不再是元宵燈會那天去鎮里參加燈會的事情,而是希望元宵節早點過去,好從師父那裡知道謎題的答案。

  元宵節的第二天,我們一早便到了師父房裡。師父笑著說,你們把我給你們的謎題翻過來,然後讀一讀背後的字。

  我們翻到謎題的背面,發現各有一個字,依次把三張紙背後的字念了出來,幾日來的疑惑豁然開朗。簡單的謎面,答案也如此簡單。

  早在找答案的時候,戒嗔就發現過紙的背面的字,只是當時沒有在意而已。

  有時候,我們苦苦追尋著一個答案,卻始終沒有意識到答案早已經在我們手中了。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1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有時候,我們苦苦追尋著一個答案,卻始終沒有意識到答案早已經在我們手中了。


答案是什麼呀?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14 | 只看該作者

第43個 破褲子

  記得有天寺里來了兩位女施主,她們面容相似,看年紀應該是一對母女。可是兩人的神情卻極不自然,一句話也不多說,目光接觸之際也快速迴避了,兩人默默地在佛堂前一前一後地參拜。

  母親和智惠師父是認識的,所以拜完佛后,女兒一個人在寺院里閑逛,母親便向智惠師父請教佛法。

  智惠師父看出了女施主有心事,便向她詢問,原來這對母女最近鬧了一些彆扭,心結來自一條破褲子。

  女施主的女兒今年才剛剛工作,不久前拿到平生的第一份工資,她用這些工資給父母買了一些用品,也替自己買了一條牛仔褲。

  山下的流行很奇怪。戒痴平日穿破衣服亂跑的時候,外來的香客就說這個小和尚挺可憐的,連衣服都沒的穿,可是這幾年卻經常見到很多年輕的施主穿著故意弄上幾個破洞的牛仔褲。

  女施主看到女兒的褲子,以為女兒不慎把褲子弄破了,當下也沒有表示。到了晚上,趁女兒睡覺以後,花了整夜時間把褲子補了起來。

  女施主補得及其用心,為了把縫補的痕迹變得少些,特意從女兒以前的舊褲子上抽了不少顏色相似的絲線精心地織補。

  第二天早上,女施主把補好的褲子,得意地交給女兒。母女兩人為此吵了一架,女兒責怪母親沒有經過她同意就擅自做了決定,而母親心痛的是昨夜燈下一針一線縫補的那一份心。

  女施主走了后,智惠師父讓戒嗔去請女施主的女兒過來。戒嗔在房門附近擦玻璃,看見女施主的女兒低著頭坐在智惠師父面前,智惠師父則微笑地和她說話,她靜靜地聽著,良久之後,徐徐點頭。

  過了一會,戒嗔看到母女兩人在寺院後面的石凳上並排而坐,眼睛彷彿都是紅紅的。

  你心中的正解,並不是別人心底的答案,錯對對錯,也不分明。

  責怪他人之時,也想想他的錯,根源為何?如果沒有惡意,沒有惡果,又何必苛責?

  爭吵之際可否想過,有人還在羨慕你爭吵的對象,因為有人連這樣的資格都沒有。

  那天下午,母女兩人手挽著手下山而去,神情親密,似不再有芥蒂。

  女施主的女兒忽然轉身向我們揮手告別,戒嗔急忙合十回禮,發現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換了條牛仔褲,看得出是條縫補過的褲子。原來女施主的手藝並不好,遠遠看去仍然可看出布料上分明的顏色差別,縫補過的痕迹好似一顆心。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34 | 只看該作者

第44個 曲施主的放下

  第一次見到曲施主的時候,他在一群香客之中,這一群人打扮有些特別,手中拿著不少攝影器材。他們是一個電影劇組,在附近山裡拍電影,中間有些事故,不得不停下幾天,閑暇之中無事可做,便上山來寺里遊玩。

  曲施主在一群人中顯得很特別,他拜佛的時候比同行的人虔誠很多,姿勢和動作都沒有分毫錯誤,看得出是對佛學有了解的,而且他和我們一樣沒有頭髮,頭是光光。智恆師父藉機教育我們幾個不愛剃頭的小和尚,說我們出家之人,反倒不如在家人虔誠,平日給你們剃頭都東躲西藏的,可是有些施主還自己剃度修行呢。

  智恆師父還是有些擔心的,前不久寺里也來過一個自行剃度的修行人,一定要在我們寺里出家,還在為香客準備的禪房裡待了很多天,師父們勸說了好些次,才讓他打消了念頭。

  我們知道影視圈裡有不少人都皈依了佛門。智恆師父決定要和曲施主談一談,因為寺里的房間實在是不多了,幾間備用的房間都是留給留宿的香客的,而且這幾間房間也不在寺院裡面,不適合修行。

  中午時分,智恆師父聽曲施主同行的人說,曲施主是因為前額有點禿,所以,索性把頭髮全剃光了。之後,智恆師父也就沒有再去找曲施主了。

  可能是因為這件事情,所以戒嗔對曲施主有些印象。

  曲施主第二次來寺里是去年春天,戒嗔感覺這次曲施主要沉默很多,彷彿心事重重的樣子。

  他坐在智緣師父面前,師父讓他說出心中困惑。曲施主說自己是一名導演,但不算很有名的導演,一直想導演一部好電影,一年前忽然有了導演電影的機會,而且一來就是兩個,權衡再三,他選擇了起先答應的合作方,對方是個女博士,看起來人也不錯。

  雖然曲施主推辭了另一個很知名製片人的投資機會,但是他覺得自己選擇是正確,這個世界上雖然有很多見利忘義的人,但總有人會堅持自己的原則。

  然而事情發生了一些變化,女博士在簽合同的那天,忽然說自己公章忘記帶了,只是把曲施主簽過字的文件拿走了。又過了幾天,曲施主再次催促對方簽約的時候,對方不再接電話,託人打聽,原來女博士簽約給了別人。

  我記得有人說做文和做人有些莫大的聯繫,其實也不盡然。

  長久以來的願望忽然落空了,另一個難得的機會也錯過了。那段時間曲施主心情非常低落,有時候買醉,喝多了便打電話給女博士,對著電話痛罵對方,對方有時候不接,或者即使接了也不說話。

  曲施主這次來就想問智緣師父,我們是否應該堅持原則?也想問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智緣師父回答曲施主說,有些事情,既然無法改變,不如放下吧。

  曲施主對智緣師父說,我試著想放下過,但是始終做不到。

  智緣師父引著曲施主走到屋外,指著茅山的山頂對曲施主說,你如果走上了山頂,那麼你心中的困惑就會迎刃而解。

  曲施主邁步向山頂走去,智緣師父又阻止住他,指著寺院里的香爐對曲施主說,你帶上它一起吧。

  那隻香爐很大,銅製的爐身,常年擺在寺院中間,很少有人去挪動它。曲施主一愣,站在香爐前,使勁推動著香爐,香爐也只是輕輕地動了動,想把它搬上山幾乎是不可能的。曲施主想放棄可是又不服氣,堅持了一會終於放棄了。

  智緣師父笑著對曲施主說,其實,你的目標是登上山頂,不帶著這個香爐也是可以了。

  那個下午,曲施主在香爐前站了很久,終於笑著嘆了口氣,拿出手機發了條簡訊,轉身和我們告別下山而去。

  前些時間,戒嗔又見到了曲施主,這次他帶著帽子,戒嗔不知道帽子底下的頭髮是否多了,但是能看得出曲施主心情很好。他同行的人告訴戒嗔,曲施主前不久拿了一個很重要的獎項,曲施主也得意地望著戒嗔笑。

  戒嗔忍不住問曲施主,當時你在手機上做了什麼?

  曲施主告訴戒嗔,當時發了一條簡訊給那個女博士,然後刪除她的手機號。曲施主告訴女博士說:「我不再恨你了,因為我的目標是登上山頂。」

  人生永遠有比仇恨更重要的事情等你做。

  曲施主真的不在意那個欺騙他的女施主了嗎?戒嗔看並不盡然,因為我聽見他還在大聲的與他同行的朋友說那件往事,只是神情輕鬆得像在說一個笑話。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3 Blue Ivy 的帖子

有些事情,既然無法改變,不如放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38 | 只看該作者

第45個 解開心結的人

  淼鎮的鎮民和我們天明寺的僧人關係是非常好的,或許是師父們的智慧讓鎮民覺得有了依託,所以,有人有心事的時候,常常會請師父們給些開導。

  有位姓林的女施主這些日子很苦悶,起因是她的丈夫最近賭博輸了很多錢。

  林施主的丈夫喜歡賭博已經很長時間了。他賭博水平很高,一般人賭博的方式可能是玩牌,也可能是麻將,而林施主的丈夫的賭博方式比較特別,他只賭猜拳,因為林施主的丈夫左手生了六個手指頭,賭博的時候常常能出奇招,每年在賭博上都能贏不少錢。

  林施主有時候也覺得有些不妥,但因為一直贏錢,便沒有過多反對。

  這段時間,林施主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中左手骨折了,不能再和別人賭博猜拳了,可是長期積累的賭徒天性卻沒有變,時常拉上一幫朋友玩色子賭數字。

  林施主的丈夫玩色子並不擅長,所以經常輸,輸得多了更想翻本,結果輸得更多。林施主開始後悔一直沒有勸阻丈夫的不良的習慣。

  有人迷幻在山間林地間的美景之中,即使明知是錯還要走下去,直到迷路以後,才發現來時的路是錯的。

  一直沒有勸阻過丈夫的賭博行為,甚至在丈夫贏錢的時候還大加讚賞的林施主困惑了。

  她來到山上好幾次,和師父們談論這件事情。智惠師父和智緣師父也覺得這件事情很棘手,便請林施主有機會把她丈夫帶上山來,他們將想個辦法開導他。

  可是林施主的丈夫卻沒有上過山。林施主又一次上山來找師父想辦法,那天智惠師父和智緣師父都不在,接待她的是智恆師父,林施主邊哭邊敘述最近的經歷,說了整整兩個時辰,智恆師父對林施主說,那我跟你去你家看看吧。

  戒嗔很奇怪智恆師父會用什麼方法開導林施主,智恆師父看出了戒嗔的心事,便讓我隨他一同下山。

  到林施主家的時候,智恆師父獨自進屋對林施主的丈夫說了一些話,然後出門對林施主說,你把剛才在山上對我說的那些話再對你丈夫說一遍吧。

  林施主走進屋裡,智恆師父便拉上戒嗔回寺里去了。

  林施主下次再來的時候,臉上笑眯眯的,據說她丈夫已經改變了很多。

  記得那天智恆師父在林施主丈夫的房間里只待了幾分鐘而已,究竟說了什麼話讓林施主的丈夫變化如此之大呢?

  戒嗔忍不住問智恆師父。智恆師父說,那天下午,林施主和我談了很長時間,我覺得她所說的內容已經非常有說服力,而且很感人了。所以,我那天只是對她丈夫說,等會你妻子要找你談談。

  記得周星馳施主的電影里有句台詞,你不說,我怎麼知道呢?

  很多事情,能解開心結的始終是你自己。而我能告訴你的只是,你現在應該說了。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42 | 只看該作者

第46個 世間無人知道的兩個字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說,想出家當和尚,其實很早就有人有這個想法了。淼鎮上有戶人家,家境富裕,一直想要個兒子,甚至不惜罰款超生,生了第三胎后,終於得了一個兒子,自然溺愛了些。兒子見到好吃好玩的,出手就要,所幸家中挺有錢的,幾乎都可以辦到。兒子有點任性,但也不是極壞的那種。

  有一年夏天,那家人帶著剛上三年級的小施主一起上天明寺遊玩。他們在佛堂前求佛,父母求佛的內容幾乎都和小施主有關,比如希望小施主的學業有成,身體安康等等。

  小施主看到和他年紀差不多大的戒塵和戒痴在院子里跑來跑去,無人管束,也不用讀書,忽然心生羨慕,對他父母說,想在天明寺里待上一段時間,他父母力勸無果,只能找師父們商量。師父們起先也不同意,捱不住小施主父母的苦求,便同意了,答應讓小施主在寺里住上十天,但有個要求,既然在寺里就要守寺里的規則,小沙彌所要遵守的戒條,一條也不能犯。

  小施主一心要住在寺里便滿口答應了下來。他的父母還有些放心不下,便請求師父多多照顧小施主,下山後,又差人買了很多東西,送上山來,怕小施主有所需要。

  智緣師父讓送東西的把東西帶回去,說小施主在寺里的十天將沒有特殊化。

  晚上時分,智緣師父領著小施主在禪房裡一一向他講述寺里的規矩。小施主在房間里好奇地東張西望,只是一個勁地點頭,也不知道是否把這些話聽在心裡了。

  智緣師父講完,小施主正準備去我們的房間睡覺,智恆師父忽然對小施主說,寺里還有一個規矩,如果戒律滿了十條,就要用寺里最嚴重的刑法來處罰。

  戒嗔很奇怪,因為在寺里那麼長時間了,也沒有聽過有什麼嚴重的刑法是用來處罰僧人的。

  小施主從第二天早晨就開始不習慣了,四點鐘的時候戒塵和戒痴怕他受處罰硬把他從床上拉了起來。

  他在上早課時,一下子倒在蒲團上打瞌睡,被智恆師父狠狠地打了幾下板子。師父講故事的時候讓他倒茶,他又打破了香客的杯子。

  漸漸小施主發現原來寺院的生活和想象中並不一樣,不僅在生活上,小施主飲食也不習慣,因為我們一天只吃兩頓素齋。

  那天傍晚,智恆師父還趕走了小施主家裡人派來的給他送零食的人。

  晚上小施主在床上翻來覆去很久才睡著覺。連續幾天,小施主的戒律一條條地犯著。

  第四天的時候,戒傲忽然小聲對戒嗔說,讓我多看著點戒言。戒嗔疑惑地問他為什麼,戒傲告訴我,小施主剛才在院子里一直看著戒言,邊看邊流口水。

  第五天,小施主已經犯了八次戒律了,其它各式各樣的小錯誤更是不斷。他父母下午時候來看小施主,小施主撲在父母懷裡痛哭,一定要跟他們下山,他母親摟著小施主痛哭,父親也在旁邊不斷地嘆氣。

  小施主下山的時候,他父母叫他和我們道別,他也只是膽怯地向我們揮手,然後緊緊地抓著母親的手,不願意放開。

  據說小施主以前在家裡不聽話的時候,他父母會說,再不聽話讓小拐子來把你拐走,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不過現在只要說,再不聽話就把你送上山去,小施主就乖乖聽話了。

  有次,戒嗔問智恆師父寺里最嚴重的刑法是什麼?智恆師父笑著說,只是怕小施主一直待在寺里不走,所以嚇嚇他,實際上是多慮了。

  有人只看到密林中翠竹清雅,卻忽略了樹葉下蛇吻浮現;有人只想到有林地間花瓣滿地,卻不知下面沼澤陷人;有人只聽細雨潺潺,卻不知驚雷閃現。

  茅山半山腰有香火飄渺,但那不是你想象中的靜土。屬於你自己的生活一樣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世間有兩個字始終無人知道,那就是滿足。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46 | 只看該作者

第47個 木盒中的佛像

  我師弟戒傲挺好動,常常在寺院里舞動拳腳。有時候戒嗔拿他開玩笑說,他應該去少林寺出家,在我們天明寺這種沒有武僧的地方出家有些屈才。

  戒傲非常聰明,記憶力很強,很多文章看過一遍就可以背出十之八九,雖然經文不像普通文章那樣好背,《心經》、《大悲咒》戒傲自然是背得很熟了。師兄弟們都很羨慕戒傲的這項本事,特別是經常因為背錯經文挨師父們板子的戒痴、戒塵。

  大家越是越誇獎,戒傲越是得意,有段時間埋頭在寺里放經文的房間里,把所有經文挨個背了一遍。

  每天晚上睡覺前,戒傲都要給其他師兄弟背誦今天新學的經文,愚笨的戒嗔鼓掌之餘,也不禁慚愧。

  戒傲經文越背越多,他已經不只是在屋子裡背給我們聽了,有時候也跑去師父那裡背誦,師父們也會誇獎他幾句。

  寺里所藏經卷並不太多,幾個月下來,戒傲居然已經全部背完了。

  戒傲對師父說,不如再買些經來吧。師父只是笑,但彷彿沒有打算要買的意思。

  戒傲有一段時間無所事事,又過幾天,戒傲重新回到放經文的房間里看經文去了。晚上回來的時候,臉上俱是得意之色,他居然能把經文倒著背了出來。

  戒傲興奮之餘,自然不忘記去師父們那裡炫耀,只是回來后,卻不那麼高興了,說師父們聽他背誦,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後半個月,戒傲每天流連在放經文的房間里。戒嗔想,可能再過一段時間,所有的經文又會被他倒著背誦完了吧,那時候又要怎麼辦?

  有天晚上快睡覺時,智緣師父忽然來到我們房間。

  戒傲立即把新倒背的經文又表演了一番。智緣師父笑了笑,從懷裡拿出一個小盒子交給戒傲,讓他看看這個盒子。那個盒子被一張有彩色條紋的紙嚴密地包著,戒傲拿在手中看來看去,然後對智緣師父說,包盒子的紙一共有6種顏色,其中紅色的條紋有三條,黃色的條紋有四條,綠色條紋有……

  智緣師父笑著把彩色紙盒拿了回來,伸手把嚴密包裹的彩色條紋紙撕破,裡面只是一個黃色的小盒子。智緣師父打開黃色的小盒子,原來裡面放著一尊小小的佛像。

  很多時候,我們一次次在事物的表面翻來覆去地看,自以為已經很明白了,但是你真的看透了嗎?你始終不知道盒子中存放著一尊佛像。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50 | 只看該作者

第48個 清香手擀麵

  有天經過廚房的時候,鼻子中傳來麻油的香味,我知道一定是智恆師父在做他拿手的手擀麵了。

  把頭探進去廚房,問智恆師父,要不要我幫忙?

  智恆師父回頭看著我說,又想幫忙吃嗎?他笑,早知道你們這些小鬼一定會被吸引過來的。

  廚房門邊陸續又冒出幾個頭,是幾個師弟,個個抿著嘴,偷偷地笑,端坐在小桌前。智恆師父把麵條放在我們面前,因為看到智恆師父身邊的小簍子里,還有不少未下鍋的乾麵,大家相互看著,都很客氣的樣子,假做謙讓。

  智恆師父說,別裝了,快吃吧。

  立即埋下頭,斯斯文文的開始吃面,掌握著分寸,眼看著第二鍋面快要好了,猛扒幾口,把面碗吃得底朝天。

  這種感覺好熟悉,有記憶心底涌動,忽然想起出家前的時光,那時家裡也經常吃手擀麵。那年我還不叫戒嗔,有一年,大概是五歲,生病了,不是什麼大病,只是吃壞了肚子。若那時佛祖給我一個願望,我一定會告訴他,我不想再拉了。

  小孩子總是重視眼前的利益,小小現實主義也不是大缺點。

  媽媽把我帶到王大夫家裡,他是山裡唯一的大夫,醫術不知道算不算高明,因為沒有人和他對比。王大夫說,給孩子吃些葯吧,另外暫時不要吃飯了,現在吃反而延緩了病好的時間,等藥效上來了再吃。

  睡在家裡的床上,媽媽在小小桌上擀著手擀麵,我無數次把頭探出來問媽媽,什麼時候吃呀。

  媽媽只是說,再堅持一會吧。

  記得餓了一整天,等到晚上媽媽的手擀麵放在面前的時候,迫不急待地撲上去狼吞虎咽。

  媽媽看著我笑,她問我,好吃嗎?

  百忙中抽空抬頭看她說,好吃好吃。那不過是一碗普通的手擀麵,只是在飢餓中顯得特別美味。

  媽媽一邊說,慢點慢點,別噎著。

  好像最後還是噎著了,媽媽遞過來早已經準備好的白開頭,有誰比她更了解我?

  那碗麵條中是否有半葷腥的雞蛋,已經不記得了,但是麻油的香味卻時時留存。

  生活中苦澀的經歷,反而更容易成為回憶,無數次吃面的經歷中,能記起的卻是那一碗。回憶就像吃苦瓜,入口后時苦,再嚼幾次便忘記了。

  我還記得你那時的笑。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53 | 只看該作者

第49個 智緣師父的佛緣

  智緣師父年輕的時候有很多經歷,甚至坐過牢,他來寺里的時候比戒嗔現在的年齡還要大。戒嗔曾經聽過智緣師父講一些往事,那還是他出家以前的事情。

  智緣師父年輕的時候很聰明,十六歲就考上了大學,他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他上大學的那一年離現在已經有四十年了。

  大概是六八或者六九年,那時候的中國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要求每個學校,每個單位都抓一些壞分子出來,壞分子是按比例分配,比例是百分之五。很多聽起來可笑,甚至不可思議的事情確實發生過。

  智緣師父的班上有30個人,按比例分配需要抓一到兩名壞分子出來,人與人之間相差其實並不明顯,所以壞分子也不是那麼好找。

  幾位學生會的幹部決定用抓鬮的形式確定壞分子,智緣師父第一個上前去抓,就抓中了壞人的標籤。智緣師父一直懷疑那次抓鬮有作弊,可能每個紙團都是壞分子,倒霉的只是第一個上去抓鬮的人,倒霉的只是涉世不深的人。

  智緣師父因此去勞動改造。在犯人中間,他的年紀也算小的,身體也單薄,剛去的時候即使挑一桶糞也步履蹣跚,不過時間長了挑上兩桶糞依然健步如飛。

  有次意外的事故,當然也許是人為,智緣師父的手落下了殘疾。

  智緣師父從勞改農場裡面出來的已經二十四五歲,因為算是錯案,所以有關部門還特意給他安排了工作,家裡有了很多變故,親人們離離散散。那時候智緣師父已經不太會與人溝通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有時候去上一天班,有時候連續幾天待在家裡不出門。單位里的人大部分都知道智緣師父的事情,所以也沒有給他太多的紀律管束。

  智緣師父還是按時拿了工資。有一天,他忽然想出去走走,那是漫無目的旅程,從一輛車上下來,又從另一輛車上去。

  有多少事情,我們並不知道終點在何方?因為你心中沒有終點。

  智緣師父乘坐的那輛旅行車在半路上拋了錨,車上的司機在路邊求援,乘客們有人漫罵,有人焦急,只有智緣師父靜靜地等著。他從車窗上遠遠地看到有座翠綠的小山,不由自主地從車上下來,一步步向山上踱過去。

  山景很美,吸引著智緣師父一步步地走下去,終於還是有些累的,便坐在半山腰的小寺門前的青石上休息,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寺前的大樹。偶有落葉一片片落下,智緣師父只是坐著,等待下一片樹葉下落。

  寺門有時候會打開,有個年輕的胖和尚在師父旁邊走來走去,有時候好奇地看著智緣師父。智緣師父坐了很久,吃飯的時候,胖和尚便從寺里出來,拿著幾個饅頭和一碗水放在智緣師父面前,智緣師父抓起來就吃,一邊繼續等著落葉。

  天色漸漸黑了,智緣師父靠在寺門上睡著了,第二天醒來的時候,身上多了條小薄被子,可能也是胖和尚給蓋上的吧。

  就這樣又過了一天,寺門又開了,出來一個老和尚,他問智緣師父:「你要不要進來?」

  智緣師父點點頭。那一句問話,成就一生佛緣,所以有了智緣的法號

  老和尚是智緣師父的師父,胖和尚是智恆師父。

  智緣師父進寺門的第一句話便問老師父,胖和尚哪裡去了。老師父回答智緣師父,胖和尚在睡覺,山上有野獸,你在寺門前睡的這兩晚,他一直在你身後的木門內守著你。

  沒有人會在一瞬間改變,踏入寺門的智緣師父依然不會與人交流,老師父也沒有勉強過他。那些年,來寺里的人很少,偶爾有幾個有心事的施主上門,老師父便讓智緣師父接待。

  老師父說,他們的苦難,你去幫幫他們。

  智緣師父說,我不懂佛法如何說?

  老師父說,不用說高深的佛法,只要把你的故事,告訴他們就可以了。

  不知為何,智緣師父一天天地變了,變得擅長與人交流,很多施主都被他開導過。

  世間萬物都是相互的,把手心的溫暖傳遞給別人的同時,難道感受不到他人的溫度嗎?

  說故事的人也好,聽故事的人也好,都在故事中有所得。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8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7 06:58 | 只看該作者

第50個 許願的香爐

  天明寺佛堂前的香爐很大,但那不是寺中最大的,寺里最大的香爐在寺后的院子里。這個香爐據說是建寺的時候就建造的,已經有很長時間歷史了。戒嗔只是聽說過這個香爐,卻從來沒有見過,因為我來的時候它就已經被深埋在地下了。

  香爐原本在院子中間。大約四十年前,那時候講求破四舊什麼的,所以每天都會有人到寺里來砸東西,那個香爐的年代雖然久遠,但依然精緻,算是寺里相當寶貴的物件,老師父們擔心香爐有朝一日會被人砸爛,便商量著把香爐藏起來。香爐很大,放哪裡都不方便,所以幾位老師父們便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把香爐放了進去。老師父們不想讓泥土玷污了香爐,所以洞里是真空的,上面鋪了很大很厚的一塊木板,然後掩蓋一些泥土。

  那些年,寺里被搗亂的人光顧了很多次,那些無法搬動的東西遭到了很多破壞,只是那隻香爐沒有人留意。

  香爐在地下一待就是十幾年,終於有一年,不再有人上寺里搗亂了,老師父們便決定把香爐拿出來。掀開木板,下面的香爐已經被塵土覆蓋,老師父們跳下來去清理了很久,終於把香爐內壁清洗乾淨。可是十年的時間已經讓香爐陷在了土壤中,很難拿出來,老師父們便想著找個日子,把香爐旁的泥土慢慢挖走,再把香爐取出來。

  那段時間寺里的事情很多,這事便耽擱了。寺里陸續有了香客,不知從哪一天起,有香客從佛堂前香爐里攆一小撮香灰跑到地下的香爐旁許願,許願之後,便把那一小撮香灰丟了下去,這種行為被後來的很多香客效仿。

  老師父們再想來抬香爐的時候,發現香爐上已經積了薄薄的一層香灰了。老師父們很為難,也不便再次清洗香爐,因為那些香灰,都是施主們所許的願望,只好把厚重的木板再次蓋上,希望過一段時間再抬出來。

  淼鎮里有位施主在香爐許過願,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考上大學,結果成績公布的時候,他兒子成為附近幾個鄉鎮里唯一的大學生。那位施主到處跟人說,是佛祖保佑了他兒子考上了學校,還把在香爐里灑香灰的方法當秘密一樣傳授給其他鎮上的居民,這樣的秘密照例無法保密,而且傳播得還很快,很多香客都爭相效仿。不知從哪一天起,厚重的木板又被香客掀開了,細小的香灰隨著願望飄下,一點一點地夯實在香爐中。

  智緣師父來寺里的時候,香爐還只盛了一小半香灰,到戒嗔來寺里的時候,香爐已經被完全淹沒在香灰中了。

  若現在再到天明寺的後院,你甚至已經看不出埋藏香爐的地方和其他泥土地有什麼區別了。那個承載了很多人願望的香爐,終於還是被深埋在地下了。

  很多時候,如果你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那麼即使被深埋又怎麼樣?就像天明寺後院的香爐,它始終是天明寺里最大的香爐。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