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自由之靈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非基非佛的信仰

[複製鏈接]

79

主題

40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61
Pathless 發表於 2008-2-28 0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9 在美一方 的帖子

and Biological dispensibility and elasticity

[ 本帖最後由 Pathless 於 2008-2-28 02:16 編輯 ]
Loving kindn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62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2-28 0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5 自由之靈 的帖子

續上文。接下來介紹人道主義和現世的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是一種哲學理論和一種世界觀。人道主義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對人道主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容忍、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原則。

現代的人道主義開始於啟蒙運動,在啟蒙運動中人道主義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來回答道德問題的答案。

在中世紀的歐洲,「神」高於一切,主宰一切。天主教會宣揚,宇宙是上帝創造的,上帝是世界的主人,只有上帝才是全知全能的:而人生而有罪,卑微渺小,只能聽從上帝的擺布,成為上帝馴服的奴僕和羔羊。人文主義者則明確指出要以人為中心,認為世界的主人是人而不是神,反對人從屬於神。他們頌揚人的權威、人的價值、人的高貴和人的偉大。例如,義大利人文主義的先驅但丁說:人的高貴,就其所完成的業績而言,超過天神的高貴。人文主義者讚美「人性」貶抑「神性」,自然反對禁慾主義,提倡世俗享受。他們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現世的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現世的幸福和自由。他們用詩歌、繪畫等各種文藝形式來宣揚人的現世享受,並證明人所追求的個人幸福是出於「天賦人性」。人文主義者提倡「人權」,反對「神權」,主張自由平等。他們嘲笑貴族和僧侶的愚昧無知,蔑視貴族的世家出身,主張不能以出身和門第而應以智慧、品德和才能來決定人的社會地位,有的進一步否定對教皇、教會和一切統治者的絕對服從,主張人應該發揚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個性自由。人文主義者提倡理性,追求科學知識,反對蒙昧主義。他們號召人應該不斷地學習知識,探索自然,尋求科學真理,以造福人類。甚至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戰鬥口號,使科學從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現代的人道主義者活躍在世界各地,是一個有組織的積極的社會力量。

以下轉自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7021408500.html

它的綱領表達在 1973年《人道主義宣言第二條款》「HUMANIST MANIFESTO II」,

http://www.americanhumanist.org/about/manifesto2.html

和1980年的《一個現世的人道主義宣言》「A SECULAR HUMANIST DECLARATION」。

http://www.secularhumanism.org/index.php?page=declaration&section=main

1980年的宣言有超過二百個著名學者簽署,其中赫赫有名的 A.J.Ayer, Francis Crick, Raymond Firth, Sidney Hook, Ernest Nagel, Willard Quine, Andrei Sakharov, and B .F.Skinner; 美國當代哲學家Paul Kurtz在他的「In Defense of Secular Humanism」的書中,將人道主義歸入以下七個原則:

1,理性價值。即:邏輯和經驗是發展知識,檢驗斷言的標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它的思惟方法能比邏輯和經驗更為有效的方法,有利於人類智識的進步。

2,自由探索的價值。人道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對人的思想進行獨~裁專~制,這些形式包括教會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社會體制的各種有可能對人的思想進行鉗制的壓迫形式。當然我們也主張對各種差異的容忍,尊重個人表達其信仰的權利,無論這種信仰是多麼不入流,不主張用社會的、法律的和制裁的方式對其進行壓制。

3,個人尊嚴的價值。人的高貴和尊嚴是人道主義的核心價值。所以人道主義反對一切宗教的、意識形態的、倫理道德中具有那種:貶損個人、壓制自由,愚弄智識,或非人化的信條。人道主義堅信最大程度的個人自主性與社會責任感是合諧一致的。

4,道德平等原則。這個原則貫穿於反對一切基於種族的、性別的、宗教的、年齡的、國別的岐視。這個原則的相應結果就是對一切人的智力和美德提供平等機會。

5,自由的理想。人道主義總是捍衛自由的理想,它不僅僅是支持那些因為教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利益而遭受壓制的自由意識,而且,也支持真正的政治自由,民主決定基礎上的大多數人的意見,尊重少數人的權利和法律的規則。人道主義捍衛人基本的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人道主義提倡從宗教和強硬政府控制下解放的個人自由。

6,宗教懷疑主義的價值。人道主義承認宗教在解釋人的生活意義方面的作用,但不同意對它的迷信態度。人道主義認為宇宙是自然力機製作用的產物,可以有效的為科學所理解。人道主義堅持男人、女人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不必尋求超自然的救世主。

7,倫理的本質和來源。人道主義贊同倫理的哲學傳統,即:這是一個可以反覆探尋的自主領域。倫理上判斷可以脫離宗教而獨立獲得,人類可以培育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用它們來獲得優質的生活。人道主義認識到道德在人的生活中的中心作用,但人道主義反對絕對價值觀,保留對倫理價值不斷發現的客觀態度。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2-28 04:0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63
davidlee 發表於 2008-2-28 04:08 | 只看該作者
鼓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64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2-28 0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2 自由之靈 的帖子

現世的人道主義

現世的人道主義是一種追求沒有在上帝或宗教的參考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拉丁根
saeculum 提到了世代或年齡。"世俗" 意味"屬於這年齡,世間。" 概括地說, 世俗論肯定介入現實(wordly), 與出世的(transcendent) 相反 。這種世界觀和生活方式是世俗的, 而不是神聖的; 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

以下轉自 http://www.unusuniversus.com/bbs ... oardID=24&id=89

世俗人道主義宣言
A Secular Humanist Declaration

保羅·庫爾茨 起草

  世俗人道主義在當代世界是一股極其重要的力量。現在它正
遭到來自不同方面的不正當的、毫無道理的攻擊。這一宣言僅僅
是為了捍衛民主旗幟下的人道主義基本特質。它不同於尋求超自
然的制約力量作為其價值標準或信奉獨裁的各種信仰。

  民主的世俗人道主義在世界文化中是一股強有力的力量。人
道主義理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的哲學家、科學家和詩人那
里,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儒家社會,追溯到印度的斫婆伽派運動,
還可追溯到其他卓越的理智和道德傳統那裡。世俗主義和人道主
義在黑暗的中世紀的歐洲被壓抑了,當時宗教的虔誠侵蝕了人類
解決自身問題的自信。在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和藝術中世俗人道
主義者價值標準的重新確立,使世俗主義和人道主義以壓倒優勢
得以再現。由於16和17世紀現代科學的發展和自然主義宇宙觀的
形成,世俗主義和人道主義的影響又在18世紀理性時代和啟蒙運
動中出現。在當代,民主的世俗人道主義伴隨著自由和民主力量
的增長創造性地發展著。

  無數有思想的人都信奉人道主義理想,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並投身於建設更人道更民主的世界。現代世俗人道主義世界觀主
張可以運用科學和技術改善人類環境。這在以下方面有著積極作
用:減少世界各地的貧困、苦難和疾病,延長壽命,改進運輸和
通訊,使幸福生活對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可能。它使數百萬人從盲
目信仰和畏懼迷信中解放出來並促進其教育和生活富裕。世俗人
道主義為人類以理智和毅力解決問題、克服地理和社會的界線、
擴大人類探索和冒險領域提供了動力。

  不幸,我們今天面對各種不同的反世俗潮流:主張絕對服從
的宗教的重新出現;原教旨主義的、拘泥於教義的、純理論的基
督教;迅速發展並且拒不妥協的中東和亞洲穆斯林教條主義;羅
馬天主教教階組織重新申明的正統權威;民族主義宗教猶太教;
及其對亞洲各種蒙昧主義宗教的承認。新的非理性的教派以及怪
異的心靈感應和超自然的信仰,諸如占星學、轉世說和假託靈魂
的神秘力量,在西方社會許多地方也在蔓延。這些有害發展是伴
隨著20世紀初不寬容的排外主義宗教運動和極權主義的准宗教運
動的。這些宗教活動不僅應對當今世界的諸多恐怖和暴力活動負
有責任,而且妨礙著世界上許多嚴重問題的解決。

  一些世俗人道主義的批評者堅持認為,世俗人道主義是危險
的哲學。一些人斷言,世俗人道主義「道德上是腐敗的」,因為
它主張個體自由;另一些人斷言世俗人道主義縱容「不公正」,
因為它保衛民主進程。我們支持民主的世俗人道主義的人否認這
些責難,因為它們都是基於誤解的,因此,我們要提出我們之中
絕大多數人都同意的一系列原則。世俗人道主義不是教條。世俗
人道主義者之間在很多問題上有著非常不一致的意見,然而在某
些主張方面有著大致一致的意見。我們明白現代文明為反理性、
反民主、反自由的力量所威脅。許多宗教信仰者無疑在很多世俗
人道主義的民主的價值標準方面與我們有著同樣的信仰,我們歡
迎他們與我們一起保衛這些理想。

  1、自由探索

  民主的世俗人道主義的首要原則是致力於自由探索。我們反
對對人的心靈的任何暴虐,反對教會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或
社會機構的對思想自由的束縛。過去,這種暴虐一直為教會或國
家所掌握,試圖強制實行宗教敕令。在思想史上的長期鬥爭中,
許多公共的和私人的機構對探索進行檢查,把正統學說強加於信
仰和價值觀領域,放逐持異端邪說之人並滅盡無宗教信仰者。今
天,為自由探索而鬥爭表現為新的形式。各種意識形態已成為新
的神學,利用政治團體和政府機構壓迫不同意見。

  自由探索需要承認公民的自由權是必需的,即出版自由、通
訊自由、組織反對黨和加入自髮結合的團體的權利、致力於科學、
哲學、藝術、文學、道德和宗教研究並公布研究成果的自由。自
由探索需要我們寬容不同意見,尊重個人表達其信仰的權利,不
論其信仰多麼與眾不同,不設立社會的或法律的禁令,使持不同
意見者不用擔心受處罰。雖然我們可以寬容對立的意見,但這並
不意味著這些意見可以免遭批判性的審視。推崇自由探索的人所
持的前提是,如果存在對立意見自由交換的機會,真理更有望被
發現;相互交換意見的過程往往與結果同樣重要。這不僅適合於
科學和日常生活,也適合於政治、經濟、道德和宗教領域。

  2、政教分離

  由於世俗人道主義者主張自由,他們堅信政教分離原則。歷
史的教訓非常明顯:哪裡建立了一種宗教或意識形態並賦予其在
國家中的統治地位,哪裡的少數意見便有危險。多元的、開放的、
民主的社會允許發表各種不同意見。任何把排他的真理、虔誠、
美德或正義的觀念強加於整個社會的結果都有害於自由探索。決
不能允許宗教組織的權威用他們自己偏狹的觀點為全社會立法—
—不說是道德的、哲學的、政治的、教育的或社會的觀點。

  稅收收入也不應被用於資助或支持有門戶之見的宗教機構.
個人和自願結合的團體在接受或不接受何種信仰、以他們所擁有
的無論何種物資資助這些信仰方面應該是自由的,稅收方式不能
強迫他們資助那些他們所不同意的宗教信仰。同樣,教會財產也
應負擔公共收入,不應免除其稅收。(政治的或教育的)公共機
構中以強制性的宗教誓約和祈禱也是違背政教分離原則的。

  3、自由理想

  現代世界有多種形式的極權主義——世俗的和非世俗的,我
們堅決反對這些極權主義。作為民主的世俗主義者,我們堅定地
捍衛自由理想,不僅使良心和信仰擺脫壓制它們的教會的、政治
的和經濟利益的干擾,而且保護真正的政治自由,保護基於大多
數做出決定的民主的統治,尊重少數人的權利,尊重法律的統治。
我們不僅贊成擺脫宗教控制,而且也贊成擺脫好戰的政府的控制。
我們贊成保衛人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存權、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
利。在我們看來,自由社會也應鼓勵某種程度的經濟自由,這在
增進公共利益方面是必要的。這意味著個人和團體應能在市場中
競爭,組織自由貿易聯盟,自由經營,不受過度集中的政治權力
的干擾。私人財產權是一種人權,沒有它,其他權利便是無效的。
在民主政體中,要限制這些權利之中的任何一種,就必須證明這
種限制能增強整個人權結構,因而是正當的。

  4、基於批判理性的倫理學

  世俗人道主義道德觀受到宗教原教旨主義神學家的批判。世
俗人道主義承認道德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事實上,遠在宗
教狂熱分子們宣稱他們的道德體系建立在神的權威上面之前,倫
理學便作為人類知識的一個分支發展起來了。倫理學領域一系列
卓越的思想家們對其發展做出了貢獻:從蘇格拉底、德漠克利特、
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和愛比克泰德,到斯賓諾莎、愛拉斯漠、
休漠、伏爾泰、康德、邊沁、穆勒、G.E.摩爾、伯蘭特·羅素、
約翰·杜威及其他人。存在著這樣一種哲學傳統,即認為倫理學
是自由探索的獨立領域,倫理判斷獨立於天啟宗教而得以系統的
闡述,人類可以致力於實踐理性和智慧,並運用它獲得美德和達
到崇高的境界。哲學家還強調為了社會公正和個人對他人的義務
與責任,需要有道德評價。世俗人道主義者否認道德需要從宗教
信仰中演繹出來,否認那些不信奉宗教教條的人是不道德的。

  對世俗人道主義者來說,倫理行為是或應該是由批判理性來
判斷的;他們的目標是發展自主的、有責任感的個體,使其能基
於對人類品行的理解在生活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不依賴上帝的道
德不一定是反社會的、主觀的、男女混雜的,它也不一定導致道
德標準的破壞。雖然我們認為應該容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
俗,但我們並不認為這些東西可以免遭批評。我們也不認為任何
一個教會可以把它關於善與惡、性行為、結婚、離婚、節育或墮
胎的觀念強加給社會其他成員,或以這些觀念為社會其他成員立
法。

  作為世俗人道主義者,我們相信現世人類幸福有著重要價值。
我們反對絕對論者的道德觀,然而我們堅持認為在道德討論中有
客觀標準,倫理價值標準和倫理原則是可以發現的。

  世俗人道主義倫理學堅持認為,人可以過有意義有道德的生
活,在服務於他人方面,人不需要宗教命令或牧師指導。有許多
傑出的世俗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都示範了
道德原則,如普羅泰哥拉、盧克萊修、伊壁鳩魯、斯賓諾莎、休
漠、托馬斯·潘恩、狄德羅、馬克·吐溫、喬治·艾略特、約翰
·斯圖亞特·穆勒、歐內斯特·勒南、查爾斯·達爾文、托馬斯
·愛迪生。克拉倫斯·達羅、羅伯特·英格索爾、吉爾伯特·默
里、阿爾伯特·施韋澤、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馬克斯·玻恩、
瑪格麗特·桑格、伯蘭特·羅素及其他人。

  5、道德教育

  我們確信,道德應於兒童和青年時期培育。我們認為任何教
派都不能夠宣稱重要的道德價值標準是他們獨有的財富;因此,
培養這些道德價值標準是公共教育的責任。同樣,我們支持學校
的道德教育計劃,致力於發展對道德上的善、理智及品格的評價。
我們鼓勵各種可能增強道德意識的做法,鼓勵可能做出的自由選
擇及對其後果的理解。我們不認為給嬰兒施洗禮、對青年施堅信
禮、在青年人能夠有自己的看法之前強加給他們以宗教教條等做
法是道德的。雖然孩子們應該了解宗教道德實踐的歷史,但在這
些年輕人成熟到足以進行道德價值評價之前,不應向他們的心靈
里灌輸某種信仰。必須注意到,世俗人道主義不是一種特殊的道
德,而是解釋和發現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則的一種方法。

  6、宗教懷疑主義

  作為世俗人道主義者,我們一般對超自然的斷言表示懷疑。
我們承認宗教體驗的重要性:它改變人的生活道路並賦予人的生
活方式以意義。但我們不認為這種體驗需要超自然的力量的參與。
我們對傳統的關於上帝和神的觀念表示懷疑。而有些人則把對宗
教的象徵主義解釋和神話的解釋看作是合理的,於是這些人便陷
入了神學上的混亂。我們認為宇宙充滿自然活力,它可以被科學
研究有效地加以認識。我們總是期待著發現新的可能性和新的自
然現象。我們認為關於上帝存在的傳統觀念是完全無意義的,是
不能被證明的,是獨斷的。世俗人道主義者也許是不可知論者、
無神論者、唯理性主義者或懷疑論者,但他們認為斷言宇宙具有
某種超自然的目的是根本得不到充分證明的。他們拒絕接受上帝
創造奇迹地干預歷史的觀念、上帝對他所精選的選民顯身的觀念
以及上帝能拯救有罪之人的觀念。他們相信人是自由的,並對他
們自己的命運負有責任,人們不能依靠某種超自然的存在獲救。
我們不承認耶穌的神性,不承認摩西、穆罕默德以及其他不向教
派後來的預言家和聖人們負有神聖的使命。我們不接受對《舊
約》、《新約》、《可蘭經》或其他假託神諭的宗教文獻完全依
照原文進行的解釋,無論其作為文獻多麼重要。宗教是普遍的社
會現象,宗教神話有著悠久的歷史。儘管人類建立宗教可以振奮
精神並從中得到安慰,但我們的確找不到他們的神學宣言有真實
的根據。宗教對人類文明有其積極的貢獻,也有其消極的作用。
雖然宗教幫助人們建立了醫院和學校,並在其最佳狀態時鼓舞了
愛與慈善的精神,但很多宗教也可以由於不寬容那些不接受教義
的人而導致人類的苦難。一些宗教是狂熱的、專制的,它限制人
類的希望,引發宗教戰爭和暴力。宗教無疑以對永恆生命的允諾
為喪失親人和死亡降臨提供了安慰,但也引起人們不健康的恐懼。
我們沒有發現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據表明有一種可與肉體分離的
「靈魂」,它存在於人出生之前,在人死亡后依然存在。因此,
我們必須得出結論說,沒有永恆或來世的幻想,人們照樣能過一
種道德的生活。人類有必要增強自信,以改善人類存條件,過一
種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

  7、理 性

  我們關注著反世俗主義者對理性和科學的攻擊。我們致力於
在發展人類知識和檢驗真理過程中運用理性的探索方法、邏輯的
方法和證明的方法。由於人類易犯錯誤,我們應接受對一切原則
的修正,包括那些占統治地位的、被認為或許是不變的真理。雖
然我們並沒有天真到相信理性和科學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人類所
有的問題,但我們仍然可以說,理性和科學能夠為人類知識做出
大部分貢獻,它們對人類有益。我們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者來培育
人類理智。

  8、科學和技術

  我們相信科學方法雖然有缺點,仍然不失為理解世界的最可
靠的方法。因此,我們依賴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社會科學和行
為科學來獲得有關宇宙及其人在其中的地位的知識。現代天文學
和物理學展示出激動人心的新的宇宙空間,並能使人類利用太空
旅行來探索宇宙。生物科學、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擴展了我們對
人類行為的了解。因此,如果沒有壓倒一切的理由,我們原則上
反對限制科學研究的做法。

  當我們意識到並反對濫用技術,意識到並反對由此可能會給
人類生活於其中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有害的結果時,我們仍然堅
持認為限制科學的發展是欠考慮的。我們重視科學技術(特別是
基礎的和應用的研究)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利益,但我們也認識到
需要以藝術、音樂和文學等文化的發展來平衡科學和技術的進步。

  9、進 化 論

  今天,宗教原教旨主義者又猛烈攻擊進化論。雖然不能說進
化論已達到其最終的確切的表述,具備了絕對可靠的科學原則,
但它仍令人注目地為許多科學發現所支持。也許在有關進化論的
細節方面科學家們有不同意見,然而物種進化具有有力的證據作
為進化論的強有力的支持,這些證據是很難否認的。我們對原教
旨主義者(特別是美國的原教旨主義者)的做法深表遺憾,他們
侵犯科學的課堂,要求給學生們講授上帝創世說,要求把上帝創
世說編入學生的教科書。這嚴重威脅著學院的自由和教育過程的
完整性。我們認為,相信上帝創世說的人的確應有在社會上表達
他們的觀點的自由,而且,我們不否認在有關宗教的課程中和在
思想史方面研究創世說是有價值的,但把宗教信仰的文章偽裝為
科學真理,把宗教教條強加於科學課程的做法是虛偽的。如果這
種做法成功,將嚴重損害科學的可靠性。

  10、教 育

  在我們看來,教育是建設更具人性的、自由和民主的社會的
根本方法。教育的目標是多重的:傳授知識;職業培訓;民主政
體中公民義務與權利意識的培養;促進道德成長。在教育的重要
目標中也應包括發展個體和社團的批判理性的能力。不幸的是,
今天的學校逐漸為私立的各種信息媒介機構所取代。雖然電子媒
介為豐富文化和愉悅提供了空前的機會,提供了很多的學習機會,
但也為教育目標提供了嚴重的誤導。在民主社會,電視機、收音
機、電影和大量出版物經常迎合公眾的最低級的趣味,製造文化
沙漠。現在迫切需要提高鑒賞和評價標準。世俗主義者特別關注
的是,媒介(特別在美國)經常為贊成宗教偏見者所操縱。沒有
人對傳道者、信仰療法行醫者和宗教販賣者的大部分觀點提出挑
戰,世俗的世界觀並沒有獲得公平的發言機會。我們認為,電視
導演者和生產者有責任調整平衡並修改他們的計劃。

  事實上,還有一項所有信奉民主的世俗人道主義價值標準的
人都認可的更大的任務,即需要從世俗世界觀出發就人類環境條
件問題著手制定一項切實可行的長期的公共教育和啟蒙計劃。

  結論

  民主的世俗人道主義是人類文明所必不可少的。理智的人肯
定會認識到它對人類幸福的巨大貢獻。然而,我們為預言世界末
日災難的預言者們所包圍,他們總是期望時鐘倒轉。他們是反科
學、反自由、反人性的。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世俗人道主義
者的世界觀根本上是改良的,是滿懷希望向前看的,而不是懷著
失望向後看的。我們致力於發展理性的理想、自由的理想、個體
和團體的機遇及世界範圍的民主的理想。人類未來將面對的問題
如同在過去所面對的問題一樣,無疑是複雜和困難的。如果這種
狀況能夠普遍存在,只有靠智慧和勇氣才能解決。世俗人道主義
相信人類理智而不相信神的指導。他們懷疑贖罪說、毀滅說和靈
魂轉世說,試圖以實在論的術語闡明人類狀況:人類應對自己的
命運負責。

  我們確信建立一個更符合人性的、建立在理性方法上的、不
同意見之間寬容、理解和協商的世界是可能的。我們承認需要有
理智的謙遜和根據批評修正信念的意願,在這種基礎上的一致有
時是可以達到的。儘管情感是重要的,可是我們不需要去追求獲
救的靈丹妙藥,追求逃避幻想,或追求某種無望的情感和暴力的
宣洩。我們悲嘆助長仇恨的不寬容的宗教教派的發展。在陷入反
啟蒙主義和反理性主義的世界中,不失去世俗的城市化的理想是
至關重要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65
柏桐 發表於 2008-2-28 0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4 自由之靈 的帖子

值得精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66
柏桐 發表於 2008-2-28 1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1 Pathless 的帖子

這裡先轉一段wiki的「自我意識」
意識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認為是人對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研究者們還不能給予它一個確切的定義。約翰·塞爾通俗地將其解釋成:「從無夢的睡眠醒來之後,除非再次入睡或進入無意識狀態,否則在白天持續進行的,知覺、感覺或覺察的狀態」[1],現在,意識概念中最容易進行科學研究的是在覺察方面。例如,某人覺察到了什麼、某人覺察到了自我。有時候,「覺察」已經成為了「意識」的同義詞,它們甚至可以相互替換。目前在意識本質的問題上還存有諸多疑問與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識方面。現在對意識這一概念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多學科的研究對象。意識問題涉及到的學科有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哲學等。這些領域在不同的角度對意識進行的研究對於澄清意識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困難的問題
困難的問題其實就是不易進行科學研究的問題,這的確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問題。目前在意識問題里,雖然已經可以肯定意識是腦的產物,但最困難的問題就是在經驗方面,即自我經驗是如何產生的(「自我」是如何感覺到「自我」的存在的,也可以說這種「自我感覺」是如何產生的),說這個問題困難,主要是因為這個問題目前很難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加以驗證。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問題的屬性太主觀了,而導致很難用科學的方法加以驗證,但多數科學家都相信,遲早有一天,會找到一種科學的方法來對這個問題加以研究的。 目前學術界正試圖從神經科學、心理認知科學、哲學、物理學等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67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2-28 11: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8-2-27 04:05 發表

找什麼?! 你不是已經有結論了嗎? == 死後沒有意識, 沒有靈魂!
推你一把, 趕緊往下推理啊.


呵,小心砸著自己的手哈。

你不是說需要假設意識是物質,我的結論才成立嗎。我就只能趕快翻翻唯心論的說法,看能不能找到一位代表人物,他又是不信神的。這樣我們可以看看他對死後靈魂的看法。總算是找到了黑格爾。對他是否信神(猶太,基督教里的神),也是眾說紛紜,有說他信奉基督教,也有把他歸為泛神主義者的。咱畢竟是門外漢,只能就此打住。不知柏桐先生,或者其他網友可否講講,黑格爾是不是信神(指猶太,基督教里的神)?他對死後的靈魂(或精神,意識)有沒有什麼描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68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2-28 11: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thless 於 2008-2-27 04:25 發表
我的見解,第一所謂的意識是不是就是靈魂;如果是,意識/靈魂是建立在"consciousness" 上的,透過頭腦認知及種種神經系統才能發生的,是有條件成立的。如此,他只能隨身體的死亡而消失。為什麼呢? 一 ...


你在質疑是否應該把意識就當做靈魂吧?我承認這樣的描述本身有取其方便之意。若要用宗教的說法來定義靈魂,查查維基,竟有八種不同宗教的說法哩!不管哪種,靈魂總應該是有意識的吧,所以就只討論了死後的意識。

關於靈魂的定義,你覺得應該怎樣下更合適呢?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2-29 00:4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69
柏桐 發表於 2008-2-29 00: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2-28 11:25 發表


呵,小心砸著自己的手哈。

你不是說需要假設意識是物質,我的結論才成立嗎。我就只能趕快翻翻唯心論的說法,看能不能找到一位代表人物,他又是不信神的。這樣我們可以看看他對死後靈魂的看法。總算是找到 ...

不用浪費時間啦。就假設你的結論成立。還是討論行為準則。這裡是提問和討論,不是反對或批評。

人道主義歸入以下七個原則:

1,理性價值。即:邏輯和經驗是發展知識,檢驗斷言的標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它的思惟方法能比邏輯和經驗更為有效的方法,有利於人類智識的進步。
問題思考:當邏輯和經驗能夠檢驗時,以其為標準; 當邏輯和經驗目前還不能夠檢驗時,以什麼為標準?

2,自由探索的價值。人道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對人的思想進行獨~裁專~制,這些形式包括教會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社會體制的各種有可能對人的思想進行鉗制的壓迫形式。當然我們也主張對各種差異的容忍,尊重個人表達其信仰的權利,無論這種信仰是多麼不入流,不主張用社會的、法律的和制裁的方式對其進行壓制。
問題思考:在現實世界,有多少人思想不受鉗制, 有多少人尊重他人的表達或信仰?有多少人遵循自由探索的價值觀?

3,個人尊嚴的價值。人的高貴和尊嚴是人道主義的核心價值。所以人道主義反對一切宗教的、意識形態的、倫理道德中具有那種:貶損個人、壓制自由,愚弄智識,或非人化的信條。人道主義堅信最大程度的個人自主性與社會責任感是合諧一致的。
問題思考:在現實世界,有多少人理解並執行這樣的個人尊嚴價值觀, 生存都很困難的群體,人的高貴和尊嚴如何保障?


4,道德平等原則。這個原則貫穿於反對一切基於種族的、性別的、宗教的、年齡的、國別的岐視。這個原則的相應結果就是對一切人的智力和美德提供平等機會。
問題思考:在現實世界,一切人的智力和美德是平等的嗎?


5,自由的理想。人道主義總是捍衛自由的理想,它不僅僅是支持那些因為教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利益而遭受壓制的自由意識,而且,也支持真正的政治自由,民主決定基礎上的大多數人的意見,尊重少數人的權利和法律的規則。人道主義捍衛人基本的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人道主義提倡從宗教和強硬政府控制下解放的個人自由。
問題思考:60億人的自由意識會是一致的嗎,每一個人的自由意識都能不受任何約束?



6,宗教懷疑主義的價值。人道主義承認宗教在解釋人的生活意義方面的作用,但不同意對它的迷信態度。人道主義認為宇宙是自然力機製作用的產物,可以有效的為科學所理解。人道主義堅持男人、女人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不必尋求超自然的救世主。
問題思考:目前科學對宇宙完全理解理解了嗎? 對生命完全理解理解了嗎?所有的人都能對自己的命運負責嗎?天生就不平等的社會現狀也是個人自己負責嗎?


7,倫理的本質和來源。人道主義贊同倫理的哲學傳統,即:這是一個可以反覆探尋的自主領域。倫理上判斷可以脫離宗教而獨立獲得,人類可以培育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用它們來獲得優質的生活。人道主義認識到道德在人的生活中的中心作用,但人道主義反對絕對價值觀,保留對倫理價值不斷發現的客觀態度。
問題思考: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現世的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現世的幸福和自由。哪如何平衡個人高於一切的幸福和自由與社會的倫理呢?

這60億人中有一個人=(等於或平等於)另一個人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40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70
Pathless 發表於 2008-2-29 01:20 | 只看該作者
困難的問題其實就是不易進行科學研究的問題,這的確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問題。目前在意識問題里,雖然已經可以肯定意識是腦的產物,但最困難的問題就是在經驗方面,即自我經驗是如何產生的(「自我」是如何感覺到「自我」的存在的,也可以說這種「自我感覺」是如何產生的) --

This is the core question; all human problems are rooted from self-perception; how does this perception come to play, this is consisted in constructionsof human minds on things, inferences and past experiences which we gather as "knowledge". Most religions are dealing with this problem -- who am I, why I am here -- these are also coming from human mind, so religion problem = human mind problem. Just my opinion.
Loving kindn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1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2-29 0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9 柏桐 的帖子

每個問題都可以開貼討論。 看來我們這個罈子可不光是基反基哩。我倒是在這裡惡補了很多東西呢。

問題思考:當邏輯和經驗能夠檢驗時,以其為標準; 當邏輯和經驗目前還不能夠檢驗時,以什麼為標準?


如果邏輯和經驗不足以檢驗,那就說明是無法檢驗,而不接受其它的說法。

問題思考:在現實世界,有多少人思想不受鉗制, 有多少人尊重他人的表達或信仰?有多少人遵循自由探索的價值觀?


甭往遠看,先看看信壇吧。

問題思考:在現實世界,有多少人理解並執行這樣的個人尊嚴價值觀, 生存都很困難的群體,人的高貴和尊嚴如何保障?


嗯,可能還需要有一些「利他主義」和「集體主義」,才能保障同一族群的利益。
一味強調個人的價值是行不通的。最近在「Economist"上有一篇文章,說是哈佛的一位教授,「發現」了道德也是進化的產物。其中有說到人類是有自我犧牲,利他和集體主義傾向的,以此來提高整體的生存能力。

問題思考:在現實世界,一切人的智力和美德是平等的嗎?

當然不。而且個人覺得不管怎樣提供機會,有些東西還是彌補不了的。 :lol   但這並不防礙往這個方向努力。

問題思考:60億人的自由意識會是一致的嗎,每一個人的自由意識都能不受任何約束?


那得看這60億人有幾種意識可供選擇。極端的例子,如果只有一種選擇,那當然就一致啦。越是自由,這種可能就越小。不受任何約束當然不可能,這裡的意思是不受任何權威,宗教教條的約束。

問題思考:目前科學對宇宙完全理解理解了嗎? 對生命完全理解理解了嗎?所有的人都能對自己的命運負責嗎?天生就不平等的社會現狀也是個人自己負責嗎?


今天科學對宇宙和生命當然沒有完全理解。而且我懷疑有沒有完全理解的那一天?這裡對人的能力是有些誇大。人的命運,人本身的因素只是一部分。但那是不是就是超自然的影響?也不是。

問題思考: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現世的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現世的幸福和自由。哪如何平衡個人高於一切的幸福和自由與社會的倫理呢?


並沒有說「個人的幸福和自由高於一切。」

你的問題都挺大,顯然是具有足夠的自由意識。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2-29 02:0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72
柏桐 發表於 2008-2-29 0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1 自由之靈 的帖子

我就是喝醉了,胡扯,打架, 沒有自由意識。
選一個問題扯一下。
問題思考: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現世的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現世的幸福和自由。哪如何平衡個人高於一切的幸福和自由與社會的倫理呢?

並沒有說「個人的幸福和自由高於一切。」

主要問題就是,人道主義中的「人」是個體,還是群體?
現實生活中有人主要是創造者, 而有人僅僅是享受者。 「現世的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現世的幸福和自由」如何實現?不崇尚每個個人的幸福和自由高於一切,崇尚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3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2 1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2 柏桐 的帖子

我猜是抽象的個體。沒準兒創造者比享受者還覺的幸福呢 . 剩下的就先饒了我吧。現學現賣也得喘口氣呀。要不,你談談?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3-2 11:3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74
柏桐 發表於 2008-3-3 2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3 自由之靈 的帖子

我們是很自私, 很現實滴. 擁有$$$......... 就無比的幸福.
什麼數學抽象都是空滴, 只有你會感到幸福.  就像大熊貓一樣珍貴稀少.
所以道不同, 老死不相往來.

了解每個個體的不同的幸福和自由觀, 也許才能理解, 崇尚和實現"幸福和自由高於一切"的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5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4 1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4 自由之靈 的帖子

續上篇。介紹泛神論。

泛神論

      把神和整個宇宙或整個自然視為同一的哲學理論。它認為整個宇宙本身具有神性,或者包含有神性的原則,萬物存在於神內,神是萬物的內因。泛神論者所說的神既不同於基督教所信奉的人格神,也不同於自然神論者所主張的作為第一因的神,它沒有類似人的屬性,不是凌架於世界之上,而是存在於世界之內,是世界的內因。「泛神論者」這個術語是英國哲學家J.托蘭德於1705年在《對索西尼教義的真實敘述》一文中首先使用的。
  歐洲哲學史上出現的泛神論,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泛神論,它把神熔化於自然之中;另一種是具有宗教神秘主義傾向的泛神論,它把自然消解於神中。前者往往通過自然主義接近或達到唯物主義;後者雖是唯心主義的,但在反對正統神學的鬥爭中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古代希臘,米利都學派、赫拉克利特、愛利亞學派就有泛神論思想。斯多阿學派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古代泛神論體系。斯多阿學派認為由火和氣構成的「普紐瑪」遍佈於世界,它是能工巧匠,能夠治理世界,使之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生物。古希臘的泛神論大都是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泛神論。
  在中世紀,泛神論往往以基督教異端的面目出現,愛爾蘭的僧侶J.S.愛留根納在《論自然的區分》中,認為自然是無所不包的全體,上帝是創造而非被創造的自然,具體事物是被創造而不能創造的自然。這種具有宗教神秘主義傾向的泛神論與基督教的正統教義是矛盾的,因而在13世紀被羅馬教皇斥為「危險的學說」。迪南的戴維(?~1200)認為,上帝和原初物質是絕對相同的,既然原初物質和事物結為一體,上帝也必定是這樣的。他的泛神論具有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因而在13世紀也受到教會的斥責。 德國的著名神秘主義者 M.J.埃克哈特(1260~1327)提出了比較典型的具有宗教神秘主義傾向的泛神論。他指出,上帝是世界的根基,萬物在上帝之中,上帝也在萬物之中,但萬物由於不完善性和上帝又不同一。這些理論都從內部破壞著宗教神學。
       文藝復興時期的泛神論表現出比較強烈的自然主義傾向。庫薩的尼古拉是這個時期的一位較早的泛神論者。他指出,說上帝創造萬物和說上帝即是萬物,那是一回事。在16~17世紀初,西歐特別是義大利出現過一股較大的泛神論思潮,主要代表是G.布魯諾。他把上帝看作產生自然的自然,把世界看作被自然產生的自然,認為上帝不是事物的超越的原因而是內因。他的泛神論已經通過自然主義達到了唯物主義。
  B.斯賓諾莎是近代歐洲哲學史上著名的泛神論哲學家。他把實體稱為神或自然。他認為神既具有思維的屬性,又具有廣延的屬性,一切事物都存在於神內,神是萬物的內因。他的泛神論實質是唯物主義的。
  在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中,F.W.J.謝林和G.W.F.黑格爾等都力圖以泛神論的形式來調和精神和物質的對立,表達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新黑格爾主義者F.H.布拉德雷、B.克羅齊,新實在論者A.N.懷特海、S.亞歷山大等面對自然科學和工業的進步,表現出用泛神論調和精神和物質對立的傾向。

以上轉自

http://www.hoodong.com/wiki/%E6%B3%9B%E7%A5%9E%E8%AE%BA   

幾位代表人物及其格言:

                                                                                         Lucretius
                                                             [To Venus as Nature, mother of all things:]
                                          You alone govern the nature of things. Without you nothing emerges
                                          into the light of day, without you nothing is joyous or lovely.


                                                                                          D'Holbach

                                  Nature! sovereign of all beings! and you its adorable daughters, virtue, reason, truth!
                                  be forever our only Divinities. To you are due the world's incense and homage.


                                                                                           Hume

                                 It were better, never to look beyond the present material world. By supposing it to contain
                                 the principle of its order within itself, we really assert it to be God; and the sooner we arrive
                                 at that divinity, the better.


                                                                                           Shelley
                                There Is No God. This negation must be understood solely to affect a creative Deity.
                                The hypothesis of a pervading Spirit co-eternal with the universe remains unshaken.


                                                                                           Einstein
                                I do not believe in a personal God. If something is in me which can be called religious
                                then it is the unbounded admiration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so far as our science
                                can reveal it.


                                                                                            Hawking
                                Larry King:               Do you believe in God?
                                Stephen Hawking:    Yes, if by God is meant the embodiment of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3-4 22:3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6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4 1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5 自由之靈 的帖子

現代泛神論者的理念概括說來是,尊敬宇宙,熱愛並關心自然,尊重人和動物的生存權力,歡度生命,接受自然死亡,尊重科學和實證,提倡宗教自由和政教分離。

有意思的是,現代泛神論者認為泛神論使無神論變得更有魅力,更「性感」。--不僅僅停留在反對宗教上,而在尋求有沒有不用宗教,但又得到宗教帶來的益處的辦法。

以下譯自

http://www.pantheism.net/atheism ... s3pECFSGWGgodNURaeQ

Richard Dawkins,在他的書"上帝的錯覺"中,已把泛神論描述為更為性感的無神論。那可能似乎有點兒輕佻,但是準確。在所有宗教或者精神上的傳統中,泛神論--Einstein,Hawking,以及許多其它科學家解釋世界的方法--是唯一通過最好戰的無神論者集體檢閱的一個。

那麼無神論和泛神論之間的差異是什麼?泛神論在無神論上,加入了對我們在地球上的生命,我們在自然和更為廣闊的宇宙中的位置一種擁抱的,積極的,和令人尊敬的態度,並且用自然的辦法處理壓力,憂傷和喪親之痛。這是完全與科學相容的一種精神。確實,因為科學是我們的探索宇宙的最好的方式,對於科學的方法的尊重和發現科學的迷惑力是泛神論完整的一部分。

為什麼要超越無神論呢?無神論需要增添魅力嗎? 無神論僅僅回答一個單一的問題: 有沒有一個創造者--上帝?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的回答是「沒有」, 那僅僅是一個起點。你可能基於你尊重邏輯,證據,和科學,得出這個結論。在你已得到那初始的「沒有上帝」 的回答之後,在生活中的所有其它重要的問題,對於精神, 情緒的完整性, 和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的所有選擇,仍然是需要解決的。如果無神論,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想要前進,那麼他們需要一種方法,  使人不必去單獨面對日益增長的對人,社會和國際環境的威脅。他們需要像一個傳統的宗教那樣提供了很多益處生活的方式。

無神論在前進。幾乎所有國家,聲明他們自己是非宗教或者無神論的人數在增長。有關無神論的書,像Dawkins,Sam Harris或者Christopher Hitchens的作品成為暢銷書。

但是,迄今為止無神論和無神論者組織一直著重於進攻常規的宗教,尤其是西方的有神論的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確實,相信這些宗教有著很高的代價:對教士的權威的投降,相信魔鬼,啟示,最後的審判和地獄的可怕的概念, 把其信念或者宗教價值強加於其他人們。在許多情況下他們鼓勵和容忍在幾個世紀前農業社會發展起來的,落後和壓抑的社會價值。揭示這些代價是有價值的。

宗教的吸引

但是,消極的批評還不夠。在懼怕或習慣以外, 有許多動機使人們或者堅守已有的宗教, 或者轉成其他新的宗教。為什麼他們使宗教成為他們的個人和社會的生命的中心, 除無知和荒唐之外有許多原因。

宗教不僅是在預言者和傳教士的一種信心的詭計,或者在信仰者的一種自我破壞性的失常。他們在過去有社會的生存價值,並且今天他們繼續提供個人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是他們的繼續增加的力量的來源。

宗教提供互相的支持的社區。他們克服了隔離和疏遠,給人們生命的意義, 和他們在宇宙和自然中的位置的感覺。他們向面對心愛的人死亡的憂傷提供良藥, 也安慰人們對自己死亡的恐懼。他們抗拒在充滿罪行,衝突和災禍威脅的世界中的無助的感覺。

這些利益以較好的健康和較長的生命顯示出來。

當然,得到這些利益的代價是,放棄邏輯,忽略實證,相信矛盾和不可能,教你的孩子懼怕隨時準備摧毀行星的一個上帝, 壓制其他權利的社會價值,更不用說犧牲你的生命屠殺不同意你的那些人. 這個價格也許是太高了。

自然主義的精神性

這些消極面是不可避免的嗎?他們可能是對宗教的難以相信的信念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但是,可不可能得到常規的宗教提供的利益, 又一丁點兒都沒有放棄對於個人的人權,科學,和進步的尊重和價值呢?

我們難道不需要提供像超自然的宗教–有益的但是沒有以上代價的生活方式嗎?

有沒有一種沒有上帝的宗教,一種無神論的宗教或者宗教的無神論? Pali的佛教教條里沒有上帝。老子或莊子的道教也沒有。

有沒有一種「精神(spirituality)」的, 但沒有超自然的要素的完全的自然主義?

---------------------------------------------譯完-----------------------------------

接下來,作者介紹了他們自從2000年以來的活動,像建立全球和當地的通訊網及雜誌,組織對科學和環境研究的捐款,表達對人權,自然,科學和藝術的關心,舉行小型的聚會以分享個人的感覺,提倡自然冥想(natural meditation), 自然死亡, 等等。
細節可見:

http://www.pantheism.net/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3-4 22:2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77
溫和寶 發表於 2008-3-4 10:51 | 只看該作者
感謝自由之靈的辛勤勞動,翻譯了這麼一大篇好東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8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4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7 溫和寶 的帖子

謝謝鼓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40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79
Pathless 發表於 2008-3-4 20:5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自由之靈這有關泛神論的介紹。 看來佛教,道教及很多印度哲學都符合這泛神概論。
Loving kindn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80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5 22: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9 Pathless 的帖子

說來慚愧得很,以前對佛教和道教都沒有機會好好了解。現在我倒是很想讀一讀那方面的書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