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無言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鄧小平長女鄧林:六四不應由某個領導人負責

[複製鏈接]

52

主題

383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61
haozichao2002 發表於 2008-2-12 08: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無言 於 2008-2-12 06:57 發表
你舉了些例子,可是只是一些個案。我並沒有否認有反華勢力介入的可能,只是說那些不是89運動的主流。評判一個事務,你是應該看主流還是支流是很清楚的。

對於六四,其實我關心的也不是這個事情本身。而是在鎮 ...


沒有言論的自由就沒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民主。
西方國家也不是真正的民主樂園,輿論導向通常是財閥、政客互相妥協的的結果,又有哪個著名的媒體沒有進行過有偏向性的報道?真正堅持公正、中立的媒體不是沒有,通常很難生存(有點像共產黨的論調

中國(大陸)的輿論導向則徹底被「宣傳部」操縱了,通常是報喜不報憂,偶爾說點真相感覺是那麼的珍貴。焦點訪談剛開始的時候那麼火就是因為總算能聽到一點真相了。

在我看來,反腐也好平反也罷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能有「反對的聲音」。不管這個聲音是從黨內不同派系發出還是由民主黨派發出,不管這個聲音是民間自發發出還是國外「敵對勢力」有意發出,這個聲音必須能夠存在,不被政權壓滅。老百姓有說話的地方上層才能真正了解民情,下面才能戰戰兢兢的「為民服務」。解放前共產黨是靠筆杆子搞宣傳爭民心,這個傳統沒有繼承下來,有了政權就省事的靠權把子做宣傳。反對的聲音沒有了,自己也就越來越「腐」了,個人、政黨、國家莫過如是。
我以我眼看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85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62
 樓主| 無言 發表於 2008-2-12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2 haozichao2002 的帖子

其實說到民主,有些論點倒是可以接受。

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國最終的目標是使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足,社會財富分配相對公平。如果能夠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到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從現在看來,通過民主的方式應該是正途。

西方國家的新聞偏向性的確是有的,但是往往是涉及對外政策方面。對於對內的治理,這種例子雖然也存在,但相對來講少很多。同時,反對的聲音可以並存。相比於中國,應該是進步很多了。(這倒是有點向美國的民主,對內美國是不斷的完善其民主制度的,而處理國際關係,就是只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出發點了)

最後,你說的那個反對的聲音,其實還是民主的問題。現在中國是GCD掌握絕對的權力,但凡能有威脅到其地位的勢力,政府就早早的把他們收拾了。對於外國勢力,他們如果肯只出錢而不插手,倒是不錯;只是這恐怕很難,所以不管怎麼樣,中國的事情,還是不要外國勢力插手的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85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63
 樓主| 無言 發表於 2008-2-12 23: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ellowTiger 於 2008-2-12 01:16 發表
很多謝久違了的嘟嘟1218 的貼子,其中"人老了,清醒的時候越來越少了,我想趁我還清醒的時候給你們交代些事情。","這個問題,今後會有人來翻舊帳。說你動用了軍隊,也死了人,責任是躲不掉的。 ...


64死了人,而且死了不少是事實。只是這個遺囑恐怕真實性不高。你查查這篇遺囑的全文,它摘自沙士著《遺囑》,可以發現很多內容和鄧小平南巡后的公開講話有衝突的地方。比如:

帝國主義搞和平演變,把希望寄托在我們以後的幾代人身上。江澤民同志他們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還有第四代、第五代。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在,有分量,敵對勢力知道變不了。但我們這些老人嗚呼哀哉后,誰來保險?所以,要把我們的軍隊教育好,把我們的專政機構教育好,把共產黨員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鄧小平文集第三卷)

第四,中美關係。。。。。到了你們那一代,辦法可能會多一些。我想假如我們要學習美國憲法,美國人會不開心?為了國富民強,我們黨的讓人民當家作主和富強的理想不變,但名字是否也可以考慮改成人民黨、社會黨之類呢?我想,名字一改,中美關係馬上會改善·。。。

。。。

第六,制度建設。除了第一個政體改革需要在憲法制度上下大氣力外,還要在黨內、政府內的政治制度搞—些持之以恆的建設·像今天我們只能是小圈子選中央委員,小圈子選你們。這是歷史,沒有辦法·但這辦法絕不能長期下主。最終,領導人還是靠人民來選,不能靠小圈子和槍杆子。最好是從基層的民主建設抓起。(沙士著《遺囑》)


關於六·四的部分,鄧林大概還是認同鄧小平的說法:「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成果,『六·四』這個關我們闖不過,闖不過就亂,亂就打內戰,『文化大革命』就是內戰。」

  遺憾的是鄧小平關於反腐敗的問題從現在看了卻失敗了:

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隻手都要硬。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掃除各種醜惡現象,手軟不得。廣東二十年趕上亞洲「四小龍」,不僅經濟要上去,社會秩序、社會風氣也要搞好,兩個文明建設都要超過他們,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開放以後,一些腐朽的東西也跟著進來了,中國的一些地方也出現了醜惡的現象,如吸毒、嫖娼、經濟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堅決取締和打擊,決不能任其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只花了三年時間,這些東西就一掃而光。吸鴉片煙、吃白面,世界上誰能消滅得了?國民黨辦不到,資本主義辦不到。事實證明,共產黨能夠消滅醜惡的東西。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對幹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總之,只要我們的生產力發展,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堅持兩手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可以搞上去。(鄧小平文集第三卷)

      當年只花了三年時間就一掃而光的東西,現在卻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我個人的理解是脫離了群眾的積極參與,這和建國初期是大不相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主題

2291

帖子

56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2
64
嘟嘟1218 發表於 2008-2-13 02:46 | 只看該作者
事實證明,對6.4採取的行動是完全正確
如果沒有那次行動,中國將成第二個蘇聯,而且可以肯定比它更慘
如果沒有那次行動,鄧小平就沒有今天的歷史地位.
當時在北京採取行動之前,在西藏的胡錦濤和上海的江澤民都已經堅定行動了
北京的行動不是早了,而是晚了, 也就是說還不夠果斷, 事實是:當時的鄧一直的權衡各方利弊,難下決心.
值得慶幸的是,最終他作出了正確的抉擇!
"中國人"這個稱號沒有什麼對不起我的. 能成為她的一員,我已很深感榮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223

帖子

470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702
65
weileguojia 發表於 2008-2-13 0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2 haozichao2002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66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8-2-13 05:15 | 只看該作者
這裡一些朋友自作多情硬要歸功邒伯伯,可人家的令愛並不領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67
Hanxin 發表於 2008-2-24 13: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嘟嘟1218 於 2008-2-13 02:46 發表
事實證明,對6.4採取的行動是完全正確
當時在北京採取行動之前,在西藏的胡錦濤和上海的江澤民都已 ...

在西藏的胡錦濤針對的是分裂中國的藏獨分子
是打擊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
上海與北京鎮壓的是反對腐敗的人民
鄧也說腐敗可以亡黨亡國
所以可以說腐敗分子也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
鎮壓反對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的人民
只能說明他們除了與腐敗勢力合穿一條開襠褲之外
再也不能證明任何其他目的

說鎮壓人民與打擊敵人行動一樣是完全正確
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混帳東西

現在的紀委,反貪局都是為了遏制不斷蔓延的腐敗行為所設
這還不是不得以,被迫響應了10幾年前人民的呼聲??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1: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