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問?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家一起學《金剛經》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61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7-24 23:19 | 只看該作者
首先向大家道歉,我可能不能每天寫一個帖子。因為這個帖子不太好寫,要抽一個整塊的時間來寫才行。

vingxliang,「把心倒空」就是經文後面要講到的「無住」,這的確是降服煩惱的關鍵。

子竹,你也說到點子上了。你講的是什麼(what)?為什麼(why)?怎麼做(how)?這三問對應於信解行,信,就必須知道是什麼?解,就要深入一步知道為什麼?行,就一定要知道怎麼做?解答這三問是到達證悟的三個必須的步驟。合起來看,就是我們熟悉的「信解行證」。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7-24 23:2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62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5 0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1 問? 的帖子

謝謝問號,這樣的進度剛剛好.
更重要的是,解釋得非常清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63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7-25 2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1 問? 的帖子

期待下回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64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7-27 23:24 | 只看該作者
------------------------
大家一起學金剛經
------------------------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上次談到,須菩提長老請求佛陀詳細講解「如是住、如是降」的具體內容。
  下面是佛陀的講解。請看經文。
====================================================

一、佛陀講解「如是降」
  A.對大菩薩的解釋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摩訶:梵文,意為
    菩薩摩訶薩菩薩中之大菩薩。如觀世音大士,稱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用現代的話說,菩薩摩訶薩是佛陀弟子中的優等生
    應如是降伏其心:佛陀在這裡先講解「如是降」;後文中再講解「如是住」。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一段話,就是佛陀對前文「如是降服其心」的正面解釋。諸位試著讀一下,看能不能讀得懂?
    很難懂,很晦澀。對不對?為什麼呢?因為佛講這一段話的對象,是觀世音大士這一類的大菩薩(菩薩摩訶薩)。我們不是大菩薩,聽不懂也就很自然了。
    但是佛陀很慈悲。他老人家在下文,又專門針對小菩薩(通稱菩薩)做補充說明。

  B.對小菩薩的補充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複次:表示下文與前文密切關聯,是對前文內容的補充。
    菩薩於法以下五句,是佛陀對「如是降伏其心」的補充說明。
====================================================

  對於佛陀的講解,我們採用倒敘的方法。首先學習後面對小菩薩的「補充說明」,這是重點。然後再回過頭,試著揣摩前面對大菩薩的「正面解釋」。

  下一次學習的主題,就是後面補充說明的五句話: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這五句是「降服其心」的靈丹妙藥。能在這五句上有點心得,《金剛經》就算沒白學。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7-28 00:0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6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8 08:08 | 只看該作者
阿彌陀佛

不為了布施而布施
感受得到世間萬物
卻不為萬物所累

謝謝問號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66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7-28 20:26 | 只看該作者
.....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上面這一段話,確實難懂.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一句有點感觸,大概是說:每天應份要做的事情,就好象是穿衣吃飯那樣自然而然,不以布施為布施.


謝謝問號學長操勞.

[ 本帖最後由 vingxliang 於 2007-7-28 20:32 編輯 ]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67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7-31 12:28 | 只看該作者
無布施想,輕鬆自在地做好本份.
嗯,這幾天想明白了,"有布施想,好讓其他人同沾法益".這是在不知不覺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卻忘記最迫切需要完善的是自己.
阿彌陀佛,謝謝問號學長的好帖,致心一處果能得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68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7 15:10 | 只看該作者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第一段 序分 [證信序  發起序]


第二段 正宗分

一 的示無住以生信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

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

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

薩。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69
confuse 發表於 2007-8-8 02:24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好的帖子,我非常喜歡。可是文中的專有名詞太多了,不知問?兄是否能幫忙解釋解釋?
關於佛陀的第一段解釋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不太明白「無餘涅槃」和「滅度」是什麽意思。另外最後一句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是否指不應執著於某一事物?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7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8-8 0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9 confuse 的帖子

抱歉,我最近度假去了,剛回來!讓大家久等了。

這一句不講,就是因為涉及名詞太多,不好解釋。大家別著急,後面我再慢慢解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71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8 1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0 問? 的帖子

還以為往生了,原來是度假去了,下次度假記得先告訴一聲,省得有人牽腸掛肚的,呵呵...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72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8 21: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8-8 02:24 發表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不太明白「無餘涅槃」和「滅度」是什麽意思。另外最後一句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是否指不應執著於某一事物?


基撰 大師講解金剛般若經的時候, 這樣解釋:

就此佛答之中。初答其初問以例餘二舉一隅故。
次釋違不住義。此初也。此意雲。
發心修行等本擬除病。既存我執病乃轉生。
欲令雖復發心內亡其我勿念我能。修行亦然降伏例爾。
故答初問餘令例知也。然此文中准前亦有四心。
雲我應滅度者是第一心。
一切眾生者是廣大心。餘二准文詳之易了。
無著釋雲即此之中答前三問也。謂當生如是心者答初問。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答第二問。謂度眾生時不生自取雲我能然。
要須外不作有眾生相。內不起我能執。
契順真理而度有情方名修行。
若菩薩有我相等者答第三問。
要證人法二空之理二障乃能除方名降伏。若雲我能便契會也


簡單地講, 那就是, 行者假如還沒有斷去我執, 法執, 那就還沒有究竟解脫的意思。

是否指不應執著於某一事物
對, 這裡把被執著的事物分成四類, 字面上看, 既懂也不懂。
懂, 字面上都明白,
不懂, 沒有親身體會過。

要是以功夫的角度, 四相是指: 我執, 法執, 以及細微的我執, 細微的法執。
沒有禪定功夫的人,很難體會其差別。

至於「無餘涅槃」和「滅度, 請您自己去查查字典。

四相又有智境四相識境四相的分法, 也請您參閱圓覺經上面的解釋: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凈涅盤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盤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凈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加命根。



有些東西, 即使有人解釋了, 行者也不一定當下就理解。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點管見, 師兄們斧正!

[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07-8-8 22:04 編輯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73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8-9 02:46 | 只看該作者
------------------------
大家一起學金剛經
------------------------


  先回顧一下前面的內容。前面的內容概括地說,就是須菩提長老和佛陀一對問答。
須菩提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陀簡單回答「如是住.如是降」。前面談到這是高水平的現量教學。須菩提長老能懂,但是我們聽不懂。
  所以,須菩提學長懇請佛陀老師詳細講解「如是住.如是降」的具體內容。

  佛陀先講解「如是降」。這裡又分為兩層:首先對大菩薩做正面開示,其次對小菩薩做補充說明。
  我們把學習的次序顛倒過來,重點學習對小菩薩的補充說明,然後回頭學習對大菩薩的正面開示。
===================================================

  我們把學習的重點放在佛陀對小菩薩的補充說明: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這五句中,後面兩句是對前面三句的註解。而前面三句,可以簡單概括為四個字:無住布施
    無住——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布施——行於布施。

  為方便學習,我們從《金剛經》前面的經文中,提煉出以下一對問答:
須菩提問: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答:無住布施。


  那麼,到底「布施」是什麼意思?「無住」又怎麼解釋?且聽下回分解。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8-9 03:0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74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9 21:29 | 只看該作者

給大家介紹一個有關金剛經的網址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07/index.html

裡面有經文, 論, 註解等等。

南無阿彌陀佛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75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8-9 2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4 真源湛寂 的帖子

多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76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10 02:0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問? 於 2007-8-9 23:57 發表
多謝!


不客氣。 橫向對照一下各位前輩的解釋, 蠻有幫助的。

也感謝您!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77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10 2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4 真源湛寂 的帖子

謝謝真源湛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78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10 23: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vingxliang 於 2007-8-10 23:36 發表
謝謝真源湛寂.


不客氣, 還是搬條板凳, 等問號給大家講。

很久沒聽金剛經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79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10 23:48 | 只看該作者
問?發表於帖子:關於快樂 2007-8-7 21:42  

所以啊!不執著是指心裡放下,不是說事上不去做。對於修行解脫也如是。

心裡面放下,事上隨緣去修。千萬記住這一點,不執著不是說事上什麼都不做。

執著解脫當然是執著,因為執著所以不能解脫。相反,不執著解脫,心裡放下了,反而能解脫。

這叫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受教,謝謝.

[ 本帖最後由 vingxliang 於 2007-8-11 11:21 編輯 ]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80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10 2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8 真源湛寂 的帖子

呵呵..隊伍逐漸壯大.
歡迎真源學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