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0 02:29 | 只看該作者

『一切法從心想生』

地獄裡面種種的這些境界、刑具,夜叉、餓鬼,都是自己造作惡業變現出來的形相,就像作夢一樣;相有體無,事有理無,所見的千差萬別,就是自己念頭妄想紛飛變出來。所以佛講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三惡道也是從心想生,為什麼心裡頭有惡念?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才知道。如果不願意見到三惡道,一定要把心裡頭這些惡念,不但是惡口,身造惡業,不可以,念頭都不可以有。一切法從心想生,所有境界都是法,法界,沒有一樁不是從心想生。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2 01:21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8-1

請掀開經本,分身集會品第二,從第二個段落看起。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
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這裡面的意思很深。我們從世尊開示裡面知道,地藏菩薩的分身真正是無量無邊。菩薩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的分身?我們要想到這個問題,必然是十方一切世界,造作惡業的眾生太多太多了,所以地藏菩薩需要用分身去度化。這是顯示這個意思,造作惡業的人無量無邊。世尊接著說,

【而作是言。】
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
佛安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慈悲到了極處。同樣一個道理,釋迦牟尼佛也是慈悲到極處,菩薩分身無量無邊,佛又何嘗例外?我們在《梵網經》上看到,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地藏跟世尊如是,我們就聯想到,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無一不如是。所以這個事實就告訴我們,佛菩薩比造罪業眾生的人數還多,這種大慈大悲,連讚歎的言語我們都找不到。可是眾生確實剛強難化,習氣太重。佛菩薩教化眾生,教他改邪歸正,此地講『十有一二尚惡習在』,換句話說,十之七八佛菩薩都把他度脫,這樣度脫的人數不是很多嗎?十分之七八。諸位要知道,此地講的人數是根熟的眾生,根沒熟的不說,是指根熟的眾生。也就是說他的善根福德成熟,佛菩薩來給他做增上緣,是這個意思。這些人大多數都能接受佛法依教奉行,可是還有十之一二,還有少數惡習氣還在。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十種眾,它列十大類來聽經的小團體裡面,我們能夠領會得到。而實際上,在我們自己道場裡面也能夠領會得到。他要沒有善根福德,我們在這裡講經,他怎麼會來聽?聽得也很認真,好像修行也很用功,可是一會兒毛病習氣又上來,這就是屬於十有一二這一類。這一類這一生能不能得度?不能得度,只是種善根而已。所以佛把這一類的眾生付託給地藏菩薩,佛還沒度盡的這一些根性似熟未熟,要地藏菩薩接著去干,一直等彌勒佛出世。我們接著看底下經文:
【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釋迦牟尼佛在這說出來了。前面這是總說,這個地方就是細說。把眾生根性分做四種,四種裡面前三種都得度,末后一種就是十有一二,給我們具體說出來了。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
這是上上根的人,一接觸佛法,他就相信、他就接受,依教奉行,他就得度了,所謂是正法時期得度的。第二類:
【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善根福德也相當的深厚,比不上前面那一等人。如果我們配在佛的法運三個時期,這是像法得度,根性比我們現在是利多了。
【或有暗鈍,久化方歸。】
這是根性暗鈍的。『暗』是沒有智慧,『鈍』是根性不利。對於這一類眾生,佛不捨棄。『久化』,要用很長的時間來幫助他。我們常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慢慢的會覺悟到。這屬於末法時期眾生。
【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這不是指外面的人,是指我們佛門裡面四眾弟子,甚至於也出家、也受戒,也作法師,也當住持,對於佛法不生敬仰。雖然見到佛像也頂禮、也膜拜,絕不肯依教奉行,這就是沒有敬仰心;有敬仰的心決定是依教奉行。他不肯做,佛教我們不貪,照貪不誤,佛教我們不痴,依舊就是愚痴,這一類就是不生敬仰。為什麼不生敬仰?業障重。佛講的話他雖然聽,他也會說,他有懷疑,他看重眼前的利益,眼前的利益他不肯捨棄、不肯放下,跟世間人一樣爭名逐利,過失在此地。這一類的眾生,就是剛才講的十有一二。他接觸佛法,在佛法裡面種諸善根,這一生不能成就。這是世尊法滅了以後,下一尊佛,彌勒成佛。彌勒菩薩成佛,什麼時候來?《彌勒下生經》上告訴我們,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佛才生。這個時間怎麼演演算法?實際上諸位算算,不難,算得出來。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間四百年,兜率天人的壽命很長,也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照這個演演算法;四王天的壽命五百歲,忉利天的壽命一千歲,夜摩天的壽命兩千歲,兜率天的壽命四千歲。四千歲演演算法是,它那裡一天我們人間四百年,你這樣算出來,大概就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從前人算的。精確不精確沒有關係,你自己可以計算。

這麼長的時間以後,彌勒佛出現在世間。當中沒有佛的時間很長很長,這一段時期苦難的眾生,世尊就拜託地藏菩薩代表佛來度化,所以佛不住世,地藏菩薩是佛陀的代表人。因此我們在法會裡面看到,文殊、普賢對地藏菩薩都非常恭敬,因為地藏菩薩是佛陀的代表。我們在其他經典裡面所看到,他們的禮節、言詞不一樣,很恭敬。
【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諸佛菩薩對於眾生恩德之大,世無倫比,誰能比得上?念念之中不舍眾生,根熟也度,根沒熟還是度;根沒熟幫助他成熟,已經成熟了必定得度。末法時期根熟的眾生就是凈土,能夠真正相信凈土教,老實念佛求願往生。末法時期根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退成佛,根熟。末法時期根性沒熟的眾生,是哪些?不能接受凈土教的。我們今天看到學禪、學密、學其他法門的,我們很清楚,為什麼?他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沒有能力自己斷煩惱,通途法門沒有例外的。見思煩惱斷了,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六道在十法界,十法界還是個大圈圈,還是有界限。必須再斷塵沙煩惱,再進一步破一品無明,才超越十法界,證得法身,往生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多半都是華藏世界,《華嚴經》上所講的。難,這個事情太難太難了。不要講斷見思煩惱,見惑裡頭的一品都不容易,幾個人能把自己的身看破,能不為自己這個身享受著想?這一關破了之後,見惑才破一分,八十八品你才破一品。絕沒有意念為這個身享受去起心動念,你的身見才破一品;八十八品破一品,不管用。我們從這個地方才曉得,修其他的法門,真的要像佛所講的利根、善果才行。我們利根、善果都沒有,還有這麼一點善根福德因緣,聽了凈土教死心塌地老實念佛,這還能有一點成就。
下面一段經文是講普現色身,正是《楞嚴經》上所說,應以什麼身度化,佛菩薩就現什麼身。佛菩薩在世間,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實在講在世間很多很多,販夫走卒裡面都有佛菩薩。我們沒有這麼高的警覺,所以常常得罪佛菩薩、輕慢佛菩薩、瞧不起佛菩薩,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絕不怪罪你。明白這些事實的人,對一切眾生決定不敢生輕慢心。諸佛菩薩所以這樣示現,重要的意義就是教我們修普賢行『禮敬諸佛』,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誠恭敬,斷除自己貢高我慢的煩惱。大家在歷史上熟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在國清寺。在寺廟裡幹什麼?打雜,廚房裡燒火打雜,挑燒水。誰瞧得起他?豐干是阿彌陀佛再來,在廟裡幹什麼?舂米,在碓房裡面做苦工,侍候大眾,寺院裡頭沒有一個人瞧得起他。這個事實到以後大家知道了,才知道原來佛菩薩照顧我們,我們天天得罪他,後悔莫及。我們道場難道沒有佛菩薩在嗎?也許佛菩薩就在廚房裡面工作,你們不認識,你們天天還嫌棄他。所以確確實實要知道,諸佛菩薩的化身,真的時時在我們的周邊。此地舉幾個例子來說: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2 01:25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8-2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
這我們肉眼見不到的,我們見不到他,他見到我們,他在我們周邊還是會影響我們。過去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他是夜晚看到鬼才相信。他是個學科學的,官也做得很大,對於這些東西認為是迷信,不相信。他接觸得很多,但是看到別人聽說的,當故事聽,半信半疑。他怎麼生起真正的信心?他告訴我,抗戰期間他在重慶,晚上跟一些朋友打麻將,大概到一、兩點鐘才散場,才回家去。那個時候走路沒有車,路燈很遠才有一個,有一個路燈大概二十燭光,路上的時候也是很黑暗的。他在路上走回家,這個路也相當長,也沒什麼感覺。他說前面有個人在前面走,不太遠,是個女的,走的時候也沒有在意。他走到一段時期忽然想到,一個女的單身,這麼深的夜怎麼會出來?他這一想寒毛直豎,再一看那個女的有上身沒有下身,這個嚇到了。這個因緣他才來學佛,真的學佛。學佛之後,他說大概是觀音菩薩化身,「或現神鬼身」,不是親自親眼看見,親自遇到,什麼人跟他講,他都半信半疑,當故事聽。這樣才走進佛門。下面:
【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
這是現無情身。你在遊覽的時候,現在各地方觀光旅遊,到處都提倡。你去遊玩看到這些樹木花草,這些山河的景色,看到之後有所感悟,都是諸佛菩薩變現的。為什麼別人看到不開悟?你看到開悟了。所以一個人開悟不定是什麼因緣,凡是幫助你開悟,無論是人、是事、是物,無不是佛菩薩加持的。而後你才曉得,佛菩薩不但示現有情身在你的周邊,還示現無情身。我們言語、身體造作、起心動念,甚至於自己不曉得自己是愚暗—愚痴暗鈍,自己都不知道,佛菩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國古人有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話不假。鬼神的數量多,佛菩薩的數量更多,都是大慈大悲,念念無非是感化我們,讓我們回頭是岸,早一天脫離六道輪迴,不再造作一切罪業了。凡是有利於眾生,特別是有利於眾生開悟,有利於眾生解脫,我們曉得都是佛菩薩的加持,佛菩薩無處不現身。
【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
我們讀了這個,就不要輕視其他的宗教徒。我們對於所有一切宗教徒都恭敬,恭敬之心、恭敬的態度跟對佛菩薩沒有兩樣。為什麼?那一類眾生佛度不了他,他相信上帝,佛菩薩就現上帝身來度他,不是一樣的事情嗎?他對我們不恭敬是應當的,他不了解,他有成見、有執著,他排斥。我們對他不能不恭敬,我們曉得天上人間,佛菩薩化身無量無邊。『天帝』就是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道教崇拜的。西方有一些宗教所說的上帝。『梵王』,大梵天王,印度有一些宗教,他們是崇拜大梵天的。
【或現轉輪王身。】
轉輪王福報就大了。這是人道,人道福報最大的是轉輪王。我們在近代這些科幻報導裡面,常常報導有外太空不明的飛行物,現在地球上。這個報導很多很多,甚至於還說有外太空人。輪王的輪寶,實在說非常像飛碟,這是他的交通工具,也是他的武器。這些人即使是駕著飛碟到我們這邊來了,是不是轉輪王?不見得。轉輪王派的人到這裡來巡察巡察,決定不是轉輪王。何以曉得?轉輪王慈悲,對於一切眾生決定不會有傷害。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看做,如果是輪王的交通工具,他必定是輪王的使者。正如同我們現在派人到太空去探險,美國太空人去了,俄國太空人去了,絕對不是美國的總統、俄國的總統,不是,派遣人去的,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現轉輪王身。
【或現居士身。】  在家學佛的。
【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
宰輔是官,就是大臣,我們講大臣。現在所講的總理、首相、部長,這說的是宰輔。
【或現官屬身。】這就是一般從政的官員。這是在家人的身分。

【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
這是示現學佛的身分。因為此地有優婆塞、優婆夷,前面有居士,這裡頭有差別。那個居士不一定學佛,這個居士是在家有學問、有道德,沒有出來作官的這些人。這個地方有這麼一點差別。
【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釋迦牟尼佛這一次的示現,是以佛身示現。釋迦牟尼佛除了以佛身示現之外,也示現種種不同的身,百千萬億的應化身都在我們的世間。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現在在不在?當然在,不是以佛身出現。我們凡夫以為釋迦牟尼佛滅度了,滅度是佛的身相滅度。他如果是現男子身、女子身、天龍身、鬼神身、居士身、宰官身、比丘、比丘尼身,我們怎麼認識?時時在、處處在。在歷史上我們只曉得,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他現的比丘身。這是身分露出來大家知道,身分始終不暴露太多太多了;身分露出來,這是萬分之一二而已,絕大多數身分不暴露。身分常常暴露,對於佛教的弘傳有負面的影響,不利於教化眾生,只偶爾露一下,這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對於一切人常存恭敬心,我們的態度要常存歡喜心,要懂得這個道理,諸佛菩薩無不如是。再看底下經文: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
釋迦牟尼佛示現,做出樣子給菩薩看,教菩薩。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有能力千百億化身,應當要學佛,廣度眾生。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就可以隨類化身。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觀世音菩薩,諸位必須要知道,《楞嚴經》上講的觀音菩薩是初住菩薩,不是等覺菩薩。他講他修行經歷,修行依據的理論跟方法,向大家提出報告。他的功夫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破一品無明,見性之後,他就有能力三十二應。所以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的觀音是初住菩薩,發心住,菩提心剛剛發起來,就有這麼大的能力。《華嚴經》上看到觀世音菩薩,這以後會講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第七迴向位,七迴向的菩薩。《法華經》的普門品是等覺觀音菩薩。菩薩跟《華嚴》講的普賢一樣,有道前、有道位;道前是等覺以前,可以說從初信位到法雲地叫道前;等覺是道位。成佛以後,倒駕慈航,再以菩薩身度化眾生,那就跟世尊此地講的,不定現什麼身,他有能力盡虛空、遍法界,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眾生的感有顯、有冥,顯是什麼?有心求佛菩薩。冥是什麼?自己求佛菩薩那個念頭,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很奇怪。為什麼自己求佛菩薩來幫助,自己還不知道?實在講是自己的善根福德成熟了,自己不曉得;已經成熟了,不曉得。但是你這個成熟就感動諸佛菩薩,諸佛菩薩一定應化來給你做增上緣,來幫助你、來成就你。你不找他,他來找你,《無量壽經》上所說『做一切眾生不請之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下面這是世尊要拜託他的事情:
【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這麼樣清楚、這麼樣明白,把度化眾生的事情委託給地藏菩薩。曾經在世尊一代時教裡面,包括末法時期,也就是說在釋迦牟尼佛法運一萬兩千年之內,曾經聞過佛名,曾經見過佛像;佛在世見過佛,佛不在世見過佛的形像,雕塑的也好、彩畫的也好;或者聽過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見過形像上的三寶,不論這個三寶是真是假,是有修、還是沒修,沒有關係,你只要接觸過都種了善根。雖然種了善根,他的惡業習氣很重。有善根厚的,生一點恭敬心,不肯依教奉行;善根薄的,有些不但不能生恭敬心,反而生毀謗。諸位要曉得,我們初學佛遭一點毀謗,算什麼。諸佛如來應化在這個世間,遭毀謗之事太多太多了,佛沒把它放在心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遭受一切毀謗侮辱,我們看眾生造罪業要生憐憫心,你還怎麼能怪他?還怎麼可以責備他?如果再生一念報復,那你就完全錯了。你要知道他愚痴,他沒有智慧,他煩惱習氣太重造作惡業,憐憫都來不及,哪裡會責備?這是諸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看,叫我們怎樣學習。但是造罪業的人必定墮地獄,「若墮惡趣,受大苦時」,這就是墮地獄,在佛法當中造罪業。
下面這是世尊付囑的話,「汝當憶念」,汝是指地藏菩薩,這話對地藏菩薩說:你應當要想到。「吾」是釋迦牟尼佛自稱,世尊在忉利天宮,今天殷勤付囑,把這樁事情拜託給你。「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這不是普通的眾生,都是遇到佛法,在三寶裡面造罪業的眾生,這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也就是前面所說十之一二,十之一二裡面數量太多太多了。一直到彌勒佛出世以前,這時間五十億七千六百萬年,這是古人所說的。
「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地藏菩薩用什麼法門?給諸位說,都是用念佛法門。末法時期眾生業障習氣很重,其他的法門決定不能成就。雖然是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但是眾生根性不相同、習染不相同,修學其他的法門難,念佛法門容易。我們在前面看到婆羅門女,後面講的光目女,都是念佛法門。唯有念佛法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解脫,永離諸苦,遇到阿彌陀佛給你授記,這些都是事實。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薩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
這是說地藏菩薩接受釋迦牟尼佛的付託,當時感動的情形。無量的分身可以合成一身。
【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
這一些話是感恩的話,我們要能體會到這個意思,知恩報恩。地藏菩薩有這麼樣的成就,他想到最初他也是凡夫,凡夫修成的。他得到諸佛菩薩的幫助、護持,所以他才成就,才有這樣的成就。念念不忘本,這經文是教我們這些事情。我們的身得自於父母,父母生我、養我。自己成立了,長大成人了,幾個人又能想到父母那個恩德?求學,學業成就了,學位拿到了,幾個人想到老師的恩德?在《大般若經》裡面佛說,二地菩薩主修的有八個課程,其中有一個就是『知恩報恩』。諸位要知道,二地菩薩是表法,二地修知恩報恩,初地修不修?十迴向修不修?十行修不修?十住修不修?十信位修不修?統統修。《華嚴》給我們講的是真話,一個位次就是一切位,一切位就是一位。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能夠學到圓滿的大法。每一尊菩薩所表的,後面我們會看到,這三十幾類神眾,那些神眾都是菩薩。剛才講了,應以鬼神身他就現鬼神身,童男、童女,一百七十多眾,都是佛菩薩化身,都是展現我們真心本性裡面的萬德萬能。普賢是表總相,這些眾是表差別相,總中有別,別中有總;總是一,別是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我們在前面看到表法二十位菩薩,前面十位同名菩薩,後面十位異名菩薩,他的用意在哪裡?告訴我們同是異中之同,異是同中之異,同異不二。顯示出我們的心性萬德萬能,萬不是數字,心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無量無邊。然後你才曉得,全部《華嚴經》說的是什麼?說的是自己自性的體相作用,不是說別的。全部《華嚴經》原來就是說自己,《華嚴》以外所有的千經萬論是差別說;等於《華嚴》是總,一切經論是別,別是總之別,總是別之總,是一不是二。然後你從這個基礎,你再去思惟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你這樣才能夠解圓滿。解圓滿了,你要修圓滿、要證圓滿,這個是佛教育終極的目標。方東美先生所講『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都不假。我得一點受用,所以我對老師的恩德念念不忘。佛法無比的殊勝,世出世間微妙第一,如果沒有高人指點,你怎麼會認識?
我這一生學佛沒有意思求,這個感應就是冥感。我沒有心去求,大概就是過去善根成熟,所以我遇到這些老師,佛菩薩化現的。他們教我的這套方法,跟教別人不一樣。我跟方先生學哲學,他把佛法介紹給我,告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用這個方法介紹給我。他在學校裡面教書,沒有把這個傳授給一般學生。接觸佛法之後,我有緣認識章嘉大師,我這個根基章嘉大師奠定的。大師圓寂也是為我,我很清楚;因為他要不圓寂,我學佛的心沒有那麼懇切;他這一走了,我失掉依靠。我跟甘珠活佛在他火化爐旁搭帳篷,我在那邊住了三天三夜,很認真仔細想一想,跟大師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麼?三年的教誨重新做一次回憶整理,我感激他,根扎得好、扎得穩。以後親近李炳老十年,才有點成就。親近李炳老的人太多太多了,為什麼不能成就?沒有根,我這三年的根紮上了。我學佛,佛法兩個老師,世法一個老師,很單純。我是一個作學生的態度,依教奉行,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遵循他的指導去做,佛法裡面講師資道合。
我們講經教學,一定把老師供養在這邊,我們這個現場老師在。老師教導我們,如果沒有得力的護法,也不能成功。韓館長護持三十年,我們把她的像掛在對面,每一堂課她參與、她看到,她的精神確確實實在我們這個道場、在我們這個教室,諸佛菩薩都在。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情來學習?感恩戴德。我們知道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韓館長有慧眼不是普通人,上一次韓國法師到此地來,他看到這個像,觀音菩薩再來的。她把護法的工作交給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不負所託。第一次李居士到台北圖書館,韓館長送他一組西方三聖,佛寶交給他了;第二次去,送他一套《大藏經》,法寶也教給他了;往生之後,我們這些人統統到這裡來,僧寶也交給他了。他要負責任護法,才有這樣殊勝的因緣。我們在這一個時代,大災大難,能在這個地方開《華嚴經》不容易,你要曉得開這部經,這個地方人有多大的福報、多大的善根。如果善根福德因緣不完全具足的話,這法會決定開不成。這法會能在此地建立,是一切諸佛如來的護念,龍天善神的守護,我們心裡很清楚、很明白。
父母之恩不能忘記,師長之恩不能忘記,佛教給我們上報四重恩。這四重恩是父母恩、師長恩;三寶在師長裡面,三寶是我們老師;國家的恩、眾生的恩。國家保護我們,使我們安居樂業;眾生,我們不能離開社會、離開大眾獨立生存。我們的飲食衣服,都靠許許多多人耕種製作,常常思念。怎樣報恩?認真學習,真的斷煩惱、開智慧,作佛、作菩薩,像地藏菩薩一樣,這才真正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地藏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我們要學習。地藏學佛學得很像,底下他所說: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佛度化眾生,如是分身、如是度脫,地藏菩薩表演得很好,真正是佛的好學生。他也跟佛一樣,分身恆沙世界,不辭辛勞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末后這三句,是講他度脫眾生的成績。第一個是一定要幫助眾生皈依三寶、敬仰三寶,這第一個階段,接引廣大的眾生。皈依三寶未必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事實大家很清楚。多少人皈依,但是習氣毛病不改,不肯認真修行。第一個階段,那是業障深重的,他還沒有想到了生死,認為六道輪迴還不錯,不肯舍離六道輪迴,愚暗。根性利的人他明白了,六道是苦,三界統苦;苦苦、壞苦、行苦,三界統苦他知道,下定決心他要脫離苦海,這就出三界了,永離生死。生死裡頭有兩種生死,知道的人也不多;一種是分段生死,我們這個身,另一種叫變異生死,知道的人很少。了斷我們這個身的生死,超越六道輪迴就做到,阿羅漢、辟支佛做到了。變異生死就麻煩,一直到圓教等覺菩薩變異生死沒盡,變異生死斷盡了,證得圓教的佛果。地藏菩薩幫忙幫到底,不是幫你一個階段,不會中途退心,一直幫到底。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4-12 01:39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2 01:28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8-3

我們今天在此地讀《地藏菩薩本願經》,跟地藏菩薩有緣,這裡頭有個秘義。秘義是什麼?教導我們要發心學地藏菩薩,要發心作地藏菩薩;婆羅門女、光目女是我們的好榜樣。如果我們讀了這經受了感動,真正也發這願:我們盡未來際劫,度脫一切苦難的眾生,眾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稱為大願,你發這大願,你就得諸佛護念,一切菩薩恭敬圍繞,我們要在這裡學習。「至涅槃樂」,離苦得樂。永離生死是幫助眾生離苦,後面是得樂。涅槃是究竟圓滿清凈之樂。請看下文:
【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
古人常常勸導我們,莫以小善而不為。這個事情小善,我做它幹什麼?這是我們觀念當中錯了。莫以惡小而為之,這是惡事,這無所謂,這有什麼大不了,可以做,錯了。諸位要知道,毫髮之善都遍虛空法界,反過來,毫髮之惡也遍虛空法界。不要說其他的報應,決定障礙你的性德,這就是麻煩,你不能明心見性。佛菩薩多慈悲,你只有毫髮之善都能感動他,他來保佑你、來幫助你。由此可知,善不能不修,惡不可不斷。
我們今天這一會是為九華山而講,地藏菩薩的道場。可是我們的錄像帶流通到全世界,參與我們這一會的人數不可思議。我們肉眼看得到的這些人眾,肉眼看不到的菩薩眾、聲聞眾、緣覺眾、六道鬼神眾,我們肉眼看不到。還有更殊勝的,我們在這部經上看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參加。我們這個會,有沒有忉利天會那麼殊勝?給諸位講,決定沒有兩樣。我們人間看到我們沒有福報,這小講堂這麼小、這麼簡陋;天人看到這個道場是七寶建的,這是師子座,無比的莊嚴,相隨心轉,一點都不假。所以只有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徹底明白了之後,像昨天在《華嚴經》上所說,我們才知道真正的自愛自重。只有迷失自性的人糟蹋自己,不自愛、不自重,糟蹋自己。從這個地方我們也明白解非常重要,解是幫你破迷開悟,悟後起修,那個修行功夫就得力,受用就很明顯了。這一句經文要記住。
【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世尊摩地藏菩薩的頂,摩頂安慰他,把度化眾生的使命交給他。地藏菩薩不負世尊之所託,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他也安慰世尊,請世尊不要憂慮、不要牽掛,交待他的事情他一定會做到。這個話三白,說三遍,這樣慎重真誠,決定是依教奉行。
【爾時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菩薩安慰世尊,世尊也讚歎菩薩。「善哉善哉」,兩個善哉,善哉就是我們現在的話太好了太好了。這裡面意思,他懂得佛的心意,依教奉行,記住遵守佛的教誨,這是善哉善哉。又能夠分無量身,教化一切剛強難化的眾生。眾生雖修毫髮之善、毫髮之福,菩薩看到都生歡喜心,極小之善都能感動諸佛菩薩。小善我們尚且不舍,何況是大善。諸位要曉得,你自己修善,佛法里有一句話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的祖先雖然過世墮在惡道里也超生,跟《地藏經》上講的沒兩樣。
前天胡居士打個電話告訴我,她在台中遇到一個有特異功能的人,這個人一見她的面,他說:你所修的布施福,你的父親已經生忉利天了。她打電話來問我:可不可能?我說:可能。確確實實是真事情,不是假事情。作兒女的人誠心誠意在修福,過世的這些家親眷屬統統得力。我們要度冤親債主,一定要認真努力去修學,只有自己有真正的成就,才能度得了歷代的冤親債主;你自己沒有真正的修持,不行,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布施,清凈布施,福報最大了。布施還要名聞利養,那個福報就小了。小,菩薩也歡喜,極微小的善他都不舍,我們在經上看到。小善尚且不舍,何況清凈布施的大善。這些事情,因緣果報之事,我們只要稍微細心去觀察,在這個社會上很多很多,處處都見得到,只是我們自己太粗心大意了。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非常非常明顯,跟《地藏經》上講的完全相應,絲毫不差。我們對這部經應當熟讀、深思,依教奉行,才能得真實的利益。請看下面經文: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這是在本經第二個大段落。第一大段前面兩品,世尊為我們介紹地藏菩薩,讓我們認識地藏菩薩,認識這位善知識,認識這位老師。向下有三品,這三品是說明地藏菩薩所度的這些眾生,也就是說他教化的哪些對象,佛在此地也給我們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請看經文: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
這是釋迦牟尼佛的生母,摩耶夫人。摩耶夫人生釋迦牟尼佛之後,這個福報太大,所以就上生忉利天,享天福。在我們人間來說,這個不是好事情,怎麼生了佛之後,沒有幾天媽媽就過世。釋迦牟尼佛是接受姨母扶養長大,他的生母到忉利天去享福了。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他這個母親福報大。我們人間肉眼凡夫看到,這個很不幸,想法完全不一樣。世尊這一代教化要告一個段落了,能夠接受他教化的人,前面講十之七八都已經得度,十之一二業障習氣很重,在佛世不能夠得度。佛滅度之後,給這些人帶來高度的警覺心,然後這些人由佛的弟子來度他們,個人得度的因緣不相同。佛教化眾生告一個段落之後,接受忉利天主的禮請,請他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這個事情釋迦牟尼佛不能推辭,為什麼?一切諸佛在教化眾生,最後一定是報母親的恩德,在忉利天宮講《地藏本願經》,好像這是個規矩,所以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
摩耶夫人也在這一會,見到地藏菩薩,由她來啟請。實在講摩耶夫人也是佛菩薩化現,都不是普通人。「問地藏菩薩言,聖者」,地藏是大聖等覺位的菩薩。「閻浮眾生」,摩耶夫人是從閻浮提,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從我們這個世界上生到忉利天。在忉利天念念不忘故鄉,這情很重、很深,特別關懷故鄉造業的這些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這些事情如何?請地藏菩薩開示。
【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地藏菩薩的答覆,好像是所問非所答,為什麼?摩耶夫人問的圈子太小,只問閻浮提,閻浮提以外的眾生很多,世界無邊。這裡頭有一個暗示,暗示我們的心量要大,要等虛空法界,才能滅除一切障難,心量小決定造成障礙。這世間人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仔細想一想什麼原因?都是為自己,為個人、為家庭、為我們小團體造罪業;為一個國家,國家跟國家有衝突,要打戰。如果我們心量擴大一點,為全世界,國家的爭論就消除、就能化解。可是我們為全世界,我們這個星球將來跟別的星球還有星際戰爭,又麻煩了,還是得不到安全。心量再擴大,其他星際我們也包括,星際戰爭就可以消除了。這經文裡頭的含義,如果能夠像佛菩薩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有一切誤會隔閡統統消除,一切眾生才能享受永遠的和平。一切眾生,十法界眾生,都能夠互助合作,都能夠和睦相處,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由此可知,心量小是一切禍害的根源,一定要把心量拓開。包太虛、周沙界是心量原本就是這樣,本來就如是。心量變小是你迷惑、無知,不了解事實真相所造成的。所以小心量原來沒有,大心量是本來有的,這個道理在此地。一問一答顯示這個意思,地藏菩薩暗示摩耶夫人心量要拓開,不要只關懷閻浮提,應當關懷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這個事情摩耶夫人哪有不知道,在裝,裝模作樣。總是世間人感情很重、很深,很難放下。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她還是要問家鄉的事情。顯示什麼?顯示對於自己居住的地區有很深重的感情,特別慈悲。摩耶夫人跟地藏每一個人顯示的一邊都好、都很精彩,特別憐憫我們現前造罪的眾生。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
不是摩耶夫人一再的啟請,地藏菩薩只講大的,不講小的。再三啟請,地藏菩薩當然要滿摩耶夫人的願。實在講滿我們現前眾生之願,摩耶夫人代我們請法。地藏菩薩在此地說,「我粗說之」,粗說就是說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是細語、甜言細語,好聽的話。粗言就是不好聽,為什麼?都說罪過、都說罪報,這些話叫粗話。粗、細意思在此地。
【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這是正式的啟請。我想聽的就是你說的粗說,要聽的就是這個。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
從這些名號當中,我們要懂得它的意思。
【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菩薩,第一個重罪就是不孝父母。《地藏菩薩本願經》為我們顯示孝道,地藏菩薩生生世世示現的,發深重的誓願,都是為報父母之恩,都是為盡孝而發的弘願,所以不孝罪過是第一。孝的意思非常之深。青蓮法師是《地藏經科注》著作的人,他是前清康熙年間人。他作這個註解引用的經論非常之多,是《地藏經》註解裡面最好的一個註解。我們要想報恩,應當要流通這個註解,這個註解最好重新作版,因為舊版翻印很多次,字跡已經相當糢糊了。我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雖然沒有完全依照他的註解講,他的註解我讀得很細、我讀得很認真。

他在這個地方給我們舉出,《正法念經》裡面佛講有四種恩,四種恩難報。四種恩:第一種是母恩,第二是父恩,第三是如來恩,第四是說法師恩,講經說法的法師。這四種恩難報,這四種恩都很大。父母,我們的生身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如來。如來不在世,我們怎麼得到?我們從說法師那個地方得到,長養法身慧命。佛在經上講,供養這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前必定為人讚歎,將來能得無上菩提。怎麼可以忘恩負義?所以學佛從哪裡學?從孝親尊師學起。以孝親尊師的基礎,發揚光大,就能夠孝順一切眾生,尊敬社會大眾。你能夠愛父母、愛師長,自然就能夠愛國家、愛眾生,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不孝父母,這是所有罪業裡面第一條重罪,當然要墮無間地獄。無間地獄後面還會介紹。第二種大罪,就是不敬三寶。前面這一條孝道,第二條是師道。
【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諸位要記住,那個時間長,千萬億劫。造作罪業實在講非常非常容易,極短的時間可以造作罪業,可是將來受的苦報可不得了。像這樣,地藏菩薩苦口婆心,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誰相信?一般人讀這個經,以為什麼?這是佛教勸人為善的,說這些話嚇唬人,勸人不要做壞事,不以為然,不以為它是真的。這就是這個經上講的,『剛強難化的眾生』,自以為是,哪裡曉得這是事實真相?「出佛身血」這個公案是出自提婆達多,佛在世的時候。佛給我們後世人做了許許多多修學的好樣子,我們要記住、要學習。提婆達多是佛的學生,背師叛道;將來你們自己作了法師,你們也有學生,你們學生背叛你了,有什麼了不起?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不都背叛他嗎?這示現給我們看。學生當中有聽話的好學生,有背叛老師的惡學生,佛都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我們要清楚、要明白。好的學生我們要照顧他,背叛的學生絕不責怪他,決定不能有一絲毫怨恨之心。他背叛我、他毀謗我,甚至於陷害我,都不要放在心上,若無其事,各有因緣,永遠保持心地的清凈、平等、慈悲,這叫學佛。佛用什麼心態對提婆達多,我們應當要學。決定不可以懷恨在心,那就錯了,你就是凡夫,不是佛菩薩;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怨親平等,你就不平等了。

提婆達多要傷害佛,在那個時候用這些方法。知道釋迦牟尼佛每一天到舍衛大城去托缽,路上有經過一個懸崖的地方,他要從那下面過。提婆達多就在懸崖上面,準備了大的石頭,釋迦牟尼佛從下面過,石頭推下去,把佛砸死,起這個噁心,干這個事情。佛的福報大,沒有人能夠害得了佛,佛有金剛神護法。石頭推下來了,金剛神拿降魔杵,把石頭打碎。打碎之後,碎片碰到佛的腳,流血了,出佛身血,這是蓄意害佛。他挑唆阿闍王子,勸王子搞現在的話講搞政變,害他的父親,自己作國王。提婆達多把釋迦牟尼佛害死,他來作佛。他們兩個商量好,你作新王,我作新佛,我們來教化眾生,統領大眾。造這種罪業,提婆達多生生陷地獄,墮落地獄。這是講不敬三寶,舉這個例子來說。舉這個例子用意很深,叫我們對於一切有心、無意傷害我們的人,要像佛一樣來對待,依舊是慈悲憐憫,沒有一點點怨恨的意思,我們才得佛法真正的受用。
「毀謗三寶」,三寶是佛、法、僧三寶,造謠、生事、毀謗。「不敬尊經」,這是經典,特別指出來的法寶,對於經典不尊敬、不重視。為什麼我們現在印經,一定要印得非常好?無論在印刷、紙張、裝訂都很考究,尊重法寶。使一切眾生見到這書,他就生愛惜的心,不至於糟蹋。如果很隨便,印得很簡陋,大家看到不生尊重心,常常隨便亂丟糟蹋經典,我們豈不是叫人家造作罪業,給他的機會,這錯誤。所以印東西一定要考究,不要讓別人有造作罪業的機會,這個心就是慈悲心。這是不敬三寶,不知道尊師重道,這墮地獄。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懂得報恩的已經太少太少了,我們要提倡。提倡一定要做出樣子來給大家看,口說不行,勸化的力量太小了。我報老師恩,我在大陸上建圖書館,方東美先生安徽桐城人,我在桐城建一個『東美先生圖書館』作紀念。我在我的故鄉現在已經建立『華藏圖書館』,紀念韓館長。韓館長,我將來有機會會在她故鄉,也建立一個『華藏圖書館』。我在山東濟南,現在正在接洽,建一個『慈光圖書館』,李老師辦的,我在慈光圖書館住了十年。要真做,不做不行。有一位同修問:那章嘉大師呢?對,大家都想到了,我會建『章嘉大師圖書館』。我想到,建哪裡好?內蒙古大學,在內蒙古大學裡面建立一個章嘉大師館。我一定會做到,要以具體的表現喚醒大家知恩報恩。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報恩的心,我們的社會祥和,對於國家社會有很大的利益,真正的功德利益。不知恩,忘恩負義,這社會還得了嗎?這非常可怕。一定要從我們本身認真的去做,這就是弘法利生,這才叫真正學佛。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6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4-13 18:20 | 只看該作者
父母之恩不能忘記,師長之恩不能忘記,佛教給我們上報四重恩。這四重恩是父母恩、師長恩;三寶在師長裡面,三寶是我們老師;國家的恩、眾生的恩。國家保護我們,使我們安居樂業;眾生,我們不能離開社會、離開大眾獨立生存。我們的飲食衣服,都靠許許多多人耕種製作,常常思念。怎樣報恩?認真學習,真的斷煩惱、開智慧,作佛、作菩薩,像地藏菩薩一樣,這才真正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主題

5446

帖子

181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蹲著吃飯的農民

Rank: 4

積分
1816
66
coolermaster 發表於 2007-4-13 20:19 | 只看該作者
熊貓大叔:
收個女弟子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3 22:26 | 只看該作者
趙朴初老先生在世時,第一次見凈空法師,給他寫了四個字「知恩報恩」。凈空法師對這四個字頗有心得。

「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報恩的心,我們的社會祥和,對於國家社會有很大的利益,真正的功德利益。不知恩,忘恩負義,這社會還得了嗎?這非常可怕。一定要從我們本身認真的去做,這就是弘法利生,這才叫真正學佛。」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4-13 22:36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13 23:01 | 只看該作者
一直以為,基督教是入世,佛教是出世。
現在才明白,出世的是基督教。而佛教,沒有出世,入世之分。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6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4-13 2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8 paullian 的帖子

所以我理解的基教是人一定要他律才能成人
而佛教是明白了自律,才算不枉走一生.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13 23:13 | 只看該作者
簡單說。。基督教徒是壞孩子,一定要打,狠狠的打,,讓上帝打狠點吧。。
佛教徒是好孩子,,,乖啊,,很多事情不要老師操心了,,老師教一,他就知道二了。。恩很乖,給你個糖吃。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71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4-13 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0 paullian 的帖子

這小傢伙,真的可以馬上成親,再抱一堆娃娃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主題

5446

帖子

181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蹲著吃飯的農民

Rank: 4

積分
1816
72
coolermaster 發表於 2007-4-13 2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嘩!炮連要成親啦
強烈要求上婚紗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73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4-13 23: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6 0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希望炮連多生幾個。至少一個籃球隊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
paullian 發表於 2007-4-16 04:03 | 只看該作者
俺窮,沒錢討老婆。~~~~~~~~~~~
如果有免費的超級美女,俺不介意滴~~~~~~~~~~~~~~~·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7 23:03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9-1

請掀開經本,觀眾生業緣品第三。上一次講到不敬三寶,我們接下去看這一段經文
【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這是造極重罪業的第三種。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第一個是不孝父母,第二個是不敬三寶,第三個是侵損常住。侵是侵犯,損是損壞,常住結罪很重,這是屬於偷盜戒,這是諸位都應當要知道。一般人把這些事情看輕了,以為這是小事,微不足道,不知道犯了嚴重的過失。這是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一定要細心去體會。常住有四種,所謂『常住常住』,這是指寺院、庵堂、道場裡面這些不動產,土地、田宅、房屋,所以稱之為常住常住。只可以受用,決定不能夠變更買賣,這是常住物,你要是變更買賣,這個罪就極重。第二種叫『十方常住』,十方常住就是我們常講的四事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這是十方信徒供養出家人,不是指定某一個人的,這個道場裡面所有出家人都有分。如果你是侵犯據為己有,這是盜戒。第三種叫『現前現前』,這是我們得到信徒的布施。這個布施範圍比較小,只是現前的這些出家人。不像前面講十方,十方那是所有一切出家人統統有分。古時候出家人沒有家,只要是道場都可以掛單,都可以受用,他應當要接受。因為這個供養是供養十方,所以一切出家人都有分。第四種叫『十方現前』,現前之物;譬如出家人往生了,他遺留下來的物品,這叫十方現前。雖然是現前,他所遺留下來的東西十方都有分。所以結罪是從這個地方結的。
世間譬如偷盜,你偷一個人的,你欠一個人的債。諸位同修必須要曉得,你要真正了解道理,通達事實真相,世間人絕對不會說某人佔了便宜,這話不是真話;某人吃虧上當,也沒這個話。為什麼?這一生你奪取別人的,你來生要還他,這是一定的道理,因果報應。我們奪取,將來在來生遇到緣了,我們財物也被別人奪取。我們要去侵佔別人的,將來別人也侵佔我們的。所以人與人之間佛講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生生世世永遠搞不完的,就搞這個事情。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就是討債還債、報恩報怨來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恩要報,怨算了,不要再搞,就把這個帳消了;我們欠別人的要還,別人欠我們的不要了。把這個帳從這一生都把它結了、都把它了了,這樣才能念佛,才能夠往生凈土。如果你恩怨債務常常記在心裡面,到時候佛來接引拉都拉不動,你在這個世間事沒有完,這種事是沒完沒了的。
所以欠一個人的,你還一個人,這事好辦。如果是地方政府的,譬如說這一個城市、這個地區公共的設施,你要是盜取麻煩就大了。為什麼?結罪要知道,公共設施是這一個地方人,納稅的財物來建設的。你要盜取,這個債主,這一個都市的人都是你的債主,你一個一個的還,你要還到什麼時候才能還完?諸位一定要曉得,公共設施決定不能盜取,罪太重了。如果這個設施是國家做的,麻煩就更大了,將來結罪,一國人都是你的債主。現在有許多人不知道這個罪的輕重,隨便破壞公共設施,這個罪太重太重了,這是向一國人結罪。寺院庵堂叫三寶物,這個罪比盜一個國家財物的罪還要重,為什麼?它是通十方,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出家人都有分,你這個結罪要向盡虛空、遍法界結罪,這麻煩大了。所以盜三寶物,盜一針一線、一草一木,都墮阿鼻地獄。有人說,這個好像太不合道理了,一草一木、一針一線算什麼,為什麼有這麼重的罪?你一想它主人是誰?你就明了。它主人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出家人,你向他們結罪。
盜的範圍非常廣泛,不僅限於偷盜,盜在佛經裡面的解釋叫不與取。常住負責管理的人,他要權衡、要衡量,你要的東西該不該給你;該給你,他要不給你,他犯戒,他也犯盜戒,他據為己有,故意刁難不給你;不該給你,他給你也犯戒,所以相當不容易。管理三寶的財物,一不小心就造嚴重的果報,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我們如果說浪費三寶物,也是這個戒條。我們為三寶節省一分錢,節省一塊錢是你自己種福,你種的福很大很大。為什麼?你是給十方一切出家人,在他們面前修福;換句話說,你要是浪費侵損,你這個罪過就重。今天一般人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是愈來愈少了。出家人也不講,現在講經的法師誰講戒律?講戒律人家罵你。你講戒律,展開經本你天天在罵我們,誰願意聽罵人?你講戒律,一個聽眾都沒有;但是那是講真話。所以閻浮提眾生,地藏菩薩講『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這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過分。念念在造罪業,念佛往生談何容易,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要警惕,要曉得果報的嚴重性。
底下這一段,「玷污僧尼」,這是犯淫戒。僧是出家男眾,尼是出家女眾。世間人無知,淫污僧尼。「或伽藍內」,底下是什麼?底下就不是出家人。甚至於夫妻參加寺院裡面的法會,法會有長的,長期的法會,譬如水陸佛事,或者是梁皇懺佛事,都是差不多七天以上,傳戒的法會時間就更長了。有很多居士在這個期間參加法會,住在寺院裡面,雖然是夫妻在寺院裡頭,要有淫慾的行為,也列在這個罪裡頭。如果不是夫妻,罪就更重了,那是邪淫。諸位要曉得,這都是墮無間地獄的罪業,現在人哪裡曉得有這麼嚴重的果報?「或殺或害」,這多半都是所謂強姦,淫污之後再把她殺人滅口,這個罪就更重。造這些罪業都是「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再看第四段:

【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前面兩句這是舉罪。「沙門」是修行人,並不是指僧尼,僧尼比沙門更殊勝。『沙門』,在家居士都可以稱沙門,這兩個字是梵語音譯,它的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所以出家、在家都可以稱沙門。你只要認真修行,如理如法的修行人都可以稱為沙門。沙門這個名稱在印度是普通的稱呼,所有一切的宗教徒,不一定是佛教,只要認真學習斷惡修善,通常都稱沙門。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沙門就變成中國佛教出家人的通稱,可是諸位要曉得它通在家,稱沙門是比較謙虛一個稱呼。他裝作沙門,他不是真的修行,裝著修行目的必然是欺騙眾生。這一段經文青蓮法師在科判裡面,把它判作破戒誑人,誑是欺誑、欺騙人。
下面這是說他的罪狀,「破用常住」。你不是真正修道人,十方供養是供養修道人,你真修道,他就得福了。他供養你修行,你修得很好,最低限度你來生得人身,生天享天福,他沾一點光,這最低限度。如果你要墮三惡道,你就虧負於他,你就欠他的債,這是佛家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要還債的。如果你在這一生當中真的修行,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他的福就更大,他這個福田就真正種上了。由此可知,出家人這一碗飯很難吃。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們,比乞丐討飯難吃多了。乞丐,人家布施給乞丐,決定沒有想到要種福,決定沒有想到要回報,所以乞丐討來的那一碗飯好吃。出家人接受布施供養,這個難吃,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世間行業很多,你為什麼要選擇出家?選擇出家,說老實話,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你就選擇阿鼻地獄。為什麼要干這種苦事?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不是開玩笑的事情,非常嚴肅。
我們看到現在出家人,實在講是讀經太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的,沒有幾個人。而一般社會人認為什麼?出家這個行業很好賺錢,又不要納稅,也不要很辛苦的經營。世間從事任何一個行業,都要很辛苦去求學學技術。出家人要學經懺佛事,頂多三個月就行了,就很熟,就可以開始賺錢。如果你再能說善道,那賺錢很容易,要不了幾年,你就可以賺幾百萬、幾千萬,都來了。可是要曉得,後來的果報在阿鼻地獄,阿鼻地獄罪受完了,還要有很長很長的時間還債。決定不能說是欠債不還的,沒有這個道理,因果通三世,我們要知道。這種作法是破用常住。「欺誑白衣」,白衣是在家信徒,你欺騙他們。違背了佛的教誡。「種種造惡」,造惡是貪嗔痴慢,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這是第四類墮阿鼻地獄,阿鼻是無間,第四類的人。末后一類偷常住物,這是用盜心來竊盜,比前面侵損還要嚴重。

【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榖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後面兩句是他應當得的果報。常住,前面說過了,四種常住。你要是用盜心,偷盜的心竊取,或是你自己用,你偷盜自己來享受,或者是給你家親眷屬去享受,都犯這個罪,這個罪非常非常之重。《觀佛三昧經》裡面說,盜三寶物,他的罪過超過殺八萬四千父母;殺害父母,前面就是阿鼻地獄罪業了。偷盜三寶物,那個罪比殺父母的罪還要重。重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像,佛在經裡面舉的比喻,比殺八萬四千父母那個罪過還要超過。華聚菩薩在經上說,五逆四重我也能救,盜僧物者我不能救。華聚菩薩是等覺菩薩,跟觀音、勢至、地藏菩薩是相等的,他們說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
現在我們這個地方,這個道場是居士道場,居士道場弘護正法,它的因果是跟寺院庵堂相同。這些我們都必須要認識清楚,我們有所需求可以向常住說明,常住供養,這是正確的。決定不可以,瞞著常住自己來竊取,這就錯了。最容易犯的常住物—紙張,像通常講信封、信紙,我們隨便拿來私人寫信,很小的事情,不學佛的人哪裡會知道?一般社會上,在政府機關做事也好,私人公司裡面做事也好,公家的物品像這些東西,都隨便拿來自己用,不懂得佛理。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在奉祀官府服務,他當主任秘書。他告訴我們,他每一次去領信紙、信封,一定要向奉祀官報告:我領的信紙、信封,有的時候我私人寫信也要用。那個奉祀官嫌他啰嗦,哪一個不是這樣?為什麼你每一次來領的時候要說這麼幾句話?他說:我說這幾句話,你答應了,我不犯盜戒;我沒有得你同意,我用公家信封自己寫信,我犯偷盜戒。這是明理的人,一張信紙、一張信封,他都這麼謹慎,可見其餘了。所以小小戒要留意,不可以輕慢,認為這是很小的事情沒有罪,沒有那麼嚴重,我們想錯了、看錯了。
我曾經跟諸位同修說過,我以前念中學的時候有個校長,周邦道先生。以後他來到台灣,過去在中國大陸他做過教育廳長,他是江西人,抗戰勝利之後,他作江西省教育廳長。在台灣他作考選部政務次長,政務次長在中國就是第一副部長。公家配給他汽車,他老人家是公事出門用公家的車,私事出門自己乘巴士。為什麼?不敢浪費公家的汽油,不侵損國家的財物。在這個時代還有這樣的官員,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都是在家居士,天天讀經,明白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他們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家裡面有電話,電話是公家給他裝的,不是公事不用家裡電話,家裡面小孩都不準打電話。念念都能夠為國家想,替國家節省一分錢都是好事情,一點都不敢浪費。我們今天拿到電話,國際電話,不懂得長話短說,啰哩啰嗦的一打打好久,侵損常住。你本來重要的事情,幾句話可以能解決的,你拿起電話在那邊聊天問長問短,這個電話費用常住付,侵損常住,大家不曉得這個利害。
所以我鼓勵大家,現在我們有些必須要知道的事情,傳達訊息最好統統用傳真,傳真能夠節省時間。你五分鐘可以傳十幾張紙,這十幾張紙你寫的東西內容夠豐富了,這個好。而且他拿到傳真,一遍沒有看清楚,還可以看第二遍。電話打半個小時,不如五分鐘傳真的效果,電話費用跟傳真費用是相同的,你省多少?不知道造作阿鼻地獄的罪業,自己不曉得。將來墮阿鼻地獄喊冤枉,閻羅王把你這些事迹當面拿給你看,你一句話都沒得說,你的證據都在。細說都在《戒經》裡面,此地是把重要地方略略的提一提而已。
我們現在要能體會到物力的艱難,這一切眾生,全世界的眾生,不知不覺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雖然享福,那個福報差不多快享完了;福享盡了,災難就來了,這個災難佛法裡面講花報。果報在地獄,花報是果報的預兆,我們怎能夠不警覺?為什麼不在這一生當中,短短的數十年寒暑咬緊牙根,學習釋迦牟尼佛,過一個最簡單的生活、最樸實的生活。除了弘法利生,這利益大眾,我們應當要做。個人生活需求,必須要節省到最低限度。如果我們出家人,身上一分錢都沒有,如法,真正如法。我們出門,需要用錢的地方常住供應,出門也要節省,回來之後還有多餘的交回常住。我們能這樣做,決定得到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不如法、不如理,說老實話,諸佛不護念你,龍天善神瞧不起你。誰在你的周邊?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得其便利,所以你常常有病苦、有殃罰,自己還不自覺。
不學佛的人真的不明白,學佛的人明了了,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兩樁事情,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兩樁事情。上求佛道,一定要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就上求,這一生當中決定辦到。下化眾生,就是給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樣子,那個下化你就做得很圓滿。今天世間人貪財、貪名、貪利,我們做個樣子,把財、名、利捨得乾乾淨淨,這就是下化。不需要說,也不需要人知道,你肯做,有一、兩個人曉得,他們就會宣揚,他們就會告訴人。哪個地方出家人是這個作法,這些出家人身心清凈得大自在,智慧充滿,令世間人羨慕、令世間人嚮往,來向你學習,才能收到真正利益眾生的效果。
世間災難從哪裡來的?世間人以為這些大自然與我們沒有關係,所以把這些災難都推給自然災害,非人力所能為,責任都推掉了。只有真正學佛的人懂得,依報跟正報是一體,依正不二。特別是《華嚴經》,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講得十分的透徹明白。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毫髮、微塵,那麼小、那麼微不足道,都影響到盡虛空、遍法界。你一念善影響虛空法界,一念惡也影響虛空法界。於是佛給我們說共業所感,這個話我們聽了決定沒有疑惑。古時候的這些帝王,包括知識分子,中國的知識分子沒有不讀佛書的,都明白這個道理。遇到自然災害,他們都很認真的反省懺悔、改過自新,來挽救劫運,他們懂得這個道理。現在學了些科學,不承認這個事實,認為這是妄想、這是幻想,不合乎科學的原則,迷信科學。科學所研究的是整個宇宙人生某一部分,佛法是講全體,執著某一個部分,往往傷害到整體。唯有顧全整體大局,才能夠解決問題,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佛在大乘經典,常常教導我們深解義趣,我們解得淺不行,深解一定要身體力行。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7 23:08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9-2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無間也就是阿鼻地獄,有時候經裡面說兩種,有時候把它合在一起說,究竟是一、是二沒有定論,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樁事情。地藏菩薩略略的舉出前面五類的重罪,這是決定墮無間地獄。「若有眾生造如是罪」,如是就是指前面五大類。這五大類都是嚴重的十惡業,地獄果報出來之後,他還有餘報,余報在餓鬼、在畜生,不曉得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再得人身,所以得人身相當不容易。三惡道的時間都很長,地獄那就不說了。餓鬼道,佛在經上講,鬼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人間祭祀鬼神,初一、十五來祭祀他們,祭祀他們是請他們吃飯,那正好。他的一天是我們一個月,我們初一、十五請他吃中午飯、請他吃晚飯,他一天。餓鬼道壽命短的千歲,也算一年三百六十天,照這個演演算法,鬼道壽命都很長很長。以前章太炎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他在鬼道裡面天天去上班。還看到有漢朝時候的鬼,他是讀書人,漢朝、兩晉、隋唐,他都跟他們見過面了,鬼道見面。這種情形我們都要曉得。
畜生道有些壽命很短,但是畜生愚痴,非常執著它的身形,所以很難脫離畜生道。釋迦牟尼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過去在祇樹給孤獨園住過一段時間,在那邊講經說法。祇園精舍曾經有一些工程在做工,大概建房子,地下有一窩螞蟻,佛看了之後笑一笑。弟子們看到了,佛看到螞蟻為什麼笑?佛就告訴他,這一窩螞蟻,七尊佛過世了,它還是螞蟻身。不是它壽命那麼長,它執著那個身相是自己,死了之後投胎還作螞蟻,生生世世作螞蟻,不知道出離,畜生道愚痴。你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三惡道的可怕。三惡道怎麼去的?造作十惡業去的,破戒造十惡業,墮三惡道。請看底下經文: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

這是摩耶夫人聽地藏菩薩講,無間地獄這麼嚴重,墮在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太可怕了。什麼叫做無間地獄?摩耶夫人代我們啟請。
【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

我們常講的十八層地獄,就是指這個意思。十八層地獄是十八大地獄。
【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號亦別。】
一切眾生在世間的時候,造作罪業有輕重不同,所以墮落在地獄,地獄裡面受苦也有輕重不等。過去李炳老給我們講經他提過,佛經裡面所說的地獄有七十多類,《地藏經》裡頭略說,細說有七十多類。七十多類,我們想一想當然還是歸納,種類之多沒有法子計算,佛善於用歸納的方法。像煩惱,煩惱無量無邊,佛把它歸納一百零八大類,用歸納法。所以七十多類的地獄也是歸納法,最苦的就是無間地獄。佛在經上講,眾生所造的善惡,統統有因果報應,決定不會落空。善心善行必定感善果,惡念惡行一定感惡報,只要造作罪業必定有地獄,地獄是極苦之處。我們看底下經文,地藏菩薩說:
【無間獄者,其獄城。】
地獄外面有城牆、有圍牆,圍牆像城牆一樣。
【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
經裡面講的這些事情,地獄之大難以想像。「八萬餘里」,比我們地球還要大,我們地球沒這麼大。城牆之高,高一萬里,我們現在的飛機,飛不到那麼高。我們現在坐最大的飛機,諸位常常去旅遊,坐七四七能夠飛到同溫層,飛到這是差不多三萬多英尺,三萬多英尺差不多是一萬多公尺,和現在我們來講也不過十公里而已,這個高度十公里。一萬里,恐怕從地球到月亮。佛在經上講的這些話我們要相信,《金剛經》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完全如其事,沒有絲毫誇張,事實怎樣佛就說怎樣,不增不減這叫如語。地獄變化所作,化現的,是造罪業的眾生業力變現的。如果沒有造作這麼重罪業的人,地獄縱然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就正如章太炎居士,他要求東嶽大帝廢除炮烙的刑法,炮烙是地獄裡面的一種刑法,現在我們講這種刑法不仁道;基於仁道的立場,死就讓他死,不要叫他這麼難過,不要去折磨他。東嶽大帝派小鬼帶他到刑場里去看,他看不到,他才完全覺悟到佛經裡面所說,這種刑法不是閻羅王設施,是他自己業力變現的,這個就沒有法子了,不是別人設的。別人設的,基於人道當然可以赦免,自己業力變現,這個沒法子。地獄裡面現象是一片火光,火海,這個我們要相信。佛經說地獄是這個狀況,其他外教也是這麼說。基督教雖然他不講六道,至少他講三道,他講天道、講人道,他也講地獄。他那個地獄相也是一片火光。由此可知,地獄的現象,如果有甚深禪定的人,前面我們看到婆羅門女,她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有這個能力,參觀地獄;她有這個能力,親自見到這個狀況。所以我們對於佛所講的不可以懷疑。下面說:
【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
這是敘說無間地獄裡面的現象。無間地獄是大地獄裡面,最苦的一個範圍當中。稱為無間,後面會給我們說明,受苦無間,沒有間斷。由此可知,其他的地獄裡面雖受苦,還有暫停的時候,換句話說,還有讓你喘息的機會,無間地獄沒有。

【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卧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

床是受刑人的場所,好像一個台一樣。這個台太大太大了,受罪的人他自己感覺到,他的身體就那麼大,所有一切刑罰同時受,千萬種刑具同時受。不是說這個刑罰受完之後,再去接受那個刑罰,那有間隔,那不是無間地獄。無間地獄就是所有一切刑具同時受,刀山、劍樹、油鼎一起受,同時,不是一樁一樁來,決定沒有間歇。許多人造這個罪業,個人感覺得個人自己身體都是遍滿的,充滿這個地獄,這是化身。也是《華嚴》講的無障礙法界,受罪的人跟一切受罪的人沒有障礙,同時受,同時感覺得自己身體遍滿地獄。底下做個總結:

【眾業所感,獲報如是。】
《地藏十輪經》裡面給我們說五逆罪。五逆罪,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墮阿鼻地獄,就是五無間地獄。五逆是大逆不道,第一個是殺父母,父母對自己有大恩,不能知恩報恩反而殺害父母,這是造無間地獄之罪。第二個是殺阿羅漢,阿羅漢是修行得道之人,他住在這個地區,是這一個地區人的福田,這個地區人有福,接受他的教化。阿羅漢現不在,到哪裡找阿羅漢?如果說殺害善知識,這個善知識能夠教化一方,你去殺害他,這個罪過等於殺阿羅漢。第一句殺父母,這是父母親,殺阿羅漢是老師,一切眾生恩德最重的無過於親師,所以一切善行無過於孝道,孝親尊師是善行裡面的第一。第三是破和合僧,破壞僧團,也是破壞教學的場所,破壞教學的大眾,這個罪過很重。最後是講噁心出佛身血,懷著嗔恨之心,或者是嫉妒之心,佛的福報很大,沒有人能夠殺害佛,佛有很多護法神保護,沒有能傷害的。出佛身血是提婆達多的故事,這是提婆達多想傷害佛,在懸崖上面推下大石頭,想害佛的生命。金剛神在空中把石頭攔截住,這個石頭破碎了,碎片落在佛的腳面上,他受了一點傷流血,叫出佛身血,這個罪過也是墮無間地獄。換句話說,就是破壞正法,使社會一切大眾聞法的機會斷絕了,所以這個過失在無間地獄。
【又諸罪人,備受眾苦。】
這一句是總說,下面也都是略說。
【千百夜叉,及以惡鬼。】
這是地獄裡面變現出執行刑罰的這些惡鬼,夜叉惡鬼,《地獄經》裡面叫他們做惡獸,牛頭馬面這些,他不是人的形狀,惡獸的形狀,非常可怕、非常恐怖。
【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
受罪的人看到地獄的形相總是逃避,想躲避。躲避到哪裡去躲?四面都是火,上下也是火。這一些惡鬼,你想躲避,祂把你抓來往火炕坑上送。
【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
這一些惡鬼戲弄這些受罪的人。古時候,兵器只有這些東西。我們能推想到,現在要是在地獄裡面,一定有毒氣、有瓦斯、有機關槍,有這些東西,有炮彈,甚至於有核子彈爆炸,統統都有了。從前人心裡頭沒有這些現象,變不出這些東西來,變他自己心裡面所知道的這一些刑具。現在人很可怕、很可憐,為什麼?看電影、看電視,看那些恐怖東西,他統統裝在阿賴耶識裡頭,到阿鼻地獄全部現出來了,他統統都要受。所以這一些科幻恐怖影片少看為妙,縱然墮地獄,少了不少種刑罰,我講的話是真的。你們喜歡看這些東西的話,阿賴耶識裡面含藏這些種子,將來墮地獄比一般墮地獄要增加很多種的刑罰,一定的道理。所以一個真正懂得修學的人,眼不見惡色,耳不聞惡聲,一切這些惡劣的境界,我們不要去接觸、不要去沾染,好,對自己決定有大利益。這是說夜叉惡鬼。除這個之外,這就是科幻小說裡頭所講:
【復有鐵鷹,啖罪人目。復有鐵蛇,繳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
每一種刑罰都表無量的苦受,各有業因,佛在經典裡面都有說明,總是不離貪嗔痴這三種根本煩惱。人在一生當中,實在講受愚痴之害是最嚴重的。愚痴是對於事理不明了,憑著自己的邪知邪見毀謗道德,自己心行不正,也誘導他人邪知邪見,共造惡業。佛勸我們布施,在末法時期,布施所產生的負面印象不能說沒有,前面講偽作沙門心非沙門,欺騙眾生的人真有,不是沒有。特別是在末法時代,佛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些邪師從哪裡來?魔王的子孫。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魔王波旬想破壞佛法,佛的智慧道德威神太大了,魔王無能為力,暫時就不破壞,也跟著佛學,也來聽經聞法。可是壞佛法的意念沒消失,他跟佛報告,他說:我總有一天要破壞佛法。佛說:我的法是正法,不可能破壞。魔王就講:等到你法運衰的時候,末法時期,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披上你的袈裟來破你的佛法。釋迦牟尼佛聽了一句話不說,流眼淚,所謂是『譬如獅子蟲,還噬獅子肉』。所以這些出家人不是佛弟子,魔弟子,專門來破壞佛法的。

眾生看到這些人不願意布施;布施,你看讓他們在享福,我們受他們的欺騙,毀辱布施,說布施沒有果報,他布施得的是惡報。勸人積財,自己享受,跟佛法背道而馳,說修善不會得善果,造惡也不會得惡報,用這些邪知邪見蠱惑眾生,使眾生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這些人後面有魔王加持,有妖魔鬼怪在他身邊興風作浪。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看到,有些邪師勢力很大,徒眾很多,他手下有人才、有財富。修學正法的人很可憐,在這個世間走投無路,沒有人認識正法,他們又何嘗不想護持正法?但是不認識,把邪當作正,把正當作邪,所以弘揚正法沒人理會。可是我們自己很清楚,雖沒有人理會,善報在將來,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決定不能因為舉世的人都迷惑,我們也隨著迷惑顛倒,那就大錯特錯了。他迷,我不迷;他造罪業,我不造罪業。
世尊當年在世,給我們做出了最佳的榜樣,我們今天講苦,要跟釋迦牟尼佛比,我們的日子比他好得太多了。人家晚上大樹底下坐一坐,去休息一下,吃飯到外面去托缽,我們至少還不需要去托缽,還有房子住。我們的衣服比釋迦牟尼佛多的多,出去旅行還有行李,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出去旅行沒有行李,三衣都披在身上,缽拿著,什麼都沒有。我們要不能認真辦道的話,怎麼能對得起佛陀?世尊當年在世,雖然有許多國王大臣、大戶長者護持,釋迦牟尼佛沒有接受,沒有接受他們:你替我蓋一個大道場、大寺廟,沒有;所有這些道場都是借用的。祇樹給孤獨園產權是只陀太子、給孤獨長者,接受他們的供養,我們常講佛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有權是他們的,臨時借用。都給我們想得很周到、很圓滿,知道我們在末法時期,要遭到許許多多的苦難,想到佛陀當年的僧團,我們心就平了。再看底下經文:
【動經億劫,求出無期。】
造作地獄罪業的人墮落在地獄,尤其是無間地獄,時間之長是以億劫來算,求出無期。但是我們曉得,佛所講世界,世界有成住壞空,成住壞空是一個大劫。億劫,劫是大劫,每一個大劫裡面,世界都有成住壞空。這個世界壞了,這些墮地獄的人,他到哪裡去受罪?世界壞了,地獄也壞了,他不是可以出來嗎?地藏菩薩在此地說:
【此界壞時,寄生他界。】
我們這個世界壞了,別的世界沒壞,他就轉到別的世界無間地獄去了,還在無間地獄。
【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此界成后,還復而來。】

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所以真的億劫求出無期。我們造這個業實在講太容易了,不知不覺就造作地獄的罪業,哪裡曉得將來受苦是這樣凄慘,這麼長的時間,誰知道?讀這個經千萬不要誤會,這是佛嚇唬我們的,不是事實,是勸我們不要做壞事。我們要這樣想法,那就大錯特錯,到果報現前,後悔莫及。佛怎麼會騙人?佛教化眾生方法太多了,不要用欺騙眾生的方法。說老實話,世間一個正人君子都不肯欺騙眾生,何況佛菩薩。因為欺騙眾生,諸位要曉得,騙一次,以後人家對你永遠不信任,所以一個正人君子不用這個手段,保持自己的信譽,這個重要。世間人尚且如是,何況諸佛菩薩。他們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善巧方便,怎麼會用這種笨拙的方法?我們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就相信佛在經上講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決定沒有一句是假話。我們能夠接受、能夠相信、能夠奉行,自己有福,有福的人才能修福,沒有福的人想修福都修不到。佛在經上常常提醒我們,修福都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
【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這是簡簡單單給摩耶夫人,會報無間地獄的概況。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7 23:11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9-3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
地藏菩薩非常慈悲,再給我們說明,為什麼這個地獄稱作無間?是因為由五種事、五種業,感應這種苦報,所以稱之為無間。這五種事沒有間隔的。

【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這是講受刑罰的時間沒有間斷,從入地獄那一天要經億劫出來,從地獄出來,這個期間當中受罪罰日夜不間斷,沒有間歇的,『時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第二種是『形無間』。自己的身形,總覺得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地獄,地獄有多大,你身形就多大,這叫形無間。地獄裡面有許許多多受罪的人,每一個人都感覺得自己的身跟地獄一樣大,這個地獄是化身。像我們講堂的燈光一樣,每一盞燈的光明都是充滿這個講堂,幾十盞燈每一盞燈都充滿不相妨礙,地獄的身形彷彿如是。第三『受苦無間』:

【三者,罪器。】
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刑具。
【叉棒。】
這都是古時候,刑罰裡面常常用的。
【鷹蛇狼犬。】
都是鐵的。前面我們看到,鐵鷹鐵蛇、鐵狼鐵狗,非常兇惡的羅剎、夜叉、惡鬼,現這個現象。
【碓磨鋸鑿。】
碓磨,我們在地獄變相圖裡面看到,把人拿去磨。這人一段一段的給他鋸。
【剉斫鑊湯。】
「鑊湯」就是我們講的油鍋,下油鼎。「剉斫」,斫是用刀砍。都是一生當中,他造作這些罪業,阿賴耶識裡面含藏這些種子,到地獄的時候全都現行了。平常不是吃素的,吃肉的,廚房裡面拿著這些畜生,一塊一塊的來斬,這就是此地說的。到地獄的時候,這個現象現前了,這些惡鬼把你這個身體,也一塊一塊的來斬切,一樣的。所以這是化現,決定不能避免。
【鐵網鐵繩。鐵驢鐵馬。】
這一些就是常講的牛頭馬面,非常兇惡的惡鬼。
【生革絡首,熱鐵澆身。】
這是講受刑罰的苦狀,鐵鎔化之後,那個熱度多高,澆在身體上,身體立刻就焦爛。
【飢吞鐵丸。】
你餓的時候想吃,這個惡鬼,你吃,口張開,鐵丸塞給你,鐵丸都是燒得紅紅的,不是冷的鐵丸,熱鐵丸。
【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這地方也是略說幾種,細說說不盡。我們今天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哪裡說沒有果報?說沒有果報,這話真正是自欺欺人,決定有果報。所以人生在世短短的數十年寒暑,為什麼不學做一個好人?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教導我們要節儉、要忍讓。《倫語》裡面記載,孔老夫子的德行有五種:溫、良、恭、儉、讓。夫子處事待人接物,溫和、善良、恭敬,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節儉、忍讓。他老人家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我們要知道學習。釋迦牟尼佛表現得更圓滿、更究竟、更徹底,為什麼不學聖人?為什麼不學菩薩?要學這一些造業的眾生,那就太苦了。
世尊在忉利天宮這一會,把末世的眾生付託給地藏菩薩來教誨,有道理。末法時期的眾生貪嗔痴三毒增長,不知道懺悔、不知道向善,不懂得孝親尊師,不明了善因善果,要靠地藏菩薩教誨。換句話說,末法時期真正能教誨一切眾生,這一部經應當是必修的課程,要常常講解、常常宣揚。佛把弘經這一樁事情,付託給一切與會的菩薩,我們聽了之後,要自己發心直下承當。佛的囑咐,我也照做,我也效法地藏菩薩,依照經典的教誨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不顧自己的生命,何況生活的苦難。一定要把佛的教誡做到,往後的果報必定如經所說,我們發願求生一定得生凈土。第四叫『果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無間地獄受罪的這些眾生非常複雜,有「男子」、有「女人」,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各種不同種族的人。「羌胡夷狄」就是我們今天講,各種不同種族的人。「老幼貴賤」,這是說人道。人道之外,還有其他的,天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這幾道的眾生如果造作上面所講的罪業,都要墮無間地獄去受果報。「龍」代表畜生道。「神」,《楞嚴經》裡面有講仙道。「天」是講欲界天、天,還包括無天,都包括在其中。「鬼」是餓鬼道。換句話說,地獄以外的五道,造作罪業是罪行業感悉同受之,這所以稱為無間。無間地獄的眾生非常非常複雜。
我們在佛經上看到,四禪天、四空天,四禪是指第四禪,在四空天,天人壽命終了之後,多半都墮無間地獄,我們一般人講,爬得高,摔得重。他們為什麼會墮無間地獄?他們認為自己生到第四禪、生到四空天,以為就證到大涅槃。壽命到了之後,於是他就後悔、就毀謗三寶:諸佛如來、菩薩講的大涅槃是假的,我已經證得了,我壽命到了還要墮落。他謗佛、謗法、謗僧,他在最後那一剎那毀謗三寶,這個罪業墮阿鼻地獄。他不了解這個境界是虛妄的,誤以為是涅槃境界,所以造極重的罪業。第五講『命無間』: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如果在地獄裡面受刑罰就死掉,那真正是恭喜他了,大喜事。地獄里死掉了,他不管生哪一道都超生,受的苦難都減輕,大喜事。死不掉,這個地方才死,風一吹又活了,活了再受,所以「一日一夜,萬死萬生」。萬是形容,不是數字,比萬的數字還要多。死了又生,生了再死,幹這種事情永遠沒有間歇,暫時休息一下都不可能。「除非業盡」,你造的業在地獄裡面受盡,受盡了,那就在地獄裡面死了,就超生。如果你的罪業沒盡,你就沒有辦法出離,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
毀謗三寶,我們舉這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是口頭上的毀謗,一定要等你在人間毀謗的影響消失了,你才能出離;如果你的影響還在,你就沒有辦法出離地獄。言論上的影響持續的時間不會長,譬如毀謗三寶,有人聽到也跟你一道毀謗;但是過個三十年、五十年,慢慢的大家就忘掉,影響力就沒有了。假如像現在錄音,這個麻煩大了,這個影響的面太大,時間太長。如果有人把你毀謗三寶這些錄像帶、錄音帶保留下去,那個麻煩可大了。他要把你送到博物館當古董去保留,他保留一萬年,你在地獄一萬年不能出來,這很糟糕的事情。如果再毀謗寫成文字印成書,那個麻煩可大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本書存在,你就脫離不了阿鼻地獄。必須這個世間,這個書籍統統都沒有了,都損壞完了,你才能離阿鼻地獄。

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反過來,你要是讚歎三寶、讚歎善,只要影響力存在,你這個福報就有的受、有的享得了。一反一正,我們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為什麼不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福報無邊,反過來要造作罪業,苦報也無邊,都在一念之間。諸佛菩薩勸導我們,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好的標準在哪裡?《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最好的標準。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典裡面所講的相應,就對了,決定得福;這個福報生生世世,永遠享不盡。千萬不能夠違背經教,造一些惡事,圖眼前一點微薄之利,後來遭受無窮的苦報,那就得不償失了。再看底下經文: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

這經上講的簡簡單單提出一個簡報,如果要詳細說,這都是真話,說一劫都說不完。說一劫什麼?說地獄的名稱,地獄裡面那些刑罰、刑具的名稱,及它受苦的事情,一劫說不完。沒有講其他地獄,無間地獄,無間地獄說一劫都說不完。如果再其他十八地獄統統說,那二劫、三劫、四劫恐怕都說不完,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事實狀況。
【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摩耶夫人代我們啟請,聽了這些話很難過。難過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憂愁閻浮提眾生,摩耶夫人對我們這個世間特別的關懷。我們這個世間眾生還繼續不斷造罪業,這是她憂愁的地方;自己想救拔,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也是她憂愁的地方。「頂禮而退」,對地藏菩薩的尊重,禮貌非常周到,都是表演給我們看的,教導我們學習。
好,今天時間到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9 04:50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10-1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第四品。從品題上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經裡面所說的這些事,都是屬於我們這個世界,佛經裡面稱為南閻浮提洲,就是指我們這個地球。佛告訴我們,佛法的修學以經為主,這是四依裡面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這是永恆不變的原則。因為我們看到古德有一些註解,注得似乎與現代科學裡面所觀察到的不相應,這種情形我們存疑可以。不可以說現代科學所講是正確,把佛經所說是迷信,如果我們用這個方法來觀察,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許許多多的境界是我們肉眼見不到,我們相信佛在經上講的話。祖師大德沒入這個境界,所說的不一定完全相應,我們可以拿來作參考,也不必去否定它,反正有此一說就好。諸位如果看註解裡面,譬如他講《長阿含》裡面,月亮為什麼有影子?這個影子是閻浮提的樹影。現在接受科學教育的人是絕對會否認,像這些地方我們不必爭論。如果不能夠徹底明了,存疑就可以了。請看經文: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 

佛菩薩度眾生,所謂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是圓滿智慧,高度的技巧,所表現出來的。有許許多多設施,不是我們凡夫心思、觀念所能夠達到,所能夠理解。凡事決定不能看眼前,眼前是手段,一定要看目的。如果目的是純正,手段非法也是純正,這個高明;如果目的是邪惡,手段再善都是邪惡。如同過去父母、老師教導子弟一樣,有時候罵他、有時候打他、有時候痛責備他,但是意思是善的,都是望他向好處去學,後來的結果是好的。如果天天溺愛,一切都隨順著子弟的心,嬌生慣養,到長大的時候作姦犯科,那父母、師長是錯誤的。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手段、手腕那就更高明、更特別。我們在《華嚴經》上所看到,像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伐蘇蜜多女,用貪嗔痴這個手段,好像完全是背道而馳,可是到最後看他的結果,都得清涼自在,都能夠遠離貪嗔痴,證得自性的圓滿功德,所以他是屬於善巧方便。

在《地藏經》上我們也看到這個現象,比《華嚴經》這三位菩薩表演的還要殊勝,都是用地獄,惡毒的這些鬼王,鬼王都是菩薩化身,不是真的鬼王。真的鬼王怎麼能夠參加,忉利天宮釋迦牟尼佛的法會?我們人道比鬼道還要高一層,高多了,人都不能參加世尊的法會,怎麼鬼、畜生能參加?這個裡面鬼王裡頭有示現畜生身,都是大菩薩,都是地藏菩薩一類人物;換句話說,統統都是地藏菩薩。我們今天能夠理解佛的教導,真正能夠發心,依照本經的理論方法修學,也發大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們自己也就入了地藏菩薩的俱樂部,也是地藏菩薩一流人物。地獄是表什麼?苦難。世間所有苦難眾生,他們還沒有脫苦,還沒有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菩薩願意留在世間永遠教化眾生,不成佛道。其實不成佛道是形式,不是真的;真的,地藏菩薩久遠劫早就成佛,他的學生成佛的都那麼多,老師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不居佛位。佛好像是校長,他不當校長,永遠當教員;學生已經作校長,老師還在這個學校當教員,就是這麼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

地藏菩薩對佛這是表演給我們看,雖然是佛的老師,佛是他的學生,但是今天老師是菩薩地位,學生是佛的地位,一定要表示尊師重道,這一點我們要學習。任何場合當中,我們常常記住,給眾生做一個好榜樣,現在社會大眾,幾個人知道孝順父母?幾個人知道尊重師長?師是老師,長是長輩。我們要提倡,我們不做,等誰去做?我們在這個地方,有一些老法師到這邊來訪問,或者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拜訪其他的老法師。我們要明了,他的年齡比我們大,他出家的時間比我們久,戒臘比我們高,在座席上一定要請他坐上座。我們雖然是客人,是他的上賓,我們也要把上位讓給他。為什麼這麼做?尊師重道。千萬不要人家一讓你,你就端端正正坐在這上面;是可以,不是不可以,為什麼?你今天是客人,你今天是主客,是應當的。但是我們請他上座的時候,對於教化眾生更為有利,要明白這個道理。念念為佛法,念念為眾生想,這個就對了。現在一切眾生,舉世之人大多數貪嗔痴慢與日俱增,三毒增上就帶來舉世的災難。災難從哪裡化解起?從人心,地藏菩薩在此地不就是給我們作示範。今天忉利天宮這一會,忉利天主是主人,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都是佳賓,佛稱讚菩薩,菩薩恭敬世尊,彼此恭敬。為什麼?為一切眾生,這個意思我們要懂,精神、形象我們都要學習。

「菩薩白佛言」,白是下對上,敬辭;說話多謙虛、多恭敬。「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不說他自己有能力。我今天有這個能力,在無量無邊世界裡面,分身度化一切眾生,仰仗佛力加持。其實他不仗佛力加持,他自己也辦得到,謙虛的話、恭敬的話,給我們後學作榜樣;我們有能力做到,也深深感激大眾力量的加持。我們今天在這裡舉行一個法會,無論法會大小,要靠大眾力量,台前、台後,道場裡面跟道場外面,社會大眾他們出錢出力,善意的讚揚都是神力加持。菩薩明了,所以有一個真誠感恩之心,凡夫迷惑不知道。佛雖然教導我們,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不覺悟。從早到晚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迴向『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兩句話念得口熟了,意思懂不懂?真的不懂。你要真懂了,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德。護持的人有恩德,讚歎的人有恩德,供養的人有恩德,再跟諸位說,毀謗的人有恩德,破壞的人有恩德,陷害的人還是有恩德。

這些倒行逆施,他的功德在哪裡?他的功德教我們反省、教我們警覺。菩薩教化眾生,一個從正面,一個從負面,正面勸善,負面幫助你警覺、幫助你斷惡。讓你看到惡的這一面,你想到這個不好,我應該要把惡的因斷掉,示現種種惡的果報來提醒你,讓你覺悟。沒有這些逆緣、逆增上緣,人就迷惑在順境當中,不知道覺悟。所以往往一個逆境來了,人一下覺悟、一下就回頭,哪裡不是恩德?《地藏經》裡面,這一類的事情非常非常之多,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救拔一切業報眾生」,造業受報這一些苦難的眾生,特別是指地獄,地獄裡頭造作的罪業極重,受的苦極深。地藏菩薩以大願力來幫助這些苦難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方法教化,他就用什麼方法,極其善巧方便。末后說如果不是如來大慈力的加持,即不能作如是變化。這些用意作法,在我們佛家裡面講行法,修行的方法,都是提醒我們,都是在此地苦口婆心示現教導我們。請看下面經文,底下這句經文非常非常重要。

【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

佛在前面把入滅之後,這一段時間很長,我們在前面讀過;度化苦難眾生的事情,付託給地藏菩薩,以及與會的一切諸大菩薩,以地藏菩薩為主。這個地方几句話是菩薩承當世尊的囑咐,他依教奉行,他承當。換句話說,佛不在世誰代理佛?地藏菩薩代理佛,一直等底下一尊佛出世。由此可知,我們在這部經上看到,就能夠在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見到,地藏菩薩的化身是盡虛空、遍法界,哪個世界要沒有佛出世,代表佛的都是地藏菩薩。不僅僅他是世尊滅度,彌勒佛沒有出現之前他代理,所有一切諸佛剎土,前一尊佛滅度,后一尊佛還沒有出世這個當中,代理佛度化眾生統統是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值得人尊敬,地藏的弘願,諸佛如來不能不讚歎、不能不佩服。為什麼?他度的眾生是最難度的,佛所度的眾生,眾生差不多都根熟了,佛出現來度。根性沒熟,依舊在造作一切罪業,極難度的眾生,地藏菩薩去度。所以這一部經我們要細讀、要深思,深解義趣,然後才知道這個經在一切經典裡面,也是屬於根本法輪。特別是在我們現前這個世界,閻浮提眾生來講,這是我們修學的基本法。明白這個道理,確實能滅一切罪,能修一切善,為什麼?你真正明了,真妄邪正、是非善惡,你真正通達明了,這個不容易,沒有高度的智慧做不到。後面這一句更好了,

【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安慰世尊,請您老人家不要顧慮。末法滅法這麼長時間之內,罪苦的眾生,菩薩一肩承當,把教化眾生的任務使命,他擔負起來。請看經文: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這是世尊告訴地藏菩薩,我們一般習慣上說為地藏菩薩開示。實在說,菩薩在此地代表我們大眾,世尊為菩薩開示,實際上就是為我們開示。我們現前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之下,佛在此地都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自己說不出來,自己迷惑顛倒,佛清楚、佛明了,點醒我們。

「一切眾生未解脫者」,解脫兩個字我們要懂得,解是對煩惱講的,煩惱沒有解除,現在的術語叫解放,煩惱沒解放;脫是對生死講的,六道輪迴講的,你沒有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這八個字就是指六道裡面的眾生,單說一切眾生,六道之外的四聖法界也是眾生,也屬於有情眾生;但是加一個未解脫者,專指六道眾生。六道眾生是什麼個狀況?「性識無定」,性是心性,識是分別、執著;不定,變化太大,前念才滅,后念又生,不一定相續,常常會改變主意,這叫性識無定。不要說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我們的主意拿不定,對自己也拿不定。早晨想的事情,晚上就要改變、就變卦,這是事實。所有一切意念當中,佛給我們歸納三大類:善、惡、無記,這三大類。善、惡造業,無記是無明,也不是好事情,我們懂得是無記也造業。無記造的是什麼業?糊塗業。無明糊塗,沒有智慧。

「惡習結業」,造的惡業,將來要受惡報。一個惡念要受一次惡報,什麼叫一個惡念?一個念頭一剎那,一剎那還說太長了。《仁王經》上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也就是有九百個念頭。一個念頭就要受一次報,我們人生在世這幾十年當中造多少業,怎麼能不受報?果報隨著你念頭的善惡,隨著你念頭的輕重、大小、偏圓,果報不同。「善習結果」,果是講善報,人天福報,佛家講小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這是講一個人為什麼會造善,為什麼會造惡,遇到緣起現行。善、惡是我們阿賴耶識裡面儲藏的種子,種子習氣永遠不會消失,遇到緣它就起現行。遇到惡緣就把自己惡習氣勾引出來,遇到善緣善的種子就起現行,自己做不了主,自己不能控制,一般講你自己沒有定力、沒有智慧。智慧是觀察明了,定力是不受誘惑,人要到這個境界才不造業。沒有這個境界,外面境界到底是是是非、是善是惡,你不能辨別清楚,你不知道。我們是凡夫,我們也不知道,可是佛教導我們一個原則非常之好,讓我們用純善之心,來看人、看事、看物,這個好,決定得利益。看到善人好事,這是佛菩薩示現正面教導我們,看到惡人惡事,這是佛菩薩示現提醒我們,我們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看作佛菩薩示現,我們的真誠心、恭敬心才生得起來。

華嚴會上善財童子就是如此這般的教導我們,五十三位佛菩薩所示現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是我們現實的社會。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只有這樣的學習。這個學習給諸位說,決定不是勉強自己,我一定要這個看法;本來如是,沒有絲毫勉強。我們在大經上聽佛菩薩講這些原理原則,簡單扼要。《華嚴》所說,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如果我們真正能對這八個字稍有領會,就能夠悟到《華嚴經》上所說,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教我們假設你用這個看法,不是,是事實真相。確確實實除自己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全是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大權示現,成就我這個凡夫。不是說你試試看假設這樣子,那錯了,不是這個意思,我們這才接受如來真實教誨。

所以我們見到善,好事善人,勉勵自己,見到惡人惡事警策自己,這一切人、事、物,無一不是善知識,無一不是佛菩薩,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一生當中才能圓滿佛道。自己學成之後,也要示現給別人看,也要給別人做一個好樣子。好樣子,這個好不是好壞之好,好壞之好是相對的,這個好是好壞兩邊都捨棄掉,真好。所以你可以做正面的示現,也可以做反面的示現,一個目的令眾生覺悟、令眾生回頭,這叫好樣子。所以要記住,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境界為緣。覺悟的人跟迷惑的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觀察境緣不一樣,運用境緣來助修不相同。覺悟的人他善於觀察境緣,利用境緣助長自己的道業,迷惑的人迷在境緣裡面造業。這個地方講未解脫者,未解脫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他為善為惡,這個善惡是相對的。善是世間善法,只能得人天善果,不能出離三界。惡是決定墮三惡道,三惡道是以地獄為主,餓鬼、畜生是附屬的。
「輪轉五道」,輪轉是輪迴,五道是不說阿修羅,單指天、人、鬼、畜生、地獄,說這五道。為什麼不說修羅?《楞嚴經》上告訴我們,除了地獄道之外,其他的四道都有阿修羅。阿修羅福報最大的是天阿修羅,次一等的是人間阿修羅,鬼裡頭有阿修羅,惡毒的鬼王阿修羅,畜生裡頭有阿修羅,所以阿修羅可以不說。如果加上阿修羅一道?專門講天阿修羅。要不說,天阿修羅就歸到天道一類。所以說五道、說六道,意思是相同的。『輪轉五道,暫無休息』,這是講生死輪迴,佛在大經上常講,生死疲勞沒休息,這裡死了,那裡就投胎去,又去投生去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他永遠不停止,所以比喻作輪轉,苦不堪言。「動經塵劫」,塵點劫。

「迷惑障難」。『迷』是無明煩惱,六道裡面所謂是見思煩惱,這是迷,迷惑。『障』,常講二障、三障,三障:惑、業、苦,迷惑、造業、受報。為什麼障?障礙你明心見性。『難』是講八難,我們常說三途八難,難是你遭難了。八難裡面特別要留意,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一般人以為它是好事。長壽天是八難之一,長壽天在哪裡?四空天。為什麼說四空天是遭難?四空天裡面沒有佛菩薩講經說法。講難,八種因緣,盲聾喑啞八種因緣,是障礙你聞法的機緣,不容易接觸佛法,沒有機會學佛,這個叫遭難,不是普通的難,沒有機會學佛就遭難了。長壽天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這麼長的時間接觸不到佛法,你說多可惜。

佛菩薩在這個經上,讚歎我們閻浮提人,閻浮提人雖然很容易造作一切罪業,但是也有一個長處,也很容易回頭,所以佛菩薩讚歎。地藏菩薩講,我們行善,極小的善事,一毛一渧這麼小的善事,佛菩薩看到都歡喜,都樂意來幫助。這就說這個地方眾生,雖造業,容易回頭。在天上,愈是高層次的天愈難回頭。佛在經上講,學佛二十種難。富貴學道難,天人富貴,天天享福,享得很自在,學佛這麼辛苦他不幹,他不知道苦。貧窮學道難,一天三餐飯都吃不飽,天天在挨餓、飢餓的狀況之下,哪有什麼心情來學佛?這是把天上比作富貴,把三惡道比作貧賤,都難。所以人是一個小康之家,也不太富貴,也還沒有挨餓,這種人很容易覺悟,他知道苦,他容易覺悟。所以二障、三障、八難,這是很不容易脫離。下面世尊再用比喻來說: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4-19 04:52 | 只看該作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10-2

【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
魚比喻眾生,六道裡面這些眾生;網就比喻六道,三界六道;長流比喻造業,永遠不斷在造;脫入就是比喻生死輪迴。正是比喻,六道裡面的眾生性識無定,就像魚到處游一樣,沒有一定的方向,沒有一定的目標,常常游到網裡面去。網是羅網,魔的羅網,魔是什麼?魔是折磨的意思,你的身心永遠在受折磨、在受摧殘,苦不堪言。根本的原因,佛法當中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說明六道輪迴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情執,這不是好事情。情是什麼東西?給諸位說,情就是智慧,覺悟了它是智慧,迷了的時候它是情。佛在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覺悟的時候煩惱是菩提,迷了的時候菩提是煩惱。諸位一定要曉得,智慧無量無邊,煩惱也是無量無邊,這一迷一切迷,把你自性裡頭,無量無邊的智慧統統變成煩惱、變成情執;一旦覺悟之後,所有一切無量無邊的煩惱,又恢復成為無量無邊的智慧,一念之間;一定要覺,一定要明白。六道眾生所講的情、所講的愛,他前頭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在,性識無定,換句話說,它的情無定,它的愛也無定。今天愛了,明天不愛了;今天有情,明天無情了,不定。

所以你一定要懂得,世間人不管怎麼樣跟你講情、講意、講愛,你一定要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覺悟,那是什麼?虛情假意,可別當真,當真你就上當了。上什麼當?生死輪迴,不是真的。真的愛、真的情,跟諸位講,佛菩薩才有,永遠不變。因為佛菩薩的性識是定的,凡夫眾生性識是不定的。所以佛菩薩那個情,真的情、真的愛,他不用情跟愛的名詞,他用慈用悲;慈悲就是真情真愛,永遠不變,這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要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真正有情,真正愛護,永恆不變,這就是佛經上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多說幾句,這是佛在一切經裡面,可以說四十九年佛常說,不知道說了多少遍,目的都是提醒我們。佛當年講經說法,天天有新來的聽眾,佛很慈悲,『佛氏門中不舍一人』,有一個人新來,重要的開示沒有聽到,佛都要重複說一遍。迷失了自性,心性不定,這個裡面生出來的情與愛是短暫的,是很容易生變化,決定不是真的。我們必須要學佛,佛的情、佛的愛是真的,永恆不變。而且他情與愛是清凈的,一塵不染;是平等的,不是對這個人愛,對那個人討厭,沒有,盡虛空、遍法界。對佛菩薩敬愛,對地獄、餓鬼、畜生也敬愛,這個敬愛一定是平等的,不會說對佛菩薩多一分,對畜生少一分,決定沒有這個現象。為什麼?他這大愛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是真心裡面本具的德能。

《無量壽經》經題上講『清凈平等覺』,他的慈悲、他的大愛與清凈、平等、覺決定相應。如果與清凈、平等、覺不相應,那就是性識無定。為什麼?意識心作主。我們凡夫用心意識,心意識不定,這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所以一切六道眾生不能夠出離生死輪迴,主要的原因在此地。由此可知,我們這一生念佛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常常講要看破、要放下。這是放下裡頭第一條,要把世間的虛情假意放下,徹底放下。放下之後提起,提起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放得下,提得起。提起諸佛菩薩的大愛,你能夠捨己為人,什麼都能犧牲,什麼都能捨棄,為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效法地藏菩薩。請看經文:

【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世尊所憂念就是這一樁事情。世尊心裡頭沒有憂念別的,憂念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罪苦的眾生,他不對某一個人。前面我們看到,前面看到摩耶夫人,她還好像表示有一點情執,特別留戀閻浮提眾生,而地藏菩薩給她說法的時候,那個心量就廣大了,都是做樣子給我們看。摩耶夫人做得對不對?對。做得怎麼對?我們幫助眾生從近處幫助起,不能說近處的不顧,去顧遠處的,沒這個道理,不合理、不合法。幫助人一定要從近處,由近即遠。哪些是近處?你的家人最近處,要度眾生先度自己家裡的人。家裡人為什麼度不了?是自己沒做好,自己做得不如法,你家裡人不相信。你自己做得如法,你家裡人對你生恭敬心,佩服你,願意跟你學,聽你的話。所以你自己要做得如法,自己要做出一個好樣子來給家人看。然後做出給你的親戚朋友,你所認識的人看,逐漸逐漸把這個面擴大。摩耶夫人是教我們度眾生的技巧,佛菩薩是從整個面來給我們講,全都是善知識,都是為了教導我們而做種種示現,他們表演給我們看。實在講如何能把佛法發揚光大,令一切眾生歡喜接受?《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最好的劇本,可以把它搬上舞台,把它做成電視連續劇,把它拍成電影,沒有一個不喜歡,沒有一個不愛好,善巧方便利益一切眾生。

可是要做這樁事情,實在講是應當要向這個方向去發展,編劇的人、導演的人、演員先要到講堂來上課,我們把這個經從頭到尾統統講清楚、講明白,大家都發心作地藏菩薩,大家都發心來建立地藏的事業,然後這個片子一定成功,才能拍得成功。現在也有一些佛教的這些電影、連續劇,我看看都不甚理想。什麼原因?導演、演員不懂佛法,所以這個效果當然就差很多了。一定要演員、導演真正懂得教義,深解義趣,他們寫的劇本,演練的技巧,才能展現出高度的智慧,才能真正做到善巧方便。我們有這個心,也有這個願,緣不具足。今天沒有一批這些電影、電視的演員、導演來跟到我們一起來學佛,現在還做不到這個。如果有這麼一批人,因緣成熟了,眾生有大福報,全世界的眾生都有大福報,整部的《華嚴經》都可以搬上舞台。《華嚴經》我們雖然沒有講多少,才講一點點,你們聽起來都很有味道,樣樣都可以搬上舞台,在日常生活當中,樣樣都是我們在生活當中做出榜樣。所以學佛菩薩就是學表演,我們沒有走上這些演員的舞台,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舞台當中。要懂得自己怎麼好,怎樣把這齣戲演好,讓這一些未解脫的眾生,看到這齣戲他能有感悟,他會感動,他會覺悟,就達到弘法利生的目的了。
我們看看佛憂念的是什麼?我們今天憂念的是什麼?我們憂念的,錯了,假的。我們憂念的是自己一身,身家性命,假的,不是真的。身是無常的,身外之物更是不可得,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明了事實真相。諸佛菩薩一切真實,我們要深信不已,認真的學習,依教奉行。再看後面這一句:
【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世尊聽到地藏菩薩的報告,也非常歡喜,說你既然「畢是往願」,地藏菩薩發度眾生的願不是在今天,無量劫前他就發了這個願,生生世世實踐他的願望,而且多次重發。像我們每天念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是天天念四弘誓願,不是發,如果真發了,那還得了?這個願如果真發了,你就不是凡夫。不是凡夫,是什麼?你是發心住的菩薩。我們看看《華嚴經》上所講發心住的菩薩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你已經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四弘誓願真發了,就超越。不但不在六道裡面,你也不在十法界裡面,一發就超越了。天天念,不行,念不能超越,要真發。我們仔細觀察,四弘誓願是不是地藏本願?是,一點都不錯。今天在忉利天宮地藏菩藏又發願,接受世尊的付託,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世尊在此地,說這個話也是讚歎他。「累劫重誓」,這個字念『ㄓㄨㄥˋ』 行,念『ㄔㄨㄥˊ』也行,都講得通。『ㄓㄨㄥˋ』是他發的誓願很重,『ㄔㄨㄥˊ』 是他多次發這個誓願,兩種讀音,兩種意思都講得通。佛看到他們直下承當,也就很安慰了,沒有再顧慮、沒有再牽掛了。

其實全是表演給我們看的,諸位要曉得,釋迦牟尼佛也化身作地藏菩薩。為什麼不用佛身來出現在這世間,繼續給我們說法?不行,這些眾生性識無定。如果要看佛久住世間,諸位要曉得,眾生懈怠、懶散;不要緊,今天不聽經,明天他還講,今年不學,過兩年再學不遲,他老在講。如果說是佛馬上要滅度,這下慌張,趕快學,不學,機會沒有了,他就緊張了。所以佛示現滅度、示現住世,都是善巧方便,我們懂這個意思。求學亦復如是。我過去在台中求學,時間短,我得的利益比一般同學多。什麼原因?我們是外地去的,到台中作客,時間很短,趕快學,認真的學,不定那一天機會沒有了。住在台中市的人,他沒有這個觀念,李老師常住在台中市,今年不成,還有明年,明年不成,還有後年。那個心永遠是懶散的,一直到李老師往生了,也沒學成。李老師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這心情不一樣。我們作客,這個心情是很緊張的,是要把這個機會好好的抓住,知道機會一失掉就不容易再得到。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以佛的身分出現也是這個意思,不能常住;常住,眾生往後就懈怠,佛的教學就不靈了,所以不能示現常住。
請看底下這一段經文,這一段經文世尊跟地藏菩薩一問一答,旁邊又插了一位菩薩進來。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
這些菩薩都是等覺菩薩,都不是普通菩薩。
【名定自在王。】
從他這名號,我們就曉得,他在禪定裡面得大自在。佛法裡面常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已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殷勤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世尊在大會裡面讚歎地藏菩薩,定自在王菩薩哪有不清楚的道理,明知故問。因為他知道,這一會集結的經藏一定會傳之久遠,沒有參加這一會的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對菩薩的態度、對菩薩的讚歎,總不免疑惑。菩薩究竟有哪些願、哪些德行?值得世尊這樣的讚歎。可是不參加法會的人到哪裡去問?以後縱然得知這些訊息,沒地方問。定自在王菩薩慈悲,他知道,他代我們發問,讓世尊來給我們說明,斷除我們的疑惑。所以這種發問在佛經裡面叫利樂有情問,也是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有的時候自己沒有疑惑,但是想到別人有疑惑也要發問。尤其是現代,我們利用科技的方法,講經、講演都錄像、錄音流通,所以觀聽不一定是在現場,可能現場以外觀聽的人更多,無法統計。他們有疑問到哪裡去問?所以利樂有情的發問,我們應當要學習。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菩薩發問,世尊一定解答,而且世尊知道,這個解答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無量無邊,沒在現場的大眾。在未開示之前,這幾句話誡勸菩薩,實在講就是誡勸我們現前大眾,要「諦聽諦聽,善思念之」,這八個字重要。我們能不能聽懂佛的意思,關鍵就在這八個字。開經偈裡面所說,『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沒有這八個字,你就很難解如來真實義。諦是什麼?『諦』是真誠,用真誠心來聽。什麼叫真誠?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叫諦聽;換句話說,聽法的時候心裡頭不許可有一個妄念,這叫諦聽。『善思念之』,善思就是悟處,聽了之後有悟處,我們佛家講開悟,聞法開悟。諦聽才能開悟,悟了之後要念之,念是行,念茲在茲,八個字裡面信、願、行都包括,都在其中了。這是聞法必須要具備的心態,沒有這個心,沒有這種態度,那真所謂是聞所未聞,聞而無聞。這個聞法等於沒有聽到,那就空過了。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

這是先說地藏菩薩往昔之事,為我們介紹這尊菩薩,讓我們認識地藏菩薩、了解地藏菩薩,然後我們才相信他,我們才願意跟他學習。這是要說明地藏菩薩過去修學的因緣,無量劫中地藏菩薩的事迹永遠說不盡,只能在這一切事迹裡面略舉幾個例子。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地藏菩薩最初發心的一個例子,這個時間太久太久了,我們今天習慣上講天文數字。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4-19 04:54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3: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