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ab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場潛規則:對號入座

[複製鏈接]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1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31 | 只看該作者
[B]袖子的長和短[/B]


那天上海的氣溫高達攝氏38度,從機場大廳一出來就被一陣熱浪襲擊。這時候人渾身上下覺得難受,最好立刻跳進大海游泳,否則身上任何的衣服都成了累贅。而此時在機場的出口處,除了幾個人西裝革履,其餘的都穿得最精簡的那一種,而不用說穿得如此有涵養的一定是日本人,他們滿頭大汗站在烈日下等車,讓人好生同情,因為那是一種受束縛和受壓抑的表現,或許僅僅為了一個體面的職業人身份。

回到有空調的辦公室,心情自然舒坦多了,特別見到滿目生輝的夏日服飾,眼睛突然有了被滋養的感覺,從弔帶衫,到無袖馬甲,從連衣裙,到七分褲,應有盡有簡直就是夏花盛開的景象,而男士的服飾就單調多了,頂多是一件短袖襯衣配根領帶,一派循規蹈矩的樣子。正逢公司里有香港同事來開會,哇塞,女士居然也是長袖西裝套裙,男士更是襯衫領帶加西裝。偷偷問起為何不輕鬆上陣,他們不解的說,穿短袖那可是藍領啊!原來他們齊齊把自己捂的嚴嚴實實,是為了一個有別於藍領的身份。

  穿長袖的人走後,公司里熱鬧起來,特別是穿短袖的男士們一臉的憤怒,工地上的民工還穿著長袖呢!女士們更興奮了大聲嘲笑說,那些時尚明星都不穿有袖子的衣服呢,難道他們也是藍領?沒有人願意對這個話題下結論,自然也就沒有了探討下去的可能,不過袖子的長短居然與身份有關還是頗讓人遐思的。

  有朋友是海龜每天穿著沒有品牌的全棉衣服去上班,有一天老闆在眾人面前提醒她該買衣服了,她不解得看著老闆,難道沒有阿瑪尼就不能見人。老闆說得更絕:做客戶服務的人首先要把自己包裝得象個人。海龜苦笑道,華爾街也沒有說天天要穿阿瑪尼!不過當她思緒平靜的時候,看到一片繁華的窗外街景,她找到了說服自己的理由:原來這裡是上海。

  夏天很快會過去,或許袖子的長短不再是爭論的焦點,但是身份問題可能還是職場一道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2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32 | 只看該作者
[B]擁抱見面禮[/B]


初初去外資公司工作,見到老外每次與大家打招呼,又是擁抱又是親吻雙頰,覺得頗不習慣。可後來看著看著,也發現了一些其中的明堂。擁抱見面禮多為職務高的送給職務略低的,男士送給女士,而且一定是結了婚的,或者公開有男朋友的。原來在外資公司,如果有一天能被所有從海外來的人擁抱或親吻雙頰,一定是屬於三類人:一是被認為已是差不多level的人,二是被認定是公司受歡迎的人,三是被認準是同類的人。

Teresa就是這樣一個在公司里如魚得水的人。她深諳擁抱見面禮的內涵,因而總是有意無意地傳遞這樣的信息,一個小小的公司行政主管,卻有能量讓公司上上下下對她呵護有加,每次大boss們造訪,她總是享受女士優先的好處,被上司們當著同伴的面寵愛了一回,Teresa告訴友人,與大boss們擁抱親吻也是有技巧的,因為都是人嗎,親近或者曖昧只是半步之遙,在享受被重視和呵護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忘了給點小hint,或崇拜,或仰慕,或親睞,或思念,甚至不忘加點誘料。在如此親密無間的瞬間里,又能製造多少不可思議的價值?有的人利用了,有的人荒廢了。

  有童年好友從美國回來,學著一身的洋氣,與每一個大小朋友,男女老友擁抱親吻,弄得場面甚為感人,那些一輩子從沒有擁抱過除老婆之外第二個女人的老實男人們,都不知道如何結束這個熱情的見面禮,幸好好友收放自如把場面控制得穩穩貼貼,以至於當她回美國多日之後,還有中國男人在回想那個突如其來的擁抱。

  其實細細想來,中國人還真的缺少這種近距離的異性接觸,否則象Teresa之類也無需利用它來強勢自己在公司的所謂核心地位,也不至於讓那些老實男人們至今還在對那個美國來的擁抱回味無窮呢。

  公司里的擁抱親吻也不見出了什麼有傷風化的大事,生活中也來點即使算是官面堂皇的擁抱禮節,或許也不過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3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33 | 只看該作者
[B]鞋露態度[/B]

多年以前曾經見到一個美籍華裔的女老闆,臨產前幾天依然在辦公室里戰鬥,因為下身浮腫的原因,她已沒法穿上皮鞋,於是她穿著襪子在辦公室里象風一樣穿梭。她的敬業精神就在她「赤」腳行走的那一刻表露無異,甚至多年以後她還是我們心中暗自佩服的楷模。

  前兩天看到一個故事,講一個外企白領的愛車經歷,車漂亮人更漂亮,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放滿后箱的漂亮的鞋,她說車是她自由行走的工具,而我想鞋應該是她可以自由選
擇態度的工具,比如去逛街可以立馬換上舒適的平底鞋,比如去見客戶咬咬穿上尖頭的高跟鞋,比如去與朋友喝咖啡可以選一雙可以引來讚賞目光的「妖氣」鞋。女人愛鞋,路人皆知,鞋越多表明生活內容越豐富。而在職場行走,鞋也是一種工作態度。

  我認識的Joy在會務公司工作,除了見客戶,她通常只選擇運動鞋,因為她必須時刻比客戶走得快一點,特別有時候要長時間站立,運動鞋給了她很好的支撐。一個花季般的女孩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可是工作讓她變得簡單:一切以客戶利益為重。

  還有一個女伴從來只穿3cm鞋跟的鞋,原來她的老闆長得短小精幹,她這個助理自然要懂得分寸,不能讓老闆有心理壓力,於是3cm後跟鞋就成了她工作原則之一。而且黑白兩色是絕對主流,既不張揚,又很經典,讓人無懈可擊。

  現在女性的辦公桌下,多一雙鞋已是公開的秘密,給自己一個靈活的機會去表現自己的態度,又不讓自己長時間的壓抑,鞋這個時候就成了最好的工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4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35 | 只看該作者
[B]正經主業,正點副業[/B]


現在最時髦的職場話題是如何有正業的同時,搞好副業。換句話說,一心一意的人不再吃香了,一棵樹上弔死的人連同情都沒了。現在真正流行的是兩手同時抓:正業和副業。

  幾年前,有老友在著名的出版機構做著一份令人羨慕的編輯工作,365天為很多人做嫁衣編輯出版了許多有著很高精神文明價值的讀物,而他在同事們眼中完全是一副兢兢業業的小知識分子摸樣,可讓人想象不到的是他居然擁有一家實業公司,雖然名義上由其胞姐掌控, 可重大決策和聯絡都由他親自出馬,年營業額高得可以讓人驚詫。他在自己公司留有的老闆房間,其豪華程度足以超過他的出版社老總的房間。他的高妙之處是正業副業兩不誤,而且在迅速富裕的同時,夾著尾巴在出版社做個低調,與世無爭的大好人。

  原本以為這樣的case純屬偶然,可幾年後的今天,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已是平常。身在職場的人交談中無不流露著讚美的神情,正業和副業兩不誤的人如今成為了被仰慕被欽佩的對象。女性通常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之餘,會經營一家小店,出售自己喜歡的飾品,衣服或者裝飾物,或者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開個美容院或者美甲院,所有副業的經營範圍都離不開美麗兩字。也有夫妻檔,在工作之餘,投資加盟一個連鎖經營的店面,雇傭一兩個幫手,做一些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事情,比如房地產經紀,玩具店,咖啡館等等。這種夫妻通常有一點小資情調,又性格互補願意在品嘗創業的甘苦中經營愛情。也有人靠副業挖公司現有業務的牆角,當然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因為是看不慣被剝削得太厲害的行為,於是才給自己留下一塊自留地經營。當然自留地是越留越大,因為人的胃口是與日俱增的。

  做副業的,通常不是懷才不遇就是對現狀略有不滿,或者對收入或者對分工。而有了副業的人,常常把做好正業當作前提,當然也就少了很多抱怨和不安心,反正抱著只要自己的付出已對得起那份收入便可的簡單心態。此外,做副業的人通常對未來的職場發展看得比較單泊,可能現在的副業只是作為一種嘗試,一有機會就轉成自己永久的事業,或許也有可能實驗失敗還為自己留下一條生路可走。有公司明文規定員工不可在本公司就業期間從事其他工作,但也有公司並沒有類似規定,反正公司對員工的要求就是完成指標或者分配的工作量,而成敗只看結果。

  無論副業做得如何歡快,還是許多人把守著正業,這是因為人人都知道正業是「bread & butter」,而副業則是聖誕大餐,解決某種饑渴,當然能把正業做好,又把副業做大的人,不管如何他總算是個高手,讓人羨慕也就不足為奇了。

  正經正業,正點副業或許也是一種生存的能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5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37 | 只看該作者
[B]附加的驕傲[/B]


有工作的日子,通常不會意識到工作在賦予責任和使命的同時,也賦予了可以驕傲的借口。

  Frank在公司任職期間每天有車接送上下班,出差可以做B艙,平日里身邊總有客戶在獻媚,而且同事也願意圍著他轉,久而久之他已經忘記剛擁有這些的時候曾經有過的不安,他已經把工作給他額外帶來的利益都看成是與身帶來密不可分的部分,直到有一天因為某種變故他失去這份工作的時候,他才發現他不知道沒車的日子怎麼出行,他發現五星級酒店和公務艙與他的生活有多遙遠,他也發現身邊沒有人圍著團團轉的日子有多冷清。於是最終讓Frank明白了一點,工作所帶來的驕傲其實是與工作黏附在一起的,而不是真正的屬於自己。

  Lisa也有同樣的境遇,她在辦公室里做一份管理供應商的工作,可能是特殊的供需關係,讓她成為了很多人要巴結要親近的人。由於長期的朝南坐,讓Lisa的脾氣長了許多,她對供應商不僅傲慢而且甚至無理,但因為無論她有多少的不尊敬,都不會讓供應商改變態度,於是她變得越來越離譜,背地裡供應商都說:這個Lisa眼睛長到了額頭。可是世事難料,一夜之間Lisa就沒有這個職位,原先的供應商不再對她必恭必敬,相反許多對她平日里有意見的人,還表現出特別的高興情緒,她在公司里的威風一下子被吹走了。

  Frank和Lisa都是普通人,都由於工作的關係獲得了一些利益和特殊的禮遇,但是這一切都是工作或職位所附加的,而並非Frank或者Lisa本身的緣故,於是當工作或著職位有變動時,這一切並不一定繼續會屬於他或著她。習慣於被工作的附加驕傲統治的人,一定會在失去工作的同時,不僅失去驕傲而且也會產生特別的心理落差,有時甚至會讓自己產生極度的自卑。

  一個好的工作狀態,就是將附加的驕傲轉變成對工作的珍惜和努力,並對所有工作上給予過幫助的人表現出感激和尊重。只有如此,當工作再變,反而因為自己對工作駕御的能力還在,才不會因此失去讓自己平衡的重心。

  工作是自己找的,權利是別人給的,所以唯一讓自己可以驕傲的資本不是隨時可以給予或者收回的權利,而是自己擁有行天下的真本事。把附加的驕傲轉換成附加的動力,或許一切都會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6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40 | 只看該作者
[B]去留之間[/B]

     在公司就職,去留並非之只因跳槽引起。這兩天好友Sean就處在極度困惑之中,原來他曾經為之服務了六年的公司,因業務中心的轉移而決定南遷,作為公司的主要主幹Sean也被邀請留用並與公司共進退。離開自己生活的城市,離開自己的親人朋友,離開自己熟悉的人際網路,對誰而言總會有難捨的情節,但是被留用的高薪和高職也是一種誘惑,Sean有太多的不舍,因而一時難於做出抉擇。

   有過同樣經歷的Steven,也曾在公司把合資工廠遷到偏遠小城的時候,他這個生產經理毅然決定暫時放棄對家庭的照顧而與公司同命運,Steven把工廠看作是自己養育的一個Baby,他覺得只有在Baby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時候才放手,這樣不至於讓自己的心血白費,當然對於一個有家庭的男人而言,能夠穎塵 離鄉擁納 活也是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決心的。當然胸有大志的Steven並沒有把一個生產經理當作職場的一個終極目標,因而在他離開上海之前,不僅與公司談妥了所有薪資條件,更主要他把自己在公司有困難時自己的無私相助和忠誠當作人生的一個砝碼:他明白地告訴公司決策層希望公司在兩年順利過度后,自己能到更重要的崗位上工作。Steven用兩年的忠誠蛹灝居,終於換到今天的榮耀:不僅重回上海,而且成了公司決策層重用的對象,事業前途就此一片大好。

  而Apple的故事就顯得非常簡單。當公司有變故的時候,她學著用最理性的方法,把去和留的好處和壞處用列表做了一番分析,當好處明顯少於壞處的時候,她想也沒想就離開了公司,她的理由很簡單:人生是短暫的,事業就更短暫,無謂的犧牲自己的時間和親情,不如一切重新開始。Apple在離開老企業后,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她的擇業標準也變得更加實際和現實:用最多自己的優勢,換回最大的利益,無論物質和精神。有人說,Apple是典型的海歸。

  不是所有的人可以像Steven那麼有遠見和周全,也不是所有人像Apple那麼率真和簡單,我們身邊很多的人還都是與Sean同類,既害怕失去眼前利益,又害怕缺少了將來機會,因而在非主動跳槽情況下的去留問題上,就變得更加的左右為難。其實抉擇是一個極偶然的機會,而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內心的價值觀在左右著前進,倒退,猶豫的步伐。

  職場除了需要是非觀,也需要價值觀。因為很多的時候很多的環境是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只有相對的有利和無利。而去和留總是有得和有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7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43 | 只看該作者
[B]小一號,大一號[/B]


Sami是個長得嬌小玲瓏的女孩,進公司后也一直做行政管理工作。她喜歡穿一些讓自己身材緊繃的衣服,這樣更顯得運動型有朝氣。在公司呆久了,Sami的一些壞習慣也暴露了出來,比如容易鑽死角,聽不得旁人的批評或指責,而且很在意各種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同事的茶餘飯後都會說起Sami小心眼的各類軼聞趣事。久而久之不知因為是她喜歡穿小號衣服的緣故,還是小心眼的原因,她享有一個雅號「小一號」。


無獨有偶,公司里最近新來了一個叫南希的女孩,人長得高大結實,據說以前曾做過排球運動員。她特別喜歡穿運動衣以及寬鬆舒適的衣服,因而走到哪裡就像一陣風似的。她性格開朗為人直率,可就是有一個不太細緻的毛病,因為做事不夠嚴謹謹慎,同事們也暗底里送了她一個雅號「大一號」。

  小一號的Sami和大一號的南希漸漸地也成為了好朋友,她們都清楚自己擁有的雅號,可又無法立馬修正本性特徵,也就阿Q一下將自己的雅號進行到底。Sami依然斤斤計較,南希也依然大大咧咧,為此還得罪了不少人,但Sami和南希的盟友關係卻越來越堅固,原因是小一號

  加上大一號再除以2,就剛剛好成了人見人愛的均碼。

  其實小一號和大一號都是相對的,或者也是辯證的,在一個寬鬆自主的職場環境中,最好不要小一號或者大一號,也就是不能過分自私自利,也不能過分沒頭沒腦。在辦公室里,唯有一種小一號和大一號可以接受的。

  那就是:對他人寬容大一號,對自己私慾小一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8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44 | 只看該作者
[B]自由派[/B]


在外企打工15年以上可以稱作元老,不管實際年齡有多大;在外企同一家公司打工10年以上可以稱作元帥,因為他們肯定有一個不錯的職位和不錯的收入待遇,而且一定有一層不錯的人際關係網路。

  Nelson坐享中國市場總監一職的年限已讓人模糊,反正他是公司第一個中國僱員,與總部方方面面的熟悉關係勝過後來歷任中國總經理的職業經理人,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人不可忽視。因為身居要職,Nelson頗有公司特權,可是他卻又是個逍遙自在的人,不跟風也不與人結盟,我行我素,純粹只以工作業績為核心,反而與公司各種人事糾葛和不明不暗的勾心鬥角離得很遠,他成了公司里為數不多的自由派,職場江湖地位因此牢不可破。

  Jackie也是一個不可小看的人物,她在公司中層任職一干就逾十年有多,期間歷經公司各個管理朝代,並且先後與香港派,台灣派,東南亞派,家族派和歐美派上司工作過,雖然他們換了一茬又一茬,而Jackie卻穩坐這把交椅,無人可以撼動或者無心想去撼動,原因是人小鬼大的Jackie時常把快樂工作掛在嘴上,不輕易與人爭執,也不輕易與人「合夥」,她喜歡在眾人面前形影孤單或者演繹弱勢人群,然後對各種眼前利益一律視而不見,每天開開心心返工,又開開心心回家,於是她就成了公司里人人皆知的水果派,因為可以與任何人合作共事。

  別以為那些元帥們因為自由而沒有了自己的關係網,其實他們正是用不激烈的溫和相處之道,為自己建造了完好的人際保護牆,雖然很隱形卻在隱約中透出他們元帥級的智慧,與其與人斗得心累傷神,不如放輕鬆做個只累工作不累人的自由「Pie ,可以與任何人共事,可以與任何事過招,但一定是公司里不可缺少的一個甜心,而且是可以留任到最後的那道甜品。

  自由派,逍遙派原來就是徹底的甜心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69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46 | 只看該作者
[B]周一周五綜合症[/B]


本來聽計程車司機常說,上海馬路最難開車的時間就是周一的上午和周五的下午,馬路綜合症讓他們頭疼,可最近卻聽到周圍許多在公司工作的白領大叫「我患上了周一周五綜合症!」

  據說綜合症的特徵有兩個:周一全身乏力,沒有絲毫工作情緒,最好懶在床上不起;周五心緒煩躁,沒有任何工作心思,最好立馬下班吃喝玩樂;自稱患上綜合症的人,都願意把
這種特別的病情描述得特別的嚴重,因為他們知道好象沒有任何神葯可以解救,但同時他們又不是絕對絕望地看待這個綜合症的發生。

  Vicky就是其中的一員。她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數年,工作上業績不錯只是未被賞識,因而至今只是一個普通職員,最近又連續幾次落空被期待的提升機會,她的工作積極性受挫,所以不知從哪天起她突然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抗拒去上班,又如此期待地早下班,一種逃避的情緒瀰漫在全身,一直難以揮灑開去。為了讓自己高興,她特意在周末給自己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從會友聽歌,打牌看話劇到租車郊遊,她把所有工作上的不快都變成了對周末的瘋狂,也因為如此某一個周一的早晨,她突然發現自己真的無力起床,無力返工,而某個周五的下午她又處於極度的興奮狀態,希望儘快離開辦公室而去可以讓自己「High」的地方。

  連續數月Vicky的周一周五綜合症不見減輕反而加重,特別聽說還有大把同病相憐的人,因而給自己更加充分的理由說服自己是真的病了,直到有一天見到在大學心理系當老師的昔日好友,才被確診為這是一種倦怠職場的心理障礙。Vicky的苦悶被一層層解剝:當職場發展不順或者遭遇不必要的挫折后,人往往會採取消極避讓的方法,並把所有生活樂趣簡單地寄托在周末的放假上,久而久之失去工作動力並逐漸喪失創造力。Vicky 終於發現周一周五綜合症的危害性。

  心理因素是可以主導一個人行為的去向,而心理毛病又只能靠自己找出癥結后慢慢消除。Vicky在同學的勸阻下給自己放了一個長長的假期,並在遙遠的海邊思考自己對工作的滿意度,在確認自己沒有發展前途的前提下,毅然決定長假后辭職另謀出路。因為有了新的目標,Vicky不再那麼沮喪,性情變得溫和起來,並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恐懼周一和周五,因為一切事在人為。

  換了新工作后的Vicky,已不再稱自己有周一周五綜合症了,因為她重新煥發的工作熱情讓她覺得每一天都非常美好。Vicky慶幸自己覺醒的比較早,否則真的後果不堪設想,因為周一周五綜合症的受害者不僅會是公司,更會是自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0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48 | 只看該作者
[B]Why 或Why Not[/B]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思維方式,可至今沒有人可以描述出這種思維方式的共性,至到有天公司開大會,那個以睿智著稱的老闆,突然冒出了一句令人意想不到的話:我希望你們做事一定要想清楚WHY或著WHY NOT。

  Why,就是找出支持自己的理由;why not,就是反對自己的理由,就此把一個思維過程描述成這麼簡單。曾經看到一個旅美的作家寫了一個中國移民家庭生活的小說,其中讓人記憶最深的就是主人公的三次轉工,而每一次他都啟用了一個最簡單的圖表,寫出所有好處和壞處,然後做最後的評估決定「走」或著「不走」。暫且不論最後的結果如何,但這種選擇的過程就是一個「why雍汀 why not擁惱綾稹

  如果說跳槽可以選用這種辦法,那麼在辦公室的任何時間都可以以此來解決相關生存和發展的問題。Silver曾經很抱怨公司有些管理方法不盡人情,特別讓她這種做實際工作的人付出和得到絕對不公平,而且也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和認同。所以在很多人眼中,Silver是個麻煩的人。可事實上她非常熱愛公司和目前的工作,甚至希望在公司里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借鑒老闆「why雍汀 why not擁木 神,Silver羅列了所有要抱怨或者不抱怨的原因,結果她發現可以說服自己的竟然是一條:做個不抱怨的人更能融於自己生存的空間,於是她開始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讓抱怨的情緒影響自己和別人。

  Why或者why not,不一定就是做或者不做,走還是不走,堅持還是放棄那麼態度分明,有時候也是一種嘗試性的鼓勵或者挑戰。曾經有好工作成績的Martin,就是用為什麼要害怕新的機遇,為什麼不讓自己的潛能發揮得更好為思維模式,讓自己把成為企業家的願望變成現實。如今已經創業並小有成績的Martin見人就說,「why not,不信你試試看印

  我們的生活都因為需要太多的理由而變得有些理智,但偶然的「why not右材芷鸕揭庀氬壞降男Ч ,由此看來我們的思維既可以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無論是從「why擁健 why not「,或者從」why not擁健 why」,都是為了讓行動變得更加滿足自己的需要,讓目標變得離現實更加接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1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49 | 只看該作者
[B]別克●凱悅●賽歐[/B]

公司人事制度把員工的等級劃分得一清二楚,特別在公司的薪水待遇上更把這種級別賦予了數字化的特徵,比如工資是平均基數1。5倍的人肯定與2。0倍的人是有距離的,就好比上海通用汽車公司因為針對不同消費人群推廣不同的車型一樣,只是沒有想到某一天有人會把公司的不同等級也來個別克,凱悅和賽歐的稱呼。

  賽歐,是一群白手起家的年輕人,對明天充滿著希望,並且願意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
積累,一點一點享受生活的樂趣。他們通常是公司培養的「明日之星」,職場前景廣闊,所以銀行也最願意貸款給這群小白領。

  凱悅,是一群一腳剛踏入中產階級的成熟年輕人,在職場奮鬥已有數個年頭,穩重不再衝動,喜歡穩中有升的生活形態,這群人通常關注旁人的眼光和評價,特別他們對工作的 title雍茉諍醯 是名符其實的中層幹部。

  別克,是一群已經有工作成就感的人,喜歡寬敞而又自我的生活空間,可以掌控自己的職場命運或是未來,對於「江湖地位」的排名聽在耳里喜在心裡,不經意中揮灑呼風喚雨的本事。

  在職場行駛大道上,賽歐因為車齡有限難免磕磕碰碰,而且也會遭遇高手的擠兌,甚至在背後被人嘲笑為「一個小菜鳥」,可是賽歐總是打扮得鮮亮布置得有一番小資情調。凱悅,車齡不長卻經驗老道,不輕易與人爭道,也執意保護自己不受外力的奇襲,凱悅的最佳色彩是寶馬藍,與大牌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別克最瀟灑,通常主人不自己駕駛,有專職老司機代勞,可以在行使中依然耳聽八方,眼觀六路,甚至調教自己的下屬。

  於是公司決定給員工安排車貼時已經在員工的名冊上做好了辨別的標記:別克,凱悅和賽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2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50 | 只看該作者
[B]代溝的筆劃[/B]


一個公司的員工黃金組合就是集老中青之大成,可因為有了年齡的分化因而少不了會有辦公室代溝一詞。

  先說對工作的認識吧,年長一些的人相對受傳統教育頗多,總以為工作就是每天生活24小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為社會做貢獻的標誌,而年過30的人則認為工作是一種付出,所以必須有回報,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而且必須價值對等;再年輕一點的人多把
工作看成是娛樂的一種,甚至是僅僅為了享受工作的樂趣和滿足感。於是在公司里就會出現針對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和價值取向。

  年長的人最不捨得花錢坐計程車來上班,拿到工資全交給家用或者銀行;年過30的剛開始還幾個人合叫計程車,存了幾年錢后便開始自己買車,如果辦公樓停車費昂貴,他們一定把車停得遠遠的,美其名約多走幾步路做做運動;而年輕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貸款買車享受駕駛的樂趣,而且不問停車費多少毫不猶豫就把車駛向了地下停車場,原來他們要的就是這種「爽」。

  再說遭遇工作的變動,老人家思想包袱最重因為他們壓根沒想到要挪窩,30好幾的人換工作一定是反覆謀計反覆盤算,因為他們的工作只能低開高走,否則這個時候的臉面問題讓他們行走不自如,可年輕人說走就走,從不把留戀放在臉上,反正年輕就是資本,明天一定會更好讓他們來去自由,灑脫得象一陣春風。

  曾經認識一個年方25歲的Gigi小姐,來公司上班第一天就開來了她的紅色小車,而且瀟灑地停靠在金茂凱悅的停車場上,雖然只拿著2500多元的工資,可日子過得好似有20000多元的收入。遭遇公司裁員,惟有她沒有任何情緒還主動請大家飽餐一頓,席間把她的人生哲學渲染了一番:被把工作太當真,學點本領最重要。打工如果不出頭,那麼就做小業主。不要總想「凈資產」,來點「負資產」才能做大戶。

  這下她總算把代溝的一筆一劃寫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3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54 | 只看該作者
[B]同志們,辛苦了[/B]


公司年度最大的活動在一片掌聲中落下帷幕。作為地區總監自然是風頭最尖的那個人,雖說是個決策人和領導人,但比起各等「百姓」階層的日夜忙碌,他的辛苦自然在大家的眼裡是最少的那個,因為沒日沒夜加班,拿著盒飯邊吃邊開會的,就不會有他光輝的影子了。倒是被大老闆擁抱而有感謝的,當然屬於他了。各等「百姓」不感有任何微詞,誰讓人家是個官,是個頭呢。

地區總監也覺察到大家的辛苦和不平等待遇,為了顯示他的磊落和有福共享的精神,他特意給所有的人發了慰問的短消息:同志們,辛苦了。原本還期待有人會給他回應,比如:謝謝老闆的關心,或者直接套用中國人民解放軍檢閱的對話:首長辛苦了!為人民服務!不知是大家累得無暇拍馬屁,還是心有不爽,反正讓地區總監深深失望的是沒有任何回應,他真的希望是網路有問題,而不是他的人際網路出現了偏差。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一,他來到辦公室試探性地問秘書:有沒有收到我的慰問簡訊啊。秘書還是很疲倦的摸樣:有。但就此沒有了下文。總監不知道為什麼大家沒有回復他。

  中午吃飯時間,總監有意和大家走得很近,隨便拉拉家常。但大家的表情很木然,好象根本沒有心情,可他一轉身,就聽見有人開始說話:一句同志們辛苦了,就打發大家,把我們當傻瓜。拼死拼活,結果功勞都是老闆的。可能有人等著我們大家說,你也辛苦了,哈哈我們就是不說不說。話音未落一陣大笑。

  總監這才發現自己都快成同志們的對立面了。分配不均向來就是這個社會的一大特質,在公司職位越高的人,體力勞動明顯少於普通大眾,但智力付出獲得的彙報又絕對超過於體力,於是就會成為嫉妒的靶子,但總監真正不了解的是大眾的心理,一種居高臨下的慰問本來就代表著地位的差異和身份的懸殊,如果沒有機會與普通大眾肩並肩的戰鬥,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真心表示感謝。沒有各等「百姓」階層的鋪墊,又何來總監的金字塔地基。

  同志們辛苦了,看來不是隨便能說的,更不要自作聰明還等待著「首長辛苦了」的迴音。體恤普通人的最好辦法就是認同他們所有的貢獻,並給予應有的回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4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3:57 | 只看該作者
[B]圈地運動[/B]

辦公室里的圈地運動是無聲的,從座位區域的大小,到管轄範圍的遠近,一直到同事間向心指數的高低,周圍盟友的多少,圈地運動的激烈程度不亞於一個大項目的競標。只是不是那麼「明刀明槍」,暗中的較量才是有火藥味的。圈地運動的技法各有不同,但本質卻是相通的,那便是靠時間的積累去不斷地膨脹自己的勢力範圍。

  Mint是典型的上海小女人,心中的目標裝得很大,可表面卻是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很
具有欺騙性,剛進公司的時候,誰也沒有把她當一回事。可聰明的她早就在一旁默默地察眼觀色,她要尋找一個階梯可以幫助她在公司里脫穎而出。很快她就找到一個她自認為在公司有地位的同事去熱情地做他的盟友,於是不過一年,她的職位就發生了變化。從那一天起她開始為自己在公司里物色擁護者,因為光有「上層建築」做保護還不夠,還需要廣泛的群眾基礎,為此她將目標鎖定在新同事身上,既有感情投資,也有權利威嚇,讓人對她產生依靠感。同時她盡量把一切可能影響她在公司或部門的人踢除出局,當然她在老闆的面前還是保持著一貫的若不禁風的樣子,只是在下屬面前她會來點手段,然而更多的時候她喜歡躲在暗處,利用有些盲目追隨者在公司里興風作浪。她有如魚得水的感覺,只是幾年下來她的手下全變成了沒有太多出息的人,她好象控制了他們,其實她圈了一個地基並不穩固的地盤。而且她的能幹和聰明也被她的自私和狹隘所減色,時間成了檢驗一切的真理,她在公司的仕途就此停步。

  Fanny在這個公司做了很多年,是個老員工了。現在她已是一個部門的小頭目,她的脾氣像北方人,大大咧咧隨心所欲,她自認為自己的部門業績不錯,就不在乎與他人合作。她最擅長的是在部門裡樹立小團體意識,對部門內的同事她既仁慈又施恩,讓所有人為她做事並圍著她轉,部門的利益也永遠是她的首選。可是漸漸地她的過於本位主義在公司卻引起其他部門的強烈反感,以至於讓公司決策層不得不重心考慮部門經理人選,可Fanny卻不以為然,她自信的認為部門是她一手建造的,所有人也受盡了她的小恩小惠,公司如果調動經理人選是很難與這個部門合作的,因而她始終認為自己的王國很牢固。但不幸的是公司決定長痛不如短痛,即便是暫時的部門業績受影響,也不能容忍個人在公司圈地而坐,這樣會防礙公司的長遠利益,就這樣Fanny被請去做另外一些業務了,更讓她吃驚,原先她認為牢不可破的同事聯盟隨著她的離去,立馬不復存在,這不得不讓她感悟到:公司同事關係其實是最現實的工作關係。

  其實辦公室里的圈地運動,其中的奧秘人人都懂,然而真正的贏家不僅僅為自己在辦公室里擴張地盤和勢力,更重要的是贏得人心和尊重,任何辦公室的幫派團伙都是短暫和私心的。過於在乎圈地的人,最終反而會把自己圈地為牢,喪失了更大更多的空間。一個擁有遠大目標和胸懷的人,圈地不如圈才,圈才不如圈心,這才是新辦公室的圈地主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5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4:06 | 只看該作者
[B]先說Yes再說No[/B]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常常有這兩種人,一種人對任何事情都做出謙恭的態度,一幅唯唯是諾的樣子,另一種人對任何事情都採取懷疑和不合作的態度,一幅永遠唱反調的樣子。在職場生涯中,這兩種人的工作態度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前者常被視為無原則,無頭腦,無創見一族,而後者又被認為是不寬容,不合作,不友善一族。

  於是在辦公室里說「yes雍陀No ,就成了一個大學問。

 Jackie是一個認真固執的人,雖然業績不錯但人緣很差,因為他永遠是NO比Yes多,這樣沒有太多人願意和他共處一個團隊。有一天那個和藹可親的瑞典老闆把他請進了辦公室,面帶笑容地問他:公司的員工獎勵計劃好嗎?Jackie性情中就脫口而出:No。 it s not real good 。老闆笑了,告訴他:我不了解中國的文化,但在我們西方,如果想說不好,也應該這樣說:yes, but。。。其實最終表達的意見或是意思還是原來的,但聽上去就不那麼刺耳。Jackie看著老闆的臉,第一次有了感悟。

  不知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還是個人的態度問題,很多中國僱員雖然有著良好的出發點和用意,結果反招徠同伴的不解。如同Jackie的頂真和固執,最後招到的卻是同伴的擯棄。因為從人類的普通心理學來看,被順從和被贊同,總比拒絕來得容易接受,如果在肯定之後再否定其中的一部分,或許就會「悅耳」的多。

  只說Yes,不說No,那麼就是唯唯諾諾的那種人,只說No,不說yes,就成了永遠的反對派。說Yes也說No,只是前後次序有別,Yes在前No在後,即禮貌又有思想,即悅耳又悅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6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4:13 | 只看該作者
[B]為麵包和黃油努力[/B]


不知從何時開始,各種公司都流行起「麵包和黃油」(Bread& Butter)一說,老闆在激勵員工完成公司制定的銷售指標時大聲告訴大家:這是你們今年的麵包和黃油。大小CEO在發布公司商業策略時,也用紅線標出公司的長青業務或者核心業務就是公司的麵包和黃油。公司里辛苦打工的小人物在訪問他們的主要用戶時,也不忘告誡自己:客戶是上帝,也是我們的麵包和黃油。

Bread & Butter一定是來自西方的一個說法,它很形象地比喻了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和最底線的要求,就好比中國人常把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人稱作是衣食父母,其實絕對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很多人如果沒有麵包和黃油卻想著牛排就是不切實際的做法,有的公司放棄自己的拳頭產品而去追求最大利潤的業務,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已經到手的麵包和黃油。

  我的好朋友Sean是一個海歸,懷裡摻著名校的MBA證書,千里迢迢回來一心就想當一個CFO或者CEO,可機會並沒有特別厚愛他,於是他在這個城市兜兜轉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賞識他並願意提供高職位和高薪水的公司,只能暫時成了城市中無業大軍中的一個。當初向美洲銀行的貸款並沒有因為他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停止向他催款,他不得不為自己的生存大計重新考慮自己的方向,在一番痛苦的掙扎之後,他決定效力於一家正在起步中的民營企業。去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在MSN上為自己定義:為麵包和黃油而努力。

  別以為以Bread & Butter為目標就是一種消極的心態,其實它是最客觀,最現實的目標。能把麵包和黃油的目標實現了,或許才有真正的機會問鼎人生更高的追求。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將人們的心態都浸淫得非常浮躁,好象只有越高越縹緲的東西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而常常忽略了身邊最重要的元素。

  這不僅使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句名言: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那麼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為麵包和黃油!或許這是一句最生動的激勵名言,無須解釋人人都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7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4:25 | 只看該作者
[B]心慌的日子[/B]


很久未見的老同事,相約一起吃中飯敘舊。她跳槽去了另一家美國公司已有半年多,想當初她的離去讓我們所有人有點眼紅,高薪高職位還有在頂尖的辦公樓上班,期間偶而也聽人說起她,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進公司,然後漂漂亮亮回家,讓我們這些從早做到晚的人羨煞不已,真是好工作養人,差工作累人。

  老同事如約來到餐廳,光鮮美麗一看就知道工作壓力不大,自然我們每一個人都開始抓
緊時間吐苦水,從加班的無聊,到周末的出差,從手機24小時待命,到老闆利益的紛爭,我們恨不得把她當作婦聯代表或者工會主席來傾訴自己的冤讎,她還是像往日那樣優雅地微笑,靜靜地看著我們的吵吵鬧鬧。等我們發覺訴苦大會該結束的時候,飯菜剛剛上桌。「吃吧,吃完了還要幹活。」於是我們邊吃邊聊。有人突然想起今天的主角還沒有啃過聲呢,一下子就齊齊把目光投射了過去。

  工作不累人,也沒有指標壓力,老闆不在身邊,我可以做這邊的老大。她都是用最簡單的語句描述了我們想象中複雜的事情。我們羨慕地都要流口水了,這樣的工作真是太好了。有人還急吼吼地問還要不要招人,她笑了。我很害怕現在的日子,所以常常心慌。我們愕然。

  在舊公司我們很多人一起做事,一起加班,一起罵老闆,然後業績達標后一起尋歡作樂,但現在沒有指標,老闆不在乎這個市場,開的公司只是為了給美國的董事會有交代,投資回報根本沒有不看現在,所以我變得無所事事。那還不好,我們開始覺得她有點愚笨。我心慌,她第二次用了這個詞,我們把耳朵拉長。

  沒有壓力就等於沒有激情,沒有激情就等於頹廢,我覺得自己像個木偶。所以我想回來。我們一下子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對,做的不開心不如回來。我們總是這樣左右搖擺。其實我們沒有跳槽是因為知道辛苦的工作總還讓人覺得在付出,無所事事真的讓人害怕,怕很快會沒有了工作,怕沒有了工作不知做什麼,怕自己回不到「革命」的隊伍里來。

  一頓飯讓我們又抱拳戰鬥了,回來吧大家一起有目標的做事才有趣,至少這樣不會心慌過日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8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4:36 | 只看該作者
[B]我是淑女,我怕誰![/B]


辦公室里的女性常常構築成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年紀輕輕的新新人類總能把流行資訊通過無聲的裝備,第一時間在辦公室流傳;成熟有魅力的職業經理人又總能在一顰一笑間將人世間的美妙關係演繹得恰如其分;有權威的女強人也總能以自己可以包裝出來的形象述說一個成功的故事。身處辦公室,對男性而言欣賞的樂趣多餘女性的表演成分。

  Janet是辦公室的接待加秘書,個性率真而且敢作敢為,是辦公室最不能得罪的人,如果誰用辦公室的快遞運自己的私貨,她一定不折不擾要把那份費用追討回來,還有如果誰把辦公室的會議室弄得一塌糊塗又不把恢復原樣時,她一定有本事讓全辦公室里的人知道你的德性,Janet是辦公室除了老闆以外聲音可以最響的人。她讓很多人不舒服,但讓很多人無話可說,無懈可擊,因為她熱愛工作勤勤肯肯,所以她也有自己的豪言壯語:人正不怕影子歪。

  Stella的故事更絕。她是公司的銷售經理,業績牛的很,同事們暗底下稱她為洋Stella,因為她好象不費工夫,就能穩做銷售大戶的寶座。她是辦公室里遲到次數最多的人,可理由也很充分,陪客戶應酬到深夜實在起不了床;她也是最勇敢的人可以與老闆在銷售會議上爭執,而且句句在理讓老闆不得不改變措辭;Stella的辦公室格言更牛:老闆的工資還是我掙回來的呢!這個淑女還真讓人苦笑不得呢。

  Ronnie原先是辦公室行政主管,可是在公司改組過程中深得新董事會青睞,一夜之間榮升為上海經理,管起了上百號人。人們在尚未適應這一變化的時候,Ronnie已經把經理的摸樣修鍊好了,喜歡召集各類主管共商大事,於是所有人不知不覺成了她的智囊團,她的能力缺陷也因為有了智慧的填補而變得不那麼突出,相反她的成功經驗卻成了辦公室灰姑娘的招牌:水晶鞋就在我的腳下,我就是這麼好運。

  後現代主義的淑女標準是因人而已的,但是那句壯膽又激勵的口號卻是實實在在受用的:我是淑女,我怕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79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4:38 | 只看該作者
[B]大話MBA[/B]


aMBA可以說是近十年全球最熱的辭彙。

  可在辦公室里說起MBA卻是故事多多。在某著名的外資銀行上海分行,MBA的海龜多如牛毛,JoJo從美國波士頓管理學院畢業后信心十足地應聘上崗,結果卻發現這裡除哈佛和耶魯的畢業生被視為真才實學的料,其餘的一概被認為是「垃圾」。JoJo工作了兩個月,憤憤中「退出」銀行這個江湖,而轉身投入外資公司。

  聽說久為謀面的朋友在巴黎完成了奢侈品MBA的課程回到上海,被人羨慕得一塌糊塗,不僅可以有高薪而且可以坐享奢侈品的奢侈地位,可最近在MSN上她牢騷一大堆,原來抱負大大地進奢侈品公司工作,後來卻發現MBA根本沒有用,在公司得勢得分的都是嫁給法國人的家屬,理由是生活同化比知識同化來得重要。幾十萬人民幣的投入好象竹籃打水一場空,根本抵不上嫁個法國人這條捷徑,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聽說上海每一年都有學生考入哈佛或者倫敦商學院,也每年有法國,瑞士等名校畢業的MBA回上海工作,曾有人不解地問哈佛的高材生,怎麼肯屈就一個媒介總監的職位,而那個MBA回答得很直接,誰給錢多為誰工作,因為學校的貸款還沒有還清呢?!聽來讓人心疼。為錢工作,豈不與某種特殊行業的人同出一澈?

  有女友化大錢學MBA,目的很明確,回家可以做一個管理CEO的好老婆,這讓MBA的大教授都為之大跌眼鏡。原來管理一個CEO 比做一個CEO 更難。

  現在的MBA多得就像辦公室里日漸增加的隔斷,說到底這個金字招牌的號召力已經不如以前,有人斗大膽枉稱自己是MBA,其實是「結婚但還自由」的比喻,也有人譏笑他人是MBA,其實是「低於平均智力」的統稱,而某日無意中用MBA 輸入中文,出現了「明白啊!」,突然覺得中國文化最深奧最偉大之處,便是一針見血。

  或許MBA真的就是讓人嘗試一個明白的過程,無論是最新的理論知識,最妥當的個人價值,還是追趕潮流的快感,過程重於結果,因為讓人徹底明白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在一個公司多幾個MBA可能不難,難的是多幾個明白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80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7-7 14:46 | 只看該作者
[B]寫滿秘密的廁所[/B]


曾經有機會為公司尋訪新的辦公場所,看中一個地處上海絕對中心的A級寫字樓,無論價錢還是租約條款都非常合適,但最終因為廁所在公司辦公區域內而遭到了同事們的一致反對,理由絕對充分:

  「廁所難免有味道,影響大家工作情緒。」

  「佔了自家的面積,不合算而且大樓不用承擔清潔工的費用。」

  「萬一遇上老闆等位,是讓他先還是滿足自己先,難辦!」

  考慮再三,公司最終還是租賃了各方設施都齊全的大樓,當然廁所也是重點要求之一。後來在摩天大樓時間久了,突然有一天發現廁所里堆積著各種各樣的秘密。

  鄰居公司是做廣告的,女孩子個個長得水靈,可就是喜歡在廁所里用手機打電話,原來廣告公司的辦公格局是敞開式,老闆希望一個通透的環境讓大家有團隊協作的精神,可因此也沒了個人的隱私和秘密,於是女孩子就拿著電話往廁所里跑。幾年下來,周圍公司的人已經可以略知A常常接私活,B有無數個男朋友,C與老闆有染卻想了斷這種不清不白的關係。

  還有新搬來的公司是做保健品銷售的,給員工的壓力奇大,常有同事結伴一起來廁所就是可以罵罵老闆,消消心中的怒火,然後再若無其事地回去那個被稱做不是人呆的公司。廁所里還常可以見到「灰姑娘」,就是那種披頭散髮地大清早趕到辦公室,在確保沒遲到而不扣獎金的前提下,開始在廁所進行漫長的打扮工作,對鏡貼「黃花」,把灰姑娘改造成「白雪公主」后才漫著優雅的步伐回到辦公室。

  還曾見到隔壁公司的合伙人在廁所里使勁抹眼淚,不知是工作不順利還是情感不暢通,反正紅紅的眼睛一定不是因為感動,看得出身居高位的她努力地讓自己平靜下來,於是她一邊又一邊用水沖洗著已經很乾凈的雙手,或許此時只有流動的水可以把她內心所有的不快帶走。

  廁所也成了各個公司情報的交流站,特別是公司里的清潔女工喜歡在廁所里一邊做事一邊聊著「閑話」,在廁所里見面次數多了,有時在電梯相遇,也會不經意地點頭示意,這樣一來一去,好象也有了相識的默切。特別是在廁所泄露了秘密的人,對那些知道秘密的人更是有了一種難言的親近感。

  原來辦公室里真的不能有廁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6: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