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7-12 17:07 編輯
























http://sixstar.moc.gov.tw/blog/k ... amp;articleId=23230 賣油郎~林明淵/社區通-台灣文化部
早期純人工榨油更是辛苦, 麻油的產製要將芝麻先用大鍋炒熱, 讓他回憶起小時候要經常撿拾樹木果實來充當柴火的歲月, 牛馬拖石磨輾壓磨芝麻成粉狀, 再將原料蒸煮過踩成薄圓餅, 一片片的放到長型榨油機內, 人工搖桿, 使機器儘量旋壓, 機器的盤抬下就有油料滴滴. 如今,他的工廠並沒有完全改用自動化作業, 只是引進部分機器來取代人力, 還保留部分傳統手工製作機器. 傳統製作過程, 歷經焙炒→粉碎→蒸煮→定型(鬆散餅狀)→放入壓榨平台→擠壓榨油→殘渣成堅實餅狀, 釀造出自家口味/特色麻油.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8%BD%A6&f=false 金門行業文化史
金門, 金酒故鄉、詩人國度、美麗島嶼, 似乎每個人都可以講一段他們與金門邂逅的故事. 金門曾經是戰地, 充滿神秘色彩. 本書從金門學的研究出發, 選擇影響金門最重要的百種行業, 介紹它們的發展與興衰, 兼而論述金門人的文化民族主義. 金門是個有明顯特徵的共同體, 僑鄉文化、閩南文化與戰地文化, 造就了特有文化氣質. 解嚴開放後, 何去何從. 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 對一個被封閉50年的蕞爾小島來說, 實在很難抉擇.
-按圖索翼/點擊, 可逐鎮探訪經典作坊, 政府的社區段子更是錦上添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