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鎏金銅釋迦牟尼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6-8 18:50 編輯

皇家放鬆姿勢水月觀音(布達拉宮)
5代至北宋
http://www.himalayanart.org/search/set.cfm?setid=2020 佛像姿態Body Postures & Asanas
菩薩姿勢, 蹲姿, 舞姿, 飛天姿勢, 跪坐姿, 騎摩, 皇家放鬆姿勢, 善姿, 坐姿, 坐直, 金剛姿, 憤怒姿態.
喜馬拉雅藝術姿勢意象通常指腿的位置參照, 往往遵循印度次大陸原始梵文和俗語文本標準描述. 常用的姿態描繪, 也延續到了翻譯的藏文典籍和喜馬拉雅地區的其他語言. 多數情況下該名稱是簡單的描述性儀式文本, 比較容易在喜馬拉雅繪畫和雕塑描繪的視覺形式追隨. 主要關注宗教題材, 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 主要是西藏, 尼泊爾, 克什米爾及其文化影響的地區.
騎獅文殊菩薩




裝飾象
鎏金銅
遼
六牙大象載普賢菩薩寶座


阿彌陀佛
無限光佛像, 承擔見證佛教藝術在契丹遼國, 佛教在唐845迫害之後. 遼統治者為虔誠佛教徒, 委託製做大量宗教項目. 接近唐傳統, 啟用征服中國北方后流離失所或奴役工匠.


觀音菩薩



啟蒙菩薩
乾漆
唐
菩薩-開明福祉奉獻眾生, 放鬆坐姿, 精神覺醒眼睛半開半合, 深刻沉思. 仿照感性方式, 使用乾漆技術, 構造粘土芯後用漆飽和布料覆蓋, 清漆層乾燥后除芯, 這種中空乾漆塑像重量輕, 便於攜帶. 已經刪除過度表面修飾, 露出光滑黑色亮漆與切金裝飾和顏料痕迹.



苦行釋迦牟尼
元朝
規模巨大做工極其精細, 這種規模和質量的工作很可能出自皇家作坊. 苦行釋迦牟尼(歷史上的佛陀)的形象既強大又直接. 閉眼沉思冥想, 內心微笑(靈或靈魂狀態)傾身向前, 頭手置於膝上. 遠遁塵世, 實現自我.
-聽過達賴喇嘛兩次歐美演講, 國家醫學圖書館亦有錄像-"靈魂與疾病". 大意是心煩意亂庸人自擾, 換句俗話就是心靜自然寧. 近期自然神經科學等有幾篇力作探討機制, 簡而言之就是海馬與杏仁核位置接近, 功能相輔相成亦或乾柴烈火. 美好記憶與刻骨劣性刺激並存, 全靠自我控制, 隱惡揚善力戒流俗, 知足者常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