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vantiga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哈伊信仰簡介及北美地區各城市巴哈伊社區聯繫辦法

[複製鏈接]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61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5 20: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tigao 於 2012-10-5 20:15 編輯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19:35
俺不反感任何教,俺只是看到他們的共性而已

每個宗教都要樹一個「神」,差別只是「神」的形象、出身 ...


二師兄,您是在說天下個宗教有相通之處么?您看,俺就是這麼個想法。

不惟天下宗教有相通之處,大多數信仰體系都有其相通之處,連那些不同之處我們也能找到相通的地方,或者說凡事必有其因果,拋開個人情緒去客觀觀察這些因果關係,即能防止個人的情緒起伏破壞那美麗的仁愛之心,減少偏見的產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62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5 20:23 | 只看該作者
談到人性善惡,想起阿博都巴哈的論《並不存在惡》,來看看教長是如何論及善惡的:

                                   第七十四 並不存在惡

  想真確地解釋這個問題很困難。要知道,事物有兩種:物質的和精神的,即那些感官能感覺的和那些理性所理解的。

  能感覺到的事物就是那些通過五種外在感官感覺得到的東西。因此眼睛能看到的那些外界存在就叫做感性的存在。理性的事物是那些沒有外在存在形式而只有思想概念的東西。比如心智,思維本身就是一種沒有外在存在形式的理性的東西。人所有的個性和品質都構成一種理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的存在。

  概括地說,那些理性的真實,比如人的一切品質和可贊的完美都是純善的,存在著的。惡則是它們的不存在。所以無知是缺乏知識,謬誤是缺乏引導,健忘是缺少記憶,愚笨則是缺少良好的感悟。這一切都並不真正存在。

  同樣,感性的真實也絕對全是好的,惡只是由於它們的不存在——就是說,眼瞎是缺乏視力,耳聾是缺乏聽力,貧窮是缺乏財富,疾病是缺乏健康,死亡是缺乏生命,虛弱是缺乏體力。

  儘管如此,還是會有疑惑出現——即蠍子和毒蛇都是有害的。它們是善的還是惡的呢,它們都是存在著的生命啊?對,蠍子對人來說是惡,蛇對人來說也是惡,但對它們自己卻不是惡,因為它們的毒是它們的武器,它們用毒刺來保護自己。只是由於其毒物中的元素與我們的不相合——就是說,因為這些不同的元素之間有對抗性,所以就是這種對抗性才成了惡;而事實上對於它們自身,一切都是善的。

  以上論述概括起來說就是,一物對他物而言也許是惡的,但在其適當的極限之內,它同時也可以不是惡,於是可以證明並沒有惡存在;上帝創造的一切,都是善。惡仍是虛無,故死亡是生命之不存,當人不再有生命時,他才死去。黑暗是光明之未現,沒有光線時,才是黑暗。光明是存在的,但黑暗並不存在。財富是存在的,然貧窮並不存在。

  因而所有的惡顯然都可歸於不存在。善是存在的,惡並不存在。

------------------選自《已答之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63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0-5 20:24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19:35
俺不反感任何教,俺只是看到他們的共性而已

每個宗教都要樹一個「神」,差別只是「神」的形象、出身 ...

《當代新興巴哈伊教研究(修訂本)》 蔡德貴
《儒學與巴哈伊信仰比較研究》 蔡德貴
巴哈伊已經足夠世俗了,他的上帝接近於中國籠統的蒼天。
宗教首先不是理論,首先是體驗,不進入是不知道為什麼的。就象要探究太極拳的原理,至少要自己參加比劃。有了體驗,有了比較,不但可以知其然,還可以猜猜所以然。
記得N多年前,我有個朋友剛接觸佛教,對「諸法性空」佩服得不得了,於是跑到教堂想逗牧師玩。雖然沒機會聊起來,但深為「上帝創造世界,誰創造上帝?」的詰問興奮。
我們有一種想象,認為人類是理性的。其實並非如此。因為人性有種種弱點,才有宗教。宗教的存在是病與葯的關係。
說的李大師,我是花時間看過他的講法錄像,讀過《轉法輪》的。在這之前,我就練過氣功,讀過若干氣功、宗教書籍。我對李大師的批判,不同於電視、報紙上的批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64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20:40 | 只看該作者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0-5 20:24
《當代新興巴哈伊教研究(修訂本)》 蔡德貴
《儒學與巴哈伊信仰比較研究》 蔡德貴
巴哈伊已經足夠世俗了, ...

是啊,說來說去,還是人的「需要」促成了宗教 人面對現實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人的能力決定了自己的渺小,所以,人類從心裡寄希望於一個「超人」、「神」之類的能幫助人類解決這些問題,於是,不同文化、種族的人便根據自己心裡想像的形象或者上古傳說中的英雄、故事來塑造一個「神」的傳說。之後,再由人類中的「神學家」們精鍊提高,成為宗教。

這些「提純物」聽起來都是有道理的,但仔細一想,你卻發現歸根溯源卻是無物 誰都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是否存在那麼一個超然的「神」,只是覺得「必然」有。誰都不去用邏輯想一下,那個「神」又是誰造的呢? 豈不是要一個更「神」的「神上神」造么?

為什麼人就必須要「被造」,而更「高級」的「神」就不需要被造,就可以自有永有了呢?那還不如直接相信人是自有永有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65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20:41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5 20:10
二師兄,您是在說天下個宗教有相通之處么?您看,俺就是這麼個想法。

不惟天下宗教有相通之處,大多數 ...

因為人的心理本身是類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66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5 20:53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20:40
是啊,說來說去,還是人的「需要」促成了宗教  人面對現實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人的能力決定了自己的 ...

起碼已經確知人的肉體不是自有永有的,那麼您是在說人的靈魂自有永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67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5 21: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tigao 於 2012-10-5 21:08 編輯

在很高很高的樓上已經說了,不喜歡辯論,而且不擅長辯論。

正如儒家指出,行動勝於雄辯,在這裡發帖,本意不是要挑起爭端或者強制說服別人,正如harry說的,我們把蛋糕擺在自家門前,您喜歡就來嘗嘗吧。不喜歡飄過就好啦,何必要說天下蛋糕都一樣,肯定不好吃呢?

在現實生活中,相信您也不會拒絕與友愛之士成為朋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68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22:41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5 20:53
起碼已經確知人的肉體不是自有永有的,那麼您是在說人的靈魂自有永有了? ...

世界上沒有什麼是自有永有的,都是過去的某個時候「蹦」出來的,至於如何「蹦」的,這恐怕就是各種宗教的分歧了

俺並不是辯論,而是在指出每個宗教各自的基點的漏洞而已。每個宗教當然都可以「設定」某個神或者某種方式自己不需要「蹦」出來(自有永有),而是他讓後來的事物「蹦(造)」出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69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0-6 00:59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22:41
世界上沒有什麼是自有永有的,都是過去的某個時候「蹦」出來的,至於如何「蹦」的,這恐怕就是各種宗教的 ...

二師兄,你的耙子一下去,不漏的也要多幾個窟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70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8 14:42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5 20:41
因為人的心理本身是類似的

您是在說人們心靈相通么?

心靈相通,人們才有可能達成美妙的契合,您是否願意對此多一點樂觀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71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8 22:20 | 只看該作者

巴哈伊準則之和言善語

本帖最後由 vantigao 於 2012-10-8 22:36 編輯

巴哈伊禁止誹議他人,《生活的藝術》一書輯錄了巴哈歐拉和阿博都巴哈關於言辭的指引。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些指引並不陌生,在儒釋道等各家典籍中都能找到相通的論述。「言為心聲」,可見語言能直觀的展現一個人的心靈世界。內心充滿陽光的人,他定不會吝嗇他那讚美之舌,內心沐浴智慧者,定不會以憤世嫉俗的名義用惡毒或者攻擊性的言辭去傷害他人。若能體會到和言善語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就不會將這項美德僅僅視作準則、美德或禮節,和言善語是一種智慧,也是一門藝術。



口舌好比蒙蒙的煙火,多言會造成無比的毒害。物質之火會燒毀肉體,而口舌之火卻足可毀滅整個心靈。前者只是短暫的,而後者所造成的傷害卻長達整個世紀。

----巴哈歐拉

他們寧願被砍頭也不願說別人一句閑言壞話。

----巴哈歐拉

依據上帝直接而神聖的誡命,人不得用言語傷人。


----阿博都巴哈


當牢記巴哈歐拉對閑談或中傷別人壞話的訓誨。重複談論別人的閑事很少會有好事。沉默最為妥當。即使是好話,若說的時間或對象不對,善言也有變成壞話的可能。


----阿博都巴哈


人們啊!要自我警惕,以免淪為處處勸人向善,而自己卻忘了付諸行動的人,諸如此者,其言辭及言辭之外的萬物本質,與萬物本質之外親近上帝的眾天使們,均齊聲控訴他們的虛偽不實。


----巴哈歐拉


誹謗他人不但將熄滅自己的心燈,並將泯滅靈魂的生命。

----巴哈歐拉

言辭之本乃於談論善事,勿以邪惡之言污染它。上帝已寬恕你往昔的過失,今後你的言詞須有分寸,避免詛咒、辱罵及任何會激怒他人的話語。

----巴哈歐拉


僅是口頭贊成博愛主義,空談人類統一,究竟有什麼益處?這些思想,若不能見諸實際行動,就毫無用處了。世界上的錯誤繼續存在著,就是因為人們只知空談理想,不去實行,假若行為能代替言語,世界上的愁苦,就會很快變為幸福了。

一個人做偉大的善事,而絕不告人,必能成為完善的人。

一個人做了一點很小的事,卻故意用言詞誇大其行為,是毫無價值的。假若我愛你,我用不著常告訴你,我是在愛著你——你也不用我講,自然會曉得。反之,假若我不愛你,你也會知道——我就是對你講一千次愛你,你也決不會相信。

----阿博都巴哈


人好像一顆樹,倘若受到果實的裝飾,他的過去和將來都值得讚揚。否則,一棵無果之樹只適合做柴燒。人靈之樹的果實是高尚的,是大家所熱愛珍惜的。這些果實便是正直的品格,善行與善言。


----巴哈歐拉


那些有學問而不以此驕矜的人,是獲祝福的;那些為人正直而不譏諷人家的過失的人是完善的;不但如此,他們還須抑惡揚善。


----巴哈歐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72
·八戒· 發表於 2012-10-9 20:35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8 14:42
您是在說人們心靈相通么?

心靈相通,人們才有可能達成美妙的契合,您是否願意對此多一點樂觀呢? ...

人們心靈當然是相通的,人們也應該團結合作,實現各個宗教所說的那個「天堂」社會。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需要引入一個幻想的「神」,「神」和人類社會是無關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73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1: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tigao 於 2012-10-9 21:17 編輯
·八戒· 發表於 2012-10-9 20:35
人們心靈當然是相通的,人們也應該團結合作,實現各個宗教所說的那個「天堂」社會。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需 ...


的確,沒有比人類團結合作更重要的事情了。在這一點上,我們達成了共同的願望,相信您也一直在為此努力。

那麼,我們暫且不談神的事情,您認為應當以什麼為紐帶來契合人們的心靈呢?是如同儒家所信奉的那樣,通過美德給人們帶來內在的快樂?還是其他途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74
·八戒· 發表於 2012-10-9 22:08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1:16
的確,沒有比人類團結合作更重要的事情了。在這一點上,我們達成了共同的願望,相信您也一直在為此努力。 ...

人類的美德是一方面,是用於彼此交流,團結人類其他成員的一個「粘結劑」,是一種約束。而對於個人,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佛教和很多其他宗教都主張脫離社會的「修行」,也就是並不需要戴假面具的「道德」來約束自己。這更加返璞歸真一些。

你所介紹的巴哈伊和基督教、伊斯蘭等一樣,裡面有很多宗教儀式和戒命,以「神」作為貫穿,實際上是在否定人的自然屬性,認為人是屬於某個「神」的創造品,需要為神作些什麼。

所以,俺並不喜歡儒家的「面具」,也不喜歡巴哈伊、基督教等引入的神,當然,也不想當和尚那樣躲避社會。

俺認為,人類每個人需要生活在「」、「」和「」這三個字里。愛是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愛自然界的一切,愛一切人,無論他是「敵人」還是朋友。而淡則相對於佛教的「空」更活生生一些,沒有必要一切皆空,只需看淡一切即可,看淡金錢、名利、未來等等。最後一個「樂」字就是對一切事物都從正面理解,快樂生活,無憂無怒無悲,當然,也不要大喜大樂,樂極生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75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2:36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9 22:08
人類的美德是一方面,是用於彼此交流,團結人類其他成員的一個「粘結劑」,是一種約束。而對於個人,更重 ...

也許受傳統宗教印象的影響,一些朋友可能會以為巴哈伊信仰中的上帝是具有人形的或者某種偶像,其實從翻譯的角度來說,個人更趨向於稱為上蒼或者蒼天,而不是上帝這個詞。上蒼這個詞更容易為中國人所理解。

在巴哈伊信仰中,幾乎沒有什麼宗教儀式,每天的祈禱和默思與佛道中的默思參悟並無本質差別,每年的齋戒也是為了讓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心靈,更加關注物質以外的事情,也算不得一種儀式。其他諸如不能抽煙喝酒,不能誹議他人,摒棄偏見等等,更算不上是宗教儀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76
 樓主|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2:40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2:36
也許受傳統宗教印象的影響,一些朋友可能會以為巴哈伊信仰中的上帝是具有人形的或者某種偶像,其實從翻譯 ...

二師兄關於「愛、淡、樂」的分享讓人想起克里希那穆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77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0-9 22:58 | 只看該作者
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78
·八戒· 發表於 2012-10-9 23:40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2:36
也許受傳統宗教印象的影響,一些朋友可能會以為巴哈伊信仰中的上帝是具有人形的或者某種偶像,其實從翻譯 ...

人根本沒必要引入那些「概念」和「儀式」,只需做好自己該做的便是了。引入一個「上蒼」有什麼意義呢?非要上蒼監督你?幫助你? 齋戒更無必要,純粹就是宗教儀式。按規律生活,該吃什麼吃什麼,營養豐富又不多食才是健康之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79
·八戒· 發表於 2012-10-9 23:41 | 只看該作者
vantigao 發表於 2012-10-9 22:40
二師兄關於「愛、淡、樂」的分享讓人想起克里希那穆提。

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80
harryvan 發表於 2012-10-9 23:53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0-9 23:41
誰?

google一下不難。他曾經是被選出來作為救世主培養的。你讀他一兩本書,會讓你的爭辯更有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4: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