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WILLIAMLYL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大乘密嚴經》

[複製鏈接]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2 01:03 | 只看該作者
真如不是常見,因為真如沒有主體,而常見有主體。這是本質性的區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2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2 01: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5-11 12:09 編輯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1 12:03
真如不是常見,因為真如沒有主體,而常見有主體。這是本質性的區別。


these words make some sens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2 01:34 | 只看該作者
你連時間彎曲都不知道還自詡懂現代物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4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2 01:57 | 只看該作者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1 12:34
你連時間彎曲都不知道還自詡懂現代物理。

我學的是化學,的確不懂現代物理學。我不過給你做點科學常識普及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2 02:06 | 只看該作者
不懂怎麼給我普及常識?盲人給盲人指路,你就愛干這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46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5-12 10:34 | 只看該作者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1-5-12 01:03
真如不是常見,因為真如沒有主體,而常見有主體。這是本質性的區別。

關於這個, 可參考如下:

所謂的「阿賴耶識體是無常」者,是說阿賴耶識之阿賴耶體性無真實體,故說其體無常,而不是說此阿賴耶識心體無常。何以故?因為,諸經諸論中多處說:「執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偏重,是故從重立名為阿賴耶識」故,「阿賴耶」意為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故;而且此《瑜伽師地論》中及《成唯識論》中皆說「阿賴耶識於阿羅漢位捨,乃是捨其名而非捨其體」故,乃謂阿賴耶識的集藏分段生死種子的體性可加以捨棄消滅,故為無常,而阿賴耶識心體永無捨時也。由於阿賴耶識之阿賴耶體性非是常法,是可修滅之法,故說阿賴耶識體是無常,乃謂其阿賴耶集藏生死種子之體性無常,非謂心體無常!正合於 彌勒菩薩及玄奘菩薩全論前後真義。

-
由上可知,由於阿賴耶識於阿賴耶階段有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故能含藏分段生死諸染污法種,而出生五陰十八界等三界萬法,如是萬法皆是從「陰、界、入」處而生。而「陰」又名「蘊」,即是取其積聚、遮障之意,故說其為「一團、一積、一聚」,由是一團一積一聚之陰界入之遮障故稱無明,如是無明遮蔽阿賴耶識原本之真如性,令眾生不能證得,是故週而復始流轉三界六趣,常不斷絕。但是捨棄阿賴耶識的集藏分段生死種子體性以後,心體並未壞滅,只是改名為異熟識,方便名為斷阿賴耶識、滅阿賴耶識,心體並未消滅壞失。

-

故《入楞伽經》 佛云:「阿黎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所以,阿賴耶識心體是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本體;雖然如此,然而生死之過,其咎非祂,而是由於凡夫的無明七識於觀察從一團一積一聚所生一切色心諸心所等,妄執名言所假立色心諸法為我、為實法,而不明如是色心諸法是「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幻師伎兒所幻化之相」,凡夫不明此理而受此一團一積一聚之空花相所誑惑,誤執為真實不壞法,故成我見與我執。然而就如來藏阿黎耶識自性清淨心而說,於依他起上本是遠離遍計所執的,故是「人我、法我」二空。是故 佛接著說:「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7
chico 發表於 2011-5-12 1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ILLIAMLYLE 47樓 的帖子

如果按瑜伽師地論的說法,心就是阿賴耶識,它剎那生滅,其體如何?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8
chico 發表於 2011-5-12 1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42樓 的帖子

非我、 異我、不相在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9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2 14:26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0 06:44
緣起(Paticca-samuppada)只是在闡發四諦中的滅諦,至於緣起性空,那是龍樹的哲理,與佛法的緣起無關。:lo ...

一切法?是不是當作如下解?謝仁兄提示,解開多年迷惑!


佛告婆羅門。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為一切法。


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2 1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50樓 的帖子

六根與六塵的互動就是一切法,見神見鬼、聖靈感動都不出這個範疇。在一切法的定義上,佛法頗有經驗主義的味道。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1
Djogchen 發表於 2011-5-12 2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48樓 的帖子

Chico 兄,以下是我的看法,只作研究性質!

」瑜珈師地論「所講的」心「是」心體「正如」楞嚴經「卷一里佛陀舉起五隻手指
問阿難一樣,:--

佛言如是。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
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
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
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
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這個問題,你和SPZ兄討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SPZ兄已經解釋得很清楚,而
《瑜伽師地論》中及《成唯識論》中皆說「阿賴耶識於阿羅漢位舍,乃是舍其名而
非舍其體,是因為阿羅漢如果不出三界,就算是在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也仍然
有」行蘊的存在。
所以「William兄所講的」阿賴耶集藏生死種子之體性無常,非謂心體無常「是因為」
阿賴耶解決了蘊處界的過渡問題。

剎那生滅的「心」並非等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六祖就是聽到這句話而
開悟,不知Chico兄你有又如何?

以上是我個人意見,如有錯誤,請更正!

-


-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2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2 22:07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2 04:18
回復 jiandao 50樓 的帖子

六根與六塵的互動就是一切法,見神見鬼、聖靈感動都不出這個範疇。在一切法的定 ...

Thanks a lo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3
chico 發表於 2011-5-12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52樓 的帖子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心不住六塵。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2 22: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5-12 22:22 編輯

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試譯為白話:如果有人說:『這不是一切法!沙門喬達摩所說的一切法(不究竟),我現在捨棄它,自行定義一切法。』他也只能提出他的論述。若追問他的一切法是什麼,他也說不清楚,只讓問者和聽者都更迷糊。為什麼呢?因為他說的不是出於他的實證。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5
jiandao 發表於 2011-5-12 22:54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2 09:20
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 ...


有些類似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超出被感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釋尊的著眼點,在其對於「一切法」的定義中,充分體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6
chico 發表於 2011-5-12 2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56樓 的帖子

數問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關鍵詞是境界

好些東西說不清楚,是因為不是自己的「境界「,是聽來,看來的。
比如,我們聽佛說「微塵「,都是自己的想象中的微塵,經書記載,阿羅漢可以看到佛說的那個微塵。
我們對初到四禪的理解,都是過來人轉述的。那個「離生喜樂「的境界自己沒有,自然就解釋不清楚,也會把聽著繞糊塗。

有人靠禪定升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說法,我們去不了,有時候就說人家是假的、迷信。據印順法師考證,當時印度的確有這種功夫的人。不是自己的境界,少說為好。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57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5-12 23:47 | 只看該作者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5-3 11:35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 :

《大乘密嚴經》卷3:

不斷滅, 不生不滅的心, 貫穿三世的心 :

唯物論的思想,認為人一切的精神活動,完全是依附於身體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後,所有的精神活動也隨之停止,沒有所謂的「靈魂」,也沒有未來世──這當然是典型的斷滅論。斷滅論是以物質為中心而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數有在探討心性的醫師以外,許多西醫看到頭腦被麻醉以後意識就無法生起,他們就很單純的認為意識是依頭腦而存在的;他們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而認定意識的根源,是很物化的。而且一般西醫熏習西方醫學久了以後,往往有職業傲慢,對於佛教的教理不樂信受,關閉了另一扇生命智慧之門。但是,意識是否真的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只依頭腦的存在而存在?事實並非如此∶

先回到斷滅論來講,斷滅論是無法成立的,因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禪定中見到自己或他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時,可以回憶過去世的情景,這都證明確有過去世的存在。又從許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歲,就懂得作曲,而且後來成為大作曲家,此事在歐洲古來已有;在其他的人文、藝術方面,也常常有這種現象;又如佛門之中,數萬人精進參禪直到老死,總是無法真悟,卻有人學佛數年就悟了,並且悟得很深入,且能破邪顯正而沒有人能推翻他的證量。這些現象都顯示是往世的種子現行所致,才能做到他人無法成功的事,這就顯示人類及眾生都是有前世熏習的。

但是頭腦只能存在一世,而且一生熏習的種子都只存在頭腦中,死後才會轉入第八識心體中而帶到未來世去;假使意識的存在完全是依頭腦而有,而前世的頭腦並未來到今生,前世所熏習的種種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也就不可能帶到今生來了!那麽前面所說的種種生來就異於常人的特殊人物現象,也就無法存在了!可是現見許多人具有前面所說的特異現象,顯然是別有一心執藏了前世所熏習的法種來到今生,但絕不會是頭腦,因為從來不曾有過頭腦來入胎的事情。由此證明頭腦只是意識生起的助緣而已,而往世所熏習的種種法都不是此世意識所曾經熏習過的,由此證明另有一個常住心存在;只有常住不斷的心,才有可能是意識生起的根源。

人既然都有過去世,當知也有未來世, 既能從前世來到今生,今生就一定可以去到未來世。過去世和未來世的色身與頭腦,和此世的色身及頭腦顯然不同。可是三世的性格,以及因果報應,卻有一種連貫性;所以有人聰明才智極高,可是一生奮鬥的結果還買不到一間公寓住;有人傻憨直心,並無世智辯聰,卻是處處得利,享福一生;有人少時出家,專心參禪五、六十年,直到老死仍然落入意識境界而無法證悟;有人壯年才開始修行,亦不出家,但是五、六年後就悟入了,而且能破邪顯正,做出別人所不能做的事,由此可以看出心性與過去世並無多大的差異。從這些事實,在在顯示了因緣果報的一貫性。既然人人各有前世的熏習種子在此世現行而顯示各人心性生來就不同,就已證明必有貫串三世的心存在,而不是由物質的頭腦來產生意識覺知心。

至於貫串三世的心,共有二個,一個是能夠受熏持種、記錄業行的心,那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另一個,就是表現習氣和執著性的心,那就是第七識末那。由於有這二個識的存在,才能夠有因果報應和前後世性格的一貫性。假使意識單依五勝義根的頭腦就可以出生,則所有人的智愚健衰就應該都一樣,都依色法頭腦而生意識故。假使說是基因有異而致各人心性果報有所不同,這也說不通,因為依照基因存在的或然率來看,將會使得每一種人都會不斷出現在人壽百年的循環周期中,那就應該每一百年中都會有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耶穌等世間俗人及世間聖人出現,也應該每百年就會有佛陀出現於人間,因為基因都已被遺傳下來了。若是純由頭腦作為意識出生的因緣,則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同卵雙胞胎子女,基因相同,應該心性與福德都相同,可是卻明明有很大的不同,單是心性的差異就很使人覺得詫異了。所以事實是∶頭腦只是意識出生的許多助緣之一,不是唯一的助緣,更不是意識出生的因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58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5-13 00:06 | 只看該作者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5-12 23:47
不斷滅, 不生不滅的心, 貫穿三世的心 :

唯物論的思想,認為人一切的精神活動,完全是依附於身體而存在 ...

實相--如來藏--無眾生所熟知的我性

佛在《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曾雲∶「至命終時,意識將滅;所作之業,皆悉現前。」經中已明言∶當生命到達終點,即將無法在世間運作時,這個剎那剎那生滅的意識覺知,將會漸漸的消失乃至斷滅,此即唯識學所稱的初死位.

今生所造一切的善業、惡業、凈業、不凈業,將隨第八識業種的移轉而顯現業境(不含無記業)讓自己看見,就好像播放電影片一樣,由上而下一格一格的出現,將一生所造善惡業行全部現行,出現總時間不到半秒鐘。此時,意識心非常猛利,於每一格業境,都能清楚了知。於了知後,就漸漸進入正死位中.

正死位過後,中陰身生起時,意識才會在中陰身中生起,業風就開始吹襲∶造惡業、謗法、毀法、大妄語者,即有惡風顯現惡境;造善業、弘法、護法、說真實語者,即有可愛之來生境界相現起,由此而受來世可厭或可愛異熟果報,都是隨其往昔及今生所造種種善惡業,而在六道中妄生妄死。

人的自我一直處處作主,但在業果上面是完全無法作主的。譬如造大惡業者,死後如來藏捨身而直接在地獄中生起地獄身,你自巳其實並不願意這樣,但已無法捨棄地獄身了!又如惡業較輕者,在中陰階段現起畜生中陰、餓鬼中陰時,你自己也絕不願意接受,但也無法自己作主,也舍不掉下等的二道中陰,只能去受生於二道中。假使人的自我能在業果上面作主,三界中就不可能會有三惡道的有情了!然而三惡道有情實際上是存在的,他們雖然欣羨人類,但是卻舍不掉三惡道身,你的自我再怎麽作主掙扎也是沒有用的,舍報後仍然會繼續現起三惡道身,直到你的惡業報盡為止.

為什麽會這樣呢 ? 這正是因為眾生各各具有的實相心--如來藏所具有的圓成實性所顯.

什麽樣的心可以叫作圓成實性呢?也就是說這一個心的自體,(不是指所含藏的種子)─他的自體一定是真如性。「真」與「如」的兩個意思要先弄清楚;「真」就是說,是體恆常住,恆而不壞,性如金剛,無法毀壞的,而且不是虛妄想像的法, 是真實存在的一個心體,這叫作「真」;「如」就是說,對於世間一切法,通通如如不動,這叫作「如」。如來藏心體同時具有「真」與「如」的兩個體性,才能夠說 是圓成實性,因為具有「真」與「如」的體性時, 才能夠含藏一切的染污種子。這個心體如果沒有「真」的體性,當毀壞的時候,就無法繼續含藏種子;這個心體如果沒有「如」的體性,就一定不肯執藏惡業種子;這樣一來,就不可能出生世間萬法而使得因果昭昭不爽,就不可能出生一切的世間,那就不是圓成實性了,就是有所欠缺而不能出生世間萬法的心體了。所以,如果沒有『如』的體性,他會說∶「惡業種子我不要,染污種子我也不要,我只要好的,只要我喜歡的」,那就應該一切眾生一出生就是阿羅漢,都成佛、都清凈,或者每個人都很有錢,都很健康,完全沒有不如意的事降臨,但在眾生的現量上觀察,這顯然不是事實。

所以不管你造作善業惡業,都落謝到你的實相心裡,並非在你的意識,由於實相心的真如性,非我性,沒有作主性,所以不會去過濾哪些果性是好的或壞的,他不會去決定什麽時候該呈現什麽果報,哪些果報又是不該呈現的,而是碰到適當的緣,就會促使他主動流注種子,使得果報呈現出來,這是他法爾如是的體性。因果報應才能夠忠實的反應出來,沒有私毫的偏袒,沒有什麽喜歡不喜歡,想要不想要.喜歡不喜歡,想要不想要,那是意識我的屬性,跟實相心完全不相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5-13 1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57樓 的帖子

證四禪、遊歷諸天也一樣不出六根六塵。如果有人說在六根六塵外,還有些什麼,連說的人自己也是在妄談,只是說得煞有其事罷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60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5-14 10:32 | 只看該作者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5-3 11:35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 :

《大乘密嚴經》卷3:

世親菩薩謗大乘法之前後 :

BY : RFZC

因近幾十年來, 不斷有所謂修習南傳佛法的弟子誹謗大乘妙法, 諸如大乘非佛說啦, 如來藏妙法為外道, 攻擊唯識學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親菩薩所著《俱舍論》中的論點抨擊大乘法所述如來藏。如引用《俱舍論》卷六所說:「一因生法,決定無有。」 來說於佛法中並沒有如來藏這樣的一切法等依因, 沒有第一因.

這樣誹謗大乘佛法的人, 其實不了解 世親菩薩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論》,並未完全符於佛陀聖教,彼時只知小乘羅漢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謗大乘法。後來其兄聖無著菩薩施設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勝,才知小乘法並非是究竟,所以後來回心大乘。

世親菩薩在瞭解誹謗大乘的極大過失后,欲割舌以謝其罪。聖 無著菩薩乃勸其言:「你用口舌謗法,難道將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獄罪業嗎?你應該以謗法的口舌用來讚嘆你先前所誹謗的大乘法,並加以註釋、弘傳,用這樣的方法來懺悔先前的罪過」。世親菩薩聽從聖無著菩薩的建議,所以不斷註釋且弘傳大乘妙法,終成「千部論主」。 世親菩薩前雖謗法,后而自知罪業難消,因而不斷弘傳自己所謗之法,所以不但免去的地獄罪報,更還修至臨於初地的證量, 如以下所述 :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1:「時有筏蘇畔徒菩薩,唐言世親,無著菩薩同母弟也;位居明得,道鄰極喜;亦博綜於三乘,乃遍游於諸部,知小教而非極,遂回趣於大乘。因聞誦華嚴十地品、阿毘達磨攝大乘品,悔謝前非,流泣先見,持刀截舌,用表深衷。其兄處遠三由旬,遙舒一手止其自割,說以利害:『汝雖以舌謗法,豈截舌而罪除?早應贊釋大乘,以悔先犯。』菩薩敬從兄諾,因歸妙理。」

因不明白世親菩薩迥心大乘妙法之前後關係,拿未迥心前非究竟說法的論典來非議大乘正教,顯然產生了諸多嚴重的過失。現在就舉證 世親菩薩誠心懺悔罪業后的論著,來證明這位世親菩薩真正的教示:

世親菩薩《攝大乘論釋》卷1:【論曰:「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識。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釋曰:此中能證阿賴耶識,其體定是阿賴耶識。阿笈摩者,謂薄伽梵即初所說《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如是頌。「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礦等說「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

體即是所依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 趣」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頑愚瘖瘂種類,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為煩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雜染方得涅槃故。】

阿賴耶識心體無始時來,本來就在、不曾出生,故永不滅。 世親菩薩批註云:阿賴耶識是一切法出生的因,一切法都必須依阿賴耶識這個因,方能出生現行。依阿賴耶識方有世、出世間一切萬法,所以是一切法的依止因。也因為阿賴耶識含藏一切種子,故方能有三界、五趣、六道、十法界、二十五有。也因為阿賴耶識的真實存在,眾生方有涅槃之得證。

顯然世親菩薩開示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的所依止因,世親菩薩的開示完全符於佛陀聖教:《佛說不增不減經》卷1:「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者,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清凈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凈相應法體。舍利弗!我依此清凈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凈心。」。

《大乘密嚴經》卷2:「諸仁者!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險難之處,阿賴耶識恆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眾生無始時界,諸業習氣能自增長,亦能增長余之七識;由是凡夫執為所作能作內我。」

佛 在諸經教中不斷開示第八識如來藏,無始來本來就在;既然無始來不曾不出生,當然永遠不滅,有生必定會滅故,唯有不生方能永遠不滅。故第八識如來藏就是《心 經》所開示不生不滅的真實心.

再舉證世親菩薩另一段開示:世親菩薩《攝大乘論釋》卷2:「大眾部中名根本識。如樹依根者,謂根本識為一切識根本因故;譬如樹根莖等總因,若離其根,莖等無有。阿賴耶識名根本識,當知亦爾。」
世親菩薩回心大乘后,終也知道:佛在阿含中早已密意宣說蘊處界等一切法的根本因 – 阿賴耶識。只是世親菩薩尚未回心大乘前不懂,所以譭謗大乘,後來終究瞭解的萬法的根本因 – 阿賴耶識,所以不斷造論宣演萬法唯第八識所生顯的勝妙法義。

世親菩薩在瞭解自己譭謗正法以後,有大勇氣來懺悔,並窮其一生努力弘揚他所譭謗的「根本因 – 阿賴耶識」正義,所以不僅消去了謗法的地獄業,更而證得臨於初地的證量。各位人云亦云, 不明究里謗大乘法唯識的人, 証量及智慧能比得上世親菩薩, 請仔細想想, 莫再造大惡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