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追求永生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60)卷三第二十章(1) 論祈禱——信心的主要操練,每日接受神恩的媒介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36 | 只看該作者
例如大衛在祈求一件別的事情時說:「求你不要記念我幼年時的罪愆,和我的過犯。耶和華啊,求你因你的恩惠,按你的慈愛,記念我」(詩25:7)。又說:「求你看顧我的困苦我的艱難,赦免我一切的罪」(詩25:18)。所以我們也知道,我們每天在神面前陳述新犯的罪過是不夠的,我們也須時常記起那些已經遺忘了的罪行。所以這位先知既在另一地方承認他所犯的一個嚴重的罪,又同時提起他在母腹中就有了罪;他這樣說,並不是要以天性的墮落來減輕自己的罪過,而是把自己畢生的罪一一提起來,希望神因他的勇於自責,而更加憐恤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37 | 只看該作者
雖然那些聖者不常明顯地為赦罪祈求,然而,倘若我們勸勉查考他們在聖經中的禱詞,就可曉得,他們之能勇敢地禱告,正是由於記念神的慈悲,所以每當開始禱告的時候,他們總要求與神和好;因為凡檢討自己良心的,必不敢將自己的顧慮貿然直陳;每逢臨近主前,除非完全依靠神的慈悲與饒恕,總是戰戰兢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38 | 只看該作者
另外還有一種特別認罪方法,當信徒祈求免去刑罰時,必同時祈求赦免他們的罪過;因為當刑罰的原因仍舊存在時,祈求免去它的結果是很矛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38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效法愚蠢的病人,他們只求去掉病症,而卻忽視病原。因之,我們必須先求與神和好,然後他才能表示他的恩眷,一面因為神自己要依照這個次序,一面因為除非我們的良心發覺神對我們已不再有忿怒,完全與我們和好,他對我們的任何恩惠就沒有多大益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39 | 只看該作者
關於這一點,基督有一句提醒我們的話;當他決定要醫好一個癱子時,他說:「你的罪赦了」(太9:2)。這裡他叫我們注意到我們的主要目標——蒙神悅納,進入他的恩眷——,然後幫助我們,使我們享受與神和好的果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40 | 只看該作者
但在特別承認現在所犯的罪,求主饒恕一切的罪,和免去一切的刑罰以外,還有一個在禱告時用以邀神垂憐的引語是不當忘卻的。因為一切的禱告,除非是根據神的白白恩慈,均無功效。關於這個意見,我們可引約翰一書的話:「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40 | 只看該作者
因之,在律法之下,一切禱告均須靠贖罪祭,使之歸於聖潔,一面使之蒙悅納,一面叫人們知道他們本不配有禱告的光榮和權利,除非他們的罪污先蒙潔凈;他們得以坦然無懼地禱告,完全是在乎上帝的恩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42 | 只看該作者
但是,有時聖徒似乎是仗著自己的義,來到神前祈求,如大衛所說:「求你保存我的性命,因我是虔誠人」(詩86:2);希西家所說:「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為善的」(賽38:3)。其實他們這樣說不過是要以他們的再生來證明他們是上帝的僕人和兒女,也就是上帝所申明要向他們解除忿怒的人。他在詩篇中告訴我們(正如我們所已經提起過的):「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詩34:15);使徒約翰也說:「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他得著,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約壹3:22);根據這些經文,他並不按照我們行為的功德去決定我們禱告的價值,只不過藉以使那些自己感覺到正直,無罪的人(其實,一切信徒都應當有此感覺),能夠建立他們的坦白無懼的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4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53 | 只看該作者
約翰福音上所載那個瞎子蒙恩恢復光明后的話,「上帝不聽罪人」(約9:31),是和神真理的原則相符合的。但這「罪人」一語,是就經上常有的說法,指那酣睡罪中,以罪為滿足,而毫無求義意向的人論;因為一個不熱烈追求虔誠的人就不能敞開心胸,向上帝誠懇呼籲。這樣的應許是與聖徒所宣稱的相符;在這些宣言中,他們提起自己的清潔與無辜,好使他們體會到一種主的僕人所應該表現的德行。並且他們這樣祈禱,常是當他們在主面前把自己和敵人比較,希望主能拯救他們脫離敵人的不公不義時。在這種比較上,難怪他們陳訴心中的公義和誠實,想藉著自己的正直來邀神的迅速援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54 | 只看該作者
所以,我們不反對義人在神面前,以自己誠心所感到的潔白,來證實神那為安慰和支持崇拜他的人所賜的應許;但是,我們仍希望這種善人能夠撇開他自己行為的義,不加思索,專心依靠神的寬大仁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57 | 只看該作者
禱告的第四原則是:雖然我們是這樣的卑微,然而我們在禱告時須確實相信要獲得所祈求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57 | 只看該作者
把信賴神的恩眷的心與神的公義的報復性這二者相提並論,似乎有些矛盾;可是這兩件事是相符的,倘若一個因自己的罪過而被壓倒的人,能為神的良善所舉起。正如我們以前所說,悔改與信心是相輔的,一個叫人恐懼,一個叫人喜樂,二者不可分離,所以在禱告中這二者必須同被提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58 | 只看該作者
對這一點大衛說得好:「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下拜」(詩5: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58 | 只看該作者
神的良善不只使人有信心,也使人有敬畏他的心;因為不但主的威嚴叫我們崇敬,我們的不義也使我們忘記了一切的驕傲與自信,並叫我們充滿畏懼的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2:59 | 只看該作者
這裡我所說的自信並不是那叫人脫離一切焦急,而歸於完全寧靜的信賴心,因為那是屬於不為俗慮所染,不為妄念所壓,不為恐懼所驚,而一切賞賜與意願相稱的人。然而聖徒卻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刺激,知道呼籲上帝,當需要與困惑纏繞他們,使他們感到不安時,當他們對自己完全失望時,他們就期待信心的及時幫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3:00 | 只看該作者
因為在那種苦惱中,神的良善在他們眼中是如此的光榮,雖然在現在的苦難中呻吟,對將來也有更大的恐懼,然而一想到神的良善之可靠,即可減輕苦痛,而生得救的希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3:00 | 只看該作者
所以虔誠人的祈禱必兼有兩方面,不但是包括,而且是表現兩方面;就是說,他雖然呻吟於目前的惡勢力之下,且惶慮焦急於新的邪惡之發生,然而他同時必依靠上帝的保障,相信他願意伸出他的救援的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3:01 | 只看該作者
倘若我們祈求神的恩賜,但沒有指望得著的心,神必因我們的缺乏信心而震怒。因之,就禱告性質來說,再沒有比遵守這一原則更為相宜的,就是不要輕率向前,卻須循著信心的步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5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3:01 | 只看該作者
關於這一原則,基督在下面一段話中指示我們:「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11:24)。在另一個地方他又說:「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太21:22)。雅各也有與此相同的話:「你們中間有缺乏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也不疑惑」(雅1: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4
6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3 13:02 | 只看該作者
這裡「信心」與「疑惑」對照,就正把信心的性質表現出來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他接著又說,這種疑惑的人,不能從主那裡得著什麼,這種人在疑慮中呼求主,心中毫無把握,不知所祈求的是否能蒙俯允;雅各把這種人比之海中的波浪,被風吹著翻騰。因之,他在該書另一地方稱合理的禱告為 「出於信心的祈禱」(雅5:1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6: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