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jianda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成肉身」、「肉身成道」 以及「以有涯而逐無涯,殆矣」

[複製鏈接]
41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26
回復 33# Guest from 24.148.183.x

基督教不管從教義還是從歷史現實來看離「聖潔、永恆、無限、絕對、主權」的理想差得太遠了。
===============================================

基督教的神是「聖潔、永恆、無限、絕對、主權、拯救」的,但基督教的歷史現實顯然,如你所說,離「聖潔、永恆、無限、絕對、主權」的理想差得太遠了。這正證明了基督信仰是真理,人類是全然(包括所有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敗壞的,是非聖潔、永恆、無限、絕對、主權的,因而人類不可能自我拯救。基督教國家又怎樣?中世紀政教合一豈非更糟?進一步說,基督徒組成的教會又怎樣?不也是罪人的社會?

另外,科學和民主又怎樣?美國、加拿大、歐洲沒有科學和民主嗎?其實,羅素的一生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罪人可能建造「人間天堂」嗎?
42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28
你真的不懂印度教。勸你不要妄語。基督教鼓勵妄語?
你怎麼知道救拔是基督教獨有的? 所有宗教你都研究過了?
43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29
回復 40# Guest from 216.232.3.x


    我研究西方文化二十多年了,
============================

那老兄就是搞哲學、文化的,而不是學哲學的。失敬失敬。
44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30
你真的不懂印度教。勸你不要妄語。基督教鼓勵妄語?
你怎麼知道救拔是基督教獨有的? 所有宗教你都研究過了?
45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36
回復 43# Guest from 216.232.3.x


    聽老兄說話真的是一點邏輯也沒有。抱歉啊。啥叫搞哲學的,不是學哲學的?你信基督教正合適。追求感動,不管邏輯。你(有涯)追求(逐)永生(無涯)。  
46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45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有啊。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29 09:40


真的?洗耳恭聽!
47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45
回復 41# Guest from 216.232.3.x
懂了,基督教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永遠看不到光明的一面。
48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0:47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印度教怎麼個「以有涯而逐無涯」, 給咱么講講? 看你很懂印度教。 ...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29 09:44


我不」很懂印度教「,想聽哥們給說說。
49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1:06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懂了,基督教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永遠看不到光明的一面。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29 10:45


幹嘛要」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永遠看不到光明的一面「?我樂觀得很,享受生活得很,尤其是有永恆的盼望。
50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1:07
回復 48# Guest from 216.232.3.x


既然不懂,為啥說那話呢? 是不是信基督教的,妄語啊,殺人啊什麼的都沒事,只要信就得救?

沒時間了。如果你對印度教真感興趣,我向你推薦幾本書。
51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1:18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聽老兄說話真的是一點邏輯也沒有。抱歉啊。啥叫搞哲學的,不是學哲 ...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29 10:36


我研究西方文化二十多年了,
你真的不懂印度教。勸你不要妄語。基督教鼓勵妄語?
你怎麼知道救拔是基督教獨有的? 所有宗教你都研究過了?
    聽老兄說話真的是一點邏輯也沒有。抱歉啊。啥叫搞哲學的,不是學哲學的?你信基督教正合適。追求感動,不管邏輯。你(有涯)追求(逐)永生(無涯)。  

==============================

哥們,你要是不願意再用原來的網名,不妨改用」說著說著就意氣用事「。哈哈,開個玩笑。

你」研究西方文化二十多年了「,該和我差不多的年紀了。怎麼還----,哥們,我還真把你當成20左右學哲學的毛頭小子了。沒準是好事,哥們心理年輕。

哥們,能搞哲學、文化是福分啊,用佛教的話來說是資糧道和智慧道都攢夠了的。我敬佩學識淵博的人。
52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1:21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既然不懂,為啥說那話呢?  是不是信基督教的,妄語啊,殺人啊什 ...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29 11:07


多謝。
53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6:48
回復  Guest from 216.232.3.x


既然不懂,為啥說那話呢?  是不是信基督教的,妄語啊,殺人啊什 ...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29 11:07


我研究西方文化二十多年了,
============================

那老兄就是搞哲學、文化的,而不是學哲學的。失敬失敬。

你真的不懂印度教。勸你不要妄語。基督教鼓勵妄語?

你怎麼知道救拔是基督教獨有的? 所有宗教你都研究過了?
聽老兄說話真的是一點邏輯也沒有。抱歉啊。啥叫搞哲學的,不是學哲學的?你信基督教正合適。追求感動,不管邏輯。你(有涯)追求(逐)永生(無涯)。
既然不懂,為啥說那話呢?是不是信基督教的,妄語啊,殺人啊什麼的都沒事,只要信就得救?

哥們,你要是不願意再用原來的網名,不妨改用」說著說著就意氣用事「。哈哈,開個玩笑。
============================

哥們,要不這樣,你把網名改為」說著說著就急了「。」靈感「來自以前我見到過的一個網名」說著說著就笑了「,據說語出《金瓶梅》,寥寥七個字就把開始裝模作樣,但實在情難自禁之態描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當然,我只是建議而已。你說說,討論得挺好的,你就」妄語啊,殺人啊什麼的「,你「研究西方文化二十多年了」一直這麼干?學術會議上發言也這樣?

」啥叫搞哲學的,不是學哲學的?「,我原來的意思是搞哲學研究、在大學讀書學哲學。我現在重新給你個定義,搞哲學就是靠所謂哲學搞飯吃,就像我打工糊口,學哲學就是學習全能的神主導下的人類文化,為接受福音、開啟智慧做準備。這下你滿意了?

你說你,都「研究西方文化二十多年了」,還說什麼基督徒」你(有涯)追求(逐)永生(無涯)「。我以前還覺得你」慧異常「,難道你二十多年了一直沒有說基督徒的永生是神賜下的恩典?死在罪惡過犯中的死人怎麼追求永生?被聖靈重生了的基督徒信靠、追隨耶穌時就已經得著永生了。

想必」所有宗教你都研究過了「,那你給說說,還有那個宗教有」道成肉身「、」羔羊代罪「、」死里復活「?包括據你說有點暇疵,但讓你努把力就可以」梵人合一「的印度教,也包括開始反對婆羅門教,最後事實上有些與印度教趨同的佛教。
54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9:31
你又急了?   不僅急了,而且越說越亂,錯上加錯。 我的專業不是哲學。你說了一堆完全不靠譜。你說你是不是妄語? 說實話,搞名相戲論的是你和三位一體理論。要不你給我解釋解釋三位一體到底咋回事?

「你二十多年了一直沒有聽說基督徒的永生是神賜下的恩典?死在罪惡過犯中的死人怎麼追求永生?被聖靈重生了的基督徒信靠、追隨耶穌時就已經得著永生了。」

你去問隔壁的基督徒追求永生同學吧。既然是你的神賜下的,還用追求永生嗎?自相矛盾。永生這麼容易就得到了,不是賣拐的戲論是什麼?所謂神賜不過是人給自己的天上掉餡餅的戲論貼的標籤而已。所謂的大便宜實際上都是騙局。英語里有句話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你不悔就得到永生了? 老兄,那是白日夢!悔改就是追求的表現,除非你們像希特勒一樣不悔改就能上天堂。老兄,牧師為什麼動不動就反對你們思考,就是因為基督教的東西就是一團漿糊,越思考越露餡。還是那句話,你就啥都別想,悶頭信吧。思考著思考著就離開基督教了。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得罪老兄了,不跟你聊了。再會!
55
匿名  發表於 2010-8-29 19:57
再多說兩句。你就別提什麼金瓶梅了。從某種意義上講,舊約就是一本金瓶梅。

以後再見到jiandao 老兄時,別再來什麼Dhammapala追問永生的問題了,chico是搞物理的了,我是搞哲學的了。你一樣也沒說對,完全是在胡思亂想。像你這樣能不戲論嗎?佛教里,戲論的過失是無量無邊的。基督教這方面無所謂嗎?
56
匿名  發表於 2010-8-30 01:00
你張口就錯,錯誤連篇,多得我都沒法給你糾正。簡單給你指出幾個吧。

道成肉身的英語是incarnation. 印度教不僅有道成肉身,而且不只一個, 有「ten most famous incarnations of Vishnu」。 有時間你可以查一查關於Hinduism and Incarnation的資料。

至於你說基督教所獨有的top-bottom的救拔,給你看一段Sri Aurobindo的文字(既談了印度教的救拔又談了道成肉身):「The LAW of sacrifice is the common divine action that was thrown out into the world in its beginning as a symbol of the solidarity of the universe. It is by the attraction of this law that a divinising principle, a saving power descends to limit and correct and gradually to eliminate the errors of an egoistic and self-divided creation. This descent, this sacrifice of the Purusha, the Divine Soul submitting itself to Force and Matter so that it may inform and illuminate them, is the seed of redemption of this world of Inconscience and Ignorance." (The Synthesis of Yoga, P106)

印度教既有救拔,又有道成肉身,絕對不是什麼有涯逐無涯。其它宗教暫且不談。

至於追求永生的問題。 你不是不追求永生。你(有涯)追求(逐)永生(無涯),只不過你得到永生的方法不是靠bottom-up的方式,而是靠top-bottom的方式。 如果你不追求永生,現在把基督教的教義改成信耶穌得永死,要下地獄,你還信不信基督教?如果繼續信,才能說明你不追求永生。如果不信了,正好說明你追求永生。你不會說繼續信吧。

好了,太費時間了。就此打住。希望兄弟慎言。多看點書有助於你改掉胡說的毛病。 你的修養真是好,向你學習。
57
匿名  發表於 2010-8-30 15:59
我的專業不是哲學。你說了一堆完全不靠譜。你說你是 ...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29 19:31



哥們,你是著急了才這麼幽默,還是二十多年來一直這麼幽默?把「ten most famous incarnations of Vishnu」  、 「This descent, this sacrifice of the Purusha」 與 基督信仰的「道成肉身」、「羔羊代罪」、「死里復活」混為一談,還把Sri Aurobindo的文字奉為經典表述。

你要是二十多年來一直這麼幽默著混跡於西方或者東方文化界,那還不得走到哪兒都是歡聲笑語一片?+隨便問一句,現在你跑來基督家園和菩提樹下,This descent會不會使得你因受眾的回應不那麼熱烈而略感落寞,或者略感激動?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8-30 19:49 | 只看該作者
印度教既有救拔,又有道成肉身,絕對不是什麼有涯逐無涯。其它宗教暫且不談。
Guest from 24.148.183.x 發表於 2010-8-30 01:00

印度教也有受洗滅罪的法子,直到今日,還有許多虔誠的印度人到恆河裡泡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9
 樓主| jiandao 發表於 2010-8-30 2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6# Guest from 24.148.183.x
好了,太費時間了。就此打住。希望兄弟慎言。多看點書有助於你改掉胡說的毛病。 你的修養真是好,向你學習。

=============================

ok,maybe both of us need to 改掉毛病, to 學習 how to talk with others. 就此打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匿名  發表於 2010-8-31 01:21
回復 57# Guest from 216.232.3.x


    My eyes are different from your eyes, but both of us have eyes.  The Incarnation in Christiani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carnation in Hinduism, but both Christianity and Hinduism have the concept of incarnation.  

Fo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Hinduism and Christianity, please see the book "The Incarnation in Hinduism and Christianity: The Myth of the God-Man" by Daniel E. Bassuk.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