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12-29 07:55 編輯
支那の夜
作詞:西條八十
作曲:竹岡信幸
演唄:渡辺浜子
支那の夜 支那の夜よ
港の燈り 紫の夜に
上るジャンクの 夢の船
ああ忘られぬ 胡弓の音
支那の夜 夢の夜
支那の夜 支那の夜よ
柳の窓に ランタンゆれて
赤い鳥かご 支那娘
ああやるせない 愛の歌
支那の夜 夢の夜
支那の夜 支那の夜よ
君待つ宵は 欄干(おばしま)の雨に
花も散る散る 紅も散る
ああ別れても 忘らりょか
支那の夜 夢の夜
中文歌詞: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喲
那港灣的燈光, 紫色的夜晚
那夢中的船兒, 搖呀搖蕩,
啊, 忘不了那胡琴的弦音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喲
那窗前的柳兒, 搖呀搖曳
年紅色的燈籠, 支那的姑娘,
啊, 忘不了那可愛的容顏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喲
那等待郎的夜晚, 那欄桿外的細雨
花落, 紅散了
啊, 永別了, 那忘不了的
支那之夜, 支那之夜
注: 日本辭書《廣辭苑》解,「支那」,「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源於『秦』的轉訛),初出現於印度佛典」。在日本,「從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7年)中期以後曾使用過。」到19世紀中期之前,日本人用「支那」指稱中國與「唐國」、「清國」等無意義上的差別,沒有特別的政治含意。
日本社會開始用「支那」蔑稱中國始於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失敗,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近代中國的恥辱推向極點。長久以來一直把中國尊為「上國」的日本人先是震驚,繼而因勝利而陶醉,上街遊行,狂呼「日本勝利!『支那』敗北!」從此,「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了戰勝者對於失敗者的輕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漸由中性詞演變為貶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