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MapleTre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信仰與佛教的對比-如何成義?

[複製鏈接]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2:31 | 只看該作者
小乘佛教帕奧禪師的得意門徒捷克人Ven. Dhammadipa 說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只是形式上的,從根本上是一致的.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2:59 | 只看該作者
"涅磐的意思就是「入滅」,就是覺悟的人不再輪迴,不再出現在世間。"

楓樹的想象力著實豐富!

"Nirvana can be realized in this very lif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wait till you die to 'attain' it." (引自小乘佛教高僧Walpola Rahula的經典名著What the Buddha Taught, P43)

在世時即可證得涅磐,不必等到死後.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03 | 只看該作者
入滅是指"the extinction of desire, the extinction of hatred, the extinction of illus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4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06 | 只看該作者
"what is compared to a flame or a fire gone out is not Nirvana, but the 'being' composed of the Five Aggregates who realized Nirvana....Nirvana is never compared to a fire or a lamp gone out."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45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 0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2# 信仰平等
我覺得佛教你不必找英文的,中文的應該更準確一些。
涅磐當然是活著的時候證得的,死了還咋證啊? 但是證得涅磐的人肉身滅了之後就不再輪迴,不再出現在世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46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 0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3# 信仰平等
你舉的那幾個是證得涅磐的一些前提條件,並不是涅磐。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17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佛教你不必找英文的,中文的應該更準確一些。"

是嗎? 那部英文著作是斯里蘭卡(前英國殖民地)小乘高僧寫的經典名著,是西方佛教徒的經典讀本之一.

問個問題: 阿含經是中文的準確還是英文的準確?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4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6# MapleTree

你說涅磐是什麼? 入滅?
   
"what is compared to a flame or a fire gone out is not Nirvana"

涅磐不是入滅! 說涅磐是入滅是外界對涅磐的通行誤解. 這一點小乘高僧Walpola Rahula 早就指出來了:" many people...have misunderstood and misinterpreted this simile as referring to Nirvana."

你的說法出自什麼中文佛經或典籍啊? 還是道聽途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31 | 只看該作者
楓樹是不會認真看的,他只會搜集些流言蜚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34 | 只看該作者
我給轉貼過來吧.                                          

                                            涅槃的意義

我們都了解火焰熄滅的情形。火盡煙散、寂然無跡。因此我們初次了解到,涅槃(nibbana/nirvana)這個詞,作為佛教的修持目標,其字面意思是火焰的熄滅, 會感到作為一個靈性追求目標,很難想象有比徹底消亡這個形象更致命的了。不過,對於涅槃概念作這般理解,實際上是一個誤會,並非在文字上,而是在形象上。對於佛陀時代的印度人來說,熄滅之火代表了什麼? 絕對不是消亡。

根據古老的婆羅門信仰,火焰熄滅時進入一個潛在階段。 它並非停止存在,而是處於靜態,在這個不受燃料束縛的狀態下擴散開來,瀰漫於空間。 當佛陀用這個比喻對當時印度的婆羅門人士講解涅槃之意時,繞過了熄滅之火是否繼續存在的問題,而是側重於說明,要定義不燃之火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關於一個徹底「熄滅」者的稱謂,也是不可描述的。

但是,佛陀在對自己的弟子講解時,更多地用涅槃的形象作為自由的象徵。當時的印度人,似乎都把燃燒之火看成動蕩、有依賴性、禁錮狀態,燃燒時既執取、又受縛於燃料。為了點火,必須把它「抓獲」(seize)。 火在放棄了(let go)燃料之後,便「自由」了,從動蕩、依賴、禁錮中獲得解脫,寧靜、不受制約。 這就是為什麼巴利文詩偈中反覆以熄滅之火的形象作為自由的比喻。實際上,這個詞屬於火的一組類比,相關辭彙另有兩個。Upadana,意為執著,也指火從燃料中獲得的滋養。 Khandha,不僅指界定一切緣起經驗的五蘊之一——形態、感受、辨知,思維、意識,而且還指樹榦。 正如火停止執著、停止從木料獲取滋養,便熄滅了; 心終止對五蘊的執著時,便獲得了自由。  

因此,涅槃這個形象之下的內涵是指自由。巴利論藏追溯其動詞的詞根為「解脫」(unbinding),也支持這個觀點。是怎樣的解脫?  經文中描述了兩個層次。一個是此生的解脫,以火已熄滅、餘燼尚溫為象徵,這代表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痴。第二個層次的解脫,以火焰滅盡、餘燼已冷作為象徵,代表了阿羅漢此生以後的經驗。來自感官的一切輸入冷卻下來,他/她從時空存在的最細微的苦與局限中獲得了解脫。

佛陀堅持說,這后一個層次是不可描述的,即便以存在與非存在角度也不可能,因為言辭只適於有限事物。他除了以形象和比喻之外,實際上說的只是,人在此生可以預嘗終極快樂的經驗,而這個經驗是真正值得了解的。

因此,下一次你目睹火焰熄滅時,不要把它作為消亡的例證,而看成從捨棄中獲得自由的一課。

[作者] 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Nibbana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2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 0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信仰平等
無論中文英文都不是原文,是譯文,從這一點看沒有不同。但是我們是中國人,應該看中文更好一些。而且中文經書翻譯的比較早,應該更接近原來的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我覺得佛教你不必找英文的,中文的應該更準確一些。
涅磐當然是活著的時候證得的,死了還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 03:08


"我所知道的都是看法師居士或者通過這裡的佛教徒討論時得到的。"

哪個法師居士? 這裡的佛教徒指誰? 別雲里霧裡地忽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4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 0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1# 信仰平等
你轉載的這一段文章有經文支持嗎?我也學會了,你們這些佛教徒只會拿二手資料來糊弄人,說錯了就賴賬。請拿原文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2# MapleTree

原來看中文只是更好一些而不是更準確一些? 改口了?

你沒回答我的問題: 阿含經是中文的準確還是英文的準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2 04:13 編輯

回復 54# MapleTree


   這兩位小乘佛教的高僧都不如你楓樹可信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2# MapleTree

"中文經書翻譯的比較早,應該更接近原來的意思。"

英文版佛經是從原始巴利文版佛語譯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2 0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4# MapleTree


    先別說別的,你先拿出些二手資料吧. 比如這裡的佛教徒或者法師居士什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9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 04: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5# 信仰平等
中文更好一些因為理解更準確一些,是一個意思。
阿含經是中文的準確還是英文的準確我不知道,你如果知道請告訴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60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2 04: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6# 信仰平等
高僧也不如經文可靠,而且我不問你,等下次我說的時候你們佛教徒讓我拿原文,我又拿不出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