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問?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教:基督徒的信心從何而來?

[複製鏈接]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1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0# 問?

我的感覺佛教有點更像小平同志的理論,白貓黑貓,摸石頭過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2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1# 研究

我很理解你這種感覺,不過很遺憾的是,這感覺不太對。

不知道研究兄有沒有涉獵過唯識論?好比唯識三十頌這樣的論述,也許今生研究兄沒有機會讀進去了,如果有機會的話,相信一定會驚嘆他的精密和博大。

一般人對於佛教的認識是基於一些世面上流傳的東西,真正佛教的東西沒有接觸到,這就是李炳南老居士所說的,見蛇為龍。真正的佛法,跟一般世俗對佛教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3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10-4-27 11:18 編輯

回復 42# 問?

有時間要看一下,兄弟有鏈接嗎?我接觸的佛教的卻連皮毛都算不上,所以我比較少談佛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4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3# 研究

在狗上一搜就行了!不過這東西要啃就花功夫了啊!

大乘起信論,唯識三十頌,查一下就可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5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4# 問?

謝了。 有時間我要到菩提樹下聽兄弟講經了。但不要用太多佛教術語,免得把我講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6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5# 研究

我舉的那兩部都太深了,我自己也是粗粗涉獵。講經不敢當,只能普及一點點常識。

佛法是有性相兩宗的。相宗從理性入手研究真理,我所說的唯識三十頌就屬於相宗經典。

可是呢,因為真理是超越理性的,所以從理性入手,只能得出近似真理。所以更高一層的佛法,是主張離文字的,是強調用心印證的。這裡面的很多境界,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這才是佛法真實的味道所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7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6# 問?

佛法的確有他高深的一面,許多人求而不得。然而,佛法以修自身而普渡眾生,無我而有我。但仍然解釋不了「我」是誰?是這樣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8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研究

我覺得似乎基督教已經習慣了這種句法了。佛教雖然XX,但仍然解釋不了YYYY。

我是誰的問題,恐怕佛教比基督教的解釋要清楚多了。我的主體,在佛法里稱為阿賴耶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9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8# 問?
通俗一點,這個阿萊意識是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5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9# 研究

通俗點說,它就是我們常說的靈魂,也就是六道輪迴的主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1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0# 問?

也就是說「我」其實就是個靈魂在這六個道里來迴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2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49 | 只看該作者
那麼,這個「我」是從哪裡來的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3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50 | 只看該作者
自有永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54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1# 研究

可以這麼說。但這其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佛教有一套精微的理論,解釋靈魂中的記憶,是如何轉化為經驗世界(六道)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55
八福 發表於 2010-4-27 11:52 | 只看該作者
晚上來一看,成了佛經講座了。

研究弟兄好!回來泡泡論壇,辯論心幾乎沒有了,倒是很想念在這裡的弟兄姊妹啊。
青草地,溪水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56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3# 研究

的確是自有永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7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研究

可以這麼說。但這其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佛教有一套精微的理論,解釋靈魂中的記憶,是如何 ...
問? 發表於 2010-4-27 11:52

其實創世之前的靈魂在哪裡呢?如果宇宙真是從一個奇點而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58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4-27 1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7# 研究

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就好像你問,創世之前上帝在哪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9
研究 發表於 2010-4-27 12:00 | 只看該作者
晚上來一看,成了佛經講座了。

研究弟兄好!回來泡泡論壇,辯論心幾乎沒有了,倒是很想念在這裡的弟兄姊 ...
八福 發表於 2010-4-27 11:52

我們也很想念你。
正好問兄要寫一些佛教與基督教對比的東東,我也藉機會請教問兄一些佛教基本常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60
八福 發表於 2010-4-27 12:04 | 只看該作者
弟兄先聊著,我先睡了,明天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