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木狼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教的本質和牛頓第二定律

[複製鏈接]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41
 樓主| 木狼 發表於 2009-11-1 00:03 | 只看該作者
38# 同往錫安

其實,糾纏於太多聖經以外的東西還美其名曰是聖經的啟示是沒有多少前途的。放在歷史、現實中,聖經就是時間的靈魂。別人分析綜合的來的結論都是二手貨,已經把主要營養成分榨乾了。所以,我盡量不去討論什麼位格、神人二性這些沒有明確界定扯不清楚的概念。

不管怎麼說,「上帝之母」的說法都沒有「耶穌之母」的說法更準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2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1 11: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9-11-1 11:19 編輯

41# 木狼

首先,我很欣賞你認真查考聖經。但我覺得你對神學有著嚴重誤解。聖靈不只是帶領一個人。教會是神的教會,聖靈是真理的靈,引導聖徒明白神的話語。聖經是需要被解釋的。如果不理會聖靈二千多年來對他自己教會的帶領,而自以為自己理解的是最正確的,我認為是相當不可取的。華人教會有些基督徒就是這樣輕視神學,結果在真理的認識上有偏差,有敬虔的外表,卻並非按聖經的敬虔來敬拜神。如果我們傳講的不是真理,那還不如不傳。

三一神,基督的神人二性不是出於人,而是出於聖經。否定這些基要真理,並不能幫助我們很好地認識神,與神建立親密的團契。

教會是神的家,是傳講真道,按聖經施行聖禮及管教信徒的地方。聖經說不可停止聚會,一個人在家研讀聖經,多數會在真道有偏離的。要相信神不只帶領你,也帶領其他的人。你一個的看見不一定就是對的。還是謙虛一些吧!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43
 樓主| 木狼 發表於 2009-11-1 13:04 | 只看該作者
42# 同往錫安
我是個讀書人,喜歡獨立思考,不喜歡人云亦云。要說聖經的傳統,天主教更有發言權。看了天主教的資料,不得不說他們總是在改革,說法更令人信服。也許現在的天主教就像舊約里的南國猶大,堅持必須在耶路撒冷敬拜,大祭司只有一個;新教就像北國以色列,認為人人都是祭祀,犯了耶羅波安定罪,到處建丘壇(教派)。最終北國覆滅,不知蹤影;南國也滅亡,但留下了現代的猶太人。

我沒說我的理解是最正確的,我只求一個internal consistent 的說法,而且我也不介意別人駁倒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4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1 14: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9-11-1 15:09 編輯

亞耶羅波安犯的罪是向金牛犢獻祭,立不屬利未人的凡民為祭司。這跟新教有何關係?新教拜的是誰你清楚嗎?新教相信主耶穌是唯一的大祭司,他的一次獻上,就不用再獻祭。天主教的「耶路撒冷」所指哪裡?根據聖經,聖徒的心是神的殿,神借著聖靈內住在聖徒心中,聖徒隨時隨地都可以向神禱告。神不在乎在哪裡敬拜他,只在乎在真理里,用誠心敬拜。新教是神自己興起的教會,斷不會滅絕的!

新教雖然有不同教派,但在基要真理上是合一的。天主教的教義是比較統一,但如果教義有錯,全系統都錯。例如經上寫明因信稱義,天主教卻宣稱信心+行為稱義,向所謂聖徒支取功德,而不是單憑主的拯救,這是對三一神工作的褻瀆,也是竅取神的榮耀。

有空還是了解一下教會歷史,宗教為什麼要改革,不是要另建祭壇,而是要回歸聖經,回歸早期教會的教導,回歸古舊福音。

至於駁倒,你立了什麼?我想你對神獨生子,道成肉身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人的理性認識上,並沒有讓聖經的啟示凌駕在自己墮落的理性上。

聖經兩個重要問題就是:
耶穌是誰?
我要做什麼?

第一個問題,你的認識還遠遠不符合聖經。你承認他是神的獨生子,這是經上寫的,完全沒錯,但意味著什麼呢?你的理解卻是不全面的。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5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1 15: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9-11-1 15:08 編輯

讀書人,起碼要讀過幾本新教,天主教的書,才可以對比一下吧!能介紹一下你讀過新教哪些書嗎?

聖徒不可停止聚會,請問你去教會了嗎?如果沒有,希望能儘早去。一個人讀經,很容易偏,而從偏的方向回來,就象在花園裡拔草,頗費周折;如果一開始就得到正確的餵養,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求神帶領你。

在神的話語面前我們需要謙卑自己。特別是向那些與我們有共同信仰的前輩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的看法,不希望你走彎路。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46
 樓主| 木狼 發表於 2009-11-1 22:15 | 只看該作者
44# 同往錫安

耶羅波安不是向金牛犢敬拜,而是把神偶像化。把無形的神用有形的牛犢代表,這是大罪。反觀基督教,一方面承認耶穌是大祭司,一方面又說這個具體的人就是無形的神。這就是相似之處。

耶羅波安立不屬利未人的凡民為祭司,這本身是對教會傳統的顛覆或是宗教改革。如果割禮、安息日都可以廢去(也可以說成全)的話,那利未人的祭祀職分為什麼不可以猶他人共享呢?天主教也教派繁多,但都尊崇教皇;新教宣稱信徒人人都是祭祀,造成教會不斷化整為零。雖說機要上差不多(其實機要真理和天主教也差不多),但總會不斷產生極端、異端。諷刺的是,被稱為極端、異端的耶證、摩門教、安息日會、召會宣稱他們才是真正的基督徒。

聖經上某些章節說憑信心稱義,但這需要行為;某些章節說憑行為稱義,但這需要信心。偏執一方都是不可取的。天主教的贖罪券明顯是錯了,他們也承認是當年為了建大教堂而出的下策。

回歸早期教會的教導,回歸古舊福音,這與中國以夏商周三代為理想政治的傳統差不多。但當真有人去從單從聖經上討論問題時,你馬上就得說要回到傳統。

我立的就是耶穌是神的兒子,神的基督(也就是彼得的認識)。這是一扇進入理性的門,宣稱耶穌就是神或神就是耶穌就會關上這扇門,再去加上什麼位格、神人二性是在關閉的門上再豎一塊石頭。人理解神怎樣(永生),理解基督是什麼(救贖),人卻無法也沒有必要搞清楚什麼位格、本質,事實上,也沒有人能完全搞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47
 樓主| 木狼 發表於 2009-11-1 22:21 | 只看該作者
45# 同往錫安
我看過幾個要理問答(海德堡,西敏寺,還要從網上看到的東西),也看過大部分的信經,再就是看你們辯論。
關於天主教,除了他們網上的告白,我幾乎看過每一本他們的一個免費雜誌《信仰與關懷》。
去過幾次天主教和新教的教會,他們人都很熱情,新教更甚。

當然這點書和「讀書人」的身份不太相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8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2 05:00 | 只看該作者
47# 木狼

謝謝~ 我想邀請你做一個禱告,可以嗎?

我們在天上的阿爸父,謝謝你賜下你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赦免我一切的過犯罪孽,求你開恩憐憫我,讓真理的靈繼續帶領我,讓我更多地認識你和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因為只有認識你和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我才能坦然無懼地來到你的面前,與你交通。願你的慈愛伴隨我,我要住在你的殿中直到永遠,父啊,謝謝你!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門!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49
 樓主| 木狼 發表於 2009-11-2 06:3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帶我禱告,但我禱告不出來。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的過犯罪孽有沒有被赦免,被誰赦免。事實上,我一直在掙扎,在找生命的本源,就像孔子一樣凄惶,「朝聞道,夕死可矣」,但絕不會說別人說是「道」就真是道。

也許要更長時間的上下求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0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2 14:22 | 只看該作者
理解。 我會為你持續禱告,直到你相信的那一天的!送一首歌給你~ 每次唱這首歌的時候,都感動得流淚。希望有一天,你會如釋重負,象經上所說的那位浪子,回到父的家,得享在他裡面才有的安息。也希望有一天可以聽你懷著感恩的人,唱這首歌。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 Blessings~



1.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奇異恩典 何等甘甜 我罪以得赦免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前我失喪 今被尋回 瞎眼今得看見

2.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that fear relieved
如此恩典 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初信之時 即蒙恩惠 真是何等寶貴

3.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i have already come
許多危險 試練網羅 我已安然經過
'tis grace has brought me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me home
靠主恩典 安全不怕 更引導我歸家

4. when we've been 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將來禧年 聖徒歡聚 恩光愛誼千年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 first begun
喜樂頌讚 在父座前 深望那日快現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1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2 14:24 | 只看該作者
我想你也許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但還是帖上來,讓我們一起重溫約翰牛頓所作的見證。

《奇異恩典》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作者約翰牛頓的見證: 作者成長於一基督徒家庭,母親信仰虔誠時常禱告,在她熏陶下約翰很早就知道上帝的救恩。

然而當他投入航海業,成為一位水手之後,他染上惡習,吃喝嫖賭無惡不作;把上帝的恩典視作理所當然,不知珍惜甚至濫用與祂敵對。

他從事奴隸販賣的勾當,並曾在運送奴隸的船上工作,後來反而淪落非洲。1747年在一個狂風暴雨的海上,他向神祈求保佑,平安度過之後他開始在信仰上有所追求,但他並沒有立即放棄販賣奴隸;不過幾年之後他就因為更深入認識基督教的理念,於是決心痛改前非,奉獻一生,宣揚上帝的福音,成為19世紀偉大的傳道人。

在他的墓誌銘上摘錄了:「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個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隸之仆。但借著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與神和好,罪得赦免,並蒙指派宣傳福音事工。」這首詩歌就是他一生得拯救的見證。

2004年一期「今日美國」雜誌的問卷顯示紐頓在詩歌方面的見證,因為「奇異恩典」是全美國人最喜愛的一苜詩歌。

所以這首感人至深的極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其實是首聖詩,西方歌手演唱此曲的版本很多。在這段音頻中表達出了原曲聖潔祥和的懾人氣氛。 grace原意為"優雅、優美",此處解釋成"上帝對人類的慈悲、恩寵"。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2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2 14: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9-11-2 14:40 編輯

我們犯罪是向著神犯的,得罪了神,所以唯有神可以赦免我們的罪。神赦免我們的罪,是因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替我們贖清了所有的罪債。他一生從未犯罪,實現了神在律法上對人的一切要求。他從死里復活,戰勝了死亡對人的轄制。這奇異的恩典,是主耶穌基督替我們做成的。耶穌不是一個神話故事,他是真真實實來過這個世界,現在仍活著。

經上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羅10:9~11)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2 16:07 | 只看該作者
47# 木狼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是很不錯的開始。因為簡潔,易懂,又是從聖經中系統地總結出來,有經文佐證。如果有時間,可以反覆讀幾遍。現在我仍然在讀,也教高年級兒童主日學的孩子們讀這個小要理。可以說,每次都有新的收穫。如果你願意,可以從第一條開始討論。

http://www.thirdmill.org/chinese/cd/CreedsConfessions/swc/gb/chap1.htm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54
 樓主| 木狼 發表於 2009-11-3 12:56 | 只看該作者
51# 同往錫安
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一個日劇《白色巨塔》,講的是醫院裡教授之間的爭鬥故事,男主角財前醫生只有通過死才得救贖。這是一個絕好的電視劇,音樂也很好聽,特別是片尾的amazing grace,由Hayley.Westenra 演唱,宛如天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55
 樓主| 木狼 發表於 2009-11-3 13:04 | 只看該作者
52# 同往錫安

在我和耶穌之間有距離,這個距離因為MJ的存在而拉近了不少。但我不敢說我追隨的是他或者他能赦免我的罪過。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跟耶穌說話,他也不會答應。跟人說話,又難以深入。這種孤獨的日子不好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6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3 13:21 | 只看該作者
54# 木狼

謝謝分享~ 聽說過這部電影,但沒看過。在日本的電影中用這首歌實在不容易。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7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9-11-3 13:28 | 只看該作者
55# 木狼

我非常認同人的心是別人不能抵達的彼岸。有時候我們自己都不能清楚了解自己。 但是神可以。你試一下,向天父傾訴你心中一切的煩惱,求他赦免你的罪,賜下他的平安給你,你這樣求是神喜悅的,你必會經歷他的存在。不要害怕,只管求,放下自尊,象孩子一樣來到父的面前吧!你一定會經歷他的存在的。

這是前一段一位朋友寫的,給我很大的觸動,與你分享。大哭一場后,神的安慰讓我釋懷。無論如何,我們有一位永遠愛我們的阿爸父。

即便我們不夠堅強、小信,抑或我們悖逆,把我們已經夠糟的生活弄的更糟,或者我們不冷不熱、或忽冷忽熱,你仍不丟棄我們,因為你不是憑我們的表現接納我們,而是賜給我們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義袍,在這義袍的遮蓋下,我們隨時可以來到你的面前,無論我們當時的狀況如何的糟,你完全接納,因為你只看耶穌基督的義。

若你不能夠堅強,你不需要裝作堅強,你只需要在神的懷中安心哭泣、休息、得安慰。順從他的帶領,他會帶你走過這段低谷。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4: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