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是林語堂的代表作,展現了近現代中國的風雲變幻,被稱為繼《紅樓夢》之後又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這部作品原是用英文寫成的,英文原名為「The moment in Peking」。在翻譯成中文時,先後出現了幾種譯法。有人譯為「北京一剎那」,也有人譯為「北京一瞬間」,還有人譯為「瞬息京華」。雖然和原著詞義相合,但並未譯出原著的神韻。林語堂對這幾個譯名都不滿意,在作品即將付梓之時,他自己譯為「京華煙雲」。「moment」譯為「煙雲」,真是神來之筆,其中既巧妙地交代了時間,又飽含著歷史的滄桑,四個字渾然一體,端莊凝重。
1969年,林語堂和廖翠鳳結婚半個世紀。在語堂的授意下,親朋好友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金婚紀念晚會。林語堂送給翠鳳一個手鐲,他說,是為了表彰她這麼多年來堅定不移守護著家,以及多次的自我犧牲。廖翠鳳想起結婚伊始,林語堂撕婚書時的堅決,百感交集。手鐲上刻著若艾利(James Whitcomb Riley)那首著名的《老情人》(An Old Sweetheart):「同心如牽掛,一縷情依依,歲月如梭逝,銀絲鬢已稀,幽冥倘異路,仙府應凄凄,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