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1070
1270
二星貝殼精英
我在上海讀書那時候,同桌的北京同學分數比我原始分低了一百多分(當時我們全國統考,試題完全相同),他跟我說在北京他這分數已經很不錯了。我們湖南還算有幾所大學,更慘的是那些河南考生,幾乎沒幾所像樣的大學, ... tangpingbo 發表於 2009-7-7 04:52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6364
9186
五級貝殼核心
復旦交大等8所部屬高校招生縮減本地生源 2008-08-04 16:27:31 來源:新聞晚報 作者: 【大 中 小】 評論:0 條 酷學論壇 酷學問吧 晚報記者 張騫 錢鈺報道 2000年至2002年,本市8所部屬高校本地生源比例均值為56.99%,如今已下降至40%上下,上海部屬高校的生源構成,從原來的「阿拉上海人多」到如今的「外地同胞多」,發生了質的變化。據悉,在若干年內,本市部屬院校的本地生比例將下降至30%以內。不過,由於每年下降比例不會很大,上海學生不會明顯感覺到考名校難度加劇。 8所部屬院校本地計劃減少 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生源計劃由於涉及教育公平問題而受到矚目。據有關方面對全國部屬高校2000年至2002年招生計劃數據統計表明,上海8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3年平均值高達56.99%。從今年情況來看,這一數值已經明顯下降。 復旦招辦主任鄭方賢教授透露,該校近幾年來一直在堅定不移地走生源全國化的道路,今年邁的步子尤其大,上海生源計劃比去年減少了約190人。本地生佔總招生計劃比例從去年的46.6%下降到了今年的41.9%,下降了4個百分點。明後年,這一比例還將繼續下降。 上海交大方面也透露,今年本地生源比例也開始下降,尤其是上海地區二本減招了一半,近200人。一本也減招了近100餘人,本地生佔總招生計劃比例從去年的48.8%下降到了今年的44.3%,下降了4個多百分點。而東華大學本地生源比例已經下降至40%以下。 本地生源為何比例高 部屬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為何降不下來?很多教育界人士的解釋是,始於上世紀末部屬高校的「省部共建」,讓部屬高校和地方政府的關係變得非常微妙。地方政府掌握的砝碼包括資金、新校區建設的審批,以及高校周邊環境的治理等。部屬高校則以提高當地錄取比例的方式,對地方政府的付出給予回報。回報的具體內容,大都在高校、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簽訂的共建協議中明確規定。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教授表示,重點大學在當地招生比例過高,一般有兩大原因,一是重點大學獲得了當地政府不小的投資,作為回報,高校相應擴大在當地的招生規模。二是我國重點大學多集中於經濟發達地區,這樣的高校也要考慮滿足當地考生的報考需求。 熊教授舉例說,比如,浙江地區只有浙江大學一所985高校和211高校,浙江本地考生大多選擇浙大,這使浙大的本地招生比例接近70%。 再如,上海有9所211院校,但上海考生本地情結相當嚴重,高考一本志願基本上都會選擇上海高校,這使得前幾年上海高校不斷擴大本地招生比例,一般會達到40%到50%。北京地區的重點高校大多沒超過教育部規定的30%「警戒線」,但北京地區高考考生只有10萬,北京地區的211高校卻有23所。 生源結構多樣化是趨勢 「本地生源比例降至30%以內要一步步來,否則本地家長、考生也難以接受!」某高校招辦老師透露,要建設全國一流大學,生源結構必須多樣化,因此,招收來自各省市的優質資源是大勢所趨。過去,本市招生數總體少,升學矛盾比較突出,再加上不少部屬重點高校都成為教育部與當地政府共建的大學,獲得當地政府不菲的辦學資金,作為回報,也希望多為上海培養人才。因此,根據當時各方面需求,本地生源比例高達50%。該老師表示,本地生源比例減少是趨勢,但也不要太操之過急。 熊丙奇教授在公開場合建議:大學辦學要拓寬經費渠道,如果把主要辦學經費來源寄托在政府身上,必然導致學校對政府的依賴,或者導致學校發展嚴重受到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從政府角度看,應給大學獲取資源創造條件,這就必須打破對高等教育資源的壟斷,建立高等教育的多元發展模式。 熊教授還指出,要降低重點高校在本地的招生比例,就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如何協調當地政府投入與人才培養回報的關係。如果對應於招生規模縮小,當地政府的投入也減少,那麼高校將進一步面臨經費難題,招生比例確定由此成為地方政府、教育部和學校間的博弈。二是當地既得利益的壓力。 若干年內本地計劃減少至30% 據統計,今年本市8所部屬高校本地生源計劃總共比去年減少了1千人左右。之所以招生計劃減少,主要是因為社會的批評和抱怨在今年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回應。教育部今年作出明確要求,2008年,各部屬高校在屬地的招生計劃比例一律不得提高,超過30%的應逐步回調至30%以內。 而今年1月,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市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上海高校將逐步增加招收外省區生源的學生。而在市政府的另一份報告上,在200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任務中「更加註重教育公平」一節也明確提出上海高校「在確保本市生源的同時,擴大招收全國生源規模」。 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今年本市8所部屬高校中,還是沒有一所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能夠進入30%以內。但是毫無疑問,這一比例正在逐年穩步縮小。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教育部並未制訂明確的時間表,因此,雖然各部屬高校每年都減少了本地生源計劃,但是每年的減少幅度都不會很大,只有若干年後可以達到一個比較明顯的效果。因此,上海學生不會明顯感覺到考本地名校難度加劇。 降低本地生源有利大學長遠發展 在採訪中,本市不少部屬院校的招辦老師也表示,他們也逐漸意識到,現在本市招生總數也比較大,升學矛盾不是很突出,在這樣的前提下,擴大外省市招生肯定有利於大學的長遠發展,建設全國一流大學。另外,降低本地生源比例傳遞的另一個信號就是鼓勵本地學生報考外地高校,是防止地方大學本土化、促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重要舉措,應該得到各大高校的支持。 上海學生不願意到外地上大學的現象由來已久。然而,2007年,卻是歷年來外省市一本招生院校在滬招生計劃完成最好的一年。外省市院校在一本批次外總計錄取新生2262名,完成外省市一本院校在滬招生計劃的97.16%,僅減招66人。 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政策引導凸顯作用。從2006年開始,本市實行在一二三批中,一志願報考外地院校加20分參與投檔等優惠政策。政策出台後,不少考生儘管考分未能達到上一批次控制線,但是由於加20分投檔,仍被上一批次的院校錄取,享受到了實惠。去年各高中都加大了宣傳,使報考外地院校考生人數激增。
6.3 中國高等教育財政改革的框架設計 在世界範圍內高等教育財政與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立足於中國的特殊國情,研究基於 公共財政框架下高等教育財政改革的基本框架,對於改進與完善中國高等教育財政體制,提 升高等教育財政的多樣化職能作用的協同性等,無疑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 6.3.1 重塑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對高等教育的分權模式 按照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權的規範,中央財政的事權範圍是「全國性事務」或受益范 圍遍及全國的公共物品的提供,地方政府的事權範圍是「地方性事務」或受益範圍在某一區 域內的公共物品的提供。高等教育具有很強的地方性事務的特徵,它的受益範圍也主要在特 定區域範圍,在此前提下,地方政府負責本地區高校的財政責任具有相對合理性。中國目前 進行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以省級政府為主」的改革其實就是對高等教育事務「地方性」的 確認。在這一改革趨勢下,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事權範圍也需要重新認定。需要指出的是, 儘管高等教育主要是地方性事務,但某些事務卻又超出了地方性事務的範圍,如地區差異的 協調、高等教育的公平保障等,應視做「全國性事務」由中央政府承擔。即中央政府和地方 政府高等教育財政責任的劃分不應當根據學校行政隸屬關係來劃分而應當根據具體的高等 教育事務的特徵來劃分,屬於地方性事務的由地方財政承擔,屬於全國性事務或地方不便履 行的事務由中央財政承擔。
樓主智商有問題。正因為上海、北京這樣的地方教育發達,經濟也發達,可以上大學,上好大學的學生比例高這不是很正常么。上海、北京的那些名校,雖然屬於教育部管,但其經費來源主要靠地方,這些地方的學生升學比例高 ... 湖濱 發表於 2009-7-2 06:11
樓上「腦子」的說法有些過分,樓主是轉帖,這樣的帖子每年都有。 論壇唯有這樣大家平心靜氣說出自己看法,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才能有比較符合實際的真相。 laodai 發表於 2009-7-8 10:15
這位樓主腦子有問題,號稱「博士」,沒學會做基本的調查。連小學數學百分比也沒掌握. 在這裡誤導了不少不明真相的讀者。希望能自我道歉。還一個公道。 今年高考,各省份中,有的用全國卷高考總分750分,有的用地方 ... g1522 發表於 2009-7-7 11:42
侮辱人的話最好收回去。別丟上海人的臉。 只從你舉的美國人的例子,就非常非常的不恰當。難道上海獨立了嗎? 國家對大學的經費來源是有規定的。難道說地方政府出的錢都是只是地方的?國家有規定把以前由國 ...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7-8 15:09
如果說讓山西支援上海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有一點不厚道吧。
這是你不願意了解實情。國家為了上海的發展,幾十年如一日地把山西的煤炭運到上海,那個價格,叫全國一盤棋。山西人說什麼了。山西人守著聚寶盆,愣是發不了財。再看西氣東輸屬哪裡了?再看塔克拉瑪乾的石油送哪 ...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7-9 00:49
1
66
15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如果說地方財政提供高校的比例應當對應於招收本地學生比例,那還要考試做什麼,樓主至少有一點說的在理: 更好的教育條件,為什麼上海的孩子們就不能學的更好一些呢?為什麼更聰明努力的孩子就應當因為出生在欠發達 ... tangpingbo 發表於 2009-7-9 06:39
0
31
334
貝殼網友二級
美國加州州大: %90 從加州招, %10從外州招. 加州學生付$20000/年. 外州學生付$40000/年. 您說公平不? 其他州 也都是一樣. VIRGINAIA大學: %90 從加州招, %10從外州招. 本州學生付$~10000/年. 外州學生付$350 ... sinke 發表於 2009-7-3 03:30
你傻閉呀。這只是州立大學。美國私立大學收費都一樣。哈佛學費五萬,全美一樣。 美國各州的州立大學不從聯邦拿錢,都是由各州自己養活。加州的州立大學有加州稅收補貼,外州的學生當然要多交錢。上海的大學靠 ... maisai 發表於 2009-7-12 14:16
這種不合理根源就是解放后共產黨的獨裁統治。好大學都在北京上海。因為中央領導人的子女在那裡。這種制度不改,不合理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不可能改變。 maisai 發表於 2009-7-12 14:23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