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Unknow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芝加哥(四)

[複製鏈接]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2
4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8-9-2 19:48 | 只看該作者

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Max Guler 設計製造, 芝加哥慕尼黑藝術室, 可能是為聖奧吉斯都教堂, 89 乘36寸.



畫中的聖帕特里克頭戴主教冠, 身著長袍, 置於壁龕. 造型源於法國和德國15世紀哥特式雕塑. 他站在一個非常淺的台上, 一個垂簾將其與背景分開. 這種造型當時常見於英國德國, 后亦傳入美國. 圖中的傳教士手持其信物三葉草(三位一體). 公元385年聖帕特里克生於英國西海岸某地, 其父為公務員與教會執事, 祖父為教士. 16歲時被掠去愛爾蘭, 其逃回歐洲大陸前已經對宗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返回英國后遂夢想重返愛爾蘭宣揚基督. 公元471年逝於北愛爾蘭 Down 縣一個小村莊, Saul -愛爾蘭語: '牲口棚', 因為首次傳教於這座建築物而得名(一位當地教士的禮物). 該國一般將此地視為宗教聖地.



前年在維也納一個天主教堂里向一位年長信徒請教了其隸屬於哪個教派, 他說看看天花板和窗戶就知道了. 多年前在巴黎聖母院噌聽了三個旅遊團的導遊詞, 頭兩位導遊似懂非懂, 照本宣科. 最後一位是領著一群學生的倫敦中學老師, 這位口若懸河, 從窗戶的設計、朝向到彩繪裝璜講了一大通. 在這個博物館里向一家操濃重蘇格蘭口音的遊客請教了新教教堂裝飾的規矩, 他(她)們說有的教派也用彩繪玻璃.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9-4 19:1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2
4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8-9-3 20:19 | 只看該作者

精靈女王-虛構系列暢銷書中的主人公


不知道這藝術品放得這版是不是違規, 如果哪位有異議可以再抹去.


作者瑪麗 herndl  1859生於德國, 1912卒逝於密爾瓦基. 作品曾獲聖路意斯世界博覽會獎, 其藝術風格-濃墨重彩的夢幻式人物, 曾經風行於德國與中歐(1970-1910).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9-5 19:3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2
4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8-9-4 20:12 | 只看該作者

花束-紫色鳶尾與白色矢車菊



芝加哥Healy and Millet 設計製造, 曾鑲嵌於橡樹園第一個長老會教堂. 這個博物館是在湖畔依地勢建的, 細長條形建築群里空間有限, 有的展品照不到正面, 對不住.

Healy(其父為知名肖像畫師)和Millet (紐約人)同堂學藝於巴黎, 1880成立作坊, 以後成為當地19世紀末最賦盛名的彩印玻璃製造商. 自從17世紀以來, 夏季花卉就被用來悼念生命苦短(倒是跟黛玉葬花心態近似-身患肺結核又沒有特效藥). 荷蘭和佛來茫畫家以用盛開的切花組成精巧的布局著稱. 19世紀末以來, 特別用來紀念早逝的兒童.

據其總部網站陳述, 長老會教派起源於16世紀的新教改革, 宗旨為法國律師約翰卡爾文(John Calvin, 1509年-1564)執筆於日內瓦. 改革運動進而蔓延到歐洲其他地區和不列顛群島, 許多美國早期信徒來自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 目前擁有分支11000個,  信徒達230萬. 卡爾文的名子也頻繁出現在鐘錶發展史中, 由於他的影響, 瑞士德國等地一度禁止佩戴珠寶首飾, 各路能工巧匠為生計所迫只好轉產珠寶型懷錶. 在幾個大型分支的網站里有些支持同性戀的理論與活動, 其中有的文章還是心理學家寫的. 前邊上傳了一幅抽象派雕塑-床上伴侶(藝術博物館), 其解說詞里拐彎抹角說得就是女性的一種心理狀態, 有的醫學雜誌將其稱為一種女同性戀理論模式, 這裡不是醫學論壇, 只能點到即止.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9-5 20:3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2
4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8-9-5 20:39 | 只看該作者

樓梯間窗玻璃


園中小坐


這件作品是很有代表性的1890年代樓梯間窗玻璃, 構圖賞心悅目, 玻璃選擇考究, 以利於鮮艷的色彩遍布牆壁與地面.
路易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用玻璃做了很多實驗, 發展了系統化技術用以表達豐富多採的視覺效果. 所以他的名子已成為美國藝術玻璃運動的同義詞. 彩印玻璃藝術始於羅馬時期, 主要是用於住宅, 為貴族與富商顯示身份和玄耀財富的一種方式.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 由於有些教派反對將其用於教堂裝飾, 進而清規戒律林立. 而蒂凡尼的作品遍布住宅和教堂.

http://www.buffaloah.com/a/DCTNRY/mat/stained/stained.html   
布法羅建築博物館, 彩繪玻璃建築編年史提綱挈領, 簡單扼要, 值得一讀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9-7 19:2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