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拋磚引玉,提出幾點,希望仔細想想:
1. 中國的政治體制有沒有現代化, 或者說現代化到什麼程度, 恐怕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關鍵是標準是什麼? 誰來定義?
我個人認為, 追求人人平等, 財產集體或國家所有, 按勞分配的共產主義方向, 是人類歷史非常崇高的政治制度. 某種角度是非常進步和近代化的. 所以和過去相比, 我們的生產關係其實是退步了. 但,市場經濟給我們帶來了活力, 我們的生產力比過去強了
2. 一黨制不等於一黨專制.
中國的政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人大是最高權力機構,是由人大政協監督的體制。從理論上講,這樣的體制與民主沒有根本對立. 這種體制已經實行了好幾十年了,對中國當今的國情和發展階段有著極大的適應性和合理性. 中國今天的所有成就都是直接在這種體制下取得的.
衡量一個體制的正確與否, 是看它是不是讓社會全面進步. 民主不是唯一的標準, 還有法制,生產力,文化適應度,國家安全等諸多因素要考慮. 儘管一個好的制度是和民主不相背離的,但民主絕不是社會生活的全部.
3.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不是瞞天過海之計,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當年西方為了抵抗蘇聯, 不得不拉中國進入西方經濟體系. 它們當然清楚其後果必然是中國變強. 但它們同時都在賭一點: 中國會在這個過程中國被西化. 西方認為是一石頭而鳥之計.
幾十年過去了, 蘇聯如它們所願不在了. 但中國卻強大起來.
如果要說瞞天過海, 可以理解為中國瞞著西方,底下默默走自己的路吧!
事實也正是: 胡上台後的第一件事是去西柏坡. 習近平到上海任職的第一件事是去參觀南湖船. 為人民服務,群眾路線, 今天都煥發了活力. 毛澤東熱不減反增.....
很顯然, 西方賭輸了. 這也是它們近期十分惱怒的原因
3. 利益集團中飽私囊. 這點我承認, 但他們打的口號卻往往是改革,西化.
中國政府位於利益集團和弱勢群體之間, 但都要兼顧. 手段就是大家都要按法制進行磨合.
不能走老路, 把利益集團象資本家一樣打倒, 也不能不顧弱勢群體.
在當今中國, 利益集團和弱勢群體並不是絕對對立的, 而且是相互滲透的
它們的存在不是目的, 是階段性的. 最後的目的是共同富裕.
某些勢力所要做的, 就是誇大,調撥, 讓兩方面水火不相容, 以達到它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它們的方法, 就是以民主自由為誘餌, 引誘中國放棄現在的體制
從經濟上, 打平發展中國家追趕西方所必須要有的一定的合理的貧富落差, 減弱中國生產力, 以徹底戰勝中國經濟的挑戰
政治上, 分化,弱化中國
如果實行了西方的體制, 是不是弱勢群體就能比現在好了呢? 不會.
首先中國的整體競爭力不行了.
其次,在那種大動蕩中, 有權勢的, 會以驚人的速度將國家財產中飽私囊, 弱勢的還是弱勢.
前蘇聯就是例子. 解體后的大資本家, 70-80%都是前蘇共官僚. 國家資金流失的量和速度遠遠不是我們剛改革開放時能比的. 蘇聯能不衰落嗎?
[ 本帖最後由 嘟嘟1218 於 2008-7-20 07:1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