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MapleTre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依靠科學可否認識上帝?

[複製鏈接]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41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11: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3 19:41 發表
約伯記 26:7 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以賽亞40:22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
箴言 8:27  他立高天,我在那裡;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

約伯記是聖經中成書最早的一卷,它甚至早於摩西五經 ...


那您如何解釋,「南轅北轍」典故的原意?還有莊子的「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類似天遠地圓的說法也屢見不鮮。這不能說明什麼,只是朦朧中的想象和形思而已。沒有後來的天文地理知識和科學實證,這些說法都無從談起;後來有理論和實證啦,就會有人對號入座,不足為奇。

[ 本帖最後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3 20:2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2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1:2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4 11:19 發表


那您如何解釋,「南轅北轍」典故的原意?還有莊子的「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類似天遠地圓的說法也屢見不鮮。這不能說明什麼,只是朦朧中的想象和形思而已。沒有後來的天文地理知識和科學實證, ...

這與地球是圓的有何關係呢? 老兄真正的「南轅北轍」。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3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1: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4 11:09 發表


人造了神,有的造得好包括故事完整和寓意美好,信的人就多些;有的造得不好,不可信或不值得信,仍然會是信誓旦旦。這不僅僅只是針對基督教而言的,其他形式的宗教亦然。拿不出直接證據,神跡充其量也只能算 ...


請問那本信仰的經文里提到36-39樓所舉的例子呢?難道都是如你所說是巧合?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44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11: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3 19:18 發表
遺傳學和遺傳的定律,它保證各種生物「各從其類」地繁殖著。然而遺傳科學到1900年左右才創立!


「各從其類」的說法也很牽強。只要看看人類自己和周圍的豬狗牛羊,還用遺傳學來揭秘嘛?

[ 本帖最後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3 20:2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5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1: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4 11:27 發表


「各從其類」的說法也很牽強。只要看看人類自己和周圍的豬狗牛羊,還用遺傳學來揭秘嘛?


回想一下古代的神話可都是變來變去的。在遠古時代提出物從其類這是一個科學啟示。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6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1:34 | 只看該作者

動物脂肪不利於健康因為飽和脂肪酸過多

利7:23,24「你曉諭以色列人說:牛的脂油,綿羊的脂油,山羊的脂油,你們都不可吃。自死的和被野獸撕裂的,那脂油可以作別的使用,只是你們萬不可吃。」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7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6 研究 的帖子

當年的以色列人可能不明白這句經文的含義。現代科學讓我們明白了其中的奧秘。難道摩西能超越時代嗎?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48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11: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3 20:23 發表

這與地球是圓的有何關係呢? 老兄真正的「南轅北轍」。


那是因為您不懂這些典故的原意。比如說,「南轅北轍」的原意是「要往南去只要一直向北走就可到達」。不是圓的如何走得成?還有中央如果在燕之北和越之南的話,莊子一定是美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49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2: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4 11:53 發表


那是因為您不懂這些典故的原意。比如說,「南轅北轍」的原意是「要往南去只要一直向北走就可到達」。不是圓的如何走得成?還有中央如果在燕之北和越之南的話,莊子一定是美國人。


沒錯,我的確不知你說的「原意」。

南轅北轍的原意在此:


南轅北轍


「南轅北轍」這則成語的轅是車杠;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魏策四》,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伐趙。 季梁對安厘王說:「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為什麼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說:『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著車上的大口袋說:『不要緊,我的路費多著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說:『不要緊,我的馬夫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塗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夫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 說到這兒,季梁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一舉一動都要取信於天下,方能樹立權威,眾望所歸;如果仗著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的目標越來越遠!」


魏安厘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梁給他點明了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以上史事,形成成語「北轅適楚」,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習慣說作「南轅北轍」,並引申出另一個成語「背道而馳」,意義和「南轅北轍」相同。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50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12:1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3 20:26 發表

請問那本信仰的經文里提到36-39樓所舉的例子呢?難道都是如你所說是巧合?


中華的聰穎睿智早在春秋爭鳴之前就已經有相當的高度和積累啦,尤其是天文觀測、地貌觀測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曆法等。所以在聖經成熟的時候,人類智慧也已發展到相當程度,很多共性的學說理論在聖經里有所體現,難道還是什麼很值得驚訝的事情嗎?

您說的這許多例子恰恰是揭了聖經的短處。您想像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系統化的成熟理論提出之前,聖經為什麼不明確指出或闡明則各理論,而該理論一旦成立之後又來說這正是聖經的原意。要是現代人這樣做的話,那叫剽竊他人科研成果。像你們這樣牽強附會的解釋聖經,正是置聖經於不倫不類、怪論奇說的尷尬境地的行徑。

如果聖經早有天遠地圓的真知灼見的話,那您如何解釋諸如哥白尼和伽利略等人的遭遇哪?不要再勉為其難了。信仰就是信仰,您想人為的拔高它反而會是弄巧成拙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1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2:16 | 只看該作者

燕之北越之南

惠施的十個命題,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辯證的因素。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一」是說整個空間大到無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說物質最小的單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內部。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萬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質粒子構成,同樣基於「小一」,所以說「萬物畢同」;但是由「小一」構成的萬物形態千變萬化,在「大一」中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說「萬物畢異」。在萬物千變萬化的形態中,有「畢同」和「畢異」的「大同異」,也還有事物之間一般的同異,就是「小同異」。他把事物的異同看作相對的,但又是統一在一起的,這裡包含有辯證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題是和後期墨家爭論的。後期墨家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常識,對物體的外表形式及其測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義。《墨子·經上》曾說:「厚,有所大。」認為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認為物質粒子(「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粒子所構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後期墨家曾經嚴格區分空間的「有窮」和「無窮」,《墨子·經說下》說:「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認為個別區域前不容一線之地,這是「有窮」;與此相反,空間無邊無際,這是「無窮」。而惠施反駁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就是說南方儘管是無窮的,但是最後還是有終極的地方。後期墨家認為「中」(中心點)到相對的兩邊的終點是「同長」的。《墨子·經上》說:「中,同長也。」而惠施反駁說:「我知天下之中央,燕(當時最北的諸侯國)之北,越(當時最南的諸侯國)之南是也。」因為空間無邊無際,無限大,到處都可以成為中心。後期墨家認為同樣高度叫做「平」,《墨子·經上》說:「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駁說:「天與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與澤平。」因為測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樣。站在遠處看,天和地幾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頂上的湖泊邊沿看,山和澤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處於變動之中,例如說:「日方中方睨(「睨」是側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陽剛升到正中,同時就開始西斜了;一件東西剛生下來,同時又走向死亡了。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事物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但是他無條件地承認「亦彼亦此」,只講轉化而不講轉化的條件,這樣就否定了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對主義的泥坑中去。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2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2:18 | 只看該作者
上述您所說的典故,沒有地球是圓形的概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3
研究 發表於 2008-3-4 12: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4 10:41 發表
地球是圓的
本文由 研究 在 2008-3-4 10:41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約伯記 26:7 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以賽亞40:22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
箴言 8:27  他立高天,我在那裡;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

約伯記是聖經中成書最早的一卷,它甚至早於摩西五經的寫作年代。但是在其中,我們看到了上帝有關地球是圓的的啟示。實際上人類認識地球是球體的時間是近幾百年的事情。 ...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54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12: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3 21:18 發表
上述您所說的典故,沒有地球是圓形的概念。


對呀,正是這個意思。居士就是在隱喻莊子、惠施就是在說天遠地圓,只是說得比較含蓄、耐人尋味而已。你相信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110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55
titus 發表於 2008-3-4 19: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4 10:13 發表
1:18 原來 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1: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
paullian 發表於 2008-3-4 20:40 | 只看該作者
有一天.哪個神再來地球時,人們會把它抓來解剖.看看他到底是什麼結構組成..這就是科學認識上帝的方法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57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20: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itus 於 2008-3-4 04:05 發表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8-3-4 10:13 發表
1:18 原來 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1: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 ...



如果您說的神存在的話,他一定是一個極理性的靈魂體,因而不會下就到人的水平,有什麼忿怒。喜怒哀樂是為什麼人會有幸福和悲哀的根源,因此也是人的致命弱點。所以居士認為:如果七情六慾是神授與人的,那個神就太殘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58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20: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8-3-4 05:40 發表
有一天.哪個神再來地球時,人們會把它抓來解剖.看看他到底是什麼結構組成..這就是科學認識上帝的方法


能被人「抓來解剖」的有可能是外星來客,但絕不會是神。否則他就不是神了,據此可知,依靠科學不可能認識上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9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08-3-4 2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8 涼泉居士 的帖子

說了半天,就這句話靠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60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4 22: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8-3-4 06:48 發表
說了半天,就這句話靠邊。


那就一定是各有各的理解啦。居士是說:因此神不可能來到人間,因為根本就沒有神。您的結論則正好相反,對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