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andrewjag 於 2008-2-8 08:21 發表
呵呵,難為你費了這麼多口舌,說了那麼多「雲山霧罩「的。
俺笨,且是直腦筋,不具備拐來拐去的花花腸子,所以俺只聽得懂簡單直白的,也只會望文生義(你的文如果不是你說的意思,哪還說它幹嗎呢),這裡 ...
你說得沒錯, 我是花花腸子,所以你這個基督徒比我好,正常, 神的道德標準高於人的道德標準, 這是理所當然的, 我向你學習,把腸子拉直不就完了.
我個人認為, 四大皆空與意義不意義的價值觀沒有什麼聯繫,它只是對自然界的觀察體悟而已, 其本質是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說四大皆空是讓人認識到人作為自然界生命的苦的根源(色身).認識到了苦的根源才能找到辦法離苦得樂. 這個辦法就是中道. 既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空.而不是你說的絕對的空. (絕對的概念適用於基督教的上帝,不適用於佛教.佛教里只有相對,但又不是相對主義.) 佛教不是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是不懂佛教的人對佛教的普遍誤解.
你可以聽聽王劍的解釋,他應該比我懂. 
[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08-2-8 09:1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