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onfus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聖經

[複製鏈接]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41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10-6 01:14 | 只看該作者
第七章  走出《聖經》

--------------------------------------------------------------------------------

四、十字架下的孩子
  有一次我向一位信徒朋友請教:「一個人只要在心裡虔誠地信神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上教堂做禮拜?」那位朋友告訴我:「如果沒人幫助,自己一個人很容易往下滑。」我當時想,為什麼信徒們都這麼脆弱,他們的信仰難道如此容易被動搖?!後來接觸的信徒朋友多了才知道,在北美的華人基督徒中,很多人是由於剛移民到國外,生活上的巨大壓力驅使他們來到教會尋求避護和幫助。他們在教會裡確實能得到信友們的一些精神安慰和一點物質支援,但教會不可能從根本上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很多人一定還記得2004年6月28日發生在多倫多士嘉堡的慘劇吧?那是加拿大聯邦大選的日子,一位來自中國西安的移民說一聲「爸爸走了!」,就從14層高的樓上跳了下去,無情地拋下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其中一個孩子3歲,另一個才3個月。死者和他太太參加教會已3年有餘,自一年多前失業后他就沒再去教會,只有他太太自已去。其實,在事發當天他太太已經感覺到不正常,所以打電話請了一位牧師來家中開導他,他們還共同做了45分鐘的禱告。但牧師剛離開5分鐘,他就從樓上跳了下去。

  耶穌曾對門徒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11:23-24)如果信徒真的能像耶穌期許的那樣心想事成、有求必應,為什麼天下還會發生上面那樣的悲劇呢?有人說,是因為他們信得還不夠誠。可是,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天災人禍中遇難,難道其中就沒有一個是虔誠的信徒?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遭遇到一些很奇特的事件,如大難不死、奇妙的姻緣、意外的收穫等等,但有些人卻把自己的這些特殊經歷誇大到迷信的程度,聲稱那些都是禱告的結果,是神特別的安排,說什麼自從信教后,神就奇迹般地讓他找到了如意的工作,家庭從此充滿了和諧與快樂,買房子時神還幫助他找了一個既風水好又便宜的,得了癌症神又奇迹般讓癌細胞消失,等等。他們含著淚水講述的一個個動人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神似乎只傾聽並滿足他們為自己個人的禍福或得失所作的乞求,而從來不理會那些類似為全球愛滋病患者所作的禱告,也不關心那些類似為阻止濫殺無辜的戰爭所作的哀求。

   每逢周末,夫妻倆帶著小孩一起去教堂是北美華人社區常見的一道風景線。記得剛到加拿大不久,我曾隨同一位信徒朋友第一次去教堂聽牧師傳教,那天牧師講的主題是關於「恐懼」。他說自己6歲時就跟著父母一起信基督教了,從那時起,主就把一顆恐懼的心從他身上拿走了,從此凡遇險境,他都能臨危不懼、逢凶化吉,因為主與他同在。他還讓台下的師母作證,年青時他在高速公路上經常上演超車等驚險動作,但坐在他旁邊的師母卻一百個放心,從來不害怕。當時我在台下卻越聽越感到可怕,試想那些未成年的小孩聽了這樣的說教該是多麼危險!

  剛學開車時,第一次上高速公路時,初學游泳時,難道這個牧師也一點不害怕?如果真的像他所說,從6歲開始就沒有恐懼心了,他對恐懼就應該沒有多少經驗和體會,那麼他又根據什麼來大談恐懼呢?

  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很多基督徒的恐懼心遠甚過平常人--他們說話做事都怕神不歡喜,怕不符合《聖經》教義,得了什麼病也懷疑是神的懲罰或被魔鬼纏身,犯了什麼大錯或罪過更是要擔心會被打入那永劫不復的地獄。其實,《聖經》本身關於要不要懼怕神又是前後矛盾的,叫人無所適從:

  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里的,正要怕他。(太10:28)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

  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里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約一4:18)

  因此,許多小孩正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一種被扭曲的恐懼觀,其結果,該警覺時他們不警覺,而不該恐懼時他們卻莫名恐懼。

  由於事關小孩教育,我又想起一篇曾在華人基督徒中流傳的「屬靈」文章《金麵包的啟示》。作者說,他從小到大在中國的文化教育中都沒有發現什麼是「智慧」,最後是在《聖經》中找到了「智慧」。他用一個「金麵包」的故事來說明,只有猶太人才懂得教給小孩「智慧」。最後他這樣總結道:「智慧是要能在矛盾對立的選擇中,找到適當的平衡立足點。解決問題需要勇氣,可是不能太魯莽或太懦弱;要有尊嚴,但是不驕傲也不粗俗;要謙遜,不自大也不卑屈;要謹慎,不冒昧也不膽怯;要說話,不多言也不寡言;要用字遣詞,用得恰到好處。此外,有智慧才能化矛盾為和諧,化危機為轉機,絕處能再逢生。」這不正是中國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嗎? 而事實上,《聖經》中卻有許多說教是非常走極端的,要麼愛到上天堂,要麼恨到下地獄。比如[馬可9:43-47]中教導說,倘若有哪一隻手、或哪一隻腳、或哪一隻眼讓你跌倒,為了上天堂,你就要把它砍掉或去掉。一個人跌倒,怎麼分得清是哪隻眼的錯呢?誰又能判斷這麼偏執的教訓是由哪邊腦想出來的呢?

  《金》文作者勸導別人要不卑不亢,自己卻妄自菲薄。不少人為了證明猶太人是神的選民,或為了給《聖經》增加含金量,於是就把猶太人的聰明智慧誇大到不切實際的程度。我們不否認猶太人的傑出智慧,僅憑近代他們在各方面產生的像斯賓諾沙、馬克斯、弗洛伊德及愛因斯坦等超級巨星,就足以證明這一點。然而,我們應該歷史而客觀地來看待這個問題。比如,目前90%以上的猶太人都不信新約,而新約卻被基督徒奉為智慧中的智慧;古代以色列就不曾出現像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這樣偉大的思想家,上面這些猶太巨星都是「升起」在發達的異國他鄉(建國后的以色列卻鮮有貢獻),並且他們很多人都是《聖經》的批判者--難道「最智慧」的民族造就的「最智慧」的頭腦卻不信「最智慧」的書?

   除了在教堂接受類似上面提到的說教,還有不少信徒鼓勵小孩從小讀《聖經》,而完全不會想到這是否合適。我曾做過一些統計,發現整部《聖經》只有97處提到「笑」, 而其中又只有10多個是善意或愉快的「笑」,其餘都是「嗤笑」、「譏笑」、「嬉笑」等等;另一方面,整部《聖經》卻有48處記述「同房」,552處講到「怒」,849處提及「殺」,1279處談到「死」!這些數據是否值得家長們三思呢?

--------------------------------------------------------------------------------

參考文獻: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42
sousuo 發表於 2007-10-6 01:17 | 只看該作者
好大一本書,有作者介紹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43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10-6 01:21 | 只看該作者
第七章  走出《聖經》

--------------------------------------------------------------------------------

五、孔子是否在天堂
  不少人都對比爾·蓋茨(Bill Gates) 及美國微軟公司的一些經營行為頗有微詞,但在蓋茨先生的領導下發展起來的視窗操作系統及其它辦公軟體,對改善人類生活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卻是無人可以否認的,而且迄至今日蓋茨夫婦已為全球各種慈善事業捐獻了幾百億美元。如此優秀的人物是否可以上天堂呢?按照新約上的說法,除非蓋茨先生將自己的一切財產全部獻給教會,否則他要上天堂比駱駝穿過針孔都難(太19:21-24)。

  有一次,我請教一位信徒朋友:「如果只有信耶穌才能上天堂,那麼像孔子等古代的聖賢、僻遠山區善良純樸的農民以及不幸夭折的嬰兒,他們根本不知道耶穌的存在,是否就要下地獄呢?」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這位朋友竟回答說:「是的,因為耶穌說過,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任何人想到他的父那裡去(入天堂得永生),就得先過他這一關。」

  我想很多人一定很難過「這一關」,怎麼也不相信那些無辜的和善良的人們,甚至連聖人也要下地獄。達爾文就因為不相信自己死去的父親和兄弟會下地獄,因此說這是該詛咒的教義15。

(一)《聖經》中的地獄

  有基督徒統計,新約提到各種有關「地獄」的說教共162次,其中有70次由耶穌親自提及16。然而,在舊約中卻沒有任何確切的關於死後要下地獄受永刑的記載和教訓。在亞當和夏娃犯下「原罪」之前,耶和華只是警告他們吃禁果當天必死(創2:17);摩西在「十誡」中也沒有說明犯「殺人」、「姦淫」、「不信神」等罪的人要下地獄;創世大洪水幾乎滅絕世上所有的「罪人」,神也沒有警告其中任何人要下地獄。簡而言之,在舊約中神最嚴厲的懲罰只是「處死」而已。

  就連保羅也從來不曾提到過地獄,他認為行羞恥和罪惡的後果只是死(羅6:21-23)。這又一次證明,保羅並不知道各福音書所描述的耶穌,否則他不可能不傳授耶穌那麼多關於地獄的說教。

  有基督教學者認為,新約中的永火地獄是指地殼下熾熱的熔岩。他們還通過計算證明,地殼下熔岩的大小正好可容得下過去死去的絕大部分人類。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世界上最大的宗教電視網--美國TBN電視網,播放了一個系列節目,報導一些所謂的科學家在西伯利亞鑽了一個很深的井,並用麥克風在井底成功地錄到千萬個鬼魂在地獄中受折磨所發出的痛哭嘶叫聲17。這件事很快就被揭穿是謊言,可至今仍有許多人信以為真。耶穌曾在馬太24:35中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如果地獄是將被廢去的地球的一部分,怎麼又可能是永久的呢

  美國心臟科醫生羅林斯(Maurice Rawlings)寫的《超越死亡之門》一書,也被廣泛引用來證明地獄的存在。羅林斯在書中介紹,許多接近死亡的、已停止呼吸的、心臟停止跳動(所謂臨床死亡)的人,在被搶救過來後有著非常不同的表情和反應。有的人回憶說,自己像是穿過時間隧道,到達了天堂,心情非常平靜愉快;而有的人則像是剛從地獄走了一趟,表現得極度恐懼18。然而我們知道,臨近死亡經驗並不是真正的死亡經驗,那不過是由於大腦缺氧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迷幻記憶而已。平時樂觀、或當時身體、心理狀況不錯的人可能產生愉快的幻覺;而那些平時疑神疑鬼、做盡壞事、覺得自己一定會下地獄或當時身體、心理狀況很糟糕的人,就很可能像平時一樣做了一次惡夢而已。

  《聖經》告訴我們,人死後毫無知覺(傳9:5),要呆在墳墓里直到審判日那天復活,在審判之後才上天堂或下地獄(約5:28-29),下地獄是第二次死(啟20:14)。然而審判日至今都還沒有到來,怎麼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已經在地獄中痛哭叫喊呢?又怎麼會有人在臨近死亡時就去了地獄呢?

  根據新約中的描述,地獄要用永久的黑暗、熾熱的火烤、毒蠍毒蟲的蝕咬、無盡的乾渴等等來活活折磨人,而且讓人求死不得。(啟9:5-6)使用這麼狠毒的刑罰,可以說遠遠超過了歷史上最殘忍的暴君。現代人類社會各文明國家都在憲法中明確禁止酷刑,有的國家甚至廢除了死刑。比如,當2004年4月美國士兵在伊拉克監獄中的虐囚行為被曝光后, 就立即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啟示錄20:1-8中說,撒但本來已被關入地獄中,可是過了一千年之後又被釋放出來迷惑人間,似乎是神在有意縱容這個超級罪犯。連罪大惡極的撒但都有機會被釋放出來,那麼為什麼一般的「罪人」卻反而要受到永不赦免的懲罰呢?(太25:46)現代文明國家保護每個公民信仰自由的合法權利,根本不會懲罰一個毫不危害他人和社會的純粹思想犯或異教徒;公正的司法系統會盡量做到對罪犯的審訊、定罪合情合理,不可能對一個有限的罪行進行無限的懲罰;監獄在限制犯人的行動自由的同時,也會幫助教育犯人,鼓勵他們出獄后重新做人。相比之下,永劫不復的地獄會是公正仁慈的懲罰嗎?

  羅素在《宗教與科學》一書中告訴我們,1864年當英國樞密院法律委員會宣布不信永刑地獄將不再是罪行之後,英國的許多牧師就再也不信永刑地獄了19。現在有許多基督教教派(如耶和華見證會等)甚至不承認地獄的存在。

(二)《聖經》中的天堂

  很多人想象中的天堂是完美無缺的、無限幸福與和平的,但啟示錄12:7說那裡有爭戰,馬太11:12也說那裡一直有暴力(中文和合本把「暴力」譯成了「努力」)。

  《聖經》中對天堂描繪得最多、最具體的是其最後一本書卷<啟示錄>。教會歷來宣傳它是最難懂的書卷,因為它裡面有很多象徵性的描述。其實作者把事情敘述得很清楚,對很多象徵性的描述也都給予了必要的說明,比如耶穌手中握的七星是代表七教會(啟1:19-20),七燈是代表七靈(啟4:5),等等。

  <啟示錄>的作者聲稱自己是按照神的指示,把所見所聞如實寫下來,不過事實證明他是在天馬行空地編造故事。無所不在的神竟被描繪成像紅寶石一樣坐在綠寶石的寶座上(啟4:3)。耶穌開始時是個有白髮、火眼、劍舌、銅腳、手拿七星的怪人(啟1:12-20),後來又變成了七角七眼的怪羊(啟5:6)。在作者看來,星星是很小的--會像無花果一樣散落在地面上(啟6:13);大地是平的和方的--有四個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啟7:1)。當七位吹號天使中的第一位吹號時,地上的所有青草都被燒掉了(啟8:7),而當第五位吹號時,神卻吩咐蝗蟲不要傷害地上的青草及各樣青物(啟9:1-4)。現代人看不到的牛鬼蛇神作者都能看到,而摩天大樓、計算機、飛機等現代產物他連一件都沒看到,但他卻聲稱自己看到的是未來世界。

  基督徒通常以為自己死後是升天堂,<啟示錄>卻說以後得救的人是住在從天上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城。這座城長寬高各四千里,建在一個高山上,就是說,整個地球將變成一座大山,大山上又放著一個四千里高的方盒子--這恐怕將會是宇宙中最醜陋的一個星體。

  <啟示錄>給我們描繪的天堂(新耶路撒冷城),雖然充滿了珠光寶氣,也有生命水和生命樹,卻毫無生機可言。在那裡,沒有日月星辰運動帶來的四季變化、潮起潮落、晝夜更替,沒有充足的陽光、滋潤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沒有豐富茂盛的植物,也沒有千姿百態的動物。總之,在那聖城裡,人們再也見不到好山、好水、好風光。

  在那聖城裡,所有復活的聖徒都將是羔羊的新婦(啟21:9),而且只是靈魂的新婦,因為保羅在歌林多前書15:50中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所以親情、友情及愛情在天國都將不復存在--人們只能父不父、子不子、妻不妻地「活」著。在那裡,人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穿著潔白的聖服,跪拜和讚美神和羔羊。那裡也是個等級森嚴的地方,神、羔羊、24長老、天使、猶太人就像高高的金字塔一樣壓在外邦人身上。猶太人雖比外邦人高一等,但也很悲慘,因為那些從以色列12個宗派中挑選出來上天堂的144 000人全是童男(啟14:3-4),就是說,凡結過婚的猶太人全要下地獄!

  在<啟示錄>描述的天國里,人們不再受風吹、雨打和日晒,也不愁吃、不愁喝,但感覺卻像是被牧的牛羊;人們不再有辛酸的淚,當然也沒有了甜蜜的笑;人們的福氣可比千年之龜和萬年之鶴,卻遠遠不是快樂的仙;人們不再勞作、追求和夢想,自然也永別了創造的快樂。假如讓人自由選擇的話,恐怕很多人寧願來世作人間的乞丐,也不願去這樣一個枯燥乏味的天國作被牧的牛羊。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撒但會帶著一批天使造反,跑到人間來逍遙?!

(三)真正的天堂在人間

  因而我們知道,萬惡的地獄是不存在的,而真正的天堂其實就在人間。毛澤東說得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路加福音>也說了句大實話:「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路17:21)當然,人間也到處是坎坷與險阻,攀登、跨越、跌倒與迷途是人生旅途中必受的磨練。有時嚴重的挫折會讓一些人對人生失去信心,看破紅塵,因而把一切希望都寄託於來世。

  而基督教的終極追求就是來世的幸福--永生。不少基督徒都有一種末世情結,彷彿世界末日隨時都會到來。因此對他們來說,認識世界和創造世界已沒有太多意義。他們或許會認為,在理性的梯子上攀登得越高,到時就會摔得越重。耶穌也教導門徒:「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路6:40)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困難時,很多人不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把它託付給主。比如,從梯子上摔下來,不去找摔下來的客觀原因,而是想到「沒有神的許可,一片葉子也掉不下來」;不去想辦法爬起來,而是求助於禱告和唱讚美詩。

  有詩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20明天其實就是一個個的今天,彼岸其實亦是一個個的此岸。幸福與平安不會因期待與禱告就從天而降。

  《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世界其實就像一場經天緯地、造化無窮的大棋局--萬事萬物都在既定的規則中各行其道,上天讓我們幸運地成為其中一位博奕者,其他人有緣成為我們人生的棋友和棋伴。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受「長氣」和「爭勢」的本能驅使,但上天同時又賦予了我們仁愛之心,即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因此君子懂得善養浩然之氣。然而,世上永遠都會有一些缺少棋德、不守棋規之人,為此我們不但要做善人,還要做強者,否則就會淪為任人擺布的「死棋子」。人類歷史上也經常發生腥風血雨的撕殺、爭鬥,但是終極武器原子彈的出現以及工業文明對自然生態帶來的瘋狂破壞,終於讓人類認識到,為了避免對誰都不利的「零和遊戲」,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既要有競爭也要有合作,人類也必須理性和諧地與其他生命和大自然共處,從而開創萬物共贏的「天時、地利、人和」,真正實現和平美好的人間天堂。

   人生博奕豐富多彩,每個人都可選擇不同的路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就像一門藝術,需要不斷學習與探索。人與人之間、人與其整個生存環境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面對這麼錯綜繁雜的世界,怎樣才不至於迷失方向或顧此失彼呢?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先哲們就為我們指明了一條人間正道:「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最後達至「天人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從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因地制宜,審時度勢,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和能力,最終最大化實現自我價值。

  有人說,面對死亡,人世間的一切快樂與幸福就像過眼煙雲,所有追求與努力到頭來都不過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誠然,作為個人,任何人遲早都要走下人生棋壇,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從此遁入可怕的虛無--我們的血脈和氣勢還會流傳。即便死後化作一堆原子,也會在宇宙大生命的懷抱中各得其所而其「樂」融融。無論是叱吒風雲的棋壇高手,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奕者,其生命都會化作歷史棋譜的一部分。像愛因斯坦、孔子這樣的棋師、棋聖,更為後人留下了不朽的棋理和棋藝--永生不會來自於廉價的承諾,而要藉著辛勤的耕耘和智慧的創造去達成。東西方聖賢蘇格拉底和孔子臨終時並沒有看到自己的「理想國」和「大同世」,可他們還是那樣安詳地離開人世,我想他們一定是堅信自己的生命即將升華,就像涅磐的鳳凰一樣永駐在人間。

--------------------------------------------------------------------------------

參考文獻:
15. Darwin, Charles. The Autobiography of Charles Darwin. Ed. Nora Barlow.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58. 72.

16. Watkins, Terry 「The truth about hell」Dial-the-Truth Ministries. April 16, 2006. http://www.av1611.org/hell.html .

17. 同16。

18. Rawlings, Maurice. Beyond Death』s Door. New York: Thomas Nelson Inc., 1978. 79-120.

19. Russell, Bertrand. MReligion and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5。

20. 錢鶴灘(清):《明日歌》。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44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10-6 01:24 | 只看該作者
《走出聖經》一書至此轉載完畢。書中對近來論壇中討論的問題幾乎都有涉及。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品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45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0-6 0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4 confuse 的帖子

多謝轉載!
也希望基督徒們能夠好好讀一讀,發表感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46
sousuo 發表於 2007-10-6 03:30 | 只看該作者
我已存了那連接,是得一讀,看看走得出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47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0-6 0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6 sousuo 的帖子

讀的時候,先讓聖靈休息一下,就別總麻煩他處處陪著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48
sousuo 發表於 2007-10-6 0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溫和寶 的帖子

他要歸我管就不是他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49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0-6 0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8 sousuo 的帖子

客客氣氣地請他休息還是可以的吧?不是誰管誰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50
朽木 發表於 2007-10-6 04: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溫和寶 於 2007-10-6 03:26 發表
多謝轉載!
也希望基督徒們能夠好好讀一讀,發表感想。


粗略看了一下標題, 起初還以為是confuse自己的大作, 後來才知道是轉載的.

嘿, 要是一本不知所云的書能讓人"走出聖經", 那鋪天蓋地讓人"走入聖經"的書, 會把人引到哪裡去呢?

不知道作者的背景如何, 但是憑俺主觀判斷(加上二兩忽悠 ), TA對基督教信仰和聖經還停留在"道聽途說"階段. 雖然引用了一些聖經記載, 但很明顯只是為了"反駁"而引用的. 因為作者完全沒有理會這些經文的原始意義.

總的來說, 國人對基督教和反基的理解還非常膚淺, 因此類似的"反基"文章也只能在中國發表, 如果翻譯成英文, 會被人笑掉大牙.

如果不能理解, 就試著發揮一下想象力, 假如你看到一個對中國文化似懂非懂的老外, 按照西方社會的家族結構和社會背景, 大談特談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多麼有獨到之處, 並告訴你中國紅學會大師們的理解都怎麼怎麼不對等. 你會有什麼感覺?

看了這篇長文, 如果你真的懂基督教, 哪怕是在哲學層面懂一點, 都會有同樣的感覺.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51
朽木 發表於 2007-10-6 04: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溫和寶 於 2007-10-6 03:26 發表
多謝轉載!
也希望基督徒們能夠好好讀一讀,發表感想。


如果多了解一些西方文學和哲學, 類似的文章大概在200年以前流行過.

哎, 國人不能光在科技上與世界接軌, 在思想文化上也該縮小差距, 儘早接軌才行啊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52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0-6 0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0 朽木 的帖子

既然如此,你可以挑一兩段你認為是「忽悠」的拿出來討論呀,逐字逐句批駁也可以,別光說嘴。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53
朽木 發表於 2007-10-6 05: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溫和寶 於 2007-10-6 04:42 發表
既然如此,你可以挑一兩段你認為是「忽悠」的拿出來討論呀,逐字逐句批駁也可以,別光說嘴。


從哪下嘴呢? 你隨便給的話題, 看俺怎麼給他忽悠回去

大洪水那段俺已經在阿美的"水淹植物"一帖里給忽悠回去了. 你再給個新的.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54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10-6 05:1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朽木 於 2007-10-6 05:09 發表


從哪下嘴呢? 你隨便給的話題, 看俺怎麼給他忽悠回去

大洪水那段俺已經在阿美的"水淹植物"一帖里給忽悠回去了. 你再給個新的.

你在那裡的回答,實在讓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55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0-6 05: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3 朽木 的帖子

我現在發現問題了,很多情況下辯論雙方不但是沒完沒了地重複,而且有趣的是都覺得自己戰勝了對方。到底是誰忽悠誰呀?象你在水淹植物里的忽悠在我看來就是瞎忽悠,可你自己感覺還挺好,真有點不好辦。比如老七擺擂台,也不知到底誰勝了。總要有個結局或者裁判才行。不然打起來也沒勁。你說呢?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56
sousuo 發表於 2007-10-6 05:22 | 只看該作者
誰也贏不了誰,要能分出勝負,早就論不到你我在此搖唇鼓舌了,千年前就搞定了。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57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10-6 05: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ousuo 於 2007-10-6 05:22 發表
誰也贏不了誰,要能分出勝負,早就論不到你我在此搖唇鼓舌了,千年前就搞定了。

搞定了什麼了?列舉列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58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10-6 1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0 confuse 的帖子

謝謝轉載.



怎麼 Michelangelo 把亞當畫成有 hypogonadism 的樣子? 是不是因為夏娃還沒有被造出來呀?

亞當有肚臍呀?哪不是說他曾有過臍帶了?然後再問他媽媽是誰呀?第一個被神造的人不應該有肚臍呀.

建議一本書 Martin Gardner 的 Did Adam and Eve Have Navels?[亞當和夏娃有肚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5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0-7 2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8 也和話 的帖子

如果神是按神的樣子造的人,

那,神也是有臍帶的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60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0-7 2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9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其實應該是人按照人的樣子造神才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