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柏桐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德觀念

[複製鏈接]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41
Servant 發表於 2007-9-30 0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9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42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9-30 0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8 說不得 的帖子

搞清概念才叫人無知吧。

這是精神病學101

Psychiatry 101

Hello, and welcome to the Mental Health Hotline.

If you are obsessive or compulsive, press 1 repeatedly.

If you are co-dependant, please ask someone to press 2 for you.

If you have multiple personalities, please press 3,4,5 and 6

If you are paranoid, we already know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want, but stay on the line while we trace your call.

If you are schizophrenic, listen carefully and a small voice will tell you which number to press.

If you are delusional, press 7 and your call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mother ship.

If you have short term memory loss, press 9, if you have short term memory loss, press 9, if you have short term memory loss, press 9.

If you have a nervous disorder, please fidget with the # key until a representative comes on the line.

If you are dyslexic, press 696969696969.

If you have amnesia, press 8 and state your name, address, phone, date of birth, social security number and your mother's maiden name.

If you hav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lowly and carefully press 000.

If you are menopausal, hang up, turn on the fan, lie down & cry. You won't be crazy forever.

If you have a masochistic complex, please press "0" for the operator. There are 200 calls ahead of you.

If you are depressed it probably doesn't matter what you press, it won't do you any good anyway.

If you have low self esteem, please hang up. All our operators are too busy to talk to you.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11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5
43
說不得 發表於 2007-9-30 0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2 也和話 的帖子

你這個帖子好

一些反基老是反覆問同一個問題
If you are obsessive or compulsive, press 1 repeatedly.

一些反基一會信了, 一會反了, 不亦樂乎.
If you have multiple personalities, please press 3,4,5 and 6

一些反基同一個問題可以問一千遍.
If you have short term memory loss, press 9, if you have short term memory loss, press 9, if you have short term memory loss, press 9.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44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9-30 02:06 | 只看該作者
If you are obsessive or compulsive, please keep repeating "God love you. You will go to hell if you don't believe in him."

If you are co-dependant, please ask someone to die for you.

If you are paranoid, there is a hell waiting for you if you don't believe.

If you are schizophrenic, listen carefully to what God/Jesus tells you to do.

If you are delusional, please believe there is a heaven after you di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45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7-9-30 11: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ebling 於 2007-9-29 23:07 發表


動物需要大小便,你也需要大小便,動物需要性交,你也需要性交,動物需要吃飯,你也需要吃飯。

如果我因為你具有大小便,吃飯或者性交這些動物的某種屬性而指責你沒有道德觀念,你會怎麼想?
如果我因為 ...

先回答你這些問題. 你做為一個醫務人員, 應該比非醫員更加清楚大小便, 吃飯是人維持生命的主要過程, 是本能. 而性交是繁衍的必要條件. 我個人認為這些是本能. 是道德觀念中的正常合理的需求. 也是今天社會大眾所接受的.應該沒有一個正常人會指責你我.
大家都是在認真討論問題,就不要像個大姑娘那樣羞羞答答地半遮半掩好嗎?

做為一個醫務人員, 可以對人的任何一個器官或功能來研究. 但在公共場合, 還都是穿著白大褂. 在這論壇里, 姑娘女士也不少. 本想迴避同性戀的話題, 而直接討論人的哪些屬性(本能)是道德觀念中認同的. 哪些是有爭議的. 如果你要以同性戀為例, 我也不反對. 目前, 我認為"同性戀"與"大小便"不一樣, 前者不是每個人共有的屬性. 而只是少數人的生理特性. 由於生理特性而造成的"同性戀",應該是道德上可容納的. 但非生理性的"同性戀"是應該在道德上受到指責. 你做為一個醫務人員, 請教你能否區分這兩種?

暫且先說這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46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9-30 1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5 柏桐 的帖子

這個我同意, 性要求和大小便是生理要求, 但同/異性戀則跟我們要如廁選擇男/女廁差不多.

不過怎樣定義"非生理性的同性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47
liebling 發表於 2007-9-30 22: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9-30 11:57 發表

先回答你這些問題. 你做為一個醫務人員, 應該比非醫員更加清楚大小便, 吃飯是人維持生命的主要過程, 是本能. 而性交是繁衍的必要條件. 我個人認為這些是本能. 是道德觀念中的正常合理的需求. 也是今天社會大眾 ...

對不起,雖然我有醫學學位,但我不是醫務人員。

我不認為同性戀有什麼不好討論的,同性戀相對於異性戀,就像左撇子相對於右撇子一樣,有什麼見不得光的?是你們JDT整天在瘋狂誣衊和謾罵同性戀群體,我就是看不慣。你有同性戀的朋友嗎?你了解同性戀嗎?拜託你在簡單根據耶經下結論之前,先去認識幾個同性戀朋友,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再表態行嗎?耶經說什麼你就信什麼嗎?耶經說婦女低男性一等,你也同意嗎?耶經說如果你不打算要小孩就應該禁慾,不要碰你老婆,你做得到嗎?

我的幾個例子完全是針對你的問題設計的,你為什麼不敢回答我的問題,而在這裡顧左右而言它呢?

我的例子只是想告訴你,道德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的,符合生存和繁衍本能的不一定就道德(比如一個男人基於繁衍需要強姦一個女人),不符合生存和繁衍本能的不一定就不道德(比如夫妻之間的口交,現在社會大眾普遍能接受)。你認為同性戀和大小便不一樣,可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一樣的,都是人的生理需求,同性戀人之間的感情和異性戀人之間的感情其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而且他們之間的性行為也是一種生理本能,就像異性戀者之間的那樣。如果你簡單地以同性戀者占人數的少數就認為其不道德的話,那少數異性夫妻之間發生自願的SM或者肛交行為,你也認為是不道德的嗎?RH陰性血型在中國漢族人中比例不到1%,在西方人中也低於20%,算是少數吧,你能認為RH陰性血型的人就不道德嗎?左撇子也是少數,他們不道德嗎?最後還想問你,你如何界定生理性的同性戀和非生理性的同性戀?如果你不是受生理本能驅動,你會多次自願和同性發生同性性行為嗎?

[ 本帖最後由 liebling 於 2007-9-30 23:0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48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7-10-1 0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liebling 的帖子

你恐怕並不讀別人的貼子. 這裡再重複#45的話.
目前, 我認為"同性戀"與"大小便"不一樣, 前者不是每個人共有的屬性. 而只是少數人的生理特性. 由於生理特性而造成的"同性戀",應該是道德上可容納的. 但非生理性的"同性戀"是應該在道德上受到指責.
一個有醫學學位的人, 不知道左撇子和 RH陰性血型是生理上的一些差別, 那麼就先學明白.
比如一個男人基於繁衍需要強姦一個女人

如果一個人連這個都分不清是否道德. 那就先搞清楚.
如果不知道有生理性的同性戀和非生理性的同性戀, 那麼可以討論.
如果生理本能驅動都是道德的, 那麼強姦也就是道德的了. 幹什麼都可以是本能驅動, 還要社會道德幹什麼?
所以不是所有的本能驅動行為都是道德的. 社會大眾對某些行為有一定的準則. 也不僅僅是JDT反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 "雞姦"更不是什麼好聽的字眼.
如何界定生理性的同性戀和非生理性的同性戀

本該是醫學人士說明的問題. 哪些人是生理的差異, 哪些人是心理變態.
一般來說, 如果同時有異性戀, 又有同性戀. 這種人屬於心理變態.

[ 本帖最後由 柏桐 於 2007-10-1 10:0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49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10-1 10: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9-30 19:56 發表
一般來說, 如果同時有異性戀, 又有同性戀. 這種人屬於心理變態.


From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www.apa.org/pi/lgbc/guidelines.html#2

Guidelines for Psychotherapy with Lesbian, Gay, & Bisexual Clients

Guideline 1.   Psychologists understand that 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are not indicative of mental illness.

For over a century, 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were assumed to be mental illnesses. Hooker』s (1957) study was the first to question this assumption. She fou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nonclinical samples of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men on projective test responses. Subsequent studies have shown no difference between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groups on measures of cognitive abilities (Tuttle & Pillard, 1991)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elf-esteem (Coyle, 1993; Herek, 1990; Savin-Williams, 1990). Fox (1996) found no evidence of psychopathology in nonclinical studies of bisexual men and women. Further, an extensive body of literature has emerged that identifies fe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eterosexual, homosexual, and bisexual people on a wide range of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Pillard, 1988; Rothblum, 1994; Gonsiorek, 1991). When studies have noted differences between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subjects with regard to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DiPlacido, 1998; Ross, 1990; Rotheram-Borus, Hunter, & Rosario, 1994; Savin-Williams, 1994), these differences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s of stress related to stigmatization based on sexual orientation. This stress may lead to increased risk for suicide attempts, substance abuse, and emotional distress.

The literature that classifies 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as mental illness has been found to be methodologically unsound. Gonsiorek (1991) reviewed this literature and found serious methodological flaws including unclear definition of terms, in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subjects, inappropriate comparison of groups, discrepant sampling procedures, an ignorance of confounding social factors, and questionable outcome measures. The results from these flawed studies have been used to support theories of homosexuality as mental illness and/or arrested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se studies concluded that homosexuality is a mental illness, they have no valid empirical support and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beliefs that lead to inaccurate representations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

All major Americ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s have affirmed that homosexuality is not a mental illness. In 1975,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urged all psychologists to "take the lead in removing the stigma long associated with homosexual orientations" (Conger, 1975, p. 633). Subsequently, the APA and all other major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s adopted a number of resolutions and policy statements founded on this basic principle, which has also been embodied in their ethical codes (cf.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 Family Therapy, 1991;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1996; 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5: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996). In addition, this principle has informed a number of APA amicus curiae briefs (Bersoff & Ogden, 1987).

Thus, psychologists affirm that a homosexual or bisexual orientation is not a mental illness (APA, 1998). "In their work-related activities, psychologists do not engage in unfai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 sexual orientation..." (APA, 1992). Furthermore, psychologists assist clients in overcoming the effects of stigmatization that may lead to emotional distr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0
研究 發表於 2007-10-1 10:23 | 只看該作者
是故意的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1
研究 發表於 2007-10-1 11: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9-29 23:03 發表
可事實是他並不是植物或者其他什麼物, 而是人.  動物的屬性也不只是單一一個.



在生物分類學里人科在動物界里,可是在行為學上人與動物顯然不同。研究人類的行為的科學叫人類行為學;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叫動物行為學。

我講一個真實的案例,可能有利於我們在信仰家園裡區別人與動物。我的兒子上小學,有一個同學來自菲律賓,午餐時他用手抓飯,且把嘴巴放到碗里。老師矯正幾次他不聽,老師說他「like animal" ,僅此一句話,老師被告上法庭,法庭判決學校登報道歉,老師給予處分。

在社會倫理學,行為學上,人不是動物。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52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10-1 1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9 在美一方 的帖子

謝謝提供。

學精神病科時也沒有學過同性戀和雙性戀是精神病的,學病理時也沒有說是病態,所以覺得奇怪什麼是非生理性的同性戀。

一般認為是一種生活方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53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7-10-1 1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9 在美一方 的帖子

讀了你的貼子. 有兩個問題
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are not indicative of mental illness.
1. 這句話是不是說: 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沒有神精系統不正常的跡象? 通常我們說心理不正常是指心理不健康, 並不是說神經不正常.
2. 現在你所知道的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中,  是不是有一部分是生理差導致的, 而有些並不是生理差別導致的, 而是其它因素?

究竟是什麼導致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

[ 本帖最後由 柏桐 於 2007-10-1 12:2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54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10-1 1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3 柏桐 的帖子

行醫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55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7-10-1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4 也和話 的帖子

不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56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7-10-1 12: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也和話 於 2007-10-1 11:44 發表
謝謝提供。

學精神病科時也沒有學過同性戀和雙性戀是精神病的,學病理時也沒有說是病態,所以覺得奇怪什麼是非生理性的同性戀。

一般認為是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醫學上不能說明是否是病態, 那麼是不是就成了道德問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57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10-1 12:0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可以參考:

http://www.emedicine.com/med/topic3359.htm

一般認為是生活方式,不是病,雖然有一些傳染病的頻率高一點。不過我的一些同性戀朋友說他們的經歷,他們找過女朋友,也有過性經驗,但是發現他們並不享受異性性行為,然後發現同性的更快樂。女的也差不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58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10-1 1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6 柏桐 的帖子

醫病時,盡量不能考慮道德問題。就像有一個殺人犯病了,應不應該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59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10-1 12: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9-30 21:45 發表
讀了你的貼子. 有兩個問題
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are not indicative of mental illness.
1. 這句話是不是說: 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沒有神經系統不正常的跡象? 通常我們說心理不正常是指心理不健康, 並不是說神經不正常.
2. 現在你所知道的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中,  是不是有一部分是生理差導致的, 而有些並不是生理差別導致的, 而是其它因素?

究竟是什麼導致Homosexuality and bisexuality ?


1 請注意,mental不是neuro(精神不是神經),所以mental illness就是指心理疾病,當然可以有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精神癥狀

2 同性戀和雙性戀的原因很複雜,也很多,目前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認為是基因,所以有人是生來就是的。我給的鏈接里簡單地論述了為什麼同性戀和雙性戀不是疾病。但是,原因也可以很簡單,至少同性戀和雙性戀是動物界共有的常見現象,不是病態。

[ 本帖最後由 在美一方 於 2007-9-30 22:1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60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10-1 12:1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9-30 22:00 發表

如果醫學上不能說明是否是病態, 那麼是不是就成了道德問題了?


是不是病態,和道德與否沒有必然聯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2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