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zgb933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末了,輕鬆一下,做個遊戲好嗎?

[複製鏈接]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1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17: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9 王劍 的帖子

其實,古時候的冬冬都是如此,長篇大論,論點、論據、論證俱全的不多。如果要是合外國的經對比一下,好像都是一句一句的。

其實,我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梆子看得,不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42
王劍 發表於 2007-8-25 17: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gb9333 於 2007-8-25 17:37 發表
其實,古時候的冬冬都是如此,長篇大論,論點、論據、論證俱全的不多。如果要是合外國的經對比一下,好像都是一句一句的。

其實,我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梆子看得,不系統


哲學主要是以生活和歷史經驗來講述處世的道理,很多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因為其背後的故事是連篇累牘的,你看到的只不過是精華部分。如果只是分開分段看,很多儒家經典就會變得沒有道理了。象「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但最重要的一點,哲學不能神秘化,不可搞神秘主義。子不語者,怪、力、亂、神是也。儒家是絕對不把哲學和神學混為一談的。如果混為一談,那就沒得談了。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但不保護詆毀他人、造成公眾恐慌、攻擊性語言、煽動犯罪、煽動反政府和暴力推翻政府等言論。

獨輪運人士,別以為你們的言論方式會受任何國家法律保護,罵你們,那是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5 1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0 zgb9333 的帖子

呵呵~~再扔幾個你認為有可能的炸彈看看。說不定,意見要不統一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4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1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2 王劍 的帖子

的確如此,而且,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等等言論,都是孔子強調人要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探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5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18: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3 同往錫安 的帖子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這個怎麼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6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7 1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5 zgb9333 的帖子

你自己呢?同意這種說法嗎?

先定義一下什麼是異端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7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7 1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6 同往錫安 的帖子

子不語怪力亂神,估計這些就是異端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8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7 13: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8-27 11:58 發表
你自己呢?同意這種說法嗎?


聖人的話當然要聽了,但是,休閑時刻,不妨了解一下,只是不要過於當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9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7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zgb9333 的帖子

也就是說論神的,對孔子來說,是異端?那麼子的意思是:攻擊關於神的觀點,是有害的。對嗎?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0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7 1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8 zgb9333 的帖子

哇塞!有這等事兒!當真就當真,不當真就不當真,還有折半的? 你不會說你認為對的,就當真,不認為對的,就不當真吧?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51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7 1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9 同往錫安 的帖子

攻:埋頭鑽研。。。

害人害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52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7 14: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8-27 13:30 發表
哇塞!有這等事兒!當真就當真,不當真就不當真,還有折半的? 你不會說你認為對的,就當真,不認為對的,就不當真吧?


人都是這樣矛盾的,沒什麼。

先看看這個帖:
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鍾茂森博士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1

再談談你的看法好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7 1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1 zgb9333 的帖子

我的理解是:攻擊。

全文我的理解:攻擊與其不同的見解,是有害的。

而我認為這句話:不完全對,哈!終於找到一條了。這涉及到真理。如果對方的觀點是不符合真理的,那麼攻擊那個錯誤觀點,使對方曉得正確的觀點,對對方是有益無害的。

同時,假設我的觀點是錯的,那麼,作為對手,如果他夠負責,因此指明我觀點的錯誤,而非調頭就走,對我也是有益無害的。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4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27 1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2 zgb9333 的帖子

又讀?這個問題講完了再說吧~ 我認為孔夫子這句話不全對。

當然,如果解讀為「鑽研撒但教,害人害己」,我同意。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55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7 14: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1 zgb9333 的帖子
本文由 同往錫安 在 2007-8-27 14:26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我的理解是:攻擊。
全文我的理解:攻擊與其不同的見解,是有害的。
而我認為這句話:不完全對,哈!終於找到一條了。這涉及到真理。如果對方的觀點是不符合真理的,那麼攻擊那個錯誤觀點,使對方曉得正確的觀點,對對方是有益無害的。
同時,假設我的觀點是錯的,那麼,作為對手,如果他夠負責,因此指明我觀點的錯誤,而非調頭就走,對我也是有益無害的。


回復 #52 zgb9333 的帖子
本文由 同往錫安 在 2007-8-27 14:28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又讀?這個問題講完了再說吧~ 我認為孔夫子這句話不全對。

當然,如果解讀為「鑽研撒但教,害人害己」,我同意。


旁觀者清

從你 這樣讀聖人的經

就可以想象你如何理解聖子的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56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27 19:23 | 只看該作者


不管是孔子的,還是神的,那些白紙黑字上的東西,是好是壞,還是由讀的來判斷的.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57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27 19:28 | 只看該作者

轉個對孔子有意見的哈"子路:惟一敢打孔子爆栗的弟子"

孔子有七十七個弟子,可是惟一和老師有過節的弟子卻只有子路一人。

  子路其實不叫子路,叫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子路是卞這個地方的人,有人說他是一個「野人」。這個野人當然不像神農架傳說中的野人,是說他沒有正經職業,待業青年,喜歡無拘無束地到處遊盪。那個時代可不是想到處遊盪就能到處遊盪的,那是個亂世,做驢友需要一定的資本。剛好子路具備這樣的資本:他個頭高大,性格粗豪,好勇鬥狠,是一把打架的好手。你看他平時喜歡穿什麼衣服就知道這個人的性格了:戴著一頂雞冠似的帽子,上面還插著一支雄雞的黃黑翎毛;衣襟上佩戴著公豬一樣的飾物。這兩樣東西是古人用來表明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勇士的標誌性佩飾。子路就是帶著這兩樣東西到處遊盪的。無論誰在大街上迎頭碰上這樣的人,都要退避三舍,更別說咱們的至聖先師孔子了。

  孔子雖然生具異相,頭頂中間凹兩邊高,身長九尺六寸,可他畢竟只是一個讀書人,打架的功夫顯然不如子路。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和子路是怎麼發生矛盾,怎麼打起來的,不過結果是雄雞公豬裝飾的子路打敗了孔子,還著實羞辱了孔子一番。孔子一看此人不能力戰,只能智取,於是就用他的禮樂那一套慢慢地誘導子路。子路是個粗人,凡是粗人都很嚮往文化人,就像今天鄉鎮企業家的辦公室里擺滿了豪華的精裝書一樣,子路慢慢地居然被孔子馴服了,脫掉了那一身雄雞公豬皮,換上了儒者溫文爾雅的衣服,並且託人拜在了孔子的門下。

  孔子顯然對這個比自己小九歲的弟子非常記恨,畢竟被子路在自己兩座山丘一樣的頭上打過爆栗,因此子路向他請教學問的時候從來不肯爽爽快快地傾囊相授,而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敷衍子路。子路問他怎樣處理政事,孔子就四個字:「先之,勞之。」意思就是自己先以德服人,老百姓才能信服,然後才可以讓老百姓辛勤勞動。子路一聽這也未免太簡單了吧,這一招誰不會啊,牛脾氣一上來,要求孔子再教一招。這回孔子的話更少了,乾脆變成了兩個字:「無倦。」意思就是持之以恆,不要厭倦。子路一想不能泛泛地問大道理,就拿自己作比喻,問:「君子崇尚勇力嗎?」孔子一聽你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這回話多了,趁機諷刺子路一番:「君子最崇尚的是義。君子好勇鬥狠而無義,就會陷入昏亂;小人好勇鬥狠而無義,就會變成盜賊。」這幾句話含義很豐富,夠子路琢磨幾天的了。

  孔子還在背後對別的弟子說子路的壞話。一反他對子路惜言如金的風格,這些壞話都比較長,計有:「憑藉片言隻語就輕率地做出決斷的,那就是子路啊!」「適用才能稱為人才,子路好勇得過分了,不可取。」「穿著破舊的袍子和穿著狐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只有子路。」「子路的學問就好像是登上了廳堂,卻還沒有進入內室。」最惡毒的是這句類似詛咒的話:「子路不會得到善終。」你說人家學問不好,那是你藏私,不願教人家,這也罷了,可是你卻詛咒人家不得好死,這就有點過分了。孔子不愧是至聖先師,說話神機妙算,子路後來果然不得好死,不知道跟老師的詛咒有沒有什麼關係。

  孔子不僅在人品上說子路的壞話,還堵塞子路的仕途。季康子向孔子打聽子路有沒有仁德,孔子顧左右而言他:「千乘之國可以讓他管理軍事,至於他有沒有仁德,我不知道。」言下之意是子路當然沒有仁德了。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孫問孔子:「子路能做大臣嗎?」孔子回答說:「也就是大臣的候選人而已。」

  孔子56歲的時候,發生了著名的「子見南子」事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公案之一。

  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是當時最有名的美人。可是她和太子蒯聵交惡,矛盾很深。蒯聵想殺南子,被衛靈公發現,蒯聵逃亡到了別的諸侯國。

  剛好這一年孔子到了衛國。南子一聽大名鼎鼎的孔子來了,就託人求見孔子,說:「四方的君子凡是願意和我們衛靈公交好的,一定也會見見我。如今您來到了衛國,我也非常願意見見您老人家。」孔子先是辭謝,後來就去拜見南子。南子這個大美人滿心歡喜地坐在細葛布織成的帷帳里等候孔子。孔子進門,向北叩頭行禮,南子在帷帳中跪拜還禮,環珮之聲叮噹。

  子見南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兩千多年來聚訟紛紜,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真相只有孔子和南子兩個人知道。

  孔子回來后,子路看見孔子的神色,大為不滿。孔子立馬辯解說:「我如果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讓上天殺了我吧!」

  過了一個多月,衛靈公和南子同車外出,讓孔子坐在第二輛車子里跟隨,一行人招搖過市。孔子自言自語地感嘆出了一句名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我還沒有看見過愛好道德像愛好美色一樣的人呢。後人都註解說這句話是諷刺的衛靈公,可誰知道孔子是不是在自我感慨,自我傷懷呢。

  衛靈公死後,南子欲立小兒子郢繼承王位,沒想到郢也是一個杠頭,推辭說:「太子蒯聵雖然逃亡了,可他的兒子還在,我怎能繼承王位呢?」南子只好讓蒯聵的兒子轍繼承王位,是為衛出公。

  這時,子路正擔任衛國大夫孔悝的邑宰。蒯聵和孔悝密謀回國奪取王位,把自己的兒子衛出公趕出了衛國,蒯聵因此奪得了王位,是為衛庄公。蒯聵和孔悝發動兵變的時候,子路正在外地出差,一聽到這個消息,星夜趕回,正好在城門口碰見子羔,子羔告訴子路:「衛出公已經逃跑了,你還是回頭吧,別去惹禍。」子路回答說:「替別人效力就不能怕死。」回到孔悝府上,蒯聵和孔悝正在登台舉行結盟儀式,子路上前說:「孔悝你是個出爾反爾的小人!我要把你捉住殺了!」說著就要動手縱火燒台。蒯聵和孔悝的手下上前夾攻子路,把子路帽子上的纓穗給砍斷了。如果子路還是戴著以前雄雞狀的帽子,估計運氣會好一點。子路寡不敵眾,留下了最後一句臨終遺言:「君子可以死,帽子可不能掉下來。」於是把斷了的纓穗系好,從容赴死。

  孔子聽說了衛國的亂局,預言道:「唉!子路要死了!」話音剛落,子路的死訊就傳來了。聖人的預言總是非常及時準確。最後,孔子終於說了子路一句好話:「自從子路做了我的侍衛長之後,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了。」

  【個性點評】

  我從來都不喜歡孔子。我覺得孔子從來就不是一個性情中人。當然,不是性情中人也不是什麼罪過,但是我一想到痛飲狂歌的時候,有個穿著儒服的老夫子在我身邊喋喋不休地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要發狂。靠,美眉就在眼前坐著呢,不看她看你這個頭頂兩座山丘的老頭很有樂趣嗎?估計子路跟我的觀感相似。子路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年輕人啊!孔子諷刺他好勇鬥狠,不懂「義」,我看子路比孔子更懂「義」。什麼叫「義」?不就是從容赴義嘛。你丫見南子見獵心喜,有什麼資格批評為「義」赴死的子路?子路率性而為,敢打敢幹,你看他最後死得多麼瀟灑。孔子呢?連見一個美人事後都要辯解粉飾好長時間,還是男人嗎!當然,孔子不是男人,而是聖人。

  柏楊先生在《君子和小人》一文中對「子見南子」有過幽默的描述,茲轉述如下:

  南子,美人也,孔丘先生見了她,不知道搞了名堂沒有,歸來後身輕如燕,神色有異。被仲由先生看出苗頭,問了一句。做賊的人,心情都虛,孔子先生當時面紅耳赤,賭起咒來曰:「天厭之,天厭之。」天厭之者,譯成白話,便是:「教他不得好死。」情急至此,可見事態嚴重。我們毫不反對聖人談戀愛,不過照有些人看法,聖人都是一塊木頭,沒有愛,亦沒有欲焉。幸虧孔丘先生有後代,否則准有人一口咬定他因過度地正人君子,連性都付闕如。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58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7 2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7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好啊,終於找到了渣兒了,但是
1、連敢打自己爆栗人都能收為弟子,並能夠諄諄教導,讓子路成為一代大賢、捨生取義、結纓再戰、結纓而死、名流千古,現在那裡還有這樣的老師呀?

2、子見南子,有人認為是聖人好色,我卻認為是一段佳話,更顯示聖人的幽默,你想,能說出欲速則不達這樣有哲理的話,能不懂欲蓋彌彰的道理嗎,他是故意這樣表現,給後人留下猜想的空間,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急死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5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27 2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8 zgb9333 的帖子

得,你想站在你的角度上解釋,誰又能從另一個角度說不對呢

所以這標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人"的角度來看.
哪有什麼確切的高下之分?

俺不找孔子的渣兒,

找不著啊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60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7 2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9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我現在是試著和同往MM學呢

雖然不是然么很自信

咬咬牙也要挺下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6: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