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明德。。。。。。至善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0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9 柏桐 的帖子

三民主義", "共產主義。都不是壞的東西。問題出在那裡,提倡這些主義的人,自己不實踐這些主義了。而讓別人去做,當然就出問題了。說到要做到,說到做不到的話,就是騙人。現在人不看你說什麼,看你做什麼。精英君子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這個。
毛澤東讓別人的兒子上朝鮮,他把自己的兒子也送上去了。周恩來自己不裝修西花廳,自然而然手下的部長們就不敢奢侈。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42
柏桐 發表於 2007-8-25 0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1 chico 的帖子

說到要做到,說到做不到的話,就是騙人。

所以不是說的多麼完美至善, 還要看能否做到. 叫可行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3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0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 問? 的帖子

就像confuse說得那樣:需要了解聖人在講這句話時所設的前提條件是什麽。只有從這一點出發,才能正確地理解聖人的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4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01: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8-25 00:17 發表
「至善」的道德境界和準則當然是最高的,是「明明德」和「 親民」二綱領的最終發展歸宿。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由於政治 勢力的干預以及對「人慾」的壓制,中國人學思想的發展沒有走上一 條真正關心人、尊重人的道路,理論上的提倡與社會的現實具有極大 的反差。《大學》所標榜的「至善」完全從政治統治的角度出發的, 從思想上、行為上對封建知識分子進行全面控制。說到底,「至善」 的理想境界只是作為統治者加強對人民統治的一副「上好帖子」、一 劑「良丹妙藥」,其美麗的理論外衣下隱含著限定人的自由發展的實 質內容

這一觀點是否正確?


我認為是對聖人「至善」的曲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5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01: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8-25 01:05 發表
三民主義", "共產主義。都不是壞的東西。問題出在那裡,提倡這些主義的人,自己不實踐這些主義了。而讓別人去做,當然就出問題了。說到要做到,說到做不到的話,就是騙人。現在人不看你說什麼,看你做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46
柏桐 發表於 2007-8-25 0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4 zgb9333 的帖子

「至善」的道德境界和準則當然是最高「至善」的.

你是說這句話是曲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7
問? 發表於 2007-8-25 0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3 zgb9333 的帖子

話雖這麼說,不容易做到啊。。。

大家覺得朱子的解釋脫離了論語的本意,很有可能。
但不信朱子我不知道該信誰?

當然了大家可以說,信孔子,信孔子說白了是相信自己,信自己對孔子的猜測,包括對前提條件的猜測。那我看,還不如信朱子。。。

你說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8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02: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8-25 01:50 發表

你是說這句話是曲解?


是下面這段:

《大學》所標榜的「至善」完全從政治統治的角度出發的, 從思想上、行為上對封建知識分子進行全面控制。說到底,「至善」 的理想境界只是作為統治者加強對人民統治的一副「上好帖子」、一 劑「良丹妙藥」,其美麗的理論外衣下隱含著限定人的自由發展的實 質內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9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5 0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7 問? 的帖子

這是三言兩語很難說清的事,但是在一直主要談論基佛道各種信仰的同時,談談儒教,也是很不錯的事情。

再說朱子,他本身就是繼承孔孟之道的大儒,自然不能全面否定,我只是在你引用朱子對明德的理解引入了佛教觀點才有感而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04:23 | 只看該作者

至善

善,都是相對惡而言。 至善是離開了善惡的善。名為至善。達到至善是明明德的結果和目的。
明明德,革新自己,趨向至善。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51
柏桐 發表於 2007-8-25 04:5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gb9333 於 2007-8-25 02:31 發表


是下面這段:

《大學》所標榜的「至善」完全從政治統治的角度出發的, 從思想上、行為上對封建知識分子進行全面控制。說到底,「至善」 的理想境界只是作為統治者加強對人民統治的一副「上好帖子」、一  ...

這段肯定不是聖人「至善」的原意. 但任何思想都可能被政治統治利用.  精英君子們的「至善」也莫過於此. 常追求"至高無上" 而脫離實際. 不是被曲解利用, 就是孤芳自賞. 以至與士農工商的社會「至善」格格不入, 淪落為百無一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05:11 | 只看該作者
誰能做到至善?各家的答覆也不一樣。
儒家:聖人(如堯舜等)
道家:太上老君?
釋家:佛
神家:上帝
對道家的不懂,不敢說什麼。只知道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儒家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釋家說人人都可以成佛。神家不同。人人不能成神。人永遠是神的僕人。
我們只談儒家,人人可以成為堯舜的途徑是教育。離開善惡的善,我們搞不清楚是什麼。沒關係,儒家有五常八德。
五常, 仁、義、禮、智、信
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53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5 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2 chico 的帖子

不懂,為何堯舜做到了至善?我看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雖同意堯舜是英明之人,可沒有覺得他們做到了至善。或許這確實涉及到如何理解「至善」的問題。可本人愚魯,想不清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0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3 confuse 的帖子

這裡有個舜的故事。供你參考

虞舜耕田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古聖先賢以至德垂憲萬世。在上古時代,有三位皇帝:堯、舜、禹非常著名,他們均因德行至大而受四方舉薦登上帝位。這其中,大舜因「至孝」而感動天地,被堯帝選中為繼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為歷代孝行故事之首。

堯帝十六歲稱帝治理天下,到八十六歲時,年紀大了,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繼承帝位。於是他徵求群臣的意見,沒想到眾位大臣異口同聲的向他推薦一個鄉下人——舜,因為此人是一個著名的孝子。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把孝行放在德行的首位,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必定會愛護天下的百姓。

舜即位之後國號為「虞」,歷史上稱他為「虞舜」。

虞舜,本姓姚,名重華。父親叫「瞽瞍」,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很頑固,對舜相當不好。舜的母親叫「握登」,非常賢良,但不幸在舜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父親再娶。後母是一個沒有婦德之人。生了弟弟「象」以後,父親偏愛後母和弟弟,三個人經常聯合起來謀害舜。

舜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即使在父親、後母和弟弟都將他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的情況下,他仍然能恭敬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他希望竭盡全力來使家庭溫馨和睦,與他們共享天倫之樂。雖然這其中經歷了種種的艱辛曲折,但他終其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不懈地努力。

小時候,他受到父母的責難,心中所想的第一個念頭是:「一定是我哪裡做得不好,才會讓他們生氣!」於是他便更加細心地檢省自己的言行,想辦法讓父母歡喜。如果受到弟弟無理的刁難,他不僅能包容,反而認為是自己沒有做出好榜樣,才讓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他經常深切地自責,有時甚至跑到田間號啕大哭,自問為什麼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得到父母的歡欣。人們看到他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懂事孝順,沒有不深為感動的。

舜一片真誠的孝心,不僅感動鄰里,甚至感動了天地萬物。他曾在歷山這個地方耕種,與山石草木、鳥獸蟲魚相處得非常和諧,動物們都紛紛過來給他幫忙。溫馴善良的大象,來到田間幫他耕田;嬌小敏捷的鳥兒,成群結隊,吱吱喳喳地幫他除草。人們為之驚訝、感佩,目睹德行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即便如此,舜仍是那樣的恭順和謙卑,他的孝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讚美和傳頌。不久,全國各地都知道了舜是一位大孝子。

那時候堯帝正為傳位的事情操心,聽到四方大臣的舉薦,知道舜淳樸寬厚、謙虛謹慎。但治理天下惟有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勝任。堯帝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並派了九位男子來輔佐他。希望由兩個女兒來觀察、考驗他對內的行持;由九位男子來考驗他對外立身處事的能力。

娥皇和女英,明理賢慧,侍奉公婆至孝,操持家務農事也井然有序,不僅是舜的得力助手,也成全了舜始終不渝的孝心。有一次,瞽叟讓舜上房修補屋頂。舜上去之後,想不到瞽叟就在下面放火。當大火熊熊往上燃燒,就在萬分危險之時,只見舜兩手各撐著一個大的竹笠,像大鵬鳥一樣從房上從容不迫地跳下來,原來聰慧的妻子早已有所準備了。

又有一次,瞽叟命舜鑿井。舜鑿到井的深處,瞽叟和象想把舜埋在井裡,就從上面往井裡拚命倒土,以為這樣舜就永遠回不來了。沒想到舜在二位夫人的安排下,早已在井的半腰鑿了一個通道,從容的又躲過一劫。當象得意的以為舜的財產都歸他所有時,猛然見到舜走了進來,大吃一驚,慌忙掩飾了一番,但舜並未露出忿怒的臉色,彷彿若無其事。此後奉侍父母,對待弟弟,越加謹慎了。

舜初到歷山耕種的時候,當地的農夫經常為了田地互相爭奪。舜便率先禮讓他人,尊老愛幼,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眾人。果然,一年之後,這些農夫都大受感動,再也不互相爭田爭地了。

他曾到雷澤這個地方打魚,年輕力壯的人,經常佔據較好的位置,孤寡老弱的人就沒辦法打到魚。舜看到這種情形,率先以身作則,把水深魚多的地方讓給老人家,自己則到淺灘去打魚。由於一片真誠,沒有絲毫勉強,令眾人大為慚愧和感動,所以短短的一年內,大家都互相禮讓於老人。

舜還曾經到過陶河的地方,此地土壤質量不佳,出產的陶器粗劣。令人驚訝的是,舜在此地治理一年後,連陶土的質量都變好了,所做出來的器皿相當優良。大家一致認為這是舜的德行所感召的結果。後來,只要他所居之處,來者甚眾,一年即成村落,二年成為縣邑,三年就成為大城市。亦即是史上所稱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堯帝得知舜的德行后,更加讚賞。於是考驗他種種的能力,舜也毫不畏懼接受了諸多艱難的考驗。一次,堯帝讓舜進入山林川澤,考驗他的應變能力,雖遇暴風雷雨,然而舜憑著智慧與毅力,安然無恙的回來,他的勇敢鎮定,使堯帝堅定了舜的德能足以治理天下。

舜歷經種種考驗之後,堯帝並未馬上將王位傳給他,而是讓他處理政事二十年,代理攝政八年,二十八年之後才正式把王位傳給舜。足見古代的帝王對於王位的繼承,確實是用心良苦,絲毫不敢大意。假如不能以仁治世,以德治國,國家就難以長治久安。

當舜繼承王位時,並不感到特別的歡喜,反而傷感地說:「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歡我,我作為天子、帝王又有什麼用?」他的這一片至德的孝行,瀝血丹心,莫不令聞者感同身受,而潸然淚下!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終於感化了他的父母,還有弟弟象。

《孟子》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舜能做到孝順,我們也能。因為我們天性中都有一顆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愛心。假如我們能以舜為榜樣,真正盡到「孝親順親」的本分,深信,必能締造幸福美滿的家庭。繼而,再將「孝」擴大到我們周遭所有的人、事、物,任何的衝突對立都會冰釋消融。這至孝的大愛孕育出的是上下無怨、民用和睦的和諧社會。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55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5 0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4 chico 的帖子

這個故事我也看到過。只是忘了為什舜後來又把堯囚禁至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06:33 | 只看該作者

出自李白的詩吧

遠別離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日慘慘兮雲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
我縱言之將何補?
皇穹竊恐不照余之忠誠,雷憑憑兮欲吼怒。
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或雲堯幽囚,舜野死。

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
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57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5 0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6 chico 的帖子

非也,網上google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 本帖最後由 confuse 於 2007-8-25 06:5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06: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7 confuse 的帖子

接著google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59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5 06: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8 chico 的帖子

何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0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9 confuse 的帖子

讓你接著找出處。
其實也沒有必要了。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現在網上什麼東西都有,什麼說法也都有。不認為孔夫子是聖人的言論不也有嗎。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