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7-8-8 05:02 發表
「首先當檢查的是自己判斷的依據和標準」,說得很好,問題是:以什麼標準來檢查自己判斷的依據和標準?用你「變形的尺子」來決定「聖經」是「唯一可靠的道德依據依據和標準」?還是你想說你讀康德的時候也二五眼了?
...
嘿, 這回沒有, 俺是帶著老花鏡讀的...
這就是理性和信仰的互動, 按照康德的理論, 是內在經驗和外在經驗的互動. 康德從來沒有認為對道德的判斷可以通過理性來完成, 他認為是神給的, 是內在經驗的一部分.
用俺們的話說, 內在經驗提供了信仰和理性的基本元素, 這些元素通過外在的信息, 構成人類知識的形成. 所以, 理性和信心是兩條不同的獲取外在信息的通道. 人人都不可迴避這兩條通道, 但問題的關鍵有兩個: (1) 如何擺平它們二者的關係? (2)信心的終極對象是什麼?
你也可以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俺給你俺的答案: (1)信心是理性的基礎, 理性是信心的因證. (2) 信心的終極對象是最高的權威, 宇宙萬物的原始作者-神.
所以, 俺們的道德標準不是用眼鏡看到的, 而是通過對神自我啟示的相信得來的. 因著有這樣的信心做基礎, 俺的理性就可以在上面工作.....
這類話題很有意思, 盼望你自己多思考一下, 因為這把鎖, 終究不是任何人能夠從外部打開的, 只有自己才可以從內部打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