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見聞
1/ BMW工程師
大概因為是始發站, 從慕尼黑上車時只有不到一半的座位上有人, 過了幾個小站後車上就幾乎滿員了. 有一位著裝正式, 彬彬有禮的年輕人用非常標準的美式英語問我可不可以坐在旁邊的座位上(因為跟兒子說話有時不得不夾幾個英文單詞), 落座后雙方自報家門, 原來這位是 BMW 的工程師, 畢業於排名前五名(美國兩所, 德國英國及瑞士各一所) 的工科院校, 排名有很多版本, 因為歐美院校-研究機構設置及資助體系截然不同。以德國為例, 重大項目大多集中在馬普協會, 故貴為歐洲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機構之一, 另一個為劍橋。上個月自然有一篇文章介紹, 新上任的德國科技部長曾提請為州立大學追加撥款數十億以促進機制轉型: 教育-研究)。這位工程師從來沒有在美國正式學習過, 而學口語全靠收聽美軍基地廣播 (大概旅美諸公早年在國內「偷聽敵台」 學口語的亦不在少數)。其每年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出差, 目前公司在中國已有生產線。去年還訪問過北京, 並讓我介紹一下北京飲食文化,其實北京飲食只是京城文化的縮影, 說的好聽一點兒就叫作海納百川, 說的俗點兒整個兒就是個大雜燴。古今中外首都飲食 流派與消長大多取決於政治需要與帝王將相的個人愛好. 排場以揚國威, 節儉以示廉政. 京城數家餐館的招牌或保留菜均有典故, 遠的有仿膳聽鸝館的帝王餐 (以目前的兌換率價格不貴 $20-30,去年順便造訪兩處均吃了閉門羹, 只訂整桌不接散客),近的有四川飯店的燉牛頭, 北京飯店的譚家菜等, -全家福(網上有新店的地址)。而白宮近3任以來主廚數度易人, 從法式大菜到愛國薯條道理亦殊途同歸。而白宮近3任以來主廚數度易人,從法式大菜到愛國薯條道理亦殊途同歸。
言歸正傳,接下來象他請教了德國德語與奧地利德語有什麼不同, 他說區別不大, 只是發音略有區別. 而瑞士德語與正規德語卻相去甚遠, 德語區課堂上只能用正規德語(瑞士德語為幾個世紀前的古老語言, 語法簡單)。因其問及德中文化差異及如何在中國作生意, 就講了一個多年前的經典事例, -通用和福特的上海公關大戰, 雙方均派出了強大的陣容, 志在必得. 通用入鄉隨俗放長線釣大魚, 終於在上海建了別克組裝線, 財富等當年均作了專題報導, 並將此案例列為「中國投資必讀". 在2005年的通用運營報告中, 上海分廠 (Shanghai Operation) 被列為最佳盈利點之一。這位熱心的年輕人一路上還為我講解了幾個德國博物館中沒看懂的問題,BMW福利待遇, 德國年輕專業人士的生活情趣等, 下車前又介紹了奧地利旅遊熱點及風土人情等。很多歐洲人都乘郊區火車上下班, 在車上用電腦接電話, 經濟實惠節省能源。
以上部分參考了早年中國國旅的英文版「北京旅遊指南」 , 國內的數種回憶錄及華盛頓郵報等.
2/ 可憐天下父母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