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longcheng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北京風味美食[更新中]

[複製鏈接]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1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2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黃糕

  原料:

  [麵粉][雞蛋][白糖][紹酒][糖桂花]

  掌故說明:

  北京特色風味小吃。具有色澤鮮黃,質地鬆軟,味甜香潤,營養豐富的特色。

  製作方法:

  將麵粉放入籠屜中,用旺火蒸十五分鐘取出,過細籮;將雞蛋打入盆中,加入白糖、糖桂花和紹酒,攪打半小時成糊狀時,加入蒸好的麵粉攪成稠糊;在籠屜上放好模子,鋪上濕屜布,倒入稠糊攤平;將鍋中水燒沸,放上籠屜蒸二十分鐘,取出晾涼,切成小塊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2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2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盒糕

  原料:

  [糯米][芸豆][小棗][白糖]

  寒冬臘月雪花飄,

  門內青煙喚盆糕。

  舊京美食實難忘,

  不知今日何處銷。

  掌故說明:

  北京著名風味小吃。盆糕層次分明,面白棗紅,糯軟耐嚼,味道香甜,棗香濃郁。

  過去的北京切糕鋪均兼售盆糕,一般為冬季最為應時。隆冬臘月,吃上一塊剛出鍋的盆糕,既禦寒保暖,又果腹健身。

  製作方法:

  將糯米洗凈,用涼水浸泡六小時,瀝干水半小時后碾成面,過細籮,取芸豆洗凈,用開水煮至八成熟,與糯米面一起攪勻;將小棗洗凈,涼水浸泡一小時后,上籠蒸熟,取一半小棗放入糕盆鋪平,置沸水鍋上封嚴,再取一半糯米面鋪在小棗上,蓋上盆蓋,用旺火蒸半小時即熟;將餘下的小棗和糯米面按上述方法鋪在已蒸熟的盆糕上再蒸半小時,當糕面有彈性時,灑些涼水,蓋上濕布再蒸半小時即熟;將盆糕翻扣在濕案板上,用濕布蓋嚴,四周掖好,切成小塊,撒少許白糖,趁熱食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3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2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灌腸

  原料:

  [豬肥腸][豆蔻][糖桂花][蒜蔥姜][醋砂仁][丁香][花椒粉][蒔蘿子][熟豬油][精麵粉][精鹽]

  粉灌豬腸要炸焦,

  鏟鐺筷碟一肩挑,

  特殊風味兒童買,

  穿過斜陽巷幾條。

  《北平旅行指南》

  掌故說明:

  北京獨特的風味小吃。明劉若愚《明宮史》中就有所記載。灌腸的色澤粉紅,鮮潤可口,咸辣酥香,別有風味。

  清光緒福興居的灌腸很有名氣,人稱普掌柜的為「灌腸普」,傳說其製作的灌腸為西太后所喜。

  各大廟會所賣灌腸是用澱粉加紅曲所制。據說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小腸灌綠豆粉芡和紅曲,蒸熟后,外皮白色,腸心粉紅。後來由於豬小腸與澱粉不相合,就用澱粉搓成腸子形,上鍋蒸,但保持了灌腸的名稱。再后也不用綠豆粉了,顏色也不象以前的好看。老北京的灌腸以長安街聚仙居的最好。

  製作方法:

  將砂仁、蒔蘿子、丁香等葯料一起研成末,蒜加精鹽搗成泥,再對入涼開水,攪勻成鹽水蒜汁,將麵粉、姜、蔥末、精鹽一起與涼水攪勻后,加入糖桂花、葯料粉、花椒粉、紅曲水,攪成粉紅色麵糊。豬肥腸粗的一端用繩紮緊,另一端灌入麵糊,灌至七成滿時,將兩端用繩扎在一起,即成灌腸。鍋內放滿涼水,鍋底扣幾個小盤,用旺火燒至九成沸時放入灌腸,改用微火竟至灌腸有彈性時,撈入涼水中浸泡,將鐵鐺放在爐火上,倒入熟豬油250克,將灌腸切成小片,分批放入鐺內,將兩面煎焦冒出小油泡時,盛入盤中,澆上鹽水蒜汁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4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3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翡翠豆腐

  原料:

  [鹼面][芥末面][綠豆][咸蘿蔔][醬油][芝麻醬][精鹽][辣椒油][醋蒜]

  掌故說明:

  翡翠豆腐色澤淡綠,口味多樣,清爽祛暑,有助於消化

  製作方法:

  將綠豆篩去雜質,磨碎去皮,放在涼水中浸泡一晝夜,加水磨成稀糊,將稀糊舀入鍋中,加鹼面,用旺火燒沸后,改用微火熬,熟透時,舀入瓷盤內晾涼,待凝固后即成翡翠豆腐,翡翠豆腐切成小塊,浸入涼開水中,冷卻二小時后撈出拌芝麻醬、辣椒油、醬油、醋、芥末糊、蒜汁、青蒜段、咸蘿蔔絲即可食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5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3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脆麻花

  原料:

  [麵粉][鹼面][明礬][花生油]

  麻花燒餅說都門,

  各色繁多恣飽吞,

  適口價廉隨處有,

  一年四季日晨昏。

  《故都食品百詠》

  掌故說明:

  脆麻花質地酥脆,味道甘甜,深受人們特別的兒童的喜愛,清乾隆初年開始作為宮廷甜食。

  北京的脆麻花做法有別,品種也多。在炸脆麻花的時候放芝麻的叫芝麻麻花;經油炸后粘上白糖麵粉為芙蓉麻花。

  脆麻花香甜可口,酥脆且不艮,存放五六天仍不失脆性。

  製作方法:

  將明礬、鹼面與溫水一起用木槌研化,隨即放入老酵、糖桂花、紅糖攪勻,倒入麵粉與溫水和成麵糰,再陸續揉進少許溫水,蓋上濕布餳十分鐘;將麵糰摘劑,搓成四寸長的短條,刷上油擺好,取短條一根橫放在案板上,搓成約二尺長的細條,經多道工序製成麻花坯子;最後將麻花坯子放入用旺火燒至六成熱的花生油中炸上10分鐘,至顏色呈黃色時撈出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6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3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茶湯

  原料:

  [羊腸][凈羊肚][羊肉][香菜][酸菜][蔥][姜][花椒][芝麻醬][辣椒油][精鹽][八角]

  掌故說明: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茶湯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清嘉慶年間的《都門竹枝詞》中有「清晨一碗甜 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老北京講究喝前門外的聚元齋和天橋的茶湯李。

  1997年12月北京天橋茶湯李飲食店製作的茶湯,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

  製作方法:

  將糜子面洗凈,用涼水浸泡兩小時,瀝凈水,碾成面,再過細籮,即成糜子面;茶湯壺內灌滿涼水,燒沸,取碗一個,倒入開水和適量涼水攪和一下,加入十分之一的糜子面調成麵糊,再用150左右開水將麵糊沖熟,在茶湯上面撒上紅糖、白糖和糖桂花即可食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7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4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冰花球

  原料:

  [麵粉][生油][炸油][飴糖][桂花][蘇打][白砂糖]

  掌故說明:

  北京特色風味油炸小吃。此小吃圓球形狀,表面粘有白砂糖而得名冰花球,口感酥脆香甜,具有桂花香味。

  製作方法:

  將飴糖、油、蘇打和水放入盆中攪勻,再加入麵粉和成軟硬合適的麵糰,將麵糰摘劑,搓成直徑為二厘米的圓條,用刀切成二厘米長的小塊,放入乾麵中滾成小球生坯,將砂糖、飴糖、桂花熬製成漿料,將小球生坯篩去乾麵,放入炸油中炸熟后撈出,瀝凈油后掛漿,粘上砂糖即為成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8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4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北京特產之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為群酥之冠,是中國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廣州水果糖、北京酥糖)之一,其中以紅蝦酥糖為上乘佳品。北京酥糖一向享有盛名。1981年紅蝦酥榮獲國家銀質獎章。紅蝦酥的特點是「酥、脆、香、甜」四個字。在製作上,它集中了傳統工藝的精華,用料考究,一律選用優質榴花砂糖,高濃度葡萄糖漿和「二八麻醬」,經多次熬煉拔拉折包而成。這種糖皮薄酥脆、糖餡層次清晰,吃起來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膩口,吃后不留殘渣。因酥糖表面光亮,外形飽滿,還鑲有白褐相間的條紋,宛若一隻蝦的中斷,故名「紅蝦」。此糖在各大食品店有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9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5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北京風味小吃之水晶門釘

  北京風味小吃中有咸鮮味的門釘肉餅,還有一種香甜風味的水晶門釘,它用發麵製成,製作時將發好酵的面加適量鹼面和白糖揉均勻,用白面平鋪在紙上,上籠蒸過取出,晾涼后擀碎過籮,用豬板油切小丁,青紅絲切短絲,瓜子仁、葡萄乾用水洗凈,將上述原料與白糖和糖桂花一起搓勻成水晶餡。

  用發麵搓成圓條,揪成面劑,用手逐個摁成直徑5厘米的圓皮,每個圓皮上放30克餡,包成6.6厘米高,3.3厘米粗,頂子上頭為圓球形狀,收口朝下,餳幾分鐘后,入籠蒸熟即成。

  水晶門釘顏色白凈,餡兒呈半透明狀,鬆軟油潤,甜香可口,門釘肉餅是清真的回民食品,水晶門釘則為漢民食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0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5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白蜂糕

  原料:

  [大米粉][生油][白砂糖][桂花][青紅絲][杏仁][瓜仁]

  掌故說明:

  北京人家裡使用的稱為粢糕,分葷、素兩種。葷者色微黃,中有油脂、核桃仁;素者色白。

  過去回民所售的都為素糕。過去以東四「芙蓉齋」所售的最為有名。北京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表面白色光潤,組織細膩無雜質,蜂窩狀,味道清香鬆軟的特色。

  製作方法:

  將一半老面肥和一半生大米粉拌和成肥面,放入15~20℃的發酵室內發酵。

  將白砂糖倒入盆內,用熱水化開,放入肥面攪拌均勻,加入生大米粉,拌和好放置再發酵。

  將發起的麵糰加入桂花並用水氏。械詼畏⒔停料∶奼砥こ氏肝莆恕

  將屜中的模子內刷好油,稀麵糰注入,並在其表面撒上青紅絲、杏仁、瓜仁,將其蒸熟,取出冷卻后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1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5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炸荷包蛋

  50年代,北京早點供應,有一種名為炸荷包蛋的品種,又稱炸布袋,目前已很少供應。炸荷包蛋並不複雜,但比較麻煩,沒有人愛做了。

  炸荷包蛋,簡單地說,就是炸油餅時,加進一隻雞蛋。方法是將油餅面揪成小劑,擀成片,注意不要用刀在中間划口了,就直接放入破口處,封嚴再炸1分鐘左右,即撈出就成了。

  炸荷包蛋,雞蛋清嫩無油膩感,油餅清香,是富有營養的早點品種,在人民生活質量日益提高的今天,理應恢復這個品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2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6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炸醬麵

  原料:麵條250克,豬肉丁150克,黃醬40克,蔥末、黃酒、麻油、豬油、白糖、醬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①炒鍋燒熱,油燒至八成熱,放蔥末,炸出香味,再放入豬肉丁煸炒片刻,加黃醬、黃酒煸炒,炒至豬肉熟,待肉與醬分離時,加白糖、清湯少許,再續炒片刻,加味精,淋上麻油即成;

  ②用開水鍋下麵條,麵條熟后盛入大湯碗內,加炸醬即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3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6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   

  北京有重陽節吃花糕的習俗,花糕又稱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滿整栗子而名。還有一種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為主料製作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爛后搗成泥,並準備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餡,將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攤開為底層,接著鋪一層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層澄沙餡后,最後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層,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細青梅絲拼成圖案,就成了上、中、下為黃色,中間夾有紅、褐兩色五層的栗子糕了。吃時,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澆在上面即可。

  栗子糕宜秋、冬季製作與食用。此品種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4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7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甜醬黑菜

  甜醬黑菜是北京的傳統名特產品之一。

  原料配方:咸香瓜丁100千克,杏仁6.5千克,薑絲6.5千克,甜麵醬250千克

  製作方法:

  1.選料及初加工:香瓜要選取七八成熟的竹葉青香瓜。瓜形勻稱,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杏仁須用清水浸泡開,剝去外皮。薑絲要選取鮮嫩姜。切成2×2毫米細絲。

  2.腌制:香瓜漬前應將之剖開,取出瓤籽,用清水洗凈,然後擺一層瓜、撒一層鹽,100千克鮮皮用鹽6.5千克。腌制過程中每隔4小時倒缸一次,共倒缸3次后撈出。

  3.切丁:切製成1厘米的方丁,裝布袋壓榨水分。

  4.醬制:按上述配料比例摻合均勻後放入甜麵醬內醬制,約醬制30天,其中前20天每日應扒3~4次,以後則可1~2次,30天後即為成品。

  產品特點:色澤深褐,富有光澤,帶有濃厚的醬香氣和酯香味。成品柔脆、瓜丁整齊不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5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7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北京浦五房醬肉

  浦五房是從上海遷京的南味肉食老店,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它選料精良,做工嚴細,技藝獨到,創製出以甜、香、鮮、爛為特點的多種美食名餚,在京、滬兩地享有盛譽。

  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選用體重50千克左右,皮薄、肉嫩的生豬,取其前後腿。輔料為桂皮、花椒、大料、蔥、姜、食鹽、紅曲、白糖、黃酒、味精等。

  2.將帶皮豬肉去毛刮凈,切成750~1000克的方塊,在冷庫中用食鹽腌1夜,然後下鍋。

  3.先在白水中煮1小時左右,取出后,用清水沖洗乾淨,原湯加鹽,撇去血沫,清湯后再將肉放置鍋中,同時加桂皮、花椒、大料、蔥、姜和食鹽,用旺火燒開。

  4.開鍋后加黃酒和紅曲,煮1.5小時加糖,並把火力調小。

  5.燒至肉爛湯粘即可出鍋,出鍋時添加味精,並在肉的表面塗上一層醬汁,即為成品。

  6.貯存:置通風陰涼處,存放時間不要超過24小時。夏天應現吃現買,在冰箱中可存放3天。

  產品特點:色澤紅潤、鮮嫩醇香、爛而不碎、甜中帶咸、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6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8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北京醬羊肉

  原料配方:鮮羊肉50千克,鹽1.5千克,干黃醬5千克,大料面400克,桂皮100克,丁香100克,砂仁100克

  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選蒙古羊品種的綿羊,宰殺后按部位剔選,對於靠近後腿關節部位的肉,筋腱較多,切塊宜小,肉塊較嫩部位切塊稍大,便於煮制均勻。

  2.製作:將鮮羊肉切塊,洗凈后入鍋,放入鹽、醬,先用旺火煮1小時,除去膻味和腥氣,然後再加配料,兌進100年老湯(在每次燉肉以後,將一部分肉湯對入下一次的鍋內,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斷延續,把這種鍋鍋相對的肉湯,稱為100年老湯,它是保持醬肉風味的關鍵。用微火慢慢的煮6個小時左右,使料味透入肉中,至肉爛而不碎即為成品。

  產品特點:色澤醬紅油亮,肉質酥軟適口,味道鮮美,沒有膻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7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8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北京天德居熏雞

  原料配方:雞(重12.5千克)10隻醬油125克鹽125克花椒25克八角25克桂皮25克姜5克蔥2段黃酒0.6千克

  製作方法:

  1.宰殺:將活雞宰殺,放血、煺毛后,腹下開膛,取出內臟,用水洗凈瀝干。用棍或刀打平雞脯,雙腳折入體腔內,頭頸壓於翅下,再用小竹撐開膛腔。

  2.鹵煮:把整好型的雞放入鍋內煮沸。撇去浮沫,倒入配料,翻動2~3次,繼續煮沸1小時后取出熏制。

  3.熏制:用鋸末作燃料生煙,將雞全身翻動熏烤5分鐘,皮成紅黃色,外抹一層芝麻油后即為成品。

  4.保藏:春、秋季在通風陰涼處保藏,夏季宜隨制隨銷。切塊涼吃、蒸吃或炒吃均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8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9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北京辣白菜

  原料配方:大白菜(或捲心菜)5千克干辣椒100克姜150克精鹽10克麻油150克白糖適量醋精少許

  製作方法:

  1.針白菜去頭(如用捲心菜,須先入開水燙一下)、去大幫和根,只用後半節洗凈,切成兩半,再順絲切成5毫米粗的長條,撒上少許鹽腌一會,控凈水分,裝入盛器內。

  將白糖入鍋加少量水熬成糖汁,加醋精燒開,起鍋倒在白菜上。同時將姜和部分辣椒分別切成細絲碼放在白菜上。

  2.用麻油將兩個辣椒炸一下,將油倒入碼好薑絲和辣椒的菜上即成。

  產品特點:白而帶微黃,香甜酸辣,爽口清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9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39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芥菜頭辣菜

  一到冬季,北京的菜攤上堆得滿是芥菜頭(又稱芥菜疙瘩)。芥菜頭除了腌著吃外,還可以做一種風味獨特的辣菜。此菜不僅成本低、製法簡單,且有清內熱、開胃口的作用。

  原料配方:芥菜頭1公斤蘿蔔200~300克

  製作方法:

  1.選料:先挑新鮮無蟲的芥菜頭,去掉根、須及莖蒂,洗凈,切成2~3毫米厚的菱形塊。再要新鮮無糠心的大蘿蔔去掉根、須及蒂、莖洗凈,擦成細絲。

  2.煮熟:把芥菜塊放入鋁鍋內,加水至浸沒芥菜塊為準,不蓋鍋蓋,用旺火煮至菜塊稍爛時停火。

  3.燜制:取一個乾淨的密封較嚴的罈子,把一半蘿蔔絲放在壇底上,再把煮好的芥菜塊趁熱撈入壇內,將另一半蘿蔔絲撒在上面,迅速封嚴壇口,壇內的溫度要讓它緩緩降下來。冬季室溫過低,可適當包上小棉被,待其冷卻后才能食用。吃時,可淋上香油及醋,其味酸、辣、鮮、香、其色紅白相間、十分誘人食慾 。

  注意事項:此菜的獨特風味,就是辣味鑽鼻。如不懂訣竅,制出的辣菜,辣味就不濃。煮芥菜時,千萬不能蓋鍋蓋,否則,不僅芥菜的辣味全無,且帶有苦味。芥菜裝壇時,定要趁熱裝入,立即封口,使壇內的溫度慢慢降下來。這是做辣菜的訣竅。另外,開壇取菜時不能沾油,不然易發霉。開壇次數不能過多,免得辣味跑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60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11-5 16:40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特色小吃--狀元餅(京式)

  原料配方:

  皮料:特製粉36千克雞蛋3千克熟豬油8千克綿白糖10千克飴糖10千克碳酸氫銨50克

  餡料:棗泥餡37千克桃仁1千克

  製作方法:

  1.和面:先將綿白糖、飴糖、熟豬油、雞蛋液攪拌均勻,加入麵粉和碳酸氫鈉攪勻即成。但要注意調製時應使油、糖、蛋混合均勻,乳化充分。加入麵粉后應一氣調成,不宜過多攪拌,以防麵糰上勁。調好的麵糰應儘快使用。

  2.制餡:把果料折入預先制好的棗泥餡中,餡的軟硬應與皮面相符。

  3.包餡:由於麵糰延伸性較差,酥性強,因此,包餡時應邊揉推,邊旋轉,逐漸合攏系口。

  4.成型:將生坯系口朝上放入有棗泥字樣的花邊模子內,用手掌均勻用力壓生坯表面,壓實按嚴,使之充滿模具,磕出,碼盤,進行烘烤。

  5.烘烤:爐溫掌握在180~200℃,烘烤15分鐘左右成熟出爐,冷卻后包裝。

  質量標準:

  形態:有花邊,中間印有「狀元」二字,圓形,花紋清淅。

  色澤:表面凸起處為麥黃色,凹處為乳白色,底部呈黃褐色,火色均勻。

  組織:綿酥,餡芯細膩,皮餡均勻,不偏皮,無雜質。

  口味:清香利口,有棗泥香味,無異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7: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