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 那個時候,Z80還沒有過關吶.
矢量字的思路大約是在1976年被提出來的,那時候中國還沒有開始改革開放.也不是哪個人一拍腦袋想出來的,
靈感來自於大陸小學生人人都用過的描紅簿(台灣同學知道描紅簿嗎).
由於各種原因,直到90年代初矢量字型檔才開始真正推廣應用.中國當時的版權意識不強,被別人抄襲也不在乎,
只要有人來交流,幾乎會毫無保留地全盤托出.出於政治考慮,對台灣就更是沒說的了,既然也是用漢字的同胞,
那就拿去用好了.計算原理和方法知道嗎?不知道.那好,也一併告訴你,只是具體工作必須由你們自己來完成.
這樣一來,簡繁兩種字體的矢量化工作就算是有人來分擔了.只要是於中華文化跟上時代前進步伐有利的事,
其功德豈能是用錢可以計算的.拉丁文字等著看象形文字笑話的企圖徹底落空了.中國人不小氣.
但也就是由於過於大方,也確實吃了不少的虧.以往,中國在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時候,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
拿出來與別人分享.現在明白了,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
包括日本在內,不知道從中國抄襲去了多少東西,卻反過來又用專利權來威脅你.最近剛剛知道一件事,
日本人喜歡吃的香菇的人工栽培技術,其實是北海道大學的一個教授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從中國人作的學
術報告中得到的.那人如獲至寶般,回國后馬上用他自己的名義申請了專利權.
哎!
我們今後會多加註意,小人不得不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