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longcheng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廚房藝術寶典系列之《初出茅廬》

[複製鏈接]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1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28 | 只看該作者

廚房藝術寶典系列之《鋒芒畢露》

八珍
八珍其實有四個種類,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各指32種珍貴的原料,具體是:

山八珍:駝峰、熊掌、猴腦、猩唇、象攏、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大鯢)。

禽八珍: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

草八珍: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2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28 | 只看該作者
豬肉各部分的名稱及適宜烹飪的方法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
1.裡脊肉 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 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坐臀肉 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向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 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5.夾心肉 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湯。

6.前排肉 又叫上腦肉。是背部*近脖子的一塊肉,瘦內夾肥,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

7.奶脯肉 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多熬油用。

8.彈子肉 位於後腿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裡脊肉。

9.蹄膀 位於前後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脖子肉 又稱血脖,這塊肉肥瘦不分,肉者質差,一般多用來作餡。

11.豬頭 宜於醬、燒、煮、腌,多用來製作冷盤,其中豬耳、豬舌是下酒的好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3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29 | 只看該作者
高湯(鮮湯) 一般分為毛湯、奶湯、清湯三大類
1、毛湯
毛湯大量用於普通烹調, 餐廚中常常連續滾煮,連續取用補水。
原料:雞骨,鴨骨,豬骨,碎肉,豬皮等, 無特別要求。
火侯:冷水煮滾,去沫,放入蔥姜酒,小火慢煮幾小時。
出湯率:原料的3―5倍。
2、奶湯
原料:選用雞鴨豬骨,豬爪,豬肘等容易出湯白(脂酸)的原料。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文火慢滾至湯稠呈乳白色。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3、清湯
清湯分普通清湯和精製清湯。

(1)普通清湯:
原料:老母雞(自然放養的老母雞),配部分瘦豬肉。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隨後改小火,保持湯麵微開,翻著碎小水泡。火侯過大會煮成白色奶湯,火侯過小則鮮香味不濃。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2)精製清湯 (上湯,頂湯,單吊湯,雙吊湯)
取普通清湯用紗布過濾。 取雞肉斬成肉茸,放蔥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 把雞肉茸放入清湯,旺火加熱攪拌。待湯將沸時改用小火,不能讓湯翻滾。湯中渾濁懸浮物被雞茸吸附后,除盡雞茸。這一精製過程叫"吊湯"。精製過2次的清湯叫"雙吊湯"。

清湯是制湯中最難制的湯,也是質量最好的湯。清澈鮮香。
常用於魚翅,海參或高檔清鮮湯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4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29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爆
爆 (也稱「炮」)是用小油鍋,旺火熱油,原料下鍋后快速操作,只顛幾下或翻幾翻即出鍋的烹調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烹制的原料,大都是細小無骨的,要求刀工處理要厚薄粗細一致,在烹調之前,還必須將調味品準備好,預先製成調味汁,以加快操作,並使鹹淡均勻,色澤美觀。用此法烹調出的菜款具有光色美觀,脆嫩爽口的特點。
一、油爆:將加工好的小形原料用沸水稍燙,撈出瀝水份,隨即再在沸油鍋內炸至七成熟,撈出瀝油,再起油鍋,待油透,投入炸好的原料顛翻一下,加入調味芡汁,(加有團粉的調味汁叫調味熒汁,也叫混汁。油爆用的調味熒汁,一般用蔥末、薑末、蒜末、醬油、鹽、料酒、味精、再加清水團粉調合而成),再顛翻幾下即成。另外一種油爆方法是將原料掛上薄糊不經水燙煮,先放入溫油鍋炸至六、七成熟,然後再起油鍋,按上法烹調,此法適於雞丁,肉絲,蝦、肚塊等小形及鮮嫩的原料。
二、醬爆:先將主料經過掛糊用溫油炸后,再用面醬等調料炮製。比油爆的汁要少。

三、鹽爆:烹調過程與油爆同,但起鍋前用調味清汁(不加團粉、醬油為調味清汁)。鹽爆一般用香菜段、蔥絲、蒜末、鹽、料酒等調味品調和製成。

四、水爆:食品主料用開水氽燙,熟而嫩,另用調味汁蘸食,又稱「湯炮」。

五、家常爆:少油、烈火下原料,調料不加湯,熟嫩不勾汁。

六、蔥爆:當原料炸好后,另起油鍋用大蔥段和炸好的原料一起炮製,其他烹制過程也和油爆相同。

由於各種爆法近似,這裡只舉「油炮羊肚仁」一例:

將半斤羊肚領(羊肚中間較厚部份)撕去皮和油,洗后切成5分見方的塊;蔥、姜蒜、剁成碎末,再將6錢濕團粉、3錢水及適量鹽、料酒、蔥、姜、蒜末調成芡汁。

備好開水鍋,同時在油鍋內放油半斤,用旺火燒熱,然後將切好的肚塊用笊籬盛著,先放人開水鍋氽一下,待肚捲起即取出;后倒入熱油鍋中炸一下,迅速將肚塊連油倒出漏勺中瀝油;然後把肚仁放入鍋中,倒入調好的芡汁,用鐵勺翻攪兩下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5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29 | 只看該作者
怎樣烹制菜肴滑嫩
當你在烹調菜肴的時候,你是否想過為什麼飯店裡的炒肉片總要比家中炒得嫩?經油炸的花生米為什麼會發脆?炸魚塊、桂花肉為什麼會給人外脆里香鮮嫩的感覺?其實這一切都與水有關。
菜梗飽滿、葉片碧綠的青菜就鮮嫩適口,因其含水分多;魚之所以比瘦肉嫩,是因為魚含水分多(約85%,瘦肉含水在74%左右)。烹調也一樣,菜炒得老嫩(尤其是葷菜),就看成熟后原料含水分多少,水分越多菜肴越嫩。

飯店是採用「上漿」的方法來保存原料內部水分的。「上漿」就是在片、丁、絲等細小形狀的葷料外表包裹上一層由澱粉和雞蛋調成的漿糊。如用250克肉絲,可依次在肉絲中放入10克酒、5克鹽。1克味精、一個雞蛋、20克澱粉,。攪拌至肉絲表面有一層透明薄膜狀的糊漿為好,將肉絲放到120C左右的油鍋里,迅速滑散,視肉絲變色,即可撈出待用。這樣,澱粉受熱凝結,隔斷了肉絲內部水分流失的通道。

牛肉由於纖維組織比較粗糙,內部水分又很容易流失,因此家中烹制炒牛肉片時,即使按一般方法上了漿,還會覺得老。而廣東名菜蚝油牛肉片卻滑嫩異常,其道理何在呢?原來牛肉片在上漿的時候加了小蘇打粉,蘇打粉使纖維組織膨鬆起來(加放蘇打粉后,用手反覆抓拌,十幾分種后再加水),然後分多次加水,反覆抓拌,讓水滲進牛肉內,再用澱粉包裹表面,封住水的去路,入油中滑熟后,牛肉片含有大量水分,十分滑嫩適口。一般250克牛肉片要放5克蘇打粉,125克左右的水即可。同樣的道理,我們在炒葷菜時注意保存原料水分,在可能的情況下,讓原料「吃」進一定量的水,那麼其鮮嫩程度一定不亞於飯店的炒菜。

花生米內部含有蛋白,脂肪和水分,經油炸后,蛋白及脂肪的結構變膨鬆,水分蒸發,脫去水分的花生米就變得香脆了。

菜肴含水分多就鮮嫩,脫去水分就香脆,根據這個道理,您就可以做出香脆和鮮嫩集於一體的菜肴來,炸魚塊、桂花肉等菜就是這樣做的。先將魚塊或肉片裹上糊漿,因油炸時溫度較高,通常在150~180C,所以澱粉漿衣就應該厚一點。250克魚塊均用澱粉60克。裹上糊漿的原料入油鍋后,表面受到高於100C的溫度,水分迅速氣化,結成一層發脆的外殼,而內部的水分受糊殼保護未受損失,菜肴就變得外脆里嫩了。原料裹上糊漿,減少內部水分流失的同時,原料的各種營養成分也得到了保護。食之,既滑嫩又富有營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6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29 | 只看該作者
一、腰 腹 部 分(質嫩):適合炒肉片,火鍋
Tenderloin (Short loin) 裡脊 ............. (脊骨內側(腹側)條肉)
Porterhouse(Short loin) 裡脊,外脊 ........ (臀腰部脊骨背側肉)
T Bone ... (Short loin) 裡脊,外脊 ........ (胸腰部脊骨背側肉)
Strip loin (Short loin) 嫩腰(詐稱裡脊) ... (二側腰肉)
Rib eye ......... (Rib) 上腦,外脊(詐稱裡脊)(胸部背脊肉,略肥)
Top Sirloin . (Sirloin) 米龍(詐稱裡脊) ... (盆骨后肌,近腰臀肉)
Tir-tip ..... (Sirloin) 三岔肉 ........... (盆骨前肌,近腹腿肉)
Hanger ........ (Flank) 牛腩 ............. (胸腹隔肌)
Flank, Skirt .. (Flank) 牛腩,腰窩 ........ (下腹肌)
二、后 腿 部 分(較老,瘦): 適合:烤,醬,鹵
Rump ......... (Round) 後腿,仔蓋,臀尖 ... (近腿臀肉)
Sirloin tip .. (Round) 後腿,粗和尚頭 .... (大腿前伸肌)
Eye round .... (Round) 後腿,榔頭肉 ...... (大腿肚內芯)
Top Round .... (Round) 後腿,底板肉 ...... (大腿肚)
Bottom Round . (Round) 後腿,黃瓜肉,腱子肉 (大腿肚近膝)
三、肩 胸 (前腿) 部分 (質老,略肥):適合:燉,紅燒,醬,鹵

Blade .... (Chuck eye) 上腦,前燒 . (近i脊背肉,質較嫩)
7 Bone ....... (Chuck) 前燒,牛肩肉 (肩背肉)
Shouder ...... (Chuck) 前燒,牛肩肉 (肩臂肉)

肘子, 胸口 (質極老) :適合:燉,紅燒,醬,鹵

Shank ... 肘子,蹄胖,牛腱子 . (前後小腿,瘦)
Plate ... 弓扣,牛筋肉,牛腩 . (上腹肌,瘦)
Brisket . 胸口,奶脯,牛筋肉 . (胸脯肉,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7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30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拌、熗、腌
拌、熗、腌的菜大都是冷盤,通常稱為涼碟或涼盤。冷盤的品種很多,大致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屬於熱制涼吃的菜。例如一部分自煮、醬鹵、油燜、炸烤、蒸熏的菜等,除了熱吃之外,也適於涼吃。其烹調方法大致與熱菜相同。另一類是屬於冷制涼吃的菜。拌、熗、腌就是常用的冷制方法。冷盤在口味上要求干香、脆嫩和爽口,在色彩形態上要求整齊、鮮潔和美觀。以上兩方面相輔相成,構成了冷盤的特點。固此,冷盤不僅在烹調方法上,而且在裝盆技巧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一、拌 拌菜一般是把生料或涼的熟料改刀加工成絲、條、片、塊等小料后,再用調味品拌制而成。拌菜的調味品,主要是醬油、醋、麻油等,取其清香爽口)也有根據口味需要,用蒜未、姜未汁、辣椒面、花椒面、芝麻醬、自糖等調味的。拌菜中的葷料大部經過煮或燙等晾涼后再拌制,但也可採用熱拌而吃其溫涼的,如拌肚絲、拌香椿芽。拌素菜除用熟料拌制外,還可以用生料拌制。做生料菜時,需將整料用沸水或消毒水洗凈,消毒后再切小拌制。
二、熗 熗菜製法是把生料加工成絲、條、片、塊等小料用沸水稍燙或溫油鍋稍炸,瀝去水、油,趁熟(也可晾涼,但熱時容易入味,可視烹調要求而定)用花椒油、花椒面或鮮花椒為主的調料摻和稍放片刻,使味滲透原料內部即成。
熗的特點:鮮嫩質脆,味透爽口。
熗的特點:鮮嫩質脆,味透爽口。

例蝦子熗芹菜

原料:芹菜半斤,蝦子半錢,玉米片1兩,花椒油、鹽、味精少許。

做法:將芹菜去根、葉、洗凈切成段;將玉蘭片,片成小片;將蝦子用熱水泡,洗凈后瀝干水份后在花椒油內稍炸。

芹菜及玉蘭片放在開水鍋內燙成八成熟取出用涼水浸涼瀝干水份,再把炸好的蝦子,花椒油倒入加鹽、味精少許,放片刻即成(放置后調味滲透入味)。

有些地區是將拌和熗列為一種烹調方法。熗與拌的區別在於;拌菜多用醬油、醋、香油(通稱三合油)等調料拌制,熗菜多用花椒油等調料拌制,這是之一。區別之二是,拌菜大多用生料或熟料涼拌而成,熗菜則多用熟料熱拌,或涼拌而成。但有些拌萊需用花椒粉拌制去其異味,熗菜也有生料製成如熗黃瓜,熗茭白,熗蝦等。

三、腌 腌制的方法很多,在冷盤中一般常用的有鹽腌、醬腌、醉腌等。

1、鹽腌:是將原料用食鹽擦抹或放在鹽液中浸漬的一種腌制方法,也是腌制中最基本的方法,在其他各種腌製品的加工過程中,大部也需要經過鹽腌這一道工序。經鹽腌食品,水分排出,鹽分滲人,能保持它原來的清脆鮮嫩而不膩口。

2、醬腌:是以醬和醬油、鹽、自糖等將原料擦抹的一種腌制方法,經過醬腌的食品,色澤紅亮,脆嫩鮮香。

3、醉腌:是用蔥、姜、食鹽、桂皮、八角、花椒子和適量的水,在旺火上熬出香味,待其冷卻,撈出蔥、姜及香料,再用鈔布過濾,加入白糖、味精、高粱酒即成醉露。一般是將活的動物性原料,通過酒浸醉死,不再加鹽,即可食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8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30 | 只看該作者
飲酒與酒溫  
  喝酒講究酒溫,自古有之,中外皆然。
  啤酒 在酒類中屬於「嬌嫩」的酒種,敏感性強,適宜冷卻后飲用,但千萬不能加冰塊,因冰塊會加速氣泡的消失,將香味沖淡。若冰得過分則會失去原有香味,太溫又會突出苦澀味而破壞啤酒風味。一般認為最適溫度為10℃左右。美國人喜愛在5℃-10℃之間喝,而比利時人則要將溫度升高到10℃后再喝。據說這時啤酒的芳香才會全部散發出來。世界上第一部冷氣機誕生時並非是用來降溫去暑,而是用於冷凍啤酒的。

  香檳酒 也要冷凍后喝才夠味。一般在飲前切莫搖動,應直立靜置在冰箱中冷卻1小時,這不僅可增添酒的風味,還避免開瓶時發出的一聲巨響。有時人們故意要這聲巨響,是使喝香檳酒時有個氣派。實質上,使瓶塞往外沖會打擾別人,且酒與香氣一起噴出,實在是不必要。由於香檳酒是在喜慶日里喝的,因此在宴飲時,不能隨便用玻璃杯子代替,只有精緻的香檳杯才能配襯醇美的香檳,如闊平口碟形酒杯、笛型酒杯、碟型高腳闊身酒杯。

葡萄酒 既可冷凍后飲,也能在常溫下喝,這要根據葡萄酒的色澤、類、氣候條件和個人愛好來決定。

1、紅葡萄:通常喝紅葡萄酒時酒溫宜稍高些,這是因為紅葡萄酒的酒質較為豐滿,我們喝紅葡萄酒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濃厚的風味,如溫度太低便享受不到它的優點。所以,一般喝紅葡萄酒時酒溫應在17℃-20℃之間,最高不能超過22℃。

2、白葡萄酒:除了少數極品外,絕大部分都呈現出其清鮮爽快的酒質,若稍加降溫冷凍后喝更能欣賞到這份特性。喝白葡萄酒時,使之冷卻到8℃就夠了,溫度若再下降則會影響酒的香氣和特性。另外,喝酒時要不斷搖晃酒杯,以享受酒的香氣。舍利酒要冷凍后飲,才會顯出其風味;有些人喜愛在味美思中加冰而飲,據說這會產生意外效果。
  
3、德國的紅葡萄酒味道較單薄,適宜凍飲。義大利北部生產的Bardolimo與Dolcetto等酒是可以冷卻后才喝的紅葡萄酒,因這種酒酒質輕,與其傳統紅葡萄酒的風格大不相同。法國東北部的阿爾薩斯酒區生產的紅葡萄酒也宜在冷凍后飲用。

  白蘭地酒 是藉助人的體溫而升高酒溫。所以使用的酒杯較特殊,杯口由下而上逐漸縮小,呈百合狀,或稱鬱金香狀,酒不宜斟滿,約30毫升足矣。一旦手掌緊貼杯肚,人體熱量即通過玻璃杯傳至酒中,酒內芳香物質因受熱揮發而凝聚杯口。所以嗜酒者往往把杯中物先聞個夠,然後才輕啜淺飲,品嘗享受;但也有因感酒烈而加冰飲用的。

  威士忌與朗姆酒 的飲用基本上與白蘭地相仿,多以凈飲為佳。不善飲者也可兌水或加冰,基本上不會影響酒的香味。

伏特加 俄羅斯人喜歡將伏特加先冷凍后再凈飲,它更能與其他酒類混合,可加冰、兌水和加果汁,調製成雞尾酒後再飲用。

雞尾酒 絕大多數是冰冷飲的,個別的也有用果汁、咖啡、茶等煮沸沖兌朗姆酒而熱飲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9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30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炸
炸,即將油用旺火燒滾(只七、八成熟),將食物下鍋。一般油比原料多數倍(俗稱大煙鍋)。此時,火不宜猛,應適時翻動,嚴防過老或不熟,炸成焦黃色即可。有的大塊原料要復炸。炸食特點為香酥脆嫩,但對保持營養素不利,也不易消化,不宜多採用。常用炸法有清炸、干炸、軟炸、酥炸、紙包炸及其他炸法等。
一、清炸 將生原料用醬油、鹽、酒拌漬,入熱油鍋用旺火炸透。一般不掛糊,炸成后外酥內嫩。

例:清炸大腸

豬大腸半斤,洗凈、除臭,煮熟。然後再入鍋,加鹽一錢及清水,旺火上燒滾,取出,每根大腸塞入蔥一根。鍋內放油1斤,旺火燒十成熟,下大腸,炸成紅色,撈起,拔出蔥,把大腸片成三分厚的片,即成。食時可蘸面醬拌蒜泥或花椒鹽。

二、干炸 將生原料經過調料拌漬后,去水份,拌干團粉,炸焦。可使原料外酥脆,顏色焦黃。

清炸、干炸都必須根據原料的老嫩等性質,掌握好油溫及火候,通常對嫩的、形狀小的如條、塊、片等原料,應在油沸時下鍋,炸的時間要短,約八成熟即出鍋,然後待油沸后再放入一炸撈出。對形狀較大的整料,要在油熱到七、八成時下鍋,在鍋內多停留一些時間,或問隔地炸幾次,有時也可把鍋端離爐火數次,以烹製成外香脆、內酥嫩的菜肴,清炸和干炸的原料一般是炸成后即戍菜肴,食時另配調味品蘸淋。

三、酥炸 將原料蒸煮熟爛,在外面掛上蛋清、團粉糊,再下鍋炸(也有不掛糊的,一般掛糊的大都是拆骨原料,不掛糊的大都是不拆骨的原料)。操作時,在油沸后將原料下鍋,直炸到外層深黃色發酥為止。酥炸的特點是外酥里爛、鬆脆異常。

四、軟炸 用形狀小的塊、薄片、長方條之類的原料掛糊后,在鍋內油燒六成沸時下鍋,油的溫度太高會外焦內生,溫度太低會脫漿,炸時應將原料分散鍋中,不使粘連,炸到外表發硬約八、丸成熟時撈出,然後將鍋內油燒沸再放入,一炸即好。這種炸法時間短,其特點是外層酥脆,內香嫩。

例:軟炸腰花

將豬腰1斤各片成兩半,去臊,鍥十字花刀再改成方塊。蛋清、團粉調稠糊,腰子用鹽、料酒、味精拌勻,燒上蛋糊,燒熱油,逐個炸腰子,糊凝時撈出。然後,油再加熱,沸時,復炸,至外脆肉熟,撈出,裝盤,撒上椒鹽即成。

五、紙包炸 紙包炸多數是用鮮嫩、無骨的凈料,加工成片形或丁形,用蛋清調好加入配料和調味品后,用糯米紙或玻璃紙包起來,投入油中去炸,這種炸法的特點是能保持原汁,使原料特別鮮嫩。操作時應用旺火,在冷油或油至四、五成熱時放人原料,待油沸,紙包浮起呈金黃色即成。

六、脆炸 將帶皮的原料(一般是整隻雞、鴨之類),先用沸水略燙取出,使外皮收縮繃緊。並在表面上抹上飴糖,吹乾後放入旺火熱油鍋內,不斷翻動,並將熱油灌人腹內,待全身炸至淡黃色時,再將油鍋端高人口,讓原料在油內浸炸酥透再上人,待油溫上升時取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0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31 | 只看該作者
酒釀(米酒)製作 3 篇
酒釀(米酒)製作及心得
說清楚做酒釀其實是很麻煩的,幾次有朋友發帖子問怎麼做,我都因其麻煩而沒回帖子,我寧可做好了送給您吃。做酒釀要有失敗的精神準備,練幾次,知道用哪些容器、在家裡什麼地方發酵(廚房還是暖氣旁)、怎麼保溫,自己形成了一系列的操作規律就好辦了。
前提條件:
1、 做酒釀的前提是你要買到酒麴。

2、米酒要在30攝氏度(華氏大約80度)下發酵,所以製作酒釀要選擇夏天或冬天(暖
氣旁)的季節。

步驟:

1、將糯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後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麴發酵的);
1、將糯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後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麴發酵的);

2、 將米飯剷出一些到用來發酵米酒的容器里(我是用有蓋的陶瓷湯盆),平鋪一層;

3、 將捻成粉后的酒麴,均勻地撒一些在那層米飯上

4、再剷出一些米飯平鋪在剛才的酒麴粉上,再鋪上一層米飯……就這樣,一層米飯、一層酒麴的鋪上,大約4層(隨意,看您的米飯和酒麴的多少);

5、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

6、大約發酵36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此時已經是酒香四溢啦),加滿涼開水(為的是終止發酵),再蓋上蓋后,放入冰箱(儘快停止發酵,早日吃到口)

心得:

1、做酒釀的關鍵是乾淨,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長毛。您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鏟米飯的鏟子和發酵米酒的容器都洗凈擦乾,還要把您的手洗凈擦乾。

2、發酵中途(12小時、24小時)可以打開蓋子看看(別經常開蓋),如果沒有酒香味、米飯還沒有結成豆腐塊的趨勢,可以將容器蓋拿到廚房的火上加熱,然後再蓋上,使其中的米飯不至於因溫度不足而不能繼續發酵(這是我的土招)。

3、酒釀的製作過程很乾凈,所以,如果偶爾發現有一些長毛的現象(有時是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除去毛毛,酒釀還是可以吃的。如果您每次做出的酒釀都長滿了長毛,又是五顏六色的,估計是哪個操作環節沾生水或油而不幹凈了,我勸您還是別吃了,就當這回交學費了。

4、我用普通的大米也做過酒釀,效果也不錯。
二、如何做米酒
將糯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泡4-5小時, 籠屜上放乾淨的屜布,將米直接放在屜布上蒸熟。因米已經過浸泡,已經漲了,不需要象蒸飯那樣,在飯盆里加水。蒸熟的米放在乾淨的盆里,待溫度降到30-40度時,拌進酒藥,用勺把米稍壓一下,中間挖出一洞,然後在米上面稍灑一些涼白開,蓋上蓋,放在20多度的地方,經30小時左右即可出甜味。
現時天稍涼了,因此,如家裡室溫在20度,可用棉衣將盆包焐起來。中間可打開看看,可適量再加點涼白開。糯米酒做好後為防止進一步酒化,需裝瓶放入冰箱存放,隨時可吃。
蘇州的酒藥上面有用量的指示。

做糯米酒的關鍵是器皿乾淨,絕不能有半點油花。最好在做前,將要用的蒸鍋、籠屜、屜布、盆、蓋、拌勺等統統清洗一遍。如沾了油花,肯定做不成功,米會出綠、黑霉,要不得。如米面上有點白毛,屬正常,可煮著吃。下面的可直接吃。為保證乾淨,我特意用了一新的屜布,這塊就留著蒸糯米用了,蒸包子什麼的,用玉米葉當屜布即可。
三、怎樣作米酒(酒釀,甜酒)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古人叫「醴」。南方人很喜歡吃。過年時許多人家都要做。到了國 外自己也試著做,失敗幾次后終於做成了。這裡將自己的經驗介紹一下。
 
到中國店買袋裝的糯米五磅,酒麴一袋(兩枚裝)。
先用水將糯米泡開(半天就夠了),漂洗乾淨。
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乾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 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麼也蒸不熟。這有失敗 的經驗。

將一枚酒麴研成粉末待用。

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 許涼水,用手將糯米弄散。用水要盡量少。將酒麴撒在糯米上,邊撒邊拌,盡量混均勻。不要性 急,撒一層,混勻后再撒。留下一點點酒麴。

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大一點的電飯鍋就好。泡糯米也是用它。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 實。放完后將最後一點酒麴撒在上面。用少許涼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 一壓,抹一抹,使表面光滑。

最後用保鮮膜覆蓋在糯米上,盡量不留空隙。蓋上蓋子。放置在保溫的地方,比如衣服筐里。

我是將容器放在烤箱里。老式烤箱裡面總有一點火苗,剛好可以保持溫和的溫度。這是偷懶的法 子。最好還是用衣服被子什麼的保溫,冬天室內溫度不穩定。

大約過三天就好了。中間隨時檢查,看有無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第三天就可以嘗嘗。完 成發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氣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沖鼻,嘗不到生米粒。這時就可以 揭去保鮮膜,米酒就成了。做得好的,糯米不散,可以分割成塊。

如果發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

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麴的時候,如果水灑多了,最後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就散。

說起來,這種酒麴發酵技術還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發明。酒麴中有灰黴菌和酵母菌兩種微生 物。灰霉將澱粉轉化成糖,即糖化過程;酵母將糖轉化成乙醇,即酒化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都 進行到適當程度,才有美味的米酒。

歐洲直到上世紀才知道這種方法。在此前,歐洲艘蠢媒湍附苯臃⒔妥齔曬疲? 要麼藉助麥芽將澱粉糖化並結合發酵做成啤酒。中國古代的發酵技術沒的說。

古人居然能利用兩 種微生物的分工合作,真是厲害。其它如醬油,醋,食用色素紅麴黴素,霉豆腐,泡菜,豆豉, 臭豆腐等等,都是了不起的發明,大部分是中國特有的。

  比如,同樣是泡菜,美國的酸黃瓜太酸,味道也不好。這是由於他們加的是酵母菌和糖,酸 味主要來自醋酸。中國的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酸味主要來自乳酸,味道美極了,想想就流口水。 前者是有氧發酵,後者是無氧發酵。
  
言歸正傳,做米酒時要注意:

  1)拌酒麴一定要在糯米涼透以後。否則,熱糯米就把灰黴菌殺死了。結果要麼是酸
的臭的, 要麼就沒動靜。

  2)一定要密閉好。否則又酸又澀。

  3)溫度低也不成。三十攝氏度左右最好。

  作好的米酒可以生吃。但對腸胃有些刺激。最好羼水煮來吃,味道就柔和多了,既不會甜得 發膩,酒味也不太濃。煮食也可以加湯圓和別的東西。
  沒有糯米,可以蒸玉米粉,蒸的時候隔一段時間將玉米粉打散,再洒水攪拌。

  沒有蒸鍋,也可以用生糯米。不過我沒試過。別人這麼做過。一煮就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1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0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酥與香酥
一、酥
酥菜製法有兩種,一是經過酥制達到骨酥肉爛之目的。特別是骨、刺比較多的魚類,具體烹製法是:主料擺入鍋內加調料燒開后改小火,慢慢燒烹使其骨酥、刺軟為標準,如「酥鯽魚」。二是「酥糊」,把麵粉、雞蛋和油調成的糊稱為「酥糊」。酥菜的做法很多,口味各異,有的香鮮,有的酥甜。製做時可根據原料的性質和食用口味來選擇。

例 酥小鯽魚
原料:小鯽魚(每條約2―3寸)3斤,醋、醬油各5兩,白料酒1兩,白糖1兩,薑片5錢、蔥白2兩,糖色1兩,花椒、八角、桂皮、丁香、香油、五香粉適量。

製法:魚去鱗、鰓,剖魚腹取出內臟(不要弄破苦膽),清水洗凈。蔥白切成3寸長的段。醋、醬油、料酒放在一起調好。將薑片鋪鍋底,撒上桂皮、丁香、花椒、八角等香料。然後將魚頭朝鍋邊,魚尾向鍋心。碼成圓圈,撒上五香粉。在中間再橫碼一排魚(遮住中間空隙)。將蔥段以菊花形擺在魚上面,再將白糖撒在蔥段上,將香油,糖色澆上,加入調料水一碗。在旺火上燒開后蓋嚴,移到微火上煨,根據水的蒸發可陸續加調料水便可,(約需九個小時),待魚涼后再取,以保持魚形完整。吃時在魚上放少許蔥,淋上原湯即成。

例 糖酥丸子

用料:肥膘肉3兩、雞蛋2個,麵粉1兩,糖2兩,油、青紅絲。

製法:將肥膘肉切成一分見方的丁,用雞蛋和麵粉攪拌均勻待用。鍋放油,燒至八成熟時,將調好的肉丁擠成六分的丸子,下油鍋炸成金黃色時撈出。原鍋留少許底油放糖,加適量的水,待水將盡,放炸好的丸子翻炒,使糖漿均勻地掛在丸子上,撒上青紅絲出鍋即成。

二、香酥

雞、鴨加上調料后在火上煨熟或蒸熟,傾去湯汁用蛋清與團粉的混合液塗抹在雞、鴨皮上,置油鍋中炸酥即成。其特點是香酥不膩,適於佐酒。

例 香酥雞

原料:嫩雞一隻(凈重約三斤)油三兩(實用量),料酒五錢,醬油五錢,桂皮五錢,丁香一分,蔥、姜五錢,鹽三錢,味精二分,團粉一兩。做法:將開膛雞,洗凈后加上斜酒、醬油、蔥、姜、鹽、桂皮、丁香、麻油,蒸熟,取出待用(約2―3小時);將蒸熟的雞表面塗以麵粉,急火炸至外焦里白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2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0 | 只看該作者
家常紅燒菜的心得
紅燒菜,家家都在做,成品多為深紅、淺紅或棗紅色,它的色澤紅潤,味道鮮咸微甜,酥爛適口,汁黃濃香。但做到紅而發亮,味濃汁厚,可需要一點工夫和竅門哦。
一、選料加工 紅燒萊對原料適應性較強,但原料質地對成菜影響較大,故選好料仍是做好菜的前提。如紅燒肉宜用五花肘肉,紅燒肘子宜用前肘,紅燒雞宜用隔年大公雞,紅燒魚宜選用1000克左右的鯉魚等。原料應保持新鮮、無變質、無異味。加工時應根據原料特點,可以整隻,也可切片(如紅燒肉),切塊(紅燒魚塊),切段(紅燒海參),切茸(紅燒丸子),但一般不宜切得過小、過薄,否則因長時間加熱,原料易碎。總的要求是整齊劃一,大小一致,長短相等,厚薄均勻,便於烹調入味。

二、肉要煸透,魚要煎香所謂煸透,就是指將鍋內所有的肉塊煸炒變色,肥肉冒油,見有亮光。一般市場上買的肉,最好先用水焯一下,再煸炒。焯的意義在於去除肉中的殘血和腥味,煸炒時不要放太多油,煸炒完后,可以潷掉一些炒出的豬油,才能做到肥而不膩。如果做紅燒魚,一定要新鮮魚,等煎至兩面金黃,表面有一層薄薄的硬皮時方可出鍋待燒。這一步是紅燒菜形成光澤的關鍵,否則成菜暗淡無光,支離破碎。

三、要先上色,后加水,一步到位。 當原料煸炒或煎好后,另起凈鍋,鍋內放油,燒熱應先倒入紹酒、醬油等作料。等醬油的顏色附著在原料上后,再加鮮湯或水(湯水一次放足,中途不要續水,一定記住還要蓋上鍋蓋),下主料用急火燒開,撇凈浮沫,調好口味,中火慢慢燜煮,燒至原料酥爛,使味汁滲入原料內部,用急火收濃湯汁即成。只有用慢火才能使熱量緩緩進入原料內部,使原料成熟入味。兩頭用旺火,中間用中小火,這是紅燒成菜的關鍵。如果不等原料上色就放水,調料被水稀釋,成菜就會灰白無光。湯一次要放足,燒肉最好淹過原料,燒魚可以少一些。如果湯多,難以收濃滷汁,湯少,中途加水會影響菜肴的口味和顏色。

四、專門說說「調色調味」 紅燒菜的初步上色,是與烹調加工同時達到的。紅燒魚過油時即炸成淺紅色,在正式烹調時上色需藉助糖色、醬油、料酒、葡萄酒等提色。但注意不要上色過重,以免影響色澤。

紅燒菜口味以咸鮮為主,略帶甜味,主要是用醬油調味,糖的用量要適度,宜少不宜多。

紅燒菜講究原汁原味,因此下湯要適當,湯多則味淡,湯少則主料不易燒透,一般說下湯以原料的2倍左右為宜,當燒至占原料的1/4時起鍋。收汁不要過緊,過緊湯汁濃稠,會失去紅燒菜的特色。勾芡也不要過濃,勾少許水澱粉,使汁明芡亮,主料突出。

調色與調味,兩者是不可分割的。調色時有調味的作用,調味時也有調色的作用。這就要求在菜肴成菜階段,下醬油、糖色時不宜過多,以免湯計過深,影響口味和色澤。原則是宜淺不宜深。
五、關於燜燒用火,一般是「文火肉,急火魚」

當原料接近酥爛時,要立即轉入大火收濃湯汁。此時,應及時調整菜肴口味,確保菜肴成熟時口味準確,色澤紅亮,湯汁濃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3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0 | 只看該作者
川菜中各種著名的複合味調製秘訣
川菜的味相當豐富,號稱百菜百味。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魚香、麻辣、辣子、陳皮、椒麻、怪味、酸辣諸味。調製這些複合味有很大的難度,但若掌握了它們的配方及調製方法,基本上也能學得八九不離十。現在分別介紹如下(按其重量比例作為單位):
1.魚香味: 蔥姜蒜泥1,泡椒0.5,四川豆瓣醬2,糖1.5,醋1.5,醬油、酒、味精適量。調法是先煸蔥、姜、蒜、泡椒,再煸豆瓣醬出紅油,與其他調料混合。色紅味甜、酸、辣均衡,都不算太濃。可做魚香肉絲、魚香茄子、魚香蘸汁等。

  2.麻辣味:花椒0.5或花椒粉0.2,干辣椒0.3,四川豆瓣醬3,糖1,醋1,蔥、姜、蒜、酒、醬油、味精適量。調法是先將干辣椒段炸至褐色,再下花椒炒香,煸蔥姜蒜之後下其他調料。為取麻味,還可加些花椒粉。(油炸花椒起香,麻味來之於花椒粉)。特點是色澤金紅,麻辣鮮香,有輕微的甜酸。可制麻辣魚丁、麻婆豆腐等。

3. 辣子味: 四川豆瓣醬1,糖0.3,醋0.3,蔥、姜、蒜及醬油、味精、酒適量。調法是先下蔥姜蒜煸香,再將豆瓣醬煸炒出紅油,下其他料調和。特點是鮮辣中帶有極微的甜酸味。可制辣子雞丁,辣子魚丁等菜。

  4. 陳皮味: 花椒0.5,干辣椒1,四川豆瓣醬3,糖2,陳皮2,醬油、味精、蔥、姜、蒜、酒適量。調製法為先將干椒炸焦,再煸花椒出香味,如用陳皮塊,亦加煸炒,若用烤乾的陳皮碾成的粉,可在烹調近完畢時灑入。煸蔥、姜、蒜出香味后再煸 瓣醬,隨後下料加湯及其他作料燜燒原料。口味特點是麻辣鮮香,有陳皮特有的芳香味,可制陳皮牛肉、陳皮雞等。

5. 椒麻味: 蔥白10,花椒2,醬油12,糖2,醋2,味精、鮮湯少許。製法是將花椒用酒浸泡一夜,然後與蔥白一起剁成細泥,加醬油、糖、醋等其他料調攔而成。特點是麻香鮮咸。可用於調攔椒麻允片、椒麻肚片等菜。

6. 怪味:四川豆瓣醬1,芝麻醬1,糖0.8,醋0.8,花椒粉0.05,油1,蔥、蒜泥各0.1, 醬油、鮮湯適量。製法是先以油煸四川豆瓣醬至油變紅,用鮮湯調開芝麻醬,再加上所有作料調攔均勻而成。特點是辣、麻、甜、酸、咸、鮮、香諸味融為一體,味覺非常豐富。可調製怪味雞丁、怪味鴨片等等。

  7. 酸辣味:酸辣味有用於炒爆菜和用於燴菜之分,前者比例為:四川豆瓣醬1,糖0.6,醋0.9,蔥、姜、蒜及酒、醬油、鮮湯、紅油適量。製法是先煸蔥、姜、蒜和豆瓣醬, 再調和其他味料。後者比例為白鬍椒粉0.8,醋6,蔥花香菜末6,麻油少許。前者特點是酸辣而香,微有甜味,後者酸辣爽口,上口咸酸,下咽時始覺辣味。用於炒爆菜如酸辣魷魚卷、酸辣魚片;燴菜如酸辣湯、酸辣燴雞血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4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2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蒸
蒸是以蒸氣為傳導加熱的烹調方法。在菜肴烹調中,蒸的使用比較普遍,它不僅用於烹制菜肴(蒸萊餚),而且還用於原料的初步加工和菜肴的保溫回籠等。
蒸制菜肴是將原料(生料或經初步加工的半製成品)裝入盛器中,加好調味品和湯汁或清水(有的菜肴不需加湯汁或清水,而只加調味品)後上籠蒸制。

蒸制菜肴所用的火候,隨原料的住質和烹調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只要蒸熟不要蒸酥的菜,應使用旺火,在鍋水沸滾時上籠速蒸,斷生即可出籠,以保持鮮嫩,對某些經過細緻加工的各種花色萊,則需用溫火蒸制,以保持萊餚形式、色澤的整齊美觀。蒸制菜肴是為了使菜肴本身汁漿不象用水加熱那樣容易溶於水中,同時由於蒸籠中空氣的溫度已達到飽和點,菜肴的湯汁也不象用油加熱那樣被大量蒸發。因此,一般較細緻的菜肴,大多是採用蒸的方法。蒸制菜肴根據用料的不同,可分為清蒸、粉蒸等。
例清蒸鰣魚

原料 鰣魚(帶鱗、整塊)1斤半,火腿6錢,筍1兩6錢,香菇3錢,熟豬油1.5兩,生網油1兩,蔥、姜各3錢,料酒6錢,鴨湯2兩,鹽、糖、蝦子、胡椒面、味精適量。

做法 將魚塊剖成兩片,在肉面厚處斜划二至三刀,不可劃破魚皮和弄掉魚鱗,因鰣魚含脂肪高,每百克含16克,且在魚鱗之下,用清水洗凈揩乾,把魚塊在沸水中燙一下,除去腥味及魚鱗表面的污物,再洗一遍,魚鱗朝上平放在魚盤內。然後將火腿片、香菇、筍片配在魚塊上,鋪成花形,澆上熟豬油、料酒、白糖、鹽、蝦子、鴨湯,再用生網油蓋上,姜、蔥放網油上,隨即上籠蒸10分鐘即可出籠,揀出蔥、姜,潷出魚湯,在魚湯內加味精、胡椒粉拌勻后,再澆在魚上即可食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5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3 | 只看該作者
做好「清蒸魚」,環環有秘訣
無論你在北美還是在歐洲、澳洲,無須特別的原料你就可以做出高水平的清蒸魚。清蒸魚雖是普通的家常菜,但如果做出高於飯店的水準,我還要先告訴您清蒸魚製作中各環節的秘訣。回去試試,馬上您就會有「美食家」的權威感覺了。
秘訣一:魚的重量控制在600克左右,這樣大小的體積,擺在魚盤中,看上去美觀,而且生熟火候好把握;
秘訣二:收拾魚時,可將魚脊骨從腹內斬斷(用刀尾鋸斷),以防魚蒸熟後由於魚骨收縮而使魚的整體變形,但如果您的手藝比較生疏,不斬也行,免得還沒開始蒸,就把魚糟蹋變形。將魚收拾乾淨后,在魚體兩側抹勻豬油(清油也湊合啦),再沾少許白酒(你也可以嘗試沾些洋酒,也許又開創出新口味);

秘訣三:將約50克肉餡拌入一點醬油、麻油、鹽、薑末、香菇末後放入魚腹中,既可使魚味更鮮又可撐起魚腹,使蒸出的魚形體飽滿;

秘訣四:取大塊老薑,取最長段切成均勻漂亮的細長絲,將大蔥取中段(不清不白處,與薑絲等長)切絲,(為了美觀,誘發食慾)鋪在魚盤上,將魚入盤后再在魚身上撒些蔥薑絲;

秘訣五:一定要在蒸鍋水開后,再將魚入鍋(千萬別涼水將魚上鍋蒸,那就砸鍋了。很多清蒸菜的秘訣都是水開后食物入鍋蒸);

秘訣六:蒸6-7分鐘即關火(火候是頂級秘訣);

秘訣七:關火后,別打開鍋蓋,魚不取出鍋,利用鍋內餘溫「虛蒸」5-8分鐘后立即出鍋,再將預先備好的調料(醬油、醋、清油、很少的鹽或不放鹽)淋遍魚身(不能放味精,以求清淡、鮮嫩),再隨意擺上幾根散香菜後上桌開吃。

特色:此魚嫩如豆腐、香如蟹肉,清淡爽口。如果吃的時候有旁人在座,您要將筷子儘快悄悄對準魚腹(最嫩最香的精華之處),先下手為強!

要點補充:

1、如果是清蒸蓮魚或草魚等稍大的魚(重量應控制在1000克左右),蒸的時間還可以再延長2-3分鐘,但不要太長時間。別忘了「虛蒸」招數。

2、蒸稍大的魚時,可在魚身下架兩根筷子,使魚離開底盤架空,魚身全面遇熱快熟,出鍋后,在廚房裡,悄悄把筷子撤出,別讓吃客發現你的竅門。

3、蒸稍大的魚時,還可以將魚立起來(象魚在水裡遊動的樣子)蒸。這時,可用一節約5厘米長的大蔥撐開魚腹,使魚平穩立住,在魚身兩側扣放兩個小陶瓷碗固定魚身(魚腹內不放肉餡)。此時,還可以在魚身兩邊各側刨三刀,並在每個刀縫處夾入一片姜。魚蒸熟后,將小碗撤走再上桌。

4、也可以將調好的、準備最後淋在魚身上的(醬油、醋、油)汁放在一個小碗里,與魚一起上鍋蒸,待魚出鍋后,將此調料也從鍋中取出,澆在魚身上,這樣的澆汁與前面的生汁相比,少了一些生澀,魚味更溫香柔和,適合老年人和喜歡清淡者的口味。

怎麼樣,這可是我清蒸武昌魚的真傳秘籍大全,環環是秘訣!很多人只對肉末等看得見的細節有所啟發,事後還忘了幾點要領,其實,火候、「虛蒸」的招數可是真正的秘訣哦。有些環節你不可改變(火候秘訣),否則就沒有高水準的味道了,但有些環節,你可以試著(根據自己的口味和當地調料的優勢)進行改進。

不要以為清蒸魚太麻煩太麻煩了,照著這個程序親自操作一次,您就會有很深印象了,因為它的味道會使你無法忘記這清蒸的程序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6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3 | 只看該作者
性情好壞就由飲食來對付
  研究發現,食用碳水化合物比吃其它食品更使人精力充沛,心情舒暢,這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分解時會使大腦產生大量的羥色胺,促使人心情變得舒暢、安寧,甚至可以使人減輕痛感,而狂躁和憂鬱症患者的大腦內通常缺少羥色胺。英國醫學專家證明,水果、蔬菜、黑麵粉及糖類,對心情焦慮、壓抑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如馬鈴薯、燕麥、黑麵包、水果、蔬菜中就含有能使人心情愉悅、安寧的物質,常吃會使人心情舒暢、恬靜。研究者還認為,英國人之所以比較安靜、幽默,就與他們喜歡吃燕麥有很大關係。
  以下是醫學專家為調整情緒而開出的飲食「處方」,不妨一試。
  一、以自我為中心,任情的人
  主要原因是偏食引起營養不足,且暴飲暴食,從而形成極端、一面倒的個性。要改變這一情緒,首先要改掉糖分攝取過量的習慣,魚、肉比現在多吃一倍以上,多吃綠黃色蔬菜及紅蘿蔔,但切記不要吃過鹹的食物,這樣容易成為焦慮個性,功虧一簣。

  二、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的人
  主要原因是魚的攝人量多,容易形成安靜、平和的個性。此外,飯和麵包的攝取量比菜多,沒有變化性的食物,致使蛋白質必需的氨酸缺乏,且維生素也不足。因此必須改變為以肉類為中心的飲食習慣,且同時要大量食用蔬菜,尤其要多吃維生素B、C、A群的食物;對判斷力,冷靜性以及養成自立、積極的個性,偶爾吃一些辣味食物,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膽小的人
  要調整食物結構,經常服用蜜加果汁,少量飲酒,多吃鹼性食物和含鈣豐富的食物。

  四、易激動易發火的人
  主要是鹽分及糖分攝取過量,蛋白質及鈣質不足,且喜歡吃口味重的零食。這類人首先要減低鹽分及糖分的攝取,少吃零食,多吃海產品,如海帶、貝、蝦、蟹。豆類及牛奶中也有含量豐富的鈣質,還要多食各種豆類、桂圓、干核桃仁、蘑菇等,可補充維生素Bl、B2。

  五、焦慮不安的人
  主要是鹽分攝取過量致使水分代謝異常,早餐、晚餐常有一餐不吃,吃飯速度過快,常喝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因此要多吃含鈣、磷的食物,如可多吃花生(含鈣量多)、牛奶、大豆、鮮橙、牡蠣、蛋類(含磷較多)、菠菜、板栗、葡萄、土豆等,且要吃得清淡一點,不可口味太重。

  六、消極,依賴性強的人
  主要是糖分攝取過量,使得血液中的糖分在轉換成能量之時,大量地消耗了礦物質而血液呈現酸性狀態,個性變得消極而依賴性強,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甚至連飯也懶得吃。要改變這一個性,可節制一些甜食如蛋糕、可樂、果汁等,多吃維生素B1(豬肉、羊肉、小麥胚芽中含量較多),以及魚、貝類、大豆製品。

  七、粗心大意的人
  可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A,增加飲食中的果蔬數量。應多吃捲心菜(維生素C、維生素A的含量豐富)、筍乾、辣椒、魚乾、牛奶、紅棗、田螺等,還要減少攝肉量,少食酸性食物。

  八、對別人不信任、胡亂猜疑的人
  主要是卡路里的攝取量很低,魚肉類的蛋白質不足導致貧血,體力不足,從而造成緊張、不安、對人不信任。因此每日三餐一定要吃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牛肉、豬肉等。由於貧血,要多吃乳類製品,多喝牛奶。若持續不斷地堅持一段時間吃這些食物,體力將能回復,猜疑、不安的狀態也會消失,轉而變成積極、富有行動力的人。

  九、愛嘮叨的人
  主要是因為大腦缺乏複合維生素B,因此可在酵母中混以小麥胚芽,加牛奶、蜂蜜調勻,天天服用,每天三次,多食動物瘦肉、粗麵粉、麥芽糖、豆類等。

  十、頑固、無法變通的人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喜歡吃蔬菜,而偏食肉類及高脂肪的食品,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個性變得過於活潑,成為頑固、好鬥,缺乏變通性。要改變首先要減少肉類食物.多吃魚,盡量吃生魚片。蔬菜以綠黃色為主,減少鹽分,以清淡為主。此外也有必要改變食泡麵、清涼飲料或不吃早餐的習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7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4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燉
燉有三種方法:
一、不隔水燉法:

將原料(肉)在開水內燙一下,去血污除腥膻味、再放入陶制的器皿中,加蔥、姜、料酒等調味品和水<加水量一般可掌握比原料的稍多一些,如一斤原料可加一斤半到二斤水>,加蓋直接放在火上烹制。烹制時,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移入微火上燉至酥爛,燉煮的時間,可根據原料的性質而定,一般約需2―3小時。

例:燉腌鮮肉

原料:豬肋條肉半斤、鹹肉半斤、竹筍三兩、料酒、姜、蔥適量。

做法:先將肉經水煮后,切成一寸見方的小塊,筍切滾刀塊。把鹹肉放在陶制器皿中加水(1.5―2斤),用旺火煮到六、七成熟時,再放筍塊及鮮肉燉至酥爛,湯汁變為乳白色即成。

二、隔水燉法:

將原料在沸水內燙去腥污后,放入瓷製成陶制的缸內,加蔥、姜、料酒等調味品及湯汁,並用紙封上缸口,把缸放在水鍋內(鍋內的水需低於缽口,以滾沸水不浸人為度),蓋緊鍋蓋,不使漏氣,用旺火燒,使鍋內的水滾沸,約三小時即可燉好。這種燉法可使原料的鮮香味不易散失,製成的菜肴香鮮味足,湯汁清澄。

例:清燉雞

原料:雞一隻<凈2斤>、鹽、料酒、蔥、姜適量。

做法:雞去內臟放在水鍋中煮一煮,去血腥后取出洗凈,放在陶制的小缸內,再將調味品放入,加水一斤,封缸口,置於水鍋中,然後蓋緊鍋蓋,用微火燒約3小時,使雞肉酥爛即成。

燉的食品下料時可不經煸炒,即加湯燉煮。也可煸炒後下料燉。

三、蒸燉

把裝好原料的密封缸放在沸滾的蒸籠上蒸燉。其效果與不隔水燉基本相同,但因蒸燉的溫度校高,必須掌握好蒸的時間。蒸的時間不足,會使原料不熟和少香鮮味道;蒸的時間過長,也會使原料過於熟爛和散失香鮮滋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8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4 | 只看該作者
酒糟的用法與保存
1 大米和酒藥($.49)都很便宜,我每次做酒釀就做它一大鍋,絕大部分留作酒糟,連渣帶湯。既腌糟貨又作料酒。半年都用不完。
2 將鹽直接拌入酒糟。5-10%,鹽少了入味慢,鹽放多了萬一忘記出貨,死咸。
3 酒糟平常要放在冰箱里,防止變酸。

4 把煮熟的蛋,肉,雞塊直接扔進酒糟罐,肉糟好后酒糟不會壞,連續使用。
熟蛋熟肉帶一些鹹味,可減少肉汁腌出。也有助於酒糟鹹度穩定。
糟油6吃(太倉和大同的糟油都很正宗)
糟油的用料為糟汁、鹽、味精,調勻後為咖啡色咸香味。用以拌食禽、肉、水產類原料,如:糟油風爪、糟油魚片、糟油蝦等。
一、糟油豬舌
材料:豬舌600g(5-6條)、雞湯3杯、老酒2大匙、鹽1小匙、蔥1/3支、嫩姜小 半塊、山椒粒1大匙。

作法:
①為了避免豬舌變形,先用筷子插入后,以開水燙過。洗凈后再放入 大碗 中。

②大碗中另加雞湯、老酒、鹽、蔥段、及薑片、山椒粒等,再放入已經 開始冒出蒸氣的蒸鍋中,蒸三十到 四十分鐘。

③蒸熟后將豬舌取出,再放回蒸汁中,浸泡二、三個小時,讓它自然冷 卻。

④將豬舌切成薄片,排在碗中。 特點:本菜原是以豬舌蒸酒糟的冷盤,故名為「糟油豬舌」,但目前都只 用老 酒同蒸,而將酒糟省略不用。

二、糟油爆魚

原料:青魚,糟油,紹酒,鹽,味精,白糖,蔥,姜,麻油,色拉油。
製法:將青魚切成塊,用蔥、姜、調料腌漬。把糟油、麻油、蔥、姜等調料燒成鹵湯。青魚塊油炸后浸入鹵湯。最後將糟油鹵、魚塊一起燒透,食時取出。
特點:糟香撲鼻,外脆里嫩。

三、糟花蟹

原料:蘭花蟹2隻(750克)。調料:糟油50克,蔥結1隻,姜1塊,茴香1粒,丁香2克,桂皮2克,花椒2克,鹽5克,味精7克,白糖10克,黃酒25克,香鹵適量,芫荽少許。
製法:將蟹洗凈,用繩紮緊,腹部朝上,放入盆中。加蔥段、薑片、黃酒,上籠蒸熟后,取出。冷卻后,用香鹵浸4小時。上席時切去足尖,每隻改刀成8塊,按造型碼放,放上芫荽即成。
特點:糟香味醇,鮮嫩可口。
  
四、糟龍蝦

原料:小龍蝦500克。調料:大同糟油50克,蔥結1隻,姜1塊,茴香1粒,丁香2克,桂皮2克,花椒2克,鹽5克,味精7克,白糖10克,黃酒25克,香鹵適量。

製法:把小龍蝦,須、腳剪去從尾部抽去腸筋,洗凈。鍋中放水、蔥結、姜塊、黃酒,下小龍蝦。燒滾后,撇去浮沫,加鹽、味精,待蝦煮熟后撈出,冷卻后,加糟油、味精,拌勻,即成香鹵。鵝心放入香鹵中浸泡3小時后即成。特點:鮮、香、嫩、爽。

五、糟花生

原料:帶殼花生500克。調料:糟油50克,蔥結1隻,姜1塊,茴香1粒,丁香2克,桂皮2克,花椒2克,鹽5克,味精7克,白糖10克,黃酒25克,香鹵適量。

製法:花生洗凈,加清水煮,至酥后,加少許鹽。冷卻后將花生輕敲,使其殼碎而不破。用香鹵浸5小時即成。特點:糟香濃,鮮酥入味。

六、糟油青魚划水

「划水」就是魚尾,大青魚尾部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磷,用香糟調和烹制營養豐富,鮮香入味,是魚菜中的上品。此菜必須選用體重在10公斤左右的青魚尾段為原料,足見其選料之嚴,用料之精。

原料:
主料:青魚尾段500克。
調料:蔥末3克,薑末3克,香糟50克,紹酒25克,精鹽15克,味精2克,清湯50克,濕澱粉25克,熟豬油50克。

製法:
(1) 將青魚尾段斬成尾鰭相連的魚條8塊。香糟內加入清湯(30克),調勻成汁,濾去糟渣,待用。
(2) 將炒鍋置旺火上,下入熟豬油(30克),推入魚尾段,兩側面稍煎,烹入紹酒,下清湯(20克)和精鹽,燒沸后改用小火燜至汁濃魚熟時,倒入漕汁,添加味精,改用旺火燒沸,用濕澱粉勾薄芡,撒上蔥末、薑末,旋轉一下炒鍋,淋入熟豬油(20克),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9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4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汆
這是湯菜的主要做法,大部用於小形或經過加工成片、絲、條和製成丸子的原料。特點是湯多而清鮮,菜肴脆嫩。
汆法一:是先將湯水用旺火煮沸,再投料下鍋,加以調味,不勾汁,水一開即起鍋。這種開水下鍋的做法適於羊肉、豬肝、腰片、雞片、裡脊片、魚蝦片等。而雞、羊、豬的肉丸,則宜在落開的水下鍋;魚丸子宜在溫水下鍋。
汆法二:是先將料用沸水燙熟后撈出,放在盛器中,另將已調好味的、滾開的鮮湯,倒入盛器內一燙即成。這種氽法一般也稱為湯泡或水泡。

例:汆肉絲菠菜湯

豬肉2兩洗凈切絲,菠菜3兩切段,粉絲半兩泡發好。然後將一斤水或湯放在鍋內旺火煮沸,再將肉絲、菠菜、粉絲放入,加適量醬油、味精及蔥段,將湯煮開,撇去浮沫,加香油幾滴起鍋即成。

例:汆鮮魚湯三法

汆鮮魚湯的方法很多。這裡介紹幾種如下。

1.先將鮮魚去鱗、除內臟,清洗乾淨,放到開水中燙三四分鐘撈出來,然後放進燒開的湯里,再加適量的蔥、姜、精鹽,改用小火慢煮,待出鮮味時,離火,滴上少許香油即可。

2.將洗凈的鮮魚,放油中煎至兩面微黃,然後沖入開水,並加蔥、姜,先用旺火燒開,再放小火煮熟即可。

3.將清洗凈的鮮魚控去水分備用。鍋中放油,用蔥段、薑片熗鍋並煸炒一下,待蔥變黃出香味時,沖入開水,旺火煮沸后,放進魚,旺火燒開,再改小火煮熟即可。

例:汆魚丸

[主料]魚肉(草魚、青魚、黑魚俱可)200克,冬瓜50克。
[調料]高湯、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1、魚斬成茸,適量加精鹽和清水,攪拌均勻待用。冬瓜切成薄片。
2、高湯倒鍋內,魚茸團成魚丸,入鍋內汆熟,加入冬瓜片再煮開,放入味精、精鹽調味即可出鍋。

例:汆捶雞片

  主料: 生雞脯肉100克。

  配料:豌豆苗10克。

  調料:清湯500克,料酒10克,精鹽1.5克,味精1克,干澱粉250克 (約用50克),醬油少許。

  烹飪工藝:

  1.將雞脯肉片成3厘米大小的片,放入少許鹽、料酒稍腌, 然後將雞脯肉逐片沾上干澱粉,用面軸將雞片捶成鴨蛋形 的大薄片。

  2.勺內放入清水,燒沸后,將雞片放入汆熟,然後撈入 盛有涼水的碗內。

  3.將勺洗凈,放入清湯、料酒、鹽,再滴上幾滴醬油,把 雞片放入,燒沸后撇去浮沫,撒上豌豆苗,放入味精,倒入湯碗內即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60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24 13:45 | 只看該作者
烹飪技法:燴
燴菜是將數種小形原料相摻一起,用湯和調料混合烹製成的一種湯汁菜。燴菜的特點是湯寬汁厚,口味鮮濃。湯汁乳白,口味香醇。保溫性強,適用於冬天食用。如燴豆腐等。
其具體操作可分為3種:
一、先將油燒熱(有的可用蔥姜熗鍋),再將調料,湯及(或清水)和切成丁、絲、片、塊等小形原料依次下鍋,置於溫火上烹熟,在起鍋前,勾汁即成。

二、在勾熒程序上和上法略有不同,即先將調料、湯煮沸並勾汁后,再將已炸熟或煮熟的主、輔原料下鍋燴一燴即成。這種燴制的菜肴,原料大多先經永炸或燙熟,製成后較為鮮嫩。

三、將鍋燒熱加底油,用蔥姜熗鍋,加湯和調料,用旺火,使底油隨湯滾開,隨即將原料下鍋,出鍋前撇去浮沫不勾芡,為清燴。

例:

銀耳素燴

原料:
銀耳,罐頭鮮蘑,髮菜、胡蘿蔔,青筍,鹽,糖,清湯,澱粉,雞油。
 
製法:
將銀耳用溫開水泡90分鐘左右,洗去雜質,削凈黃根,加工成大小均勻的朵,置於碗內,加入清湯,上籠蒸60分鐘左右;髮菜用溫水泡開,洗凈捲成小球,放在盤內加清湯,上籠蒸十分鐘左右;將胡蘿蔔,青筍去皮,削成鮮蘑狀,用開水煮透,過涼;打開鮮蘑罐頭,用原汁泡上;走菜時,用清湯將胡蘿蔔,青筍,鮮蘑分別加味煮熟,將銀耳,髮菜從蒸籠里取出,將銀耳扣在盤中央,胡蘿蔔,青筍,鮮蘑,髮菜圍加在四邊,將鍋中清湯加入鹽,用少許澱粉勾二道芡,淋雞油,澆在盤中。

特點: 清淡鮮美,甜咸適宜,爽口解膩。

蘑菇燴素

材料:蘑菇1小罐,小棠菜4兩(160克),急凍鮮腐竹1/4包,生筋(油麵筋)一串,茄子1/2個,甘筍花數片,姜2片,蒜片1粒。

調味料:上湯(或水)約1/2杯,鹽1/3茶匙,糖1又1/2茶匙,油1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小棠菜洗凈,切段。蘑菇略沖水,瀝干。鮮腐竹解凍后,吸干水分,切段,留用。

(2)生筋拖水至軟身,沖凈,揸干。茄子帶皮,洗凈,切粗條,泡油,瀝干油份,待用。

(3)燒熱油2湯匙爆香薑片及蒜茸,放入蘑菇和小棠菜略炒,澆少許酒,並注入調味料,燴煮片刻至菜略稔。

(4)將鮮腐竹、茄子條和生筋一同放入上項材料內,燴煮至材料熟透、入味及汁濃,加入甘筍花拌炒勻,即可盛上碟熱食。

葡萄乾燴雞丁

原料:雞胸肉200克,葡萄乾50克,鹽、糖、味精、澱粉、薑末、蒜末適量。

做法:

1、雞胸肉洗凈切1.5厘米見方丁,加鹽、水澱粉拌勻;葡萄乾用溫水泡上待用。

2、炒鍋置旺火上,燒油至五成熱,下雞丁炒至斷生,加葡萄乾、薑末、蒜末、糖、鹽翻炒,加入味精即可起鍋。

上湯燴三菇

原料: 香菇六朵、草菇四兩、洋菇四兩、青江菜五支、醬油一湯匙、鹽0.5茶匙、糖一茶匙、香油少許、上湯三碗

做法:

1. 香菇泡軟去蒂,加鹽、糖、醬油稍煮一下后取出排盤。

2. 上湯煮開后,加洋茹、草菇稍煮一下后取出排盤;青江菜一分為二,入上湯中川燙取出排盤。

3. 鍋中留上湯一碗,用生粉勾芡,加少許香油拌勻后淋在三菇上即可。

青蔬燴肉粽

原料:肉粽2顆、筍丁1/2杯、胡蘿蔔1/3杯、山菜適量。

  調味料:蒜末1/2大匙、鹽1.5小匙、糖1/3大匙、香油2小匙、水1/3杯、澱粉1大匙、水3大匙。

  製法:

  1、將肉粽2顆打開,放入大碗中,鋪平壓緊,再放人電鍋蒸20分鐘:取出后倒扣在盤中(只要在燴前打開即可)。

  2、將材料2準備好,筍丁、胡蘿蔔丁氽燙熟備用。

  3、將鍋預熱,放入少許油及蒜末爆香,再放入材料2及調味料1調味,水煮滾后,再將調味料2拌勻,淋入勻芡,即完成燴料;將燴料淋到作法1的肉粽上,即可食用。

  特點:肉鮮能滑口,色澤鮮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