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空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澳大利亞做生意,...大家談談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41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2-4 11:34 | 只看該作者
[QUOTE=CHANNELS]房地產由於其內含有土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 永遠有獲利的機會.[/QUOTE]

SAMDONG現在方向對了? 錢多有多的做法,錢少有錢少的做法. 比一比其他國家,想一想這兒的生活,看一看那新移民源源不斷,似乎,找不出澳洲房價跌的理由,特別是SYDNEY和MELBOURNE的好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42
james2000 發表於 2005-2-4 13:57 | 只看該作者

就是因為只停不跌,你才應該放心投入。

[QUOTE=samdong]空手說得對!其實我很同意。
比較外匯.股票起來,風險算低。
我也是在端好飯碗的同時,經常查看REAL ESTATE 寄來的房產上市E-MAIL,希望象一些房地產講座介紹,每2-3年買一間投資房,減少當百萬富翁的等待期。
不過,澳洲房價之高,竟只停不跌,我總不放心。[/QUOTE]

如果只跌不停,那才不放心呢。呵呵,真有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主題

413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43
samdong 發表於 2005-2-5 09:34 | 只看該作者
目前,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愛爾蘭、荷蘭、紐西蘭和西班牙的房價已被嚴重高估,在美國,平均房價與房租或收入的比率已經比長期平均值高出約25%。在英國、澳大利亞和西班牙,以這種標準衡量,房價被高估了40%至60%,就此而言,這些國家的房價已比以往峰值時更為高估。而這其中,中國、俄羅斯和南非也榜上有名,《經濟學人》甚至使用了「危險的泡沫」來形容其房市。


澳大利亞房價是否頂得住不跌個10%-20%?
還好,澳儲銀不漲息,它也懂「穩定壓倒一切!」
五湖四海皆朋友, 三教九流同征程! 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其樂無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44
james2000 發表於 2005-2-5 11:37 | 只看該作者
說得對!但似乎每年都聽到在這麼說?據澳洲專家估計,今年澳洲的房價要跌20%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個州,或是每一間房子都跌20%,有的房子或許一點都不跌,甚至個別的房子反而上漲,這都有可能。看選房子的智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45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2-5 12:00 | 只看該作者
JAMES2000說得太到位了,如果,或是,真把買房賣房當生意做時,就一定要有'市場火旺'時,和'市場低密'時都有錢賺的'眼光'和'耐心'. 所謂的'跌',不可能每個地方,每棟房都'跌',所謂'漲'也不可能是每個地方,每棟房都'漲'.

選房的智慧在於,大家都'漲'時,你的房比大多數房'漲'得多,大家都'跌'時(這種情況不太有的,有時只是自己嚇自己),你的房要不'跌,還有點小'漲',...

我說實話,我很少去關心'利率'的,我關心的只是我還能借到多少錢和我的償還能力,還有,只是在選好的地區(都是好區,這東西不能在一般的地區玩,因為只有在好區才會有,有錢人沒興趣,沒錢人不關心的機會,而這就是我們要玩的基點),不停地看房,...就是不買,也積累經驗,培養感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46
james2000 發表於 2005-2-5 13:33 | 只看該作者

又看到一篇好文,供大家欣賞。

又看到一篇好文,供大家欣賞。
==========================================

從2萬到百萬富翁!

    2萬元積蓄擺起地攤初涉商海的盧紅梅屢屢嗆水。有一年,她看到一次性塑料碗具有做頭,便將2萬元積蓄全部投了進去,在武漢找門面租房做廠,第一批成品出來,她聯繫好外地的銷售零售商,貨經火車已經發了過去,只等著收錢,孩子他爸卻鬧著來要孩子。盧紅梅只好把生意先轉給合伙人,要後者去收款。最後是孩子被他爸搶走了,回款也一分沒收到。合伙人一句「虧了」就沒了蹤影。

    年關將至,盧紅梅隨著人流盲目地來到漢正街,用口袋裡不多的錢批發了些八角葵等九種鹵料,在那裡擺起了地攤。成本五毛錢的鹵料包裝后一袋可以賣到兩三元,由於春節期間鹵料需求量劇增,12天過去,盧紅梅數著手裡的票子,連她自己都不相信怎麼會賺這麼多---12天賺了12000元!

    幫客戶淘家電贏得朋友

    開春后,盧紅梅找到一家房屋中介所,在那裡做起臨時工。這份工作發放工資的方式是300元底薪加提成。盧紅梅為老闆賺了1萬元錢,但老闆「提成」一說最終沒有兌現。

    錢沒賺到,但這份工作從此成了盧紅梅的起點,並且讓她交到一些好朋友。陳昆就是其中一位。剛大學畢業的陳昆在證券公司工作,他找盧紅梅租房子,要她「順便幫忙看看哪裡有二手空調賣」。盧紅梅利用下班時間去舊貨市場,幫陳昆等客戶淘到了價廉物美的家電用品。看著跑得滿頭大汗的盧紅梅連個車費也不肯要,幾個客戶被感動了,他們一致鼓勵盧紅梅自己出來做。

    陳昆的父母聽說陳昆和女友要借5000元錢給盧紅梅時,罵他是鬼迷心竅。陳昆說:「第一我保證盧姐不會騙我,第二就是被盧姐騙了我也甘心。」

    做房屋中介打翻身仗

    盧紅梅租了間15平米的小房。她打破「不管是否租到房子,50元的押金不退」的行業常規,承諾一個星期還沒租到房子的話則退錢。為了及時給客戶租到房子,她每天下班就騎著自行車去逛小區找信息,走一家問一家,「那時的房子特好找,只要出去逛准有收穫!」有了出租信息后,盧紅梅又在網上發放供租信息,好多外地人通過上網了解到信息后,紛紛打電話來諮詢,為了讓客人一下飛機或者火車就能夠住進已經聯繫好的租住地,盧紅梅經常深夜或凌晨去機場或火車站舉著牌子接客人。好多客人後來看到盧紅梅的小店,大吃一驚,說她在這麼破爛的門面里,生意卻做得很大氣。

    「單幹」的第一個月,盧紅梅就還清了陳昆的5000元借款,並且是雙倍償還,陳昆不肯要,但盧紅梅還是硬塞給了他。

    兒子幫著找房源

     2002年年底,盧紅梅正式成立了以兒子名字命名的房產代理公司,做起房產買賣。

    那段日子,盧紅梅每天騎著自行車在這個城市裡穿行,找房子,找信息。累的時候她自己鼓勁自己,「我在為一些人創收,為另一些人尋找家園,而且我還能賺錢。多麼好的職業埃」更多的時候是吃過晚飯後,她牽著兒子的手逛小區。每次出去都要帶上20份協議合同表。小鵬飛懂事嘴甜,也學著媽媽問人家,「奶奶,你家有房子要賣嗎?我媽媽要買房子!」逛得多了,小區里的人都熟悉了這對母子,也許是這對母子的樂觀打動了他們,每次只要有信息,他們都會首先提供給盧紅梅。

    終成百萬身家

    真正讓盧紅梅的生意有質的飛躍的,是來自她叔叔的一筆30萬元的投資。叔叔從小就很欣賞盧紅梅,盧紅梅曾經指著農村大片大片的黃豆對叔叔說過,「以後我們可以把這些黃豆信息在網上發布,一定能賺好多錢!」說這話的盧紅梅當時還是一個高中生。

    有了叔叔的這30萬元錢墊底,盧紅梅的膽子大了起來,開始用現金交易房屋。從那以後,不斷有朋友找到盧紅梅,希望通過融資的方式合作經營,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同享。盧紅梅現在的幾個融資人都是她以前的客戶,經過長時間的磨合,他們逐漸成為盧紅梅生意上的左膀右臂。隨著流動資金的不斷壯大,2003年8月,盧紅梅開始涉足銀行的不良資產和一些樓盤的尾樓。

    短短兩年時間,盧紅梅經營的鵬飛房產,已經從剛開始的以單一經營出租屋為主,擴大為房產買賣代理,盤活銀行不良資產等業務範圍。資產已由當初的零起步到今天的近200萬元。

    談到以後的打算,她說,她了解到北京的房地產又有了新的操作模式,並且取得空前的成功,她希望能與實力更強大的融資者聯手,跳出本地的操作模式,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創造更廣闊的明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47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2-5 15:20 | 只看該作者
赫赫,JAMES2000,中國的情況不適合中國以外的任何地方(別丟磚),說來說去好象澳大利亞的房地產還是有文章,以前忙著打工,忙著讀書,忙著做生意,最後才醒過來,還不如當時多買幾棟房,...

HI,JAMES2000,還是你再開一個新貼,把澳洲房地產的話題,好好看看,...還有SAMDONG,CHANNEL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48
james2000 發表於 2005-2-5 16:22 | 只看該作者

是啊,他們都去哪裡了?

雖然中國與澳洲國情、制度不同,做生意的方法也不同,但我還是很喜歡研究中國的例子,說不定哪一天有用。

他們都去哪裡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49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5-2-5 18:32 | 只看該作者
[QUOTE=JAMES2000]他們都去哪裡了?[/QUOTE]

我也在想這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