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對中國的預言,很有啟發。
來源: 明子又❀Zooey的日誌
有人問,聖經有提到中國嗎?我們說,有.聖經不只提到中國,聖經還預言中國將來很蒙福.
中國是閃族.有人說中國是挪亞直接的後裔.有一支奴窩族(挪亞Noah,與奴窩同音)來到東方,成了中國的奴窩族.
馬太福音2:1說耶穌降生時,有幾個"東方"博士來到耶路撒冷朝拜,因為他們在東方見了他的星."東方",是以色列國的東方,以前都說是巴比倫.但馬太福音2:1和9章的"東方"有譯作"清晨".博士們在清晨看見了他的星,就從中國來到耶路撒冷.
公元500年間,納斯托利安派基督徒把景教傳入中國.這是基督教首次傳入唐朝,但不久就消滅了.后只在西安出土中發現在大景教流行中國碑.
1807年9月7日,英國人瑪理遜是第一個把福音經澳門傳入廣州的.直到1822年,中國才開始印聖經.
以賽亞書49:12預言中國將來最多人信耶穌:"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國來.""秦"原文作"希尼".這裡所說的"秦國",到底指什麼地方?我們先看看這節經文的幾個方向,"遠方",可指南方,非洲;北方,指以色列以北的各國,直到北極圈;西方,指以色列以西,就是歐美等國.這裡沒有提"東方",而只說"秦國",可以肯定,它是以色列的東方.猶太人至今仍稱中國為秦國Sinim,稱中國人為秦人Sina,Sinim是Sinae的轉音,Sinim是複數,主要是Sin,西方人叫秦那Sina,或叫秦Sin,或叫Chin,"那"是國的意思.西亞各國稱中國為大秦,即支那Sinim.
以賽亞發這段預言時,還不是秦朝,只是戰國七雄.以賽亞怎知七雄分封,中秦會并吞六國,統一為秦朝呢?原來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以賽亞並不只說中國是秦國,他更指著末時的秦國(再度把秦抬舉)要有許多人信耶穌.這節經文是指災難中(雅各眾支派復興,以色列回國后)的事.許多人要從非洲各國,從北方,從西方,從秦國到聖地朝拜.你看秦國是在東方,秦國的人,能和"東方","北方","西方"相比,可謂不少.如果南方各國有3億人,北方各國有3億人,西北各國有3億人,秦國一國就有3億人了.最近中國人信主的真不少.在這幾十年歸主的要比過去百多年信主的人更多,將來更是可觀,所以我們說,中國是個蒙福的國家.
至於啟示錄16:12說的"日出之地",有人說是指中國.但這節經文說"眾王",是指東方各國說的.除了以上所列舉比較重要的預言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單我們所列舉的預言,就夠叫我們驚奇了.任何一本書都不像聖經這樣奇妙.我們最好把這些預言多讀幾遍,我們就會篤信聖經是從神來的.
聖經既是真實可靠,我們就當信聖經中所說的一切,特別是要相信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相信他從死里復活,這樣我們就必得救.如果我們不相信有神,不相信耶穌釘十字架,流血贖罪,不相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就要滅亡,因為聖經說不信的就要被定罪:"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
我們應當"在這預言上留意".可惜有許多人不留意更確預言的應驗,所以他們一直留在暗處.到天發亮(主再來)的時候,許多人才醒過來,那就不好了.我們應當讓晨星(基督)照亮在我們的心裡,儆醒等候主再來,因為日期近了!
聖經預言:中國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團隊
中國文化與聖經同源
古人崇拜的上帝就是耶和華
安東尼奧在他的《中國古代社會》於1990年成書時就已61歲了,算起來如今應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四十多年前,他本來是義大利埃米利亞大區的一個小城的法官,後來卻放棄了本職工作,來到了耶路撒冷研究哲學和學習希伯來語。在耶路撒冷期間,他又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83年他來到了北京,並開始了他的漢學研究。他把源於猶太人的《聖經》與中國商代的甲骨文以及其它文獻作了比較,發現了兩種文化中的關於上帝崇拜信仰的相同之處。他的《中國古代社會》一書引起了中國學術界極大的興趣。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為此於1992年9月9日專門召開了一次出版座談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教研研究所、文獻中心,北京大學西語系、考古系以及故宮博物院等部門的三十餘位權威學者出席。學者們對阿馬薩里博士的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應該說,東西方的學術傳統和思維定勢有著很大的區別,但中國的專業學者卻能認真地為一個外國的業餘寫作者召開一次如此高級別的學術討論會,說明學術研究在當今世界上已愈來愈具有一種開放性的特點。
安東尼奧從對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入手,詳細分析了商代人的上帝所具有的屬性,並進而認定他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特點的真實性。上帝是大地的四個方向的主宰,當然也統治著來自四個方向的風以及依次而來的四個季節。作為宇宙間至高無上的君主,他還對大地、山川、行星以及人的祖先具有統轄的權力。作為象形的「帝」字本身就是由「上」、「木」和「方」三部分組成的,因而「帝」就是處在森林四方和大地中央的那個樹木頂端的最高位置的那個人的名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漁獵、建築、播種、收穫、戰事都要通過占卜來獲得上帝的號令,而天氣、疾病、以及吉凶禍福也都是出自上帝的意志。「『帝』是似乎是指一個不能確定的、間接的和隱喻的名字,一個具有擬人的形式,無法形容的人,其真實的名字是無法知道的和不可言喻的。」(29頁)同希伯來人不同的是,商人有著把崇拜對象予以擴大化的傾向。人們不僅僅把上帝作為神,同時還接受地方神祗和部落神祗,而且還把上帝本身的部分屬性單獨分出來作為神祗予以膜拜,如帝的使者風神、服務於上帝的地母神、山神、河神以及方向神東帝、西帝、南帝和北帝等,還把死去的祖先奉為神靈。這種趨勢最後還導致中國人把上帝同中原地區的種族神——黃帝等同起來。這也許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然而,儘管如此,上帝的至高無上性卻從來沒有過動搖。
安東尼奧還發現,古希伯來人把他們的上帝稱為「SHADDAJ(意為全能之神)」,這一發音與今日廣東人「上帝」一詞的發音相似,而廣東方言正是對漢語古音的保留。因此,中國人的「上帝」與希伯來人的「SHADDAJ」原本就是同一個辭彙在不同語言中的不同存在方式而已。(51頁)
此外,中國古籍《山海經》和《穆天子傳》中提到上帝是「和平樂園」或「野禽獰獵園」或「空中花園」的主人,所描述的環境與《聖經》中之伊甸園十分相似,而且,希伯來語中的「伊甸」一詞正是快樂、愉悅的意思,如果意譯過來就可以稱之為「樂園」。(54頁)
接著,安東尼奧又對商代人的婚姻、國王繼承方式、社會構成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這樣的設想:中國的早期歷史不是神話的源泉,而是一種高尚的宗教精神傳統。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雖然具有中國特色,但同西亞的閃米特文化傳統相比較又是平行和一致的(閃米特文化的代表就是希伯來人的《聖經》),因此,兩種文化應該來源於一個共同的歷史源泉。《聖經》的傳統在2000年前發展成為基督教,而在中國,這種上帝崇拜傳統在商代滅亡之後馬上就奇迹般地消失了。因此,重新考察中國早期的宗教文化無論對東方還是西方都有著本質的、與人類生命密切相關的意義。
儘管商代人的神鬼世界是一個非常龐雜的系統,當今的許多學者則越來越傾向於認定商代的宗教屬於一神崇拜的範疇。對此,一位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就長駐北京並專事商周文化研究的義大利人安東尼奧·阿馬薩里博士在他的《中國古代社會》一書中曾有較為詳細的論述。誠如其所言,商人的上帝掌握著風雨、命運和生命,管理著星辰、白晝和夜晚,它是大地、河流和高山的絕對的主宰,是宇宙的中心,統治著四方、四風和四神,並對祖靈、戰爭、農事、生死有著絕對的權利。它能發號施令,降災賜福,懲罰罪惡,雖無人的外形,但具有人格化的特徵,它獨一無二、全能的神性特徵與古希伯來人的上帝雅威有著驚人的一致性。這使我們有理由認為,商人的上帝與希伯來人的雅威其實就是同一個神。
漢字是《聖經》的第一章
20多年前,一位叫Ethel. R. Nelson 的美國女病理學家在泰國居住期間無意間讀到了一本小冊子—— 《創世紀與漢字》 (《Genesis and the Chinese》),上面提到了漢字字體結構本身所隱藏著的上帝創世傳說。此後,她竟對這個課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設法與該書作者C. H. 康教授建立了聯繫,接著竟又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加入了康教授的研究工作。如今,她與C. H. 康教授合著的《創世紀的發現》(《The Discovery of Genesis》)以及與Richard E. Broadberry 博士合著的《創世紀與孔夫子不能解釋的秘密》(《Genesis and the Mystery Confucius Couldn』t Solve》)因進一步拓寬了聖經考古學的研究空間而引起了海外學術界的關注。
在上述兩書中,她舉出了上百個漢字為例,以詳細而嚴謹的論述闡明了每一個漢字個體中所隱含著的古老傳說。
比如「造」字,由土、口、走三部分組成,甲骨文中常以「口」代人,「造」字即為用土做出的能夠行走的人。造字的那個人把嘴當作人身上最重要的符號並用它來代表人並不是因為他把吃飯看作是人的第一大事,而是因為他把語言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上帝就是用語言創造的世界!另外,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會說話而動物不會。因此,「造」就是對上帝造人工程的直接的記錄。
又如「福」字,由礻、一、口和田構成。在甲骨文中,礻就是示字,代表神,口表示人,即一張嘴就是一個人,田方方正正的,當然是指園子。組在一起的意思是:神把一個人放在了一個園子里。顯然這個園子就是那眾人皆知的伊甸園,而那人便是人類的始祖:亞當。中國人年年過農曆的大年都要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貼上「福」字,很多人在解釋這個「福」字的時候都把它同快樂、幸福等詞等同起來,但又總覺得不太貼切,卻又找不到原由。如此看來,尼爾森等人的解釋似乎很有啟示性。真正的福並不是那種通常的世俗的歡樂愉快,而是上帝對人類的偉大創造。而「福」字在春節時的特殊用途顯示了人對神的創造大能的感激情懷。只不過時間太久遠了,已經沒有人能夠說清它的真正意義,人們只是在延續著不知產生於哪一個古老的年代里被確立的風俗。
夏娃經不住魔鬼化身的大蛇的引誘而偷吃了生命樹上的果子,導致了人類的墮落和原罪的發生,這是發生在《創世紀》中最重要的事件。尼爾森發現,古代中國的象形文字中有許多字都與這一事件有關。如「鬼」字,主要是由田、厶、人三部分構成,田被考證為上帝的伊甸園,厶為神秘之意,則「鬼」字意即伊甸園中那個神秘的人,而這個人正是那個誘使夏娃偷吃禁果的大蛇。大蛇正是魔鬼的化身,它得完成誘騙女人的「偉大使命」。按《創世紀》記載,那個魔鬼在引誘夏娃之前是隱藏在樹林中的,所以,把「鬼」字上面加上兩個木,再加上一個「廣」(覆蓋的意思),這便出來了一個魔鬼的「魔」字。不管怎麼說,魔就是那鬼,鬼就是那魔,不管是魔還是鬼,都是指那條讓人類墮落的大蛇。
「婪」字,由林和女構成,林指樹木,意思是女人上了那棵樹。上帝本來苦口婆心地告訴亞當、夏娃兩人,不能摘那樹上的果子。可夏娃在大蛇的誘騙下,還是上了當,失了節,把原罪當成了禮物送給了整個人類。這一切都是因貪婪所致。「束」字是一個「口」加上一個「木」,那是指上帝的告誡,兩人不能用他們的口吃那樹上的果實。「束」因此被定義為約束之意。「弗」在甲骨文中寫作:,一條大蛇在樹上纏繞,同樣體現了上帝的告誡:不能。「休」字是一個「人」字加上一個「木」。有一天當夏娃經過那棵生命樹的時候,她聽到了一個聲音,於是她在樹旁停了下來(休)。那個聲音正是大蛇的聲音。
人類的墮落從偷吃果實開始。「始」由女、厶、口組成,指一個女子在偷偷地吃東西,而這正是人類原罪的開始,也意味著人類的困境的出現。而人類的困境正是由被禁止接近的那棵樹引起的。「木」字加上一個代表禁止的方框,就是「困」字。人類從此有了死亡,也有了生育之苦和撫育之累,人類的後代也不再顧忌犯罪,亞當的長子就因為妒忌殺害了弟弟,「凶」在古文字中寫作「兇」,和「兄」字是通用的,道理正出自這裡。後來,上帝對人類十分失望,並決定用洪水毀掉人類,只留下義人挪亞一家。按照上帝的旨意,挪亞一家八人建造了一艘方舟,終於平安渡過了這場災難。象形字「船」由舟、八、口三部分組成,意為八個人居於舟中。「沿」字由水、八和口組成,指洪水之後只有八人的生命得以延續。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幾乎《創世紀》中的所有故事都可以在不同的漢字中找到,在此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說希伯來人是利用文字通常意義上的符號功能忠實地記錄了上帝創世傳說,那麼,中國人的祖先則是把創世傳說隱含在每一個具體的象形文字之中,並為世人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