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來往加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連載]苦難與罪惡

[複製鏈接]
41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7 06:48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二課 國內信徒苦難的見證及回應


   一. 前言

    ——苦難是很現實的,不論什麼樣的時代和生活環境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我們要從聽眾來信整理出一些國內朋友在今天所面對的困難是什麼。

   二. 社會環境改變

    ——按照整個大環境的調整來看,國內朋友的生活應該有基本的改善,國內信徒在時潮的擊下,面對那一方面的壓力:

  1. 生活的需要,是很切身的。
  2. 國內信徒正承受著經濟物質生活改變的擊與試驗,包括物質的誘惑與比較的心態。
  3. 窮苦人家在其中所面對的挑戰更大,過去大家一起窮,不覺得窮,現在有人富起來了,更顯出窮困中的痛苦。

   三. 疾病天災

  1. 苦難是不分時代、不分環境出現在人間的,從聽眾來信中,我們也發現疾病天災的攻擊,在國內信徒的生活中仍然到處可見。
  2. 疾病災難沒有打倒那些堅心跟隨主的人,但願今日在這等苦難中的信徒,也可以因這些見證得著激勵。

   四. 因信仰而來的逼迫

    ——除了以上所談到的苦難,國內信徒始終因著信仰所面對的逼迫與羞辱,也沒有停止過。

   五. 結論

A). 苦難與赦免之間的關係
  1. 聖經上有許多地方講到上帝是一位慈愛饒恕的神,饒恕是愛的屬性之一,在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中很容易看到。文化大革命早期曾發生一件事,一位紅衛兵拉走了一名男子,留下他的妻子和兒子,後來把兒子也給殺了,而那位男人亦死在獄中。幾年後,那個殺人的紅衛兵成了幹部,生下了一個獨子,可以想象這個兒子在他家中地位十分重要。一天,這名幹部的兒子生病了,幾乎要死,眾人都束手無策時,被這名婦人知道了,立刻前往看顧他。這名婦人曾經有不少次照顧病人使其恢復的經驗,她帶著醫藥和一顆饒恕的心來到幹部家中,不眠不休地在那兒子的床前侍候兩夜叄日,把那個對她家庭造成無比創傷的父親之子看顧得完全復原,她心頭沒有一點怨恨,之所以這麼做,乃是因「這是給基督做的」(這種真實故事在中國各地在發生),我們若真學好這個饒恕的功課,相信今日世上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 箴言二十五章21-22節的應驗。我很喜歡「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這句話,對我而言,那似乎是一種報復行動--神聖的報復,而實際上它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舊約時代的人一直過著牧的生活,他們沒有火柴,有的只是一個最寶貴的財產,也就是一种放在一個圓形容器裡面可燒出炭火以便隨處紮營的火種,婦女們要負責照顧這個炭火併烹煮熟食。沒有火,他們就得挨餓,這個放炭火的圓形容器,是當時每一個部落中最重要的財產,當他們在路上遇到生人或仇敵時,他們仍然依照神所說把火與人分享,使對方也能吃得好,因此他們就把最好的財產拿出來與那些虐待他們的人同享。
  如今,我們可以從中國大陸找出許多類似這樣的活生生例子,不論如何,在我們真正解這個教訓之前,最重要的還是先去實踐它。
B). 背誦神的話語對受苦人的幫助
  1. 神的話使人不犯罪
  從見中我們看見明神話語的重要性,存在人心中的道是使人不犯罪的根由,中國大陸各地一再明那些能背誦聖經的信徒,在他受逼迫時就能靠這得勝。有人報告:「凡熟知神的道,在患難時能背頌主話的人,即能忍受最慘烈的迫害,而對神的道陌生的人,通常就不得不放棄他們的信仰,甚至在許多情況中還會自殺。」
  2. 神的話使人有能力面對各種苦楚
  苦難來,會壓碎心靈,使我們的思想變得很消極,很負面,詩一百十九:115神的話是光,能引導我們思考,也能帶來盼望,詩一百十九多處提到詩人在困境中,但是詩人仍然要持守神的話,是生命的歷練。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42
求索 發表於 2014-3-18 02:24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7 06:48
第二十二課 國內信徒苦難的見證及回應

   一. 前言

說來說去, 也沒解釋清, 苦難來自何處? 世上的一切顯然都來自上帝, 對吧? 如果苦難可以不來自於上帝, 那幸福也與上帝無緣, 上帝就是可有可無的了。

上帝給人苦難也不是為了救人。 那些死了的, 可有幸福可言。 除非你說基督徒越早死, 越幸福!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43
ruthrose 發表於 2014-3-18 05:33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18 02:24
說來說去, 也沒解釋清, 苦難來自何處? 世上的一切顯然都來自上帝, 對吧? 如果苦難可以不來自於上帝 ...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說得更簡單一點兒,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8 06:04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叄課 如何幫助受苦的人


   一. 了解受苦者的需要

  當我們說關懷受苦中的人,首先讓我們來了解受苦中的人面對各樣打擊時所需要的是哪些幫助,以及他們可能有的反應。

   二. 一般人面對苦難時會經過的心理過程

  1.打擊期
  這段時期,人發現正在面對重大的變故,會注意到有危機,有些人會有被重擊的感覺,還有好象被打倒的感覺。這期間可能延續幾個小時,或好幾天,依危機情況的嚴重程度而定。嚴重時,有些人會馬上掉眼淚,也有人要等幾天以後才會有反應。
  危機情況嚴重,給人的擊和使人麻木的感覺也強烈。在這時期,我們的思考能力會減低,多少變得有點麻木,有些人甚至無法思考,失去感覺,好象整個人都崩潰了似的。這時對他們說的話,以後還得重複地說,解釋一些事情之後,人還會再問那些問題,好象從來沒聽過似的。由於麻木,他們可能做些不太明智的決定,不幸的是,有些重要的決定又非得在這時期內做好。延緩作決定不是好現象,所以,此刻他們實在需要協助。當事人要把心中的感受痛快的發出來,千萬不可把那部份感受壓抑下去,甚至故意否定它。

  2. 退縮--混亂期
  這個時期的特性是情緒低落,會有一種抑鬱或體力消耗的感覺,不想再去嘗試新的事情。
  這個時期會有幾天到幾個星期那麼久。此時期否定自己感受的傾向比別的時期都強,甚至認為那些感覺很醜陋。有些人會不停的生氣,對自己的感覺感到罪惡感,另外一種結果,是產生羞恥感。從各種不同的感覺帶出來的痛苦,會導致人壓抑所有的感覺。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會設法避免憂傷的心情;由於拒絕內心真實的感受,反而使情緒、身體和人際關產生更多的困難。每個人都需要表達自己的感覺,因此朋友、親人、教會的弟兄姊妹等人能給的各種支持非常重要。

  3. 適應期
  這期間會比其它時候更長,情緒反應可能時好時壞,但是開始有積極的態度。此刻,人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但並不持續的,時常會有起伏,因此仍需別人的幫助,直到他能客觀的看事情,也能接受別人的建議為止。他在靈命上會有新的領悟,他的價值觀、目標及思想和以前不同

  4. 重建期
  最後一個階段是重建及和好期。
  自然的流露出盼望,是這個時期的特色。由於能夠做合理的決策,懷疑和自憐漸漸消失,有了新的工作、新的朋友、新的反應,對事情會採取主動。在人際關上若有損傷,這是和解的最好時刻,像請吃飯、寫卡片、一起分享、幫助別人等等,都是與人和好的方式。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8 06:05 | 只看該作者
   三. 從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事,看耶穌如何幫助馬大、馬利亞(約十一:1-44)

  1. 耶穌去(11節):表達對受苦者的關心,陪伴她們渡過最困難的時期,傾聽受苦者心中的痛苦、委屈,讓受苦者不至孤單,並且去了解受苦者的需要,以便幫助。
  2. 耶穌哭了(35節):和哀哭者同哭(羅十叄15)
  --站在受苦者的立場,認同他的痛苦,也進入他的痛苦,並且自然人性的流露情感,而非自置於痛苦的情緒之外,冷眼旁觀或唱高調。
  3. 耶穌見證(25節):向受苦者見證神的大能,以聖經的應許給他盼望,使其能倚靠神(例詩叄十四18. 19),做法:
   c) 用別人的見證來鼓勵受苦者
  4. 耶穌喚醒拉撒路:伸出援手,給予受苦者實際的幫助(例路十25-37好撒瑪利亞人),做法:
   a) 物質上的支持:視對方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提供援助,或發動募捐,聯眾支持。
   b) 生活上的支持:照顧病人家人,幫忙家務等
   c) 輔導其解決問題:以個人經驗或專業知識提供面臨難題者解決之道或心理輔導。

   四. 要避免的錯誤

  1. 不要定罪:如約伯的朋友,妄自定受苦者的罪,令受苦的人更加痛苦。即使受苦者錯誤,也不應再加以苛責,因為苦難本身已能令其悔罪。
   a) 聽:聽和傾聽是不一樣的。聽,只是取得個人所需的資料;傾聽則帶有關懷對方的心意,會產生感同身受的反應。傾聽的意願來自關心別人,願意透過對方所說的話去解對方。
  2. 不擅解神的旨意:不要代替神為某些特殊事件解釋其心意。
  3. 不強求受苦者:苦難雖有其積極意義,但不應強求受苦者一定要對苦難作出積極的回應,只要為他禱告,讓聖靈動工,讓他在自然的情境之下思想苦難的積極意義或神的美意。
  4. 避免依賴:要避免人過度的依賴你,你得早向他表明清楚,你並沒有所有的答案,你倒希望他提出辦法來。因此,你向他表明,你期待他那方面的努力。在危機協談中有一條重要的原則,就是他會做的事,量讓他做,你不要插手

   五. 結論:

  我們能給受苦者的幫助有限,但「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十六:1)」,所以給受苦者最重要的幫助是為他們禱告,使他們能從神得到幫助。
  但神也要用我們來幫助他們,耶穌給我們一個新命令,就是叫我們要彼此相愛。我們要從別人的需要當中,看到自己的責任,這是神給我們的付。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8 06:09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四課 總結


   一. 前言

  1. 過去23課時間,探討罪惡及苦難二大課題,這二大問題存在於人類歷史中,古今中外不斷有人加以探討,有從哲理思想方面探討,有從感覺體驗方面探討,有人有消極的分析,有人有積極的想法。
  2. 基督教亦然,我們總不能脫離群體生活,總不能進入象牙塔搞什麼宗教研究,我們要正確地面對這人間二大課題。
  3. 我們探討這二大課題的時候,跟其它人探討相關題目時有所不同,我們不是出於好奇心、善心、大無畏精神來研究探討,我們是要以聖經的教導與立場,作為我們理解罪惡與苦難的立足點。
  4. 對國內朋友而言,這二個是多麼親切的植入了中國教會以及中國信徒的身體內,已成為我們的一部份,我們更要按著聖經的真理來研討苦罪對我們本人,以及對中國教會的意義。
  5. 過去確實有不少人在信仰上受了不少苦,也親眼看到一些人為主殉道,我們特別想念這些弟兄姊妹,盼望透過這個課程的探討,讓我們能夠從這些苦難的經歷中得到釋放,得到安慰。讓我們一起研讀聖經,看看神對我們的教導,從而我們可以幫助和體貼那些在患難中的肢體,正確地教導其它肢體有關的真理。

   二. 最後的問題

  過去我們在苦難出現時,馬上想到神可能不公平,神可能不愛我,神可能並非全能而不幫助我;為什麼我們不從另一個角度想想,當我們面對苦難時,馬上想到神的良善與慈愛,這是否顯示我們人生太受苦難的負面影響,而未能積極地以神作中心的去思想苦難問題。

   三. 一個明顯的例子--約伯

  1. 研讀約伯記中約伯的苦難,我們可能把著眼點放在約伯的苦難上,失去這些、失去那些。他的叄個朋友所關懷的是約伯受苦的原因解釋,我也會特別留意約伯到最後的光景,得回他所失去的,喜劇收場。

  2. 你可有留意到:約伯全不曉得整件事來龍去脈
  3. 請留意伯一:12以及伯四十二:10,整件事情神是在掌管控制著的。
  4. 我這樣想:若非神的掌管,撒旦會攻擊更厲害
    若非神的信實,人是會一敗塗地。
    若非神的慈愛,人毫無半點盼望。
    若非神的保護,人沒有安全。
    若非神的良善,人沒有安慰。

   四. 人越受苦難,更能顯示出神的慈愛

  詩廿九:10 洪水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
  詩廿叄:4——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五. 自始至終不失去信心

  人面對苦難或身在苦難中,很自然會向天父發出一些問題,看看耶利米先知及約伯,他們都在苦難中跟神對話,問神很多不明所以的問題,但他們自始至終均沒有失去信心。

   六. 苦難出現時,讓我們多思考神的屬性

  神是我們的盾牌--詩九十一:4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四十六:1
  神是我們的力量--詩四十六:1
  神是我們的牧者--詩二十叄:1
  神與我們同在---約十:28-29
  神滿足我們一切需要-腓四:19
  神有夠用的恩典---林后十二:9
  神是安慰人的神---林后一:3、4、6

(全文完)
來源:http://www.cclw.net/soul/kunanyuzui'e/index.html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47
求索 發表於 2014-3-18 07:10 | 只看該作者
ruthrose 發表於 2014-3-18 05:33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 ...

老生常談。 讓你死了, 傻了, 還有什麼大任? 對了, 進天堂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48
ruthrose 發表於 2014-3-18 18:56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18 07:10
老生常談。 讓你死了, 傻了, 還有什麼大任? 對了, 進天堂

老生常談你都吃不透,遑論生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49
求索 發表於 2014-3-18 22:24 | 只看該作者
ruthrose 發表於 2014-3-18 18:56
老生常談你都吃不透,遑論生死?

不要自以為是。  生死有何懼哉?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50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3-19 00:49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18 22:24
不要自以為是。  生死有何懼哉?

哈,能說真心話是最重要的,下了某些人說的·地獄又有何妨。死了就是死了,成了黃土。想不,沒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51
求索 發表於 2014-3-19 01:24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3-19 00:49
哈,能說真心話是最重要的,下了某些人說的·地獄又有何妨。死了就是死了,成了黃土。想不,沒門。:hands ...

由此也可看出, 基督徒是最怕死的, 否則, 追求永生幹嘛? 殊不知, 永生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幻想, 但僅僅是幻想。 永生違反自然規律, 是不可能的。 想通了此點, 死亡還有什麼可怕呢?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9 05:37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19 01:24
由此也可看出, 基督徒是最怕死的, 否則, 追求永生幹嘛? 殊不知, 永生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幻想, 但僅僅 ...

有一句話叫:無知者無畏。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53
求索 發表於 2014-3-19 06:59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9 05:37
有一句話叫:無知者無畏。

死後的情況, 你知道嗎? 人都是要死的, 不管你信誰, 不信誰。 到了那一天, 你就知道了, 你一生的追求, 不過是一場黃粱。 說得難聽, 但事實如此!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9 09:37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19 06:59
死後的情況, 你知道嗎? 人都是要死的, 不管你信誰, 不信誰。 到了那一天, 你就知道了, 你一生的追 ...

你知道?憑什麼知道?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55
求索 發表於 2014-3-19 21:33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19 09:37
你知道?憑什麼知道?

你見過哪個死後又活了? 死了就是死了, 一個狀態的結束, 另一個狀態的開始, 腐爛的過程。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56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3-20 00:35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19 21:33
你見過哪個死後又活了? 死了就是死了, 一個狀態的結束, 另一個狀態的開始, 腐爛的過程。

...

這叫入土為安,和土一樣了。教皇都成了土了,教徒豈不更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57
求索 發表於 2014-3-20 02:09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3-20 00:35
這叫入土為安,和土一樣了。教皇都成了土了,教徒豈不更是的?

基督徒把的就是這個. 但怕有用嗎?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20 07:56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19 21:33
你見過哪個死後又活了? 死了就是死了, 一個狀態的結束, 另一個狀態的開始, 腐爛的過程。

...

所以,你的世界只限於人的感官可以感知到的世界,是嗎?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59
求索 發表於 2014-3-20 22:36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3-20 07:56
所以,你的世界只限於人的感官可以感知到的世界,是嗎?

豈止人的感官, 各種現代探測技術都為我們延伸了知識。 但知識越多, 越會遠離聖經。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60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3-21 01:43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3-20 22:36
豈止人的感官, 各種現代探測技術都為我們延伸了知識。 但知識越多, 越會遠離聖經。 ...

中國人感知·的月亮要比聖經上更好看,更有想像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