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瑟夫的歷史記載
有關新約四福音書對耶穌的記載,有一同期重要的非基督教歷史文件為外證,就是公認為寫下正史的歷史學家約瑟夫(Flavis Josephus),他於公元九三年印刷其名著《猶太古史》[注六],其中在Book 18, Ch 3, Sect 3,描述了一段有關耶穌的記載,指出耶穌超乎一般的人,做了很多奇特的事,他是救主基督(彌賽亞),羅馬總督彼拉多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但第三天向那些愛他 的人再顯現,如今信他的人均叫基督徒。
這段記載在學界稱為Testimonium Flavianum,與新約四福音的記載完全吻合,似乎是這位在第一世紀目擊基督教興起的歷史家,根據當時所掌握的文獻,及目擊者的證言而寫成。
一九九五年,學者G. J. Goldberg在The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Pseudepigrapha[注七],發表用最新的計算機資料庫Thesaurus Lingua Graecae(希臘文寶庫)研究,這是由Irvine 加州大學出版,將公元六百年之前所有希臘文數據搜集,共七千三百萬字。將約瑟夫有關耶穌這記載的希臘文本,在這資料庫中尋找與之相對應的文本,如用字及字 根形式,用辭的次序,用辭的位置,其意義與發音的特色,其信念與作者意向等。結果驚訝地發現,竟與新約路加福音二十四章十九至二十七節相應一致,且只有這 段能吻合。
可見路加所掌握的第一手目擊者資料,與約瑟夫一樣,來自原始的見證人。而奇怪的,這一段正是兩個人見到耶穌復活的目擊記載。數據傳寫者相信就是路加所記載 的革流巴,他親自與復活的耶穌同行談話一段時間。其對話中綜述了耶穌一生的事迹,而這段正是與約瑟夫的記載平行相通。路加在通過當時的材料寫下這段資料, 約瑟夫則在歷史家的考據下,確認而重述這段數據。這正可以肯定,路加福音是從第一手目擊證人的資料寫成,絕非待君士坦丁時代才作。
[注一]The Gospel of Judas, Ed. R. Kasser, M. meyer and G. Wurs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eographic 2006.
[注二]James M.Robinson ed. 《The Nag Hammadi Library》 San Francis on, Harper, 1977.
[注三]參考Norman Geisler and William E.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Chicago: Moody Press, 1968.
[注四]參考Darrell L. Bock, 《Breaking the Da Vinci Code》 Tennessee, Nashville, 2004, p.111-112.
[注五]參考《Time》 21 May, 1977, 及《Reading the New Testament》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76.
[注六]參考《Antiquities of the Jews》 Grand Rapids: Kregal Pub. 1960.
[注七]參考該Journal, 13(1995), p.59-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