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11nn93n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共產黨還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么? (原創)

[複製鏈接]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41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2-4-28 11:25 | 只看該作者
回38樓:

1,問你是不是小康的馬甲?要不小康回答的問題牛頭不對馬嘴,你也是呢?這裡討論的問題是重慶嗎?否則,胡攪蠻纏是你的拿手好戲?
2,重慶城鄉區域貧富差距大,其數字是個平均數,因歷史,自然地理的原理,重慶還有14個的國貧縣。那麼平均要高於全國也不稀奇的。見下文。
3,你的迴文還貼到了其它無關的話題上。在耍什麼卑鄙花招啊?

==========================================
重慶探索共同富裕 大力縮小城鄉區域貧富差距
時間: 2012-01-09責任編輯: 夢炫地方_中國網  

地處大西南的直轄市重慶,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並存,近年經濟高速增長,但底子薄、基礎弱、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貧富「三個差距」明顯。新時期新階段,重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讓發展成果為人民群眾共享。

為此,重慶市委三屆九次全委會,專題研究「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問題,推出廣受關注的「共富12條」,構建起「共富」的制度通道。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黨的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說,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走「共建、共享、共富」發展路子。

逐步縮小三個差距,就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落實科學發展觀

到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2.5∶1左右,「圈翼」發展差距縮小到2∶1左右,基尼係數縮小到0.35左右

近年來,重慶探索科學發展,快速做大了經濟總量。GDP已從1997年直轄初的1500多億提高到2011年的近萬億;「十一五」以來,人均GDP從1500多美元猛增至2011年的5000美元以上,歷史性地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財政收入和利用外資等均大幅度提升,增速名列全國前茅。

一般理解,重慶經濟發展實現重大跨越,完全可打高分。但重慶決策者非常清醒,他們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將這些數據放在城鄉統籌、均衡發展、共同富裕坐標系下考量,發現仍有一些問題讓人擔憂,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三個差距問題。

2011年初,重慶基尼係數為0.438,超過國際警戒線;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到3.3∶1。全市還有城鄉低保人口170多萬,偏遠的渝東南、渝東北「兩翼」還有14個國貧縣。

共同富裕,是一個很大、很難的題目,還沒有現成經驗可學。重慶緣何主動觸碰這個難題?

重慶分析認為,「三個差距」繼續拉大不符合科學發展觀,會遏制社會需求,內需難以啟動,發展不可持續;會導致人心渙散,侵蝕黨的執政之基。現在重慶發展形勢不錯,但如果貧富差距擴大,即使經濟規模再大,人民群眾也會說,那跟我有什麼關係?!所以要下決心打好這個攻堅戰!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共同富裕和為人民服務,兩者目標是一致的,共同富裕就是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薄熙來說,30多年前,面對低水平的生產力,把經濟規模做大是主要矛盾;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鄧小平同志有句關鍵的話: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因此,改革開放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30多年過去了,「前半句」已基本做到了,今後還必須繼續堅持,同時要在「後半句」多下功夫。

2011年初,重慶率先將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列入全市「十二五」規劃目標,提出到2015年將其由0.438降至0.35,同時確定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3.3∶1降至2.5∶1左右,以人均GDP衡量的主城區「一圈」和「兩翼」差距從2.2∶1降至2∶1左右。

上遵中央要求,下應百姓渴望,在發展過程中,統籌兼顧,處理好城與鄉、工與農、發展與分配的關係,同步縮小三個差距,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這正是契合科學發展的「重慶邏輯」。

為民謀利益是實的,不是虛的,給百姓辦事,花再多的錢也不會錯

「共富12條」,5年總投入過萬億元,落到實處后,百姓將得到更多實惠,重慶也將大變樣

翻閱重慶市委全委會通過的《關於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決定》,「共富12條」有理有據,條條沉甸甸、硬邦邦、實打實,都是讓群眾看得懂、摸得著、有奔頭的具體措施。

比如,5年新增330萬個就業崗位,發展微型企業15萬個、個體工商戶增加到150萬個;2年消除絕對貧困,3年實現200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5年50%的貧困區縣脫貧摘帽;讓130萬留守兒童健康成長、200萬農村空巢老人老有所養;建成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使全市220萬困難群眾生活水平隨經濟發展而提高,不因物價上漲而下降;建設500個現代化小城鎮;5年投入3000億元,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認為,推出「共富12條」,不是簡單做加減法,而是富含改革創新精神,堅持當期可承受、未來可持續,注重綜合配套,搞好系統設計,構建長效化推進、科學化考核的制度體系。

在戶籍制度改革上,實現農民工等轉戶進城500萬人,戶籍城鎮化率達到50%;在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上,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個,實現農村「三權」抵押融資1000億元以上;在發揮公有經濟作用上,確保國有資本收益的30%用於民生;在收入分配調節上,將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例由43%提高到50%以上……

《決定》4000多字,但含金量很高,總投入有1萬多億元,落到實處后,百姓將得到更多實惠,重慶也將大變樣。薄熙來說,為民謀利益是實的,不是虛的,就是要實實在在為人民大眾著想。「我們這1萬多億元都是花在百姓身上,給百姓辦事,花再多的錢也不會錯,我們可以下這個決心。」

直轄以來,重慶曆屆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一茬茬干下來,為改善民生、縮小差距打下了重要基礎。2008年啟動「五個重慶」建設,每個都與民生和發展環境連在一起。2010年推出「民生10條」,系統解決群眾最關心的10類重大民生問題。

豐都縣地壩嘴村村民鄭登斌夫妻都有殘疾,是困難戶。「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啟動后,他買了3頭母牛崽,其中1頭的錢是鎮上補的,縣裡又補貼1500元修圈舍。3頭母牛兩年後可下6個崽,每個可賣2000多元。他將2畝地租給肉牛養殖加工企業種草料,每畝年租金700元。幾筆賬算下來,增收1萬元一點沒問題。

2011年,重慶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5.5%和22%,達到20250元和6438元。城鄉差距縮小到3.15∶1,「圈翼」人均GDP差距縮小到2.17∶1,全市基尼係數降至0.421。

抓共同富裕能促進發展,共富與發展是良性互動

共同富裕不僅是理想,也是動力;不僅是起點和歸宿,而且貫穿於發展的全過程,是科學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重慶認識到,追求共同富裕不會耽誤發展,共富與發展是辯證的統一,並不矛盾。

大學畢業后在重慶一家網站做編輯的宮夢媛,租了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房子,月租金1100元,要花掉月收入的1/3。小宮正在申請公租房,租金只有市場價的60%。「等以後攢足了錢,再去買車買房。」

重慶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約要投入1000億元,但回報也很豐厚。如果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完全靠市場,70多萬戶起碼要花1000多億元,得省吃儉用,幸福指數不高,消費也上不去。建公租房,「房奴」變成被解放的消費者,一戶居民一年可多消費一兩萬元。

這樣劃得來的賬還有很多。一年多,重慶發展微型企業近5萬戶,帶動就業40萬人。如果這40萬人失業在家,政府一年每人補助約5000元,一年20億元。現在把這20億元拿出來扶持微型企業,政府不用每年再掏錢,以後還會產生稅收,帶動更多人就業。農民工等轉戶進城,500萬人有了城市社會保障,消費水平如果與同城市居民一樣,每年將拉動數百億元消費。

現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出口之弦已經綳得很緊了,但消費卻相對滯后。如果一般勞動所得老上不去,社會消費就會不足,那無論是對微觀經濟還是對宏觀經濟,都會產生損害。所以要轉變發展方式,著力點應在提高廣大群眾的消費水平上,拉動內需,培育和擴大市場,以增強經濟發展後勁。這與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實現共富,又是完全一致的。

「共同富裕絕不是要『劫富濟貧』,更不是走回頭路、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說,重慶將基尼係數目標定在0.35,既有利於分好「蛋糕」,也有利於做大「蛋糕」。

「健康的生產關係能有力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這裡講的『發展』,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統一,既是講物質,也是講精神;既是生產力的進步,也是生產關係的科學調整。」重慶更深遠的思慮是,共同富裕不僅是民生、是公平、是理想,也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僅是起點和歸宿,而且貫穿於發展的全過程。只有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發展才有了內在的驅動力和社會的合理性。

重慶這幾年抓民生、促共富,不僅沒影響經濟,發展的質和量還有了很大提升。近3年經濟增速連續保持全國前三,初步統計,2011年增長16.5%,增幅躍居全國第一。事實說明,抓共同富裕並不耽誤發展,還促發展,共富與發展是良性互動。

縮小差距,共同富裕,本身就是重大改革,也需要改革精神

著力深化改革,在收入分配、財稅調節、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戶籍制度等方面進行體制機制創新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魚池鎮山嬌村村民馬培義,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抵押貸款20萬元,建起月育雛20000羽的脫溫育雛場,年收益達30萬元。在他帶動下,全村有14戶農民通過「三權」抵押貸款88萬元,用於發展肉兔、土雞產業。

農民的承包地、林地、房屋是其最大財產,但如果不實現流通,就是一堆「死資產」。2010年,重慶第一個在省級行政區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頒證,並不斷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和農村居民房屋「三權」抵押融資的規模和範圍,到2015年將實現「三權」抵押融資1000億元以上,讓「死資產」變成「活資源」,成為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不竭之泉。

黃奇帆指出,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本身就是重大改革,是推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實現共同富裕也需要改革精神,要通過深化改革實現新的制度安排。這些年,重慶搞共同富裕,不僅沒有放緩改革開放步伐,反而是改革措施層出不窮,不斷向縱深推進。共富與改革開放不僅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戶籍制度改革,無疑是重慶發起的又一場攻堅戰。其最大突破在於,農民工等轉戶進城后,可及時穿上城市的就業、住房、養老、醫療、教育「五件衣服」,同時在3至5年過渡期內可不脫農村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過渡期后仍由農民自願選擇「穿」或「脫」。一年多時間,重慶已有300多萬農民工等轉戶進城。

還有,公租房建設,微型企業發展,收入分配調節,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化改造,按中央授權進行「地票」交易等,無不蘊涵著突破性的改革思路。

重慶2010年財政收入不到2000億元,而「共富12條」涉及面寬,投入將超萬億元。「小財政」如何推動「大目標」?市財政局局長劉偉的答案是:改革。

舉措有三:一是堅持全市財政一般預算50%以上用於民生、75%用於區縣和基層、新增財力70%投向農村這三條「硬杠子」。二是以財政資金撬動和帶動社會投入。1萬億元投入中,約5000億元是政府財政支出,另5000億元是政府出制度安排,社會企業拿錢。三是今後5年,作為「第三財政」的國有資本收益上繳財政比例將由去年的15%提高到30%,用於民生,服務社會。

更可喜的是,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基本形成。兩江新區迅猛起步,年產1億部的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加快推進,5年後重慶工業銷售值將由1萬億元增至3萬億元,至少可新增就業崗位150萬個。工業發展必將推動金融、物流、商貿、旅遊等服務業蓬勃興起,國際級雲計算基地和離岸結算中心加快建設,服務行業可新增180萬個崗位。這將為重慶實現充分就業,走向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在共同富裕的「沃土」上,生長出和諧社會的「參天大樹」

縮小三個差距,不是不能幹,只要下決心,真想干,下實勁兒干,又能幹到點子上,就可以一年一個樣

開縣鐵橋鎮的農民王易成數著手裡的養老金,臉上樂開了花:「每個月都能按時領『工資』,這可是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啊。」

從2011年4月起,重慶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較全國提前4年完成全覆蓋。未來5年,重慶還將投入3000億元,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

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基礎是民心,共同富裕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基礎條件。「公道行,人心平,天下寧」,共同富裕是培育和諧社會的「沃土」,在此基礎上,能生長出和諧社會的「參天大樹」。

在重慶的設計中,縮小差距,共同富裕,很重要的一點是基於社會公平與分配正義,通過制度安排,使全體社會成員獲得公正的發展機會,共享發展成果。因此,重慶重視加強收入分配調節,促進分配公平,明確提出要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提高勞動分配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將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例由43%提高到50%以上,按上年全市城鎮經濟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動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共富12條」,哪一條落實起來都不輕鬆,都是新的挑戰。重慶市委全委會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做有勇氣、有能力的人,只要於民有利,就要敢於擔當,敢于堅持,敢於碰硬,認準的就干,而且要努力干好。

同時,重慶要求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繼承和發揚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做好群眾工作,促進社會和諧。重慶深入開展「三進三同」和「結窮親」、大下訪三項活動,全市有26.1萬人次參加「三進三同」,35.4萬名幹部「結窮親」57.6萬戶,各級幹部近3年接訪下訪群眾280萬次,680萬群眾直接受益。

薄熙來說,領導幹部要算好「人生大賬」。真要想幹事,就得惜寸陰。縮小三個差距,不是不能幹,只要下決心,真想干,下實勁兒干,又能幹到點子上,就可以一年一個樣。每個人都有潛能,如果能為人民多做一些貢獻,生命就會更有價值。

近年來,重慶群眾民生滿意度、安全感指數、幸福感指數、社會和諧穩定度均大幅上升。2010年重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綜合考核得分全國第一。群眾對黨委、政府工作滿意度上升到93.8%。

站在山城重慶朝天門的碼頭上,看滾滾長江與嘉陵江在此交匯,浩蕩東去。城依山而建,江穿城而過,「江山」如畫。重慶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改革創新,奮力拚搏,致力於建設一座更加和諧的城市、創造一種更加幸福的生活。(記者 王建新 崔佳 劉志強)

發表評論>>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42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4-29 11: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2-4-29 11:20 編輯

38樓,39樓的帖子你沒有看懂,重慶有貧困縣,全國就沒有?? 這是重慶和重慶自己比,薄熙來到重慶后,重慶的貧困縣增加了??否則怎麼和全國比差距更大了??這是過去的重慶和去年的重慶和同年的全國比,不是重慶和蘇州比。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