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銫137(Cesium-13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12 19:34 編輯
1860年, 基爾霍夫和本生(Gustav Kirchhoff and Robert Bunsen)在德國發現非放射性銫礦泉水. 20世紀30年代末, 西博格和瑪格麗特(Glenn T. Seaborg and Margaret Melhase)發現放射性銫-137.
來源
天然非放射性銫伴生於多種礦物, 放射性銫-137產生於鈾和鈈吸收中子的核裂變過程, 見於核反應堆和核武器試驗. 鈾和鈽裂變產生許多物質, 銫-137是較知名的裂變產物之一. 核意外排出銫-137到環境, 如烏克蘭切爾諾貝利事故等. 核燃料后處理廠亦可釋放少量銫-137, 所以美國目前不重新處理廢核燃料.
-酸處理使用過的燃料棒, 以回收殘存的放射性同位素. 歐美主要媒介均系列報導過核廢料處理場與存放點爭端, -瑞士山區與內華達沙漠, 國會紀錄中有辯論雙方列舉的詳盡利弊資料.
醫院和實驗室產生的含銫-137廢物通常不進入環境. 偶有含銫-137工業儀錶丟失或被盜, 傷及接觸者. 而這些金屬設備亦可在廢舊金屬回收, 出售, 融化中或垃圾填埋場造成重大環境污染.
屬性
銫以及銫-137是一種柔軟, 可塑, 銀白色的金屬, 接近室溫時為液態(83F). Cesium-137半衰期為30年, 通過發射β粒子和γ射線衰變為鋇137(barium-137).
應用
工業中最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 數以千計的設備使用銫137:
水分密度計, 廣泛應用於建築業
水平計, 檢測管道液體流量和水箱泄露
測厚儀, 測量板材, 紙張, 薄膜等多種產品的厚度
鑽探業測井設備, 確定岩層特徵
治療癌症
http://www.epa.gov/rpdweb00/radionuclides/cesium.html |
|